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颅内压监护仪对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对颅内压的变化与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CP 5~15 mmHg 5例,16~20 mmHg 14例,21~40 mmHg 17例,40 mmHg 6例。ICP初值与患者病死率有关,且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ICP监测对及早判断病情、治疗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颅内压(ICP)监测在国内外均被列入颅脑创伤的治疗指南,并作为较高级别的推荐意见[1-2],但我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尚不普及.为探索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指导意义并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 1年10月,对6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实施ICP监测来指导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49例未行ICP监测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颅内压(ICP)监测与脑脊液乳酸水平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于我院神经外科ICU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组,预后良好组(轻、中度残疾)21例,预后不良组(重残及植物生存)44例,死亡组15例。对比不同预后患者住院期间ICP监测情况及脑脊液乳酸水平,探究ICP、脑脊液乳酸水平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不同预后组患者ICP最高值、ICP平均值及脑脊液乳酸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预后良好组ICP最高值、ICP平均值及脑脊液乳酸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预后不良组ICP最高值、ICP平均值及脑脊液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al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CP最高值、ICP平均值及脑脊液乳酸水平均可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ICP最高值、ICP平均值及脑脊液乳酸水平升高均为预后不良的独立性危险因素(OR值=2.439、7.584、3.898,P0.05)。结论持续颅内压及脑脊液乳酸水平监测对重型脑损伤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其颅内压(ICP)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GCS评分3~8分的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HVHF,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患者ICP变化及预后。结果治疗组3 d、7 d及14 d时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 d、7 d及14 d时血清IL-6、TNF-α值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HVHF治疗可显著降低颅内压增高曲线,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对特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山东邹平县中医院神经外科在2010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并符合入选标准的5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其中使用脑室型颅内压监测探头者33例(脑室型探头组),使用单纯型颅内压监测探头者23例(单纯型探头组)。两组患者均根据颅内压增高程度给予相应的降颅压治疗,以达到理想的颅内压控制及维持合理的脑灌注压。疗效评定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3~5分为预后良好,GOS评分1~2分为预后差。结果与单纯型探头组相比,脑室型探头组患者的甘露醇用量及使用天数明显减少(P0.005~0.001),植物生存和死亡的比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脑室型颅内压监测探头比单纯型监测探头更能减少甘露醇的用量及使用时间;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床旁颅内压传感器植入的安全性,及早期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时机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颅内压监测将病人分为监测组和常规组,均行急诊开颅减压手术。分析两组病人人院至开颅时间、术前脑疝率、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预后评价等指标。结果监测组人院至手术开颅时间早于常规组,术前脑疝率监测组低于常规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颅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病人穿刺点无一例脑内血肿形成。结论床旁颅内压传感器植人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早期颅内压监测对手术时机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镇静镇痛对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术后颅内压(ICP)的影响。 方法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重型TBI患者45例,根据GCS评分将患者分为重型TBI组(GCS评分6~8分,26例)与特重型TBI组(GCS评分3~5分,19例),观察2组镇静镇痛下及撤除镇静镇痛/唤醒下ICP值波动情况。 结果特重型TBI患者在镇静镇痛前后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TBI患者撤除镇静镇痛/唤醒后,ICP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镇痛镇静与重型TBI开颅术后颅内压力波动有显著相关性,使用镇静镇痛可获得安全、平稳的ICP。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护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ICP)的变化,探讨持续动态ICP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ICP监护组和常规治疗组,ICP监护组根据ICP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常规治疗组根据经验进行常规神经外科治疗。结果ICP监护组在脱水剂应用时间、剂量及并发症方面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差异显著(P<0.01);预后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持续ICP监护有利于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32例急性中重型TBI患者分为非手术组及手术组,再分别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及低频rTMS治疗组(B组)。采用无创颅内压检测分析仪测定患者的IcP。结果非手术组中B组患者的IcP均低于A组(P0.05);手术组中,B组患者的IcP在第1天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下降趋势,在第3天、第7天、第9天均低于A组(P0.05)。结论低频rTMS可以降低TBI后患者的ICP,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颅内压监测下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亚低温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亚低温组患者加用亚低温治疗,控制直肠温度(RT)为32℃~34℃;对照组患者控制RT在36℃~37℃;均监测患者的脑组织氧分压(PbtO_2)和颅内压(ICP)。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24 h、48 h、72 h、96 h的ICP、脑组织PbtO_2及血乳酸、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变化;治疗前、后给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入院时,两组ICP、Pbt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24 h、48 h、72 h、96 h,两组ICP均降低、PbtO_2均升高,亚低温组入院不同时间点ICP均低于、PbtO_2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入院时,两组血乳酸、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24 h、48 h、72 h、96 h,两组的血乳酸水平降低,BDNF水平上升;亚低温组入院后各时间点血乳酸水平低于、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3)治疗前,两组NIHSS、GO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的NIHSS评分均降低,GOS评分均上升,但亚低温组的NIHSS评分低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亚低温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监测下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快速降低患者的ICP,改善其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术中颅内压监测在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中持续颅内压(ICP)监测在治疗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术中ICP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根据预后情况分为较好组(GOS 4 ~5分)和较差组(GOS1 ~3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开颅术中ICP的波动规律及其对手术操作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两组间手术初始、去除骨瓣后及关颅术后的ICP均值以及两组各步骤间ICP波动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中ICP监测在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下控制性减压联合预缝式关颅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sTBI患者136例,其中2018年2月及以前收治的患者57例(对照组)术中均采取ICP监测下常规快速血肿清除及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未采取控制性减压),2018年3月收治后的患者79例(研究组)术中均采取ICP监测下控制性减压联合预缝式关颅手术。对2组患者的术中低血压、急性脑膨出、迟发性颅内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脑组织暴露时间、关颅时间、颅骨去骨瓣情况、非计划再次手术及伤后6个月的GOS评分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研究,明确ICP监测下控制性减压联合预缝式关颅这种手术模式在救治中的效果。 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分布、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GCS评分、术前瞳孔散大、影像学资料及初始ICP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低血压、急性脑膨出及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脑组织暴露时间及关颅时间较对照组短,双侧颅骨去骨瓣率较对照组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率较对照组低,预后良好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CP监测下控制性减压联合预缝式关颅模式的应用能降低sTBI患者术中低血压、急性脑膨出及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能降低患者非计划再次手术率或双侧颅骨去骨瓣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行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行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资料,随机分为颅内压监测组与对照组,每组79例。比较两组脱水剂使用剂量、并发症发生率及GO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颅内压监测组甘露醇使用时间和剂量显著减少,而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1)。两组GO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及时反映颅内压变化,对病人临床救治及判断预后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颅内压(ICP)监测在重型颅脑创伤(TBI)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对预后和经济负担的影响.方法 抽取上海市5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重型TBI住院患者535例,按是否行ICP监测分为两组(ICP组和非ICP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急性期总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寿命年费用及质量调整寿命年费用.结果 重型TBI患者行ICP监测的比例为28.0%.ICP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为16.7%,显著低于非ICP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32.2%(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行ICP监测的患者死亡风险仅为非ICP监测患者的0.32倍(95% CI,0.19,0.54).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行ICP监测可使病死率下降15.5%,但平均多耗费住院费用69 620元(P<0.001);行ICP监测的寿命年费用中位数为5 995元,显著高于未行ICP监测的寿命年费用中位数2 236元(P<0.001);行ICP监测的质量调整寿命年费用中位数为11 558元,显著高于未行ICP监测的寿命年费用中位数3 938元(P<0.001).结论 我国重型TBI行ICP监测的比例仍较低,重型TBI患者行ICP监测可能会增加经济负担,但却大大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2058例重型颅脑创伤颅内压动态监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颅内压(intraeranial pressure,ICP)持续动态监护对重型颅脑创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救治的指导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脑窜内及脑实质内ICP监护法,对2058例sTBI患者进行ICP持续动态监护,观察ICP与患者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关系,分析其对脑室外引流及其他降颅压治疗的指导作用.结果 ICP持续动态监护末并发严重颅内感染及出血,脑室外引流对持续ICP增高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ICP值与患者预后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ICP持续动态临护安全、易行,其有助于sTBI患者病情变化的及时、正确判断,能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病人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组织氧分压、脑灌注压及颅内压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11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灌注压(CCP)、颅内压(ICP)、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变化,比较CCP、ICP、PbtO2与预后的相互关系。结果 PbtO2(24h及72h)与预后有显著性相关,随着PbtO2的升高,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升高。ICP(24h及72h)与预后显著相关,随着ICP的升高,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下降。CCP(24h及72h)与预后有显著性相关,随着CCP的升高,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升高。结论 PbtO2、ICP、CPP与预后均有显著相关性,24h及72h的CCP、ICP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is 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ith widespread social, personal, and financial implications for those who survive. TBI is caused by four main events: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sporting injuries, falls, and assaults. Similarly to international statistics, annual incidence reports for TBI in Australia are between 100 and 288 per 100,000. Regardless of the cause of TBI, molecular and cellular derangements occur that can lead to neuronal cell death. Axonal transport disruption, ionic disruption, reduced energy formation, glutamate excitotoxicity, and free radical formation all contribute to the complex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 of TBI-related neuronal death. Targeted pharmacological therapy has not proved beneficial in improving patient outcome, and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of various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is the mainstay of current therapy. Parameters monitored includ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blood gases, intracranial pressure,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direct brain tissue oxygen measurement (ptiO2). Currently, indirect brain oximetry is used for cerebral oxygenation determination, which provides some information regarding global oxygenation levels. A newly developed oximetry technique, has shown promising results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cerebral ischemia. ptiO2 monitoring provides a safe, easy, and sensitive method of regional brain oximetry, providing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neurophysiological derangements and the potential for correcting abnormal oxygenation earlier, thus improving patient outcom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us of bedside monitoring for patients with TBI and considers whether ptiO2 has a role in the modern intensive care set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