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热速清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2月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症状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儿口服小儿热速清颗粒,对照组口服双黄连口服液。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30例患儿,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对照组30例患儿,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清热宁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丹  吕静  杨清华 《天津药学》2002,14(6):54-54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抗病毒片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抗病毒片,对照组50例口服板蓝根冲剂,两组综合治疗相同。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病毒片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增强疗法辅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实验对象为3岁以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实验组39例,进行卡介苗素注射(治疗组),口服利巴韦林组(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7.94%,治疗组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X^2=26.00%,P〈0.01)。两种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卡介苗素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效果优于利巴韦林,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建兴  王利祥  吴军 《海峡药学》2011,23(10):162-163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连花清瘟胶囊。每天3次,每次4粒;对照组50例口服双黄连口服液.每天3次,每次1支。疗程均为3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和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临床疗效优于双黄连口服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清咽喉口服液并观察该品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一时间段收治的420例患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为观察对象,其中双盲法分两组各120例,开放组180例;治疗组采用清咽喉口服液治疗,对照组120例采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89%,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清咽喉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  相似文献   

6.
冉亚林  文静  高西 《中国药业》2010,19(3):57-57
目的探讨伪麻美沙芬滴剂(艾畅)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按月龄口服艾畅0.4~1.6mL/次,对照组60例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0.5~1袋/次,均为3次/d,连续3d,于治疗前后观察患儿症状,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d后,两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均有所缓解,艾畅疗效优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结论艾畅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患儿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利巴韦林颗粒剂对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利巴韦林颗粒剂(同欣颗粒)对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46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随机分为同欣颗粒治疗组(1组)和利巴韦林注射剂(病毒唑注射液)治疗组(Ⅱ组)。Ⅰ组共有病例235例,每日3次口服同欣颗粒,用药剂量为10mg/(kg.d);Ⅱ组为211例,每日2次肌肉注射病毒哩,剂量为10mg/(kg.d)。用χ2检验评定两组间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结果]Ⅰ组有194例为显效,显效率82.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Ⅱ组显效人数为180例,显效率85.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两组在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欣颗粒在用于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与病毒唑注射液的疗效和安全性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清热宁联合小儿速效感冒灵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6例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泰诺酚麻美敏组,联合治疗组105例用小儿清热宁配合小儿速效为口,泰诺酮麻美敏组101例用泰诺酮麻美敏口服溶液,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d。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94.3%)较泰诺酮麻美敏组(78.3%)明显,3d内热退稳定并不回升,联合治疗组(97.1%)明显优于泰诺酮麻美敏组(63.3%)(P<0.01)。结论:小儿清热宁联合小儿速效感冒灵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经济实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口服双氢可待因/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片(商品名路盖克)在流产术中的止痛效果。方法:选择孕6~12周无人工流产禁忌症的孕妇30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术前0.5~1h口服两片路盖克,对照组不服药,两组均于流产术中扩宫前以棉签蘸2%利多卡因1ml,插入子宫颈管内2cm左右,3—5min后手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镇痛效果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65.3%;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为2%,对照组为8%;两组出血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别。结论:口服路盖克复方片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是一种安全方便的人工流产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130例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口服利巴韦林片+转移因子口服液+参苏颗粒治疗和口服左旋咪唑片+鲨肝醇片+硝苯吡啶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再发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再发上呼吸道感染每次持续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口服利巴韦林片+转移因子口服液+参苏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另外,在临床治疗和日常生活中也要积极控制该病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究临床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本文所选取的136例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患儿。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为口服利巴韦林片+口服转移因子口服液+口服参苏颗粒;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口服左旋咪唑片+口服鲨肝醇片+口服硝苯吡啶片。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后的再发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与持续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再发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显著的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807,P〈0.05);治疗组患儿的再发上呼吸道感染的持续时间显著的短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7051,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口服利巴韦林片+口服转移因子口服液+口服参苏颗粒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治疗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黄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肠道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小儿重症肺炎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纽内服大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7%(23/30),对照组有效率为50%(15/30),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发生率治疗组(8/30)占27%;对照组(16/30)占57%,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存活26例,生存率86.7%,对照组存活20例,生存率66.7%(P〉0.05)。结论:大黄对肠道屏障保护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是行之有效的,可以防止病情向MODS演变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清润利咽汤为主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清润利咽汤煎服,配合痰净片、冬凌草片口服;对照组32例仅予痰净片、冬凌草片口服治疗。均2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2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临床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以清润利咽汤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慢性咽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牛磺酸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牛磺酸颗粒。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87.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牛磺酸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药物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支持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联合炎热清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成两组,观察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观察组62例口服头孢克肟胶囊,2次/d,联合炎热清片(3s/次,3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50-80mg/(kg.d),2/d,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56/6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3/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83%(55/5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8/5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口服头孢克肟胶囊联合炎热清片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7.
小柴胡冲剂佐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励时杰 《河北医药》2003,25(1):47-47
目的:观察小柴胡冲剂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上感患儿96例,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用对症及抗感染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症及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柴胡冲剂口服。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小柴胡冲剂佐治组患儿在退热时间及治疗后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对症及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加用小柴胡冲剂口服,对改善症状和缩短病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郝艳 《黑龙江医药》2013,(5):864-865
目的:观察双清合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口服双清合剂(主要成分:郁金、金银花、连翘、广藿香、知母、大青叶、地黄、桔梗、甘草、石膏),3次/d,5—10ml/次;对照组45例口服蒲地兰消炎口服液(主要成风: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苓),3次/d,5—10ml/次。两组均治疗两周,随访一个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44%,对照组总有效率62.22%,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双清合剂对小儿手足1:2病有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病毒清颗粒剂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方法:以病毒清颗粒剂作为治疗组(甲组),利巴韦林等作为对照组(乙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由病毒引起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150例。结果:甲组87例,治愈78例,治愈率89.6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63例,治愈45例,治愈率71.43%,总有效率92.06%。结论:病毒清颗粒剂治疗病毒引起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疗效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小儿清热宁与尼美舒利联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井和  胡国华 《医药导报》2006,25(12):1276-1277
目的探讨小儿清热宁联合尼美舒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07例,分为治疗组105例,对照组102例。治疗组采用小儿清热宁(每次4或8 g,bid或tid)配合尼美舒利(5 mg·kg 1·d 1,tid)口服,对照组采用复方对乙酰氨基酚(泰诺酚麻美敏)口服溶液,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3%,78.5%(P<0.01)。治疗组退热稳定,不回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清热宁联合尼美舒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经济实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