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对86例阴道出血病人尿常规标本采集方法作比较,探讨有关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浅析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栋  李越 《护理研究》2004,18(11):2036-2037
检验质量是实验室的生命线,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检验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是由临床护理人员掌握的控制的环节。尤其对住院病人来说,从标本采集和留取到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护理人员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为使检验结果有效地服务于临床,并协作临床医师分析与解释检验结果,护理人员应掌握一定的检验标本留取的常识,了解在标本采集前各种影响检验结果的非病理性因素,使标本的采集按分析前质量控制的要求进行,为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在此侧重谈一谈在采集留取血液标本时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标本采集前准备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检验需要采集的标本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以及各种病理标本等,在这些标本的采集、保存及运送过程中涉及到许多技术问题。有文献报道,临床实验室报告结果的准确性75%来自标本采集前准备工作,若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则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1常见问题1.1患者状态患者由于运动、劳累、情绪或受冷等刺激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可导致血液中白细胞、血红蛋白等增高。患者空腹时间过长、饮食不当或饮酒等,可引起血液中的一些成分改变,从而影响检验结果。患者体位改变会产生血液与组织间液平衡发生变化,细胞成分…  相似文献   

4.
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部分。对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检验科已有了较明确的质量控制措施,并且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自动化仪器、商品试剂等均有严格的质量保证,再加上检验报告双人核查制度、异常结果复查制度等措施均已完善,使临床标本在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有了保障。但在分析前的质量,包括标本采集前患者的准备、标本采集、运送等,检验人员往往无法控制。在目前的医疗流程中,检验人员无法直接与患者沟通,由临床医生、护士告知患者各种化验检查前的注意事项,解答患者对检验前的准备、检验结果等各方面的疑问。即使是住院患者,通常由护士或护理人员协助患者留取标本。这样的流程容易造成化验前患者准备不足、标本采集方法不当等多种问题,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我们运用六西格玛(6σ)方法对标本分析前质量流程进行改进,期望将标本分析前影响质量的缺陷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护理操作工作中,由于个别护理人员对检验标本的采集重视不足,对影响检验标本质量的因素缺乏深入的了解,在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常出现一些不当之处,使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造成诊断上的困难,往往需要重新留取检验标本。对此,笔者对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浅谈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检验质控分三个环节,即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分析前质量因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控制起来难度较大,需要包括病人、临床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一起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任何检验标本在离开机体前它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机体的新陈代谢,只有当标本进行检测时其成份与标本离开机体时的成份保持一致时,才能反映机体某一个或某些部位生理、病理的变化情况。搞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确保各类标本在进行检测时其各种成份稳定在标本采集时的状态,就是要统一标本采集、保存、运送等条件,只有在同一条件下,检验结果才能与正常参考值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科学发展越来越快,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护理与检验的联系也越来越密不可分。而目前临床护理人员很难对检验标本采集的规范化操作有全方位的了解,从临床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终止的步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进行传输。不难看出整个过程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由临床护理人员来完成的。据统计,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约80%的报告是因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标本采集是最易出现问题并且潜在因素最多的重要环节,不规范的采集,储存和运输是导致检验报告误差的重要原因,采集标本的质量影响的检验结果对临床关于患者诊断、治疗利用此信息的可靠性,甚至造成漏诊、误诊。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应熟悉检验对标本的要求、保存及运送标本的条件,现将检验标本采集的不规范操作及其对策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临床检验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检测仪器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措施的进一步完善。使临床检验的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如果标本采集不当,即使质量控制措施再完善,也无法获得可靠的结果。因此,从医生开具化验单开始,后经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处理、标本保存、检验报告单的审核打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如何正确采集标本就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临床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的统计分析,加强分析前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检验标本采集的合格率,保证检验质量。方法根据检测目的和要求,对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不合格标本,按不同类和原因分别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血液标本51 412份,不合格560份;尿液标本8 785份,不合格178;大便标本3 712份,不合格26份;胸腹腔积液标本115份,不合格6份;脑脊液标本8份,不合格1份;分泌物176份,不合格7份;痰液标本49份,不合格2份;不合格原因:血液标本以抗凝不完全、采集量不足、抗凝管错误和患者准备不符合要求为主;其他标本主要以标本污染和送检不及时为主。结论分析前的质量保证直接关系到检验质量,加强临床医护沟通和培训,提高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也是检验全程质量保证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各种标本的采集与化验是诊断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标本采集因素引起的不正确检验结果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抢救,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及检验人员的密切配合,提高临床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临床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提高标本采集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水平。方法2006年7—12月,针对我院标本采集、送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讨论,以建立组织、培训宣教、规范标本采集及运送流程为主题,经过半年的实施,比较整改前后6个月标本采集情况。结果整改后6个月标本采集不规范情况由整改前的908例次下降至213例次,资料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人参与标本采集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改进,可促进护理与检验人员的紧密协作,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检验标本。  相似文献   

12.
标本采集不当致检验结果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就临床检验标本采集不当而致的检验结果误差,结合具体病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对我院检验科1995年3-9月的2720份血液标本引起误差现象作了统计。由检验人员采集的与护理人员采集的两者作了比较,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21.30P〈0.01)从而得同由护理人员采集的标本误差率高的结论。目前,加强检验质量管理是检验工作的中心内容,而提高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检验标本采集对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做好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除做好室内质控、室间质评和提升检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外,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将直接影响到检验质量。为了将分析前的误差降到最低,应注意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和标本的送检等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医院临床检验标本的信息和检验项目管理的新方法。真正实现检验工作流程的全自动化。方法目前社会上普遍使用的务码在医院检验科标本信息管理和检验项目编制模块,使用务形码化标本采集管留取标本,通过读条码器完成申请、检验、报告的自动化学数字工作流程。结果通过检验标本和检验项目信息对应关系的程序编辑,实现了每天按条形码信息指令完成测定项目。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在接收检验要求、报告结果和保存记录等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人为误差。结论该系统的使用畅通了检验信息的渠道,使检测过程有序规范化,减少了手工管理标本造成的人为差错,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是医院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检验,就是以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为平台,通过"检查验看"患者的各种标本,得出相应检测指标生理的或病理的数据,为临床医生对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1].临床上常要采集各种化验标本送检,这看似简单和平常的事情,但如果在操作过程中,采集方法不正确,采集量不准确,存放和运输不恰当,都会导致血液标本及大小便标本变性,从而影响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分检前的检验标本质量控制也是检验和护理工作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2-3],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各种标本分检前的质量控制,在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验标本采集在检验质量中的影响因素,建立临床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度.方法 2010年7-12月,针对检验标本采集在检验质量中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与采用了相应的管理与优化措施.结果 优化后不规范标本的发生率明显少于规范前(P〈0.05),由265例次下降为98例次.结论 一个准确的标本检验结果需要护士、患者、检验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多方面参与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检验标本.  相似文献   

17.
检验前阶段是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运送的过程,它从临床医生要求检验开始,主要包括检验项目的选择、患者的准备、检验标本的采集及运送到检验科室和在科内的传递,直至分析开始时结束[1]。标本采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临床检验的结果,因此要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临床送检标本合格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检验工作中,送检标本的合格率将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首检的阳性率,保证送检标本的合格是检测工作中分析前质控的主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标本采集留取是由临床护士和患者自己来完成。由于对检验标本留取送检知识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不同,在送检的不同类型标本中,彼此间合格率相差较大。特别是送检的尿标本和粪便标本,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部分。分析中,分析后检验质量控制已被检验界所重视,如果分析前质量控制做不好,得不到正确的标本,就无从谈结果正确与否。最主要的是在分析前还存在一些检验人员无法控制的因素,如住院患者标本采集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储存及送检过程,是检验人员无法控制的。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的采集及其技术。方法将我院临床科室涉及到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的51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其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及技术情况,分析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善建议。结果在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中,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有仅采集单份血标本、血标本采集没有严格实施三步消毒法、没有掌握标本保存方法、其他等四个方面。结论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中,医护人员对规范标本采集认识不足,引起了诸多问题,所以要制定明确的操作流程,加强相关医护人员技能与知识培训,促进微生物检验临床标本采集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