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施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的12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一期缝合组(n=63)与T管引流组(n=58)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胆瘘发生率、胆总管狭窄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术后一期缝合组发生胆瘘3例,T管引流组发生1例。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胆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管引流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较长(P=0.000)。术后所有患者获访4-36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期间均无复发、胆总管狭窄及死亡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安全而有效,并且避免了术后T管的护理,有望成为处理肝外胆管结石的主流术式。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景  潘定宇  刘志苏  王刚  付焱  刘凌 《腹部外科》2009,22(5):278-28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后胆管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08年5月成功施行LCBDE79例的临床资料,比较胆管一期缝合26例(缝合组)与T管引流53例(引流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问和总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的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和恢复工作时间明显少于引流组(P〈0.05或P〈0.01)。缝合组胆漏2例,无结石残留;引流组胆漏3例,结石残留1例。引流组拔T管引起胆漏并胆汁性腹膜炎2例。随访期间两组均无胆管狭窄和结石复发。结论LCBDE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相比,住院费用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安全可行,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手术方式的特点,评估其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10月20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8例(43.3%)患者术中放置T管引流(T管组),115例(56.7%)患者采用一期缝合(缝合组)。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缝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残留结石率小于T管组(P0.05),术后胆漏发生率高于T管组(P=0.035),术后出血、感染、复发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胆管狭窄发生。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优于T管引流,但其胆漏率高于T管引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11月,选择性地对26例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26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中疑存在肝内胆管残余结石而改行T管引流1例,术后8周经T管窦道取出结石;其余25例均一期缝合胆总管.手术时间45-110 min,平均65 min.术后胆漏1例,经引流6天自愈.术后住院6-12 d,平均7.5 d.术后随访3-22个月,平均11个月,B超或MRCP无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掌握缝合技巧和技术要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为137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其中胆总管一期缝合67例(一期组),留置T管引流70例(T管组),对比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一期组与T管组手术时间[(79±10)min vs.(92±12)min]、术后住院时间[(4.9±1.0)d vs.(7.1±1.4)d]、胆漏发生率(7 v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及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年,B超、CT检查均未发现胆漏、胆管狭窄及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选择性行胆总管一期缝合,避免了T管留置引起的一系列弊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其主要风险为胆漏,但胆漏多为短期漏,通过引流可自愈。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1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07年12月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对135例胆总管结石进行胆总管探查、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或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中手术成功131例,中转开腹4例;113例取石后T管引流,8例取石后一期缝合胆总管,10例经胆囊管行胆总管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残留结石1例,通过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结石。拔T管后胆漏2例,经再次腹腔镜置管引流治愈。无出血、腹腔感染、手术死亡等并发症。131例随访5—32个月,平均18个月,无结石残留、胆管狭窄及胆管炎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可行,且有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669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992年3月~2006年12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669例(胆道镜取石术,液电碎石术,胆道狭窄扩张术,经胆囊管引流术,胆道内支架术)。结果手术成功643例(96.1%),胆漏17例(2.5%)经内镜鼻导管引流和腹腔引流治愈,胆道轻度狭窄2例(0.3%)无临床表现未处理,残余结石4例(0.5%)经术后内镜取石治愈,细导管滑脱2例(0.3%)经再次手术治愈,晚期胰头癌死亡1例(0.1%)。581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5.6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发生。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8.
14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置T管引流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两院2002年6月—2007年1月因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113例的临床资料,比较胆总管一期缝合61例(缝合组)与T管引流52例(引流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和腹腔引流时间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缝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补液量少于引流组(P<0.05)。缝合组在术后胆漏(4/61),结石残留(2/61)和结石复发(5/61)等并发症方面与引流组的(分别为2/52,3/52,4/52)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拔T管后引起胆汁性腹膜炎2例。两组均未发生术后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放置鼻胆管一期缝合胆总管与T管引流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将52例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开腹组(32例)及腹腔镜组(20例),根据胆总管直径选择普通胆道镜(6.0 mm)行胆总管探查或超细胆道镜(2.7 mm)行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中采取顺逆结合法放置鼻胆管,一期缝合胆总管。观察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成功率、胆漏及带管出院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胆汁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并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46例开腹(开腹对照组)或腹腔镜(腹腔镜对照组)普通胆道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4组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术后发生一过性胆漏2例,开腹组发生1例,均予以保守治疗痊愈。一期缝合的患者经胆囊管探查率、术后胆汁引流量、拔管时间、带管出院率明显优于T管引流的患者(P<0.05);腹腔镜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4组患者胆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胰腺炎、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无胆总管狭窄及结石复发。结论:胆总管探查术中顺、逆法放置鼻胆管适合开腹及腹腔镜手术,一期缝合胆总管技术设备要求低,可显著提高经胆囊管入路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成功率,减少胆汁丢失,缩短带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尤其适于胆总管无明显扩张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适合在基础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25例胆囊炎症状轻、胆总管周围无粘连显露佳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并予一期缝合,观察患者的手术和随访情况。结果 2例患者术后出现胆漏,分别经腹腔引流3 d和4 d治愈。21例患者获得随访,术后1年内均无结石复发,无胆管狭窄及胆管炎发作。结论在合理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可行性、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30例及同期择期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结果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组术后发生并发症;胆漏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住院时间(6±2)天;住院费用(7317±358)元。T管组术后并发症:术后切口感染2例、术后1月拔管后胆漏1例、术后1周左右复查电解质丰在低钠低氯血症2例、低钾血症2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住院时间(12±3)天;住院费用(8865±215)元。一期缝合组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未发现结石残留和胆管狭窄,疗效满意。结论正常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精细手术操作,小切口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显示较常规放置T管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不置T管引流的可行性、手术指征及临床价值。方法胆总管结石或可疑结石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一期缝合组59例,胆总管探查术后不置T管引流,用4-0或5-0无损伤可吸收缝线一期缝合胆总管;T管引流组45例,行T管引流。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一期缝合组在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输液量、输液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优于T管引流组(P<0.05);随访6个月~3年,未发生胆管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的并发症。结论只要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缝合技巧,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病人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对63例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病人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或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手术成功60例;中转开腹3例。16例取石后T管引流,41例取石后放置鼻胆管引流一期缝合胆总管,6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术后胆漏2例,无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61例随访4~48个月,2例失访,无结石残留、胆管狭窄发生。结论术前影像学的准确评估,术者娴熟的腹腔镜及胆道镜手术技巧,以及对中转手术时机的严格掌控,术后的通畅引流,能够使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肝外胆管结石病人在进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时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胆总管探查术(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CBDE)强调放置T管引流,防止术后出现胆漏及胆总管狭窄,已成为胆道外科治疗常规之一.但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放置胆管引流管增加了住院时间和拔除T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增加了患者长期带T管的痛苦,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而胆管一期缝合却因术后胆漏等原因未能得到推广.胆管一期缝合术后引起胆漏的常见原因有:粗针大线缝合,在针眼处渗漏胆汁;胆管内结石未取干净,引起胆管梗阻,胆道内压力升高,缝合口处渗漏胆汁;胆道探查和取石的过程中造成医源性胆管内壁损伤,术后胆管黏膜水肿,胆道内压力升高而出现胆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道引流在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道引流应用于完成开腹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术 2 18例。结果  2 18例手术均成功 ,术后无胆漏、胆管狭窄等并发症。术后 5~ 7d拔管 2 15例 ,术后 10d拔管 3例 ,无拔管并发症。术中结石取净率 99.7% ( 2 17/2 18)。术后住院时间为 ( 6.5± 3 .0 )d。随访 2 18例 ,时间 1~ 5年。B超检查无胆管狭窄。结论 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道引流用于开腹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手术 ,对预防术后胆漏、胆总管狭窄以及对术后遗留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该方法安全、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探查术后胆漏处理策略。方法收集并分析荆州市中心医院近5年腹腔镜胆管探查治疗的536例胆石症病人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下胆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264例,腹腔镜下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259例,经胆囊管胆管探查13例。将80例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漏病人依引流方式的不同分成A、B两组,A组19例,分别于温氏孔、胆囊窝处放置14F脑室引流管,B组61例,只于温氏孔常规放置一根橡皮引流管,对比两组置管时间、引流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出现胆漏与T管护理、宣教有关,一期缝合术后胆漏较T管引流术后胆漏发生率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A、B两组病例置管时间分别为(7.1±1.4)d、(6.9±1.5)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引流效果上,A组19例全部引流通畅,B组出现5例引流不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无术后胆漏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管探查术后胆漏是无法避免的,充分、有效的引流预防措施能保证腹腔镜胆管探查的安全、有效,发挥其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7.
预置鼻胆管及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置鼻胆管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与传统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疗效的对比。方法从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区将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二组:治疗组25例,术前行内镜预置鼻胆管引流,术中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对照组25例,行胆总管T管引流。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无胆漏发生,鼻胆管及T管造影未见结石残留。治疗组病人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结论预置鼻胆管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微创、不留T管、对患者生理机能干扰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后一期缝合胆总管和T管引流后胆道压力的变化,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可行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比较我院2003年8月-2004年1月30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后胆道压力的变化,其中一期缝合15例,T管引流15例。结果①胆总管静水压测定值为6.0~18.5cmH2O(0.54-1.66kPa)。②胆道压力:一期缝合组术前、后比较,术后第l天胆道压力轻度增高,术后第5天明显下降(q=4.53l,P〈0.05)。T管引流组术后第5天胆总管压力较术前明显下降(q=3.440,P〈0.05)。2组术中测压无显著性差异(t=1.228,P=0.230),术后第1、3、5天比较2组均有显著差异(t=3.108,P=0.004;t=2.071,P=0.048;t=3.355,P=0.002),T管引流组胆道压力下降明显。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后,胆总管压力无明显变化,说明此术式不会引起胆道压力过高而致胆漏;T管持续引流胆汁可降低胆总管压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胆管代替T管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将58例未并发急性胆管炎的胆总管结石,排除腹腔镜手术禁忌证后按住院号的尾数分组:奇数为对照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偶数为研究组,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 , ENBD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一期缝合,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58例均成功实施手术。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7.5±2.1)d vs.(10.3±3.2)d,t=-3.965,P=0.000],2组胆漏发生率、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疼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无一例因本次胆道手术发生远期并发症而再次入院,术后6个月复查MRCP再次证实无胆道狭窄、残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鼻胆管在胆总管探查术中可代替T管引流,能保障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吻合的安全性,减少T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28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先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再根据术中情况行经腹置鼻胆管引流(鼻胆管引流组)、一期缝合术或T管引流(T管引流组)。结果 289例中,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后239例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一期缝合获得成功,15例留置T管引流,其他35例腹腔镜手术失败中转开腹。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胆汁引流失败、胆道引流管早期滑脱、胆道出血、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胆漏、电解质紊乱致厌食恶心发生率、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胆道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胆管引流组比T管引流组的胆漏、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留置鼻胆管时间短。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经腹留置鼻胆管引流、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疗效确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