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偏头痛以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为主要表现,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顽固难愈,重者常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一定影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被认为是参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一种重要神经肽。针灸作为临床治疗偏头痛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针对其作用机制研究日益增多。本研究总结针刺通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所介导的相关神经通路在偏头痛发作机制方面的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明确针刺治疗偏头痛作用机制提供更完善的理论支撑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有资料显示[1], 我国偏头痛患病率为985.2/10万,发病率为79.7/10万,男女发病率约1:3.5~4。关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自Wolff提出血管源学说后,又有神经源、三叉神经-血管源学说。在偏头痛的发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颅内外血管的舒缩障碍,而引起血管舒缩改变的生化因子近年来也受到重视。然而偏头痛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仍尚无定论,现仅就各种学说及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1 血管源学说 该学说认为颅内动脉收缩引起发作先兆,继之血管周围组织产生血管活性物质引起颅外血管过度的扩张,导致无菌性炎症而诱发偏头痛发作。研究表明,颞动脉搏动幅度在发作时增加,应用麦角胺后减弱并伴随着头痛的缓解。许多学者应用TCD、MRA等技术也发现偏头痛发作确实有头痛侧脑血管的异常扩张。Olesen等人测量了典型偏头痛发作全程的区域脑血流(rCBF)变化显示:当rCBF急剧下降时出现先兆,继之出现头痛,在头痛初期rCBF仍处于短暂的低值,此期约维持2h左右,接着rCBF迅速增加,在头痛缓解后rCBF仍处于短暂的持续性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血管源学说,但头痛初期rCBf并未增加,而缓解后rCBF仍处于短暂增加的结...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Migraine),属蒙医"头痛病"范畴,是一种以一侧或双侧反复发作性、搏动性剧烈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在蒙医学认为主因机体三根失调,气血相搏,巴达干、协日激增而上亢,或阻塞经脉,浊邪上踞所致。在现代医学里,目前主要有血管源性学说、神经源性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等。文章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偏头痛蒙西医病机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 ,其发病机制可概括为血管源学说和神经源学说。采用疼痛程度分级法及量表测定法评定。养血清脑颗粒 ,具有滋阴补血、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作用。治疗 5 0例 ,其中显效 13例 ,有效 30例 ,无效 7例。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是一种以搏动性头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证实,针刺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但起效机制仍然不明确。研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有助于推广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适用。过去几年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能够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同时,越来越多的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神经影像机制研究促进了对针刺起效机制的理解。总的来说,24项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神经影像学机制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通过影响脑结构、脑代谢、以及脑功能起到治疗效果。因此,大脑功能结构的改变可能是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中枢机制。在这个综述中,我们对当前偏头痛发病的神经影像学机制和针刺治疗的神经影像学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讨论了针刺治疗偏头痛神经影像学机制的发展方向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摘要: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参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一种重要神经肽。针灸作为临床治疗偏头痛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针对其作用机制研究较多。本文总结针刺通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介导通路在偏头痛发作机制方面的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明确针刺治疗偏头痛作用机制提供更完善的理论支撑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其发病机制可概拓为血管源学说和神经源学说。采用疼痛程度分级法及量表测定法评定。养血清脑颗粒,具有滋阴补血,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作用,治疗50例,其中显效13例,有效30例,无效7例。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疾病,其特征是发作性的、多为偏侧的、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活动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中休息则可缓解头痛[1]。本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有血管学说、神经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遗传学说等。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偏头痛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Deng ZQ  Zhao L  Li Y 《针刺研究》2010,35(4):315-318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近年,学者们对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许多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本文从对神经源性炎性反应的抑制、改善脑微循环、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等方面综述了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有关机制,并认为今后的研究可从针刺对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影响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为主要表现,发病机制复杂,研究发现电针治疗偏头痛具有独特优势。笔者通过查阅近10年相关文献,对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发现电针可以通过调节神经胶质细胞,动态调整脑功能区,调控血管活性物质,激活内源性阿片肽系统等机制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发作期偏头痛针刺治疗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较难治愈的慢性神经血管疾患,以周期性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为特点。发作期患者不仅头痛剧烈,常伴有的自主神经症状也令其苦不堪言。因此,发作期偏头痛的即刻镇痛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焦点之一。针刺治疗偏头痛方法众多、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有良好、明确的即刻镇痛效果,同时能够有效缓解其伴随症状,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偏头痛列入针刺治疗疾病的推荐病谱。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的发生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异常密切相关。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与调节神经、血管功能有关。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针刺治疗偏头痛在三叉神经血管机制方面的一些新进展,皆在为偏头痛的针刺治疗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偏头痛是由于神经、血管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病,以一侧或双侧头部疼痛反复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对光及声音过敏等特点。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偏头痛属于中医"头风"范畴,经络脏腑病变皆可导致头风病发生。针药治疗偏头痛是中医的一大优势,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针药防治偏头痛不但可以预防发作、控制和缓解症状,而且有很好的远期疗效。针刺治疗偏头痛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近几年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临床和实验探讨,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为针药有效防治偏头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郭佳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3):521-521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紊乱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本病成年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在围绝经期旱加重趋势.一些患者经常服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这种不合理的用药不但不能控制偏头痛的反复发作,还可能产生药物依赖.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偏侧性头痛或左右交替或仅一侧发作,也可由偏侧性头痛发展为双侧。其属于中医“首风”“脑风”范畴。中医治疗偏头痛历史悠久,方法多样,均可以显著缓解偏头痛、疼痛程度和发作次数,改善生活质量,且无显著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广泛。本文旨在对近年中医治疗偏头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黎 《河南中医》2003,23(8):29-29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疾病。病因尚不明了 ,多与遗传、内分泌障碍有关。其发病机理复杂 ,一般认为可能与调节血管功能有关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有关 ,有血管源、神经源两大学说 ,可先有颅内动脉收缩 ,继而颅外动脉扩张 ,动脉管壁痛阈降低引起头痛。临床治疗多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疗法配以药物治疗。笔者采用低能量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偏头痛 6 4例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 4例 ,其中男 14例 ,女 5 0例 ;年龄 30~ 4 0岁 16例 ,4 1~ 5 0岁 36例 ,5 0岁以上 12例 ;疗程 1~ 10a 30例 ,1…  相似文献   

17.
偏头痛是门诊常见病,以反复发作的双侧或偏侧头痛为特征,为发作性神经一血管功能障碍。西医目前尚无效特疗法,主要靠口服麦角铵咖啡因、去痛片等药物来控制头痛的发作。针刺在临床已取得一定疗效,但病情往往反复,为探索一种简易可靠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0年开始采用针刺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发病机理解释主要有血管源和神经源学说.该病属于祖国医学“偏头风”、“偏头痛”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效果尚称满意,现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概况综述如下.1 辨证论治近10年来中医药对偏头痛的治疗多以辨证论治为主,有辨证分型论治者,有以某证为主进行分证治疗者.  相似文献   

19.
慢性偏头痛是致残率高但关注度不足的一种神经功能障碍疾病。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国传统的针刺疗法是一种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式。通过对1981年至2017年中国知网及Pub Med数据库中针灸和偏头痛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探索针刺对慢性偏头痛神经可塑性影响机制。认为慢性偏头痛的进展涉及神经可塑性在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从电生理、分子生化和影像学3个方面论证偏头痛慢性化过程中与神经敏化有关的神经可塑性;针刺亦通过其神经可塑性机制治疗和预防慢性偏头痛,但目前并没有相关的文献总结,阻碍了针刺治疗慢性偏头痛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电针治疗偏头痛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头痛是一组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笔者用针刺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