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宾  刘武  陈惠茹 《眼科》2006,15(6):419-421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特点及处理方式。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55例(55眼)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患者。方法分析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患眼的临床表现,并分别采取硅油取出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硅油下视网膜复位手术及单纯巩膜扣带术复位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主要指标视网膜再脱离临床表现、视网膜复位情况及视力。结果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特点为下方脱离为主,范围常小于2个象限,多伴有再增生及裂孔。50眼再次行手术治疗,39眼行硅油取出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9眼行硅油下视网膜复位手术,2眼行单纯巩膜扣带术。随访期间,完全复位41眼(78%),部分复位7眼,未复位2眼。结论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较为复杂,需根据视网膜再脱离的特点,针对性地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法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29眼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由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引起者15眼行硅油取出+剥膜+注气或硅油填充术;裂孔未封闭者行剥膜+硅油填充+光凝,其中周边裂孔8眼,黄斑裂孔2眼,巨大裂孔后瓣漏脱者2眼,7眼联合巩膜扣带(外加压);2眼行环扎巩膜扣带+外加压+外放液+冷凝;术后均获得解剖复位,视功能提高者15眼,随访4mo,6眼复发。结论: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是多种的,根据不同的眼底表现应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纯巩膜扣带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2 1例 2 1眼 ,采用单纯巩膜扣带术 ,术中放出少许硅油调整至正常眼压。结果2 0眼视网膜复位 ,1眼 2月后视网膜脱离复发 ,行硅油取出、膜剥离再次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复位。 2 1例最终视力较术前提高 ,随访 3~ 2 4个月 ,视网膜复位好。结论 单纯巩膜扣带术治疗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中的部分病例具有一定价值 ,特别是对未合并广泛前部和 (或 )后部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下方象限或周边部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不一定需再行玻璃体切割术  相似文献   

4.
经巩膜双通道行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复位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巩膜双通道行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12眼)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患者,在保留硅油的条件下,经上方巩膜双通道行眼内剥膜、内放液、激光光凝、补充硅油等复位视网膜,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12只眼中,术后视网膜复位11眼,另一眼术后因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未能复位,术后并发症:玻璃体出血1眼。结论 对于选择的部分硅油填充眼视网膜再脱离的患者,经巩膜双通道行视网膜复位术是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硅油充填眼视网膜脱离原因分析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以便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年来收治的31只硅油填充眼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31只硅油填充眼进行二次手术,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硅油下剥膜、巩膜外垫压、视网膜前膜剥离、视网膜切开、眼内激光光凝等手术,再次眼内填充惰性气体3只眼。硅油21只眼,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1只硅油填充眼二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28眼,复位率为90%,部分复位3眼;术后视力提高者13眼41.9%,不变16眼。占51.6%,下降3眼,占9.7%。视网膜复位后硅油取出21眼,视网膜复位16眼,未复位5眼。结论:硅油填充眼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多以下方为主。术后增殖膜形成牵拉是造成硅油填充期间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视网膜前膜剥离。视网膜切开,眼内激光光凝,再次眼内填充手术是治疗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 ,硅油填充期间发生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 2 8眼硅油填充期间发生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 ,对不同眼底表现分别采取巩膜外顶压联合眼外激光封孔 ,硅油取出、剥膜、再次眼内填充 ,硅油下视网膜剪开等术式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 8眼有 2 5眼解剖复位 ,3眼复位后再脱离 ,成功率为 89 3%。其中一次手术成功率 78 6 %。结论 :术后增殖膜形成牵引是硅油填充期间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 ,对不同类型的视网膜再脱离 ,应采取不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11例(11眼)。其中10眼行闭合式三通道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带术和眼内视网膜光凝,另1眼未做巩膜扣带。6眼手术中采用全氟化碳液(重水)-硅油置换,硅油眼内填充;5眼为气体-液体交换,硅油填充。结果 11眼手术后视网膜均完全复位。随访观察中视网膜复位良好,2眼已取出硅油。但其中1眼取出油后又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并出现新裂孔,又做了硅油填充术。2眼发生继发性青光眼,2眼发生了并发性白内障,其中1眼已做了白内障手术。未发生全氟化碳液(重水)眼内残留或角膜变性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扣带、硅油眼内填充、视网膜激光光凝能有效治疗有巨大裂孔的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8.
段安丽  齐越  刘卫华 《眼科》2010,19(6):389-392
目的 探讨应用巩膜扣带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未复位患者的手术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4~2010年北京同二医院43例43眼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未复位患者.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冻裂孔、巩膜环扎或外垫压、外放液方法治疗.对硅油填充眼,先行巩膜扣带术,术后1~4周后再行硅油取出.主要指标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等.结果 43眼中,12眼为单纯行玻璃体切除或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后视网膜脱离,经一次巩膜扣带术,11眼复位,1眼失败后再次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 24眼为硅油填充眼,其中22眼行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1~4周后行硅油取出,2眼视网膜未复位,取油时联合视网膜切开,硅油再填充,最终1眼完全复位,1眼广泛视网膜增殖,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光感消失,眼球萎缩 7眼为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眼,行巩膜扣带手术后6眼视网膜完全复位,1眼再次硅油填充.随访3~72个月,经一次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复位39眼(90.7%),最终42眼(97.7%)视网膜复位.结论 对于玻璃体切除手术失败且裂孔位于周边部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巩膜扣带术式能有效地使视网膜再复位.  相似文献   

9.
硅油填充眼复发视网膜脱离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硅油填充眼复发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24只眼)硅油填充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再手术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只眼选择视网膜冷凝联合扣带术,7只眼视网膜复位;15只眼选择硅油取出、剥膜、再次眼内填充术,其中视网膜切开达4个象限2只眼,3个象限1只眼,2个象限2只眼,局部松解性切开3只眼,10只眼视网膜复位。结论 增生膜的形成是硅油填充眼复发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但只要根据视网膜裂孔及增生膜情况遗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仍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硅油填充术后带油情况下视网膜再脱离常见原因和再次手术的方法.方法54例54眼合并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视网膜脱离行硅油填充术后带油视网膜再脱离的病例进行临床回顾研究.结果54眼后段检查:下方视网膜脱离37眼(68.5%),明确视网膜裂孔35眼中22眼见下方裂孔(62.9%),形成视网膜前增殖41眼中22眼位下方(53.7%).51眼再次手术治疗,其中38眼行硅油取出联合玻璃体术式,视网膜复位率92.1%(35/38).7眼行巩膜手术,视网膜复位5眼.结论带油眼视网膜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位于下方,大部分病例可通过再次手术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硅油取出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硅油填充状态下视网膜脱离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01/2023-02于我院治疗的硅油填充状态下视网膜脱离的患者14例14眼,采用改良硅油取出联合巩膜扣带术进行治疗。硅油取出方法采用自制的23 G抽吸器,即将一次性输血器的针管取出,靠近乳头端剪至2.5-3.0 mm,另一端连接已去除推注手柄的10 mL注射器,注射器另一端连接玻璃体切割器的负压系统,进行硅油取出; 巩膜扣带术中外加压块采用外加压复合体; 术后未重新注入硅油。随访6 mo,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和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术后6 mo,视网膜完全复位13眼,视网膜复位率达93%,BCVA(LogMAR)较术前改善(0.95±0.18 vs 1.15±0.21,P=0.002)。术后1 d出现一过性高眼压6眼,药物控制后恢复正常。术中未见视网膜出血、嵌顿、医源性裂孔等并发症,术后未出现眼内炎、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

结论:改良硅油取出联合巩膜扣带术可以有效治疗硅油填充状态下视网膜脱离,促使视网膜再复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硅油取出后远期随访(≥1年),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和再次手术的方法。方法检索我院1993年-2005年住院病史数据库,行硅油取出术2771例(2771眼)。其中9例9眼在1年后发生视网膜再脱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眼在硅油取出后24.11月±16.22月发生视网膜再脱离,其中5眼有明确视网膜裂孔,8眼有视网膜前膜的再增殖。9眼再次行视网膜复位术,8眼再次硅油填充,1眼C3F8填充。术后随访55.67m±31.80m,9眼视网膜完全复位。结论硅油取出后1年发生的远期视网膜脱离,主要原因为视网膜前膜的再增殖,尤其位于下方眼底和玻璃体基底部。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可能是另一个主要因素。再次手术的解剖成功率仍令人满意,大部分眼需再次行硅油填充。  相似文献   

13.
重硅油眼内填充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重硅油玻璃体腔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术后效果。方法对4例视网膜下方裂孔或/和发生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了玻璃体腔填充重硅油视网膜复位术,术后对眼压及眼底情况随访观察。结果3例术后眼压长时间增高,药物控制效果差,2例视网膜复位,2例再手术时取出重硅油填充标准硅油。结论重硅油玻璃体腔填充后引起高眼压,眼内耐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同期行硅油取出C3F8填充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下方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取12例12眼硅油填充伴下方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采用硅油取出并玻璃体内C3F8填充联合巩膜扣带术进行治疗,术中根据情况选择性联合实施冷冻、激光、剥膜、外放液等;术后观察随访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等。患者随访观察时间为11~23(18.35±4.22)个月。结果 术后2d所有患者视网膜完全复位,随访期间发现3眼复发视网膜脱离,远期复位率75%。术后视力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术后6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最高至35mmHg(1kPa=7.5mmHg),给予药物降压后,眼压回归正常,并保持稳定,停药后未有再升高。术后患者末次随访时眼压为18~22(14.53±5.42)mmHg。与术前比较,眼压增高(t=-5.311,P<0.001)。因术前存在视网膜脱离,故术前患者眼压均偏低,术后眼压恢复正常后眼球萎缩的可能性下降。术中未出现视网膜损伤、出血、重水残留等并发症,但所有患者眼睑肿胀、结膜水肿明显,尤以术中冷冻者(4例)更为显著,患者自觉磨涩疼痛症状较为明显,术后2d症状逐渐减轻。结论 对于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下方视网膜脱离患者,同期行硅油取出C3F8填充联合巩膜扣带术能有效地使视网膜再复位,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15.
臧晶  何利蓉 《眼科学报》1995,11(2):105-107
使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巩膜扣带术的方法,进行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达到提高治愈成功率的目的。(1)进行常规的巩膜扣带术,(2)进行睫状体平部三切口的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手术,包括膜剥离、气体、硅油眼内填充等技术。随访1-16月,29眼中,22眼达到解剖复位,成功率75.8%;其中,15眼行硅油眼内填充,12眼视网膜复位,成功率80%,闭合式玻璃体手术的开展,使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成为可能,其解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复发时应用光导直视下巩膜扣带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并接受光导直视下巩膜扣带术治疗硅油眼视网膜脱离复发的12例(12只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应用光导直视下巩膜扣带术治疗后网膜复位11只眼(91.7%),其中8只眼行硅油取出术后网膜保持复位.术眼均保持了一定视力,其中4只眼(33.3%)视力在0.1以上.结论 对于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范围局限、前部PVR轻微、裂孔较明确、多位于赤道前、下方裂孔、伴有孔缘局部网膜僵硬的上方裂孔的患者,采用光导直视下行裂孔冷冻、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160例(168眼)行巩膜扣带术,术中均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定位裂孔、冷凝封闭裂孔。术后随访,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初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率94.0%。二次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97.6%。结论 巩膜扣带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合理联合视网膜下液引流、玻璃体气体填充及眼底激光光凝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巩膜扣带术联合氩激光治疗硅油眼视网膜再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巩膜扣带术联合氩激光光凝对硅油眼视网膜再脱离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硅油眼视网膜再脱离患者行巩膜扣带术联合氩激光治疗的45例(45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9眼视网膜复位,成功率86.67%,23眼(51.11%)视力提高。结论矾膜扣带术联合氩激光光凝是治疗硅油眼视网膜再脱离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此手术方法经济、省时。  相似文献   

19.
硅油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惠茹  王景昭 《眼科》1996,5(2):90-92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复杂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复位率,然而远期疗效不尽相同,仍有11%~53%视网膜脱离复发的可能,1995年2月~1995年12月连续收治15例硅油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分别采取巩膜外手术,硅油下视网膜手术,硅油取出后玻璃体一视网膜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术后12例视网膜复位(80%),其术后视力为0.1~0.7者10只眼,0.05以下者2只眼,随访3~10个月,平均4.  相似文献   

20.
重硅油玻璃体腔充填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重硅油作为眼内填充剂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标准的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Oxane HD充填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3例13只眼,术中根据病情联合白内障摘除、巩膜环扎、增殖膜剥除、视网膜切开、重水压平视网膜行眼内激光光凝等.观察重硅油充填期及取出后术眼的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解剖复位情况、手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重硅油充填期平均为93d,取出后平均随访170d.13只眼中有12只眼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只眼视力无改善.有10只眼在眼内充填重硅油至取出后保持稳定的视网膜复位至随访结束.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轻至中度的眼压升高、眼前段炎症反应、晶状体混浊、增殖膜形成和硅油乳化等.结论 重硅油Oxane HD作为眼内填充物可以有效安全地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尤其是伴下方或后极部裂孔的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