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氟马西尼对全麻肝叶切除术患者促醒作用及恢复期脑电双频指数(BIS)、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全麻肝叶切除术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氟马西尼分为氟马西尼组(n=25)和非氟马西尼组(n=25),两组均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全麻,术中维持BIS在40~60之间。术毕入麻醉苏醒室即刻,氟马西尼组给予氟马西尼静脉推注,非氟马西尼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静脉推注。记录两组术后复苏时间指标及入苏醒室后不同时间点BIS值变化,并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 d、3 d、5 d采用简易智能精神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结果氟马西尼组较非氟马西尼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下睁眼时间、指令下握拳时间、拔管时间及回忆起出生日期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氟马西尼组BIS值从进入麻醉苏醒室后4 min开始明显增高(P0.05),非氟马西尼组BIS值从进入麻醉苏醒室后6 min开始明显增高(P0.05)。氟马西尼组进入麻醉苏醒室4 min、6 min、8 min、10 min、12 min、14 min、16 min的BIS值均明显高于非氟马西尼组(P0.05)。在术后1 d、3 d、5 d等时间上,氟马西尼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非氟马西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马西尼可促进全麻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在无痛胃镜检查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90例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l m L生理盐水静脉推注后给予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1.5~2 mg/kg。观察组先缓慢静注舒芬太尼0.1~0.2μg/kg,然后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1.5~2 mg/kg,观察并记录2组监测吸氧前(T1)、检查开始时(T2)、检查开始后5 min(T3)、5 min及检查结束后5 min(T4)各点HR、MAP、SPO2等指标参数和苏醒时间(唤之睁眼)、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对照组T2、T3、T4及各点HR、SBP、DBP的值明显低于观察组同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点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毕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输注实施麻醉镇痛效果好,术后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依托咪酯、丙泊酚药物联合应用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将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0例分为观察组324例和对照组2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药物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依托咪酯、丙泊酚药物联合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认知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检查时间、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依据不同静脉全麻用药,将行无痛肠镜检查的96例患者分为2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麻醉资料。结果2组患者的麻醉诱导用时、肠镜检查用时、检查中的不良反应,以及检查后的苏醒时间、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后60 min内,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纳布啡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均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但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患者苏醒后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合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麻醉,观察组予以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等相关指标及麻醉过程中呼吸、血流动力学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t=4.06,t=4.43,t=9.73,t=8.03,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低血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27.13,χ~2=4.35,χ~2=10.89,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七氟醚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02—2013-08间门诊自愿行无痛人流手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从手术结束停药到OAA/S镇静评分到达5分的时间和生命体征,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七氟醚组麻醉诱导时间长于丙泊酚组,苏醒时间短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患者OAA/S镇静评分到达5分的时间短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不良反应率为17.9%,低于丙泊酚组的30.8%(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应用七氟醚麻醉,具有苏醒快、不良反应率低等优点,更适合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7.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肠镜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SAⅠ~Ⅱ级在门诊做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为30例,F组为丙泊酚 芬太尼组,K组为丙泊酚 氯胺酮组,F组先静脉注入芬太尼1 μg/kg,1 min后继续静脉注入丙泊酚1.0~1.8 mg/kg,K组先静脉注入氯胺酮0.5 mg/kg,1 min后继续注入丙泊酚1.0~1.8 mg/kg,注药中密切观察受检者的反应,待其睫毛角膜反射消失,即停止注入丙泊酚开始插肠镜检查,记录两组受检者麻醉前(T0)、肠镜检查开始时(T1)、肠镜经过结肠肝曲时(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肠镜操作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和丙泊酚的总量.结果 F组HR在T2较T0明显下降,MAP在T2较T0明显下降,SpO2在T1较T0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K组MAP在T2较T0明显升高,SpO2在T1较T0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F组明显短于K组.结论 在门诊无痛肠镜检查麻醉中,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优于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IoC)监测在无痛肠镜检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行无痛肠镜的男性患者200例,年龄18~65岁,随机均分为观察组(IoC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均采用TCI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从4.0μg/ml起始,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持续泵注。IoC组IoC指数保持在50±3,根据IoC值调整丙泊酚靶浓度;C组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及体动反应调整麻醉深度。记录给药前即刻(T1)、睫毛反射消失(T2)、过脾曲(T3)、过肝曲(T4)和苏醒时(T5)的MAP、HR、SpO2及镜检时间、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正常行走时间,观察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IoC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体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镜检时间、正常行走时间和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oC监测用于无痛肠镜检查术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单用丙泊酚组(B组)两组,观察两组丙泊酚用量、手术结束至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呼吸抑制(Sp O292%或呼吸暂停15s)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记录患者麻醉前5 min(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扩宫颈时(T2)、吸刮子宫内膜时(T3)、呼之能睁眼时(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的变化;记录患者术后宫缩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B组。A组手术结束至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较单用丙泊酚麻醉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可明显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宫缩痛,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是否可以拮抗丙泊酚的麻醉残余作用,加速麻醉苏醒.方法:选择30-55岁女性患者120例,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出术及卵巢囊肿切除术,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氟马西尼0.5mg组(0.5mg组)氟马西尼1mg组(1mg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05mg/kg阿曲库胺0.5mg/kg瑞芬太尼0.4ng/kg丙泊酚3.5-5.5μg/kg血浆靶控并行气管插管,术中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血浆靶控间断静推阿曲库胺维持,术毕拔管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氟马西尼0.5mg,氟马西尼1mg,观察病人的苏醒情况.结果:0.5mg组与1m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0.5mg组与1m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mg组3例患者出现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