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类心理因素对发生军事训练伤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张莉  黄昌林 《人民军医》1998,41(8):436-437
为了明确各类心理因素对军事训练伤的影响,我们对1995年度基础训练期间的新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以求揭示心理因素与军事训练伤的关系,并通过心理学干预试验,使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下降,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心理因素与军事训练伤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某部1995年度入伍参加为期12周基础训练的所有新兵1256人(中途退出训练者除外),均为男性步兵,训练科目为陆军士兵共同部分。1.2 心理量表的选择 根据我军对士兵心理量表测试的军用标准要求,选择具有项目内容多、反映症状丰富,可供9种心理因素分析的自评症状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  相似文献   

2.
军事训练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军队是一个被赋予战斗使命的特殊群体 ,我们在展望2 1世纪军队发展时 ,强调高技术的重要性 ,但优秀的、训练有素的人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 ,各国军队都不同程度的加大了军事训练的强度和难度 ,导致军事训练伤发生率居高不下 ,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影响了官兵军事训练的热情 ,所以军事训练伤成为各国军队研究的重点。1 军事训练伤的定义军事训练伤是指军队 (包括现役和预备役 )、民兵武装以及其它接受军事训练的人员 ,因训练直接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急、慢性损伤 ,简称训练伤 ,而一般训练中出现的腹疼 ,胃肠功能紊乱 ,肾脏功能紊…  相似文献   

3.
新兵训练伤与心理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周华  李飞 《人民军医》2000,43(2):64-65
新兵在高强度军事训练时产生的负性心理效应 ,使他们承受着较强的心理压力 ,以致发生训练伤。为深入探讨新兵训练伤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我们对 1 997~ 1 999年收治的新兵训练伤 60例 ,用 9种心理因素的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进行了心理测评 ,发现新兵训练伤者多项评价指标明显高于中国常模值 ,提示心理因素在新兵训练伤中起着重要作用。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60例均为男性 ,年龄 1 7~ 2 1岁 ,平均1 8 5岁 ,受伤时间均在入伍 1 2周内。受伤原因 :双杠9例 ( 1 5% ) ,单杠 1 7例 ( 2 8 3 % ) ,跳马 5例 ( 8 3 % ) ,跳远 3例 ( 5% ) ,…  相似文献   

4.
刘业  刘同发 《武警医学》2002,13(2):113-114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许多躯伤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密切关系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军事训练伤作为部队普遍存在的重要伤情 ,作为部队医务工作者的主要研究课题 ,同样与上述因素密切相关。经研究 ,生物因素—主要指身体素质 ,如年龄、性别、种族、解剖结构、体质、体能、体形、既往外伤史、既往体育锻炼史 ,甚至内分泌因素均与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有关[1~ 3] ;心理因素—主要指心理素质 ,其与军事训练伤的密切关系有很多报告[4~ 6 ] ;社会因素—主要指军事社会环境因素 ,如训练环境及管理也与军事训练伤…  相似文献   

5.
荆兴泉  杨双石  刘竞龙 《人民军医》2006,49(12):690-692
军事训练伤是影响部队正常训练和军事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脊柱作为人体运动的中轴,一旦受到严重损伤,将影响部队战斗力及日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董杰  陈维亮 《临床军医杂志》2014,(11):1190-1191
军事训练伤是影响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各部队医院放射科诊断水平的提高及医疗设备的升级,尤其是多排螺旋CT及高场磁共振设备的普及,对于训练伤的诊断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本研究着眼于训练伤影像学诊断,对近几年有关骨与关节损伤以及软组织损伤的影像学诊断的新进展做了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7.
军事训练伤是军事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是部队官兵常见损伤,也是影响部队军事训练和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装甲兵为技术兵种,是陆军机动化程度较高的兵种之一,其主要训练内容是围绕装甲车驾驶和修理、维护,训练具有兵种特点,军事训练伤的发生也与其他兵种存在差异。现就  相似文献   

8.
军事训练伤是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常见因素,而作为刚入伍即参加高强度军事训练的新兵,无疑是军事训练伤高发生群体之一,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4%~25%〔1-2〕,甚至高达30%~40%〔3〕。为深入探讨雷达部队新兵训练伤与心理因素的关系,笔者针对我部2009~2010年新兵训练伤81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部队训练伤的发生 ,某部卫生部门自 1999年初 ,组织各兵种、各专业技术人员 ,根据部队不同时期训练伤发生特点 ,编排了一套军事训练伤防护操 ,防护操运用 2年来 ,大大降低了该部队的训练伤发生率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某部 1999~ 2 0 0 0年度参训士兵 9984名 ,均为男性 ,年龄 18~ 2 5岁。1.2 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 ,将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军事训练伤防护操训练 ;另一组按常规训练方式进行 ,将两组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1.3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  相似文献   

10.
军事训练伤防治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部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提高战斗力的根本途径。近几年来,我军的训练伤防治研究工作紧密结合部队实际,突出为兵服务的宗旨,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一、军事训练伤的定义、诊断与分类军事训练伤是指军队(现役和预备役),民兵或其他接受军事训练人员因训练直接导致肌肉骨路系统的损伤,简称训练伤。训练伤主要涉及创伤骨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和诊疗技术,故其诊断标准应以现代骨科诊断技术为基点,并结合其发生机理、影响致伤的内外因素等特点来进行判断。根据我军训练伤的发生特点,结合ICD-9国际疾病分类原则,可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武警某部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性质、特点及原因,为减少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提出科学建议和合理依据.方法 以武警部队某中队为训练伤的研究基地,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系统调研了该中队2014-12至2015-08新兵军事训练伤的损伤特征及原因,提出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该中队战士急性训练损伤为88.33%,慢性损伤为11.67%;其中轻伤多见,占56.67%;腰部损伤为25.49%,居损伤部位第一位;损伤类型则以软组织损伤最常见,为86.20%;技术因素是导致训练伤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军事训练伤发生率高,应积极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可以大幅降低军事训练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近年来部队加强了军事训练,随着训练强度的加大,军事训练伤(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MTI)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对官兵的身体健康及部队战斗力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军军训伤防范研究已经取得可喜成绩,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经费投入、人才培养上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根据国家对军队的要求,要加强MTI的防范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杨传海  王军 《人民军医》2014,(2):174-174
军事训练作为部队平时的中心任务,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军事训练伤损害官兵健康,影响训练和战备。减少军事训练伤,预防是关键,应重点做好“两加强”和“两重视”。  相似文献   

14.
刘冬  田华 《西南军医》2021,(1):80-82
军事训练伤是造成我军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军事训练伤的康复新模式的应用,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几点思索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邵亮  杨明三  马海龙  徐玮  杨晓虎  杨欢 《人民军医》2021,64(11):1041-1044,1064
目的:了解新兵夜间睡眠质量与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766例参加入伍集训的男性新兵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心率、颈围、腰围、踝围等指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估夜间睡眠质量,并分析比较不同睡眠质量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766例新兵训练8周内发生军...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军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开展实战化训练,降低训练伤是保证训练成果、提高战斗力的关键。疲劳性骨损伤是易漏诊的常见军事训练伤之一,影响训练进程,造成非战斗性减员。关于疲劳性骨损伤的研究是国内外军队卫勤保障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对军事训练中疲劳性骨损伤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坦克乘员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某部坦克乘员1028例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军事训练伤的发生部位、致伤科目等。结果:共发生军事训练伤413例,发生率40.2%。其中因射击训练致伤154例,占37.3%;装填训练致伤132例,占32.0%;蹬车、通信、检修致伤分别为64例、32例和31例,分别占15.5%、7.7%及7.5%。损伤类型以碰伤为主,占95.2%;受伤部位以下肢和腰臀部、上肢和肩背部、头部居前3位;引发训练伤的科目以射击、装填和蹬车训练居前3位。结论:坦克乘员军事训练伤发生率较高,损伤类型以碰伤为主,受伤部位以下肢和腰臀部居多,射击训练引发训练伤最多。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军事训练伤防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10余年来,我国军事训练伤防治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为伤病研究”到“为提高战斗力研究”的过程。我们认为,要提高军事训练伤的整体防治水平,建立我国军事训练伤防治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重点进行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调查分析某部国防生军事训练伤的发生与分布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某部2008年度国防生425例与新兵489例,均以相关训练与考核大纲入伍训练阶段的课目内容及标准为依据施训,按照《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的规定,对采集的训练伤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国防生训练伤总发生率18.1%;新兵训练伤总发生率14.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国防生骨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及器官损伤的构成比为19.5%、72.7%和7.8%;新兵为45.8%、48.3%和5.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国防生训练伤发生率较新兵高,应加强训练伤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