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3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西比灵)胶囊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8%,对照组为88.64%,两组疗效相近(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可改善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期老年后循环缺血患者124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法舒地尔治疗,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根据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经颅多普勒(TCD)的相关指标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第14天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TCD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疗效更为明显,治疗组有效率为91.94%,与对照组有效率(69.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后循环缺血急性期应用法舒地尔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评分,改善后循环缺血,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人对贵刊2006年第9期刊登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简称“共识”)有不同意见,特提出共同讨论。
一、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是否有国际专家共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 总被引:102,自引:3,他引:102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一、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及其定义和意义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相似文献
6.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指脑内后循环某些区域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多种一过性或持续性症状,包含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可逆性神经功能缺失以及脑梗死。由于先前诊断具有一定臆测性,加上供血区功能的重要性,PCI的早期诊断、针对性治疗决策对于患者预后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回顾性分析58例资料完整的厄年PCI,旨在探索其可能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眩得宁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后循环梗死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口服眩得宁和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疗程均为20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3.33%,总有效率80.()()%;对照组治愈率30.00%,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O)血黏度及脑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得宁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缺血比单用阿司匹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8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28/32),高于对照组的78.6%(22/28)(P<0.05);治疗后治疗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期末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能够改善后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对后循环缺血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足三里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2013年12月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符合后循环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红花注射液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足三里穴位注射山莨菪碱,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臀部肌肉注射山莨菪碱,以症状积分改变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1 d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2 d后、治疗3 d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山莨菪碱能尽早且较好的改善后循环缺血患者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10.
后循环缺血系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预后不如前循环缺血,其治疗与前循环缺血相似,但由于基底动脉闭塞病死率更高,因此通常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如溶栓治疗(尤其是动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而且治疗时间窗更长。文章对后循环缺血的治疗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项部横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项部横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每周均治疗6次,连续3周。两组均静脉输注银杏达莫10mL,并控制血压、血糖等,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以及头颅多普勒超声(TCD)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流速(Vm)值高于治疗前,LVA、RVA、BA的血管搏动指数(PI)值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A、RVA、BA的Vm、P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部横刺法治疗能更好地增加脑血流,改善后循环供血及临床症状,是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入选的75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37例,采用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浆黏度、血压改变和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观察组3个月复发率为13.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P〈0.05);同时,观察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浆黏度、血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优于单用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13.
眩晕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成金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54-55
目的 观察眩晕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择以眩晕、躯体平衡障碍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住院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眩晕宁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眩晕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良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功能受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6例后循环TIA患者的BR、BAEP检测结果,观察BR各反射波波幅及平均潜伏期,BAEP波形及各波潜伏期、峰间期。结果 97例BR检查结果异常74例,异常率76.29%;109例BAEP检测结果异常79例,异常率72.48%;其中80例同时进行BR和BAEP检查结果异常71例,异常率88.7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异常发现率明显高于单纯BR或BAEP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与BAEP检查方便易行,均能敏感地反映脑干病变,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后循环TIA引起脑干功能损伤的早期发现和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5.
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的脑缺血研究进展得益于各种动物模型的广泛应用。已成功地在许多动物,如猴、狗、大鼠、小鼠、猫、兔、猪等复制出脑缺血模型,各种动物模型都有其长处和不足。选择最适当的动物模型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脑缺血的实验研究。文章综述了常用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作进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17.
心肌缺血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致使心肌氧等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产物清除减少的临床状态。抗心肌缺血药物可以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或者增加心肌氧供而减少心绞痛的发作。目前常用的抗心肌缺血药物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以及心肌代谢药物等。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后循环缺血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方法观察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的结构异常情况,比较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结构有无区别,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南京卒中登记系统中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所有后循环缺血并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397名患者,分析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资料及血管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中,脑血管造影发现后循环血管病变304例,共435处血管。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后循环血管病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在没有明确风险因素的78例患者中,椎动脉发育不全或后循环血管变异25例。结论后循环缺血脑血管造影检查阳性率较高,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在无风险因素的患者中以椎动脉发育不全或后循环血管变异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