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施以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利用单双号编号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予以的治疗方法为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的相关指标以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期间相关指标、并发生的发生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施以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值得临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就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3.48%vs 76.09%,...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两组,A组52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B组3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随访6年,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年两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手术4年以后B组疗效优于A组,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早期临床效果基本相同,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后期疗效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和双极股骨头置换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2005-07-2010-01共62例65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分别对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手术后不同时期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4.2-5.5年,平均4.8年。全髋关节置换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高于双极股骨头置换组(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随访6、12、24个月时两组间Harris评分无差异,随访3年及4年时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优于双极股骨头置换组。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及双极股骨头置换均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全髋关节置换远期效果优于双极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予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骨折内固定术予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而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5 d时,试验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8.0%,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明显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9例临床资料,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骨折内固定术组39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组50例。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骨折内固定术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骨折内固定术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骨折内固定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明显,预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  相似文献   

8.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完全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996年5月~2002年12月我院治疗的67例55岁以上有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 A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B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12~70个月,平均62.9个月.结果 按北京市髋关节置换术座谈会议标准,A组满意率91.43 %;B组满意率90.62 %,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微创Supercap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70~86岁,平均75.6岁.按照手术方法 的不同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各4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微创组经微创Supercap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1周内发症发生率,手术优良率,术前及术后2、4、8、12周VAS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78.9±10.3)min、术中失血量(188.4±29.1)mL、手术切口长度(5.2±1.2)cm、住院时间(10.4±2.8)d,均少于传统组(86.1±14.2)min、(219.2±34.5)mL、(6.3±1.7)cm、(14.7±2.9)d(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8%(3/40)低于传统组25%(10/40);手术效果优良率93%(37/40)高于传统组73%(2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2、4、8、12周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经微创Super-cap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能降低患者手术创伤,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优良率较高,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以后的早期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12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纳入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以后的心理状态、疼痛和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手术以后为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与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于2007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8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THA)24例,单纯股骨头置换术(AHR)24例。观察两组围术期情况、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AHR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THA组(P<0.05);AHR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5/24),TH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3/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HR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总范围均小于THA组,下地行走时间晚于THA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式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依据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2014年1—4月接诊的8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采取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50例(髋关节组),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35例(股骨头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前及术后1年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于术后1年,比较临床疗效优良率。结果髋关节组手术时间(123.58±21.34)min,明显比股骨头组手术时间长(76.86±13.26)min,术中出血量(428.12±65.60)m L、术后引流量(164.94±25.63)m L,明显多于股骨头组(229.45±35.86)m L、(97.56±19.43)m L;髋关节组术后优良率78.00%,明显高于股骨头组54.28%(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手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髋关节组活力、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结果均明显高于股骨头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更为显著,而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操作简单、创伤更小;临床上可根据患者股骨颈骨折具体情况和患者身体状况等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等资料,根据髋关节置换术后1周切口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分析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1周发生切口感染7例(7.29%),设为感染组;未发生切口感染89例(92.71%),设为未感染组。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呈显著负相关性(r=-0.247,P=0.01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预测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3,特异度为71.4%,敏感度为75.3%。结论 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作为临床预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及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 FNF)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救治的62例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手术治疗差异分为两组,其中A组31例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31例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围术期相关、Harris、VAS评分、并发症再手术率、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之间Harris、VAS、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A组,VAS评分低于A组,A组出血量、引流量均高于B组,手术、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并发症6.45%、再手术率0.00%低于A组19.35%、12.90%,研究组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提升,与对照组存在直接差异,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出血量较低,住院时间短,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较低,术后髋关节恢复良好,生活质量获得直接提升,应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44例.给予对照组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康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时,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临床普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该类型疾病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骨病矫形外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且发生假体周围骨折患者25例作为骨折组,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60~81岁,平均70.0岁.另选取同期手术且未发生假体周围骨折患者100例作为配对(年龄、性别匹配)研究的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疾病、Garden分型、假体类型、手术入路、是否伴有骨质疏松、是否伴有术后髋部感染病史、股骨近端髓腔形态等资料,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BMI、Garden分型、手术入路、是否伴有术后髋部感染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合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假体类型、骨质疏松、股骨近端髓腔形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伴有骨质疏松、生物型假体、股骨近端非正常髓腔形态是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较多,伴有骨质疏松、生物型假体、股骨近端非正常髓腔形态会增大患者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完全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996年5月~2002年12月我院治疗的67例55岁以上有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A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B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12—70个月,平均62.9个月。结果按北京市髋关节置换术座谈会议标准,A组满意率91.43%;B组满意率90.62%,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改良后外侧微创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结合组配式股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其中男26例,女44例;年龄67 ~95岁,平均78.3岁.新鲜股骨颈骨折62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8例(伤后2~4个月),均为GardenⅢ、Ⅳ型.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组完成.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组32例,其中男12例,女20例;传统后外侧入路组38例,其中男14例,女24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假体的稳定性及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 术后随访12 ~28周,平均16周.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围术期失血量、输注血制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周两组患者均可下地负重行走.两组Charnley髋关节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改良后外侧微创入路结合组配式股骨头假体置换术可减少术中组织损伤和出血量,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内固定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囊内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2007年6月,90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囊内骨折的患者按随机对照试验设计,47例行内固定术,43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24~48个月,平均(28.0±18.0)个月。髋关节功能评价根据Harris评分法进行评分,综合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平均住院日、下床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总的医疗费用、再手术、并发症情况等。结果内固定组平均住院日、下床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医疗费用、再手术和并发症明显高于全髋置换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低于全髋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与全髋置换组无明显差别。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囊内骨折优于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与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7例新鲜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及术后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髋关节置换组40例、内固定组37例(采用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髋关节置换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第3、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内固定置换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床活动时间显著少于内固定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置换组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2.50%)显著高于内固定组(72.9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率(7.50%)显著低于内固定组(24.3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新鲜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较经皮空心钉内固定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更好的效果,但是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大、住院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