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体位时肩袖和肩峰下空间的距离及位置关系。材料和方法 :15例正常自愿者 ,分 6个不同体位进行冠状位薄层扫描 ,观察肩峰外侧点到肱骨头之间的最短距离 (A H)、锁骨外侧点到肱骨头之间的最短距离 (C H)、肩峰下空间和肩袖的位置关系。结果 :A H值和C H值在 60~ 15 0°外展体位时明显小于 0~ 3 0°外展体位时 (P <0 .0 1)。肩袖 (主要是冈上肌肌腱 )在 60~ 12 0°时 ,刚好从中穿过 ,因而受到肩峰和肱骨头的挤压。 0~ 3 0°外展体位时位于肩峰和肱骨头的外侧。 15 0°外展体位时肩袖位于肩峰和肱骨头后内方。结论 :60~ 12 0°外展体位时 ,肩袖和肩峰下空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肩袖撕裂的肩关节MR造影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肩关节MR造影对肩袖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32例病人的肩关节MR造影图像,评价内容包括肩袖肌腱、盂唇、肱二头肌长头腱,结果与肩关节镜及肩部开放手术比较。结果 以肩关节镜和手术结果为标准,32例病人包括14例全层撕裂,6例下表面部分撕裂,12例无撕裂。肩关节MR造影判定有无肩袖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都为100%;诊断全层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94%和97%。同时,肩关节MR造影还正确诊断了所有的多肌腱撕裂、合并的盂唇异常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异常。结论 肩关节MR造影可以准确、全面地评价肩袖撕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RI在肩袖撕裂的诊断中最佳序列的选择.方法 对22例24肩关节疼痛患者,使用1.5T MR扫描仪进行肩关节磁共振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SE/T1WI、FSE/T2WI、GRE/T2*、STIR及PDWI扫描,比较SE/T1WI、FSE/T2WI、GRE/T2*、STIR及PDWI序列在诊断肩袖撕裂诊断中的敏感性.结果 22例患者24肩关节经手术及临床治疗证实肩袖完全撕裂5例、肩袖部分撕裂15例、肩袖结构完整者4例,在SE/T1WI、FSE/T2WI序列分别为1例、16例、7例;PDWI组为6例、14例、4例;STIR序列为8例、12例、4例.结论 PDWI在提高肩袖撕裂诊断敏感性上是最好的成像序列.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在肩袖撕裂方面的应用已日趋广泛,能很好地反映肩袖撕裂的部位和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根据。它与关节造影和US相比有着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MRI和MR关节腔造影诊断肩袖撕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常规MRI和MR肩关节腔造影诊断肩袖撕裂的价值。方法 :采用 2 0个人离体肩关节标本 ,将常规MRI和追加MR肩关节腔造影检查结果与大体解剖、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MRI检出肩袖部分撕裂的敏感度约为 61.9% ,追加MR肩关节腔造影后敏感度提高到 90 .5 %。常规MRI和MR关节腔造影检出肩袖完全撕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 10 0 %和 97.1%。结论 :在常规MRI检查的基础上追加MRI关节腔造影能提高检出肩袖部分撕裂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arthroscopic 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ASD)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研究1998年10月-2003年11月收治的12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Neer分度:Ⅰ度1例,Ⅱ度5例,Ⅲ度6例。术前常规拍摄肩关节正位和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7例行B超检查,10例行MRI或MRA检查。应用ASD,12例均行前肩峰成形术,6例同时行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采用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1~6年,平均26个月,UCLA评分术前为(16.9±4.0)分,术后为(32.5±1.4)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27,P<0.01)。优2例,良10例。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ASD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其创伤小,同时可处理关节内其他病变,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评价肩关节MR造影三维 VIBE和常规二维TSE T1W序列对肩袖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由2名影像诊断医师独立回顾对比分析99例肩关节造影三维 VIBE重建图像和常规二维TSE T1W序列图像,判定有无肩袖撕裂,分别计算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McNemar检验评价2种方法诊断价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 99例患者中,肩关节镜证实肩袖撕裂为35例,其中全层撕裂为13例,部分撕裂为22例(关节侧撕裂8例,滑囊侧撕裂9例,腱内撕裂5例).三维 VIBE与常规二维TSE T1W序列对肩袖全层撕裂和关节侧撕裂均准确诊断.三维 VIBE对肩袖撕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86%和96.88%(医师甲),60.00%和98.44%(医师乙);常规二维TSE T1W序列对肩袖撕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00%和96.88%(医师甲),65.71%和96.88%(医师乙).三维 VIBE与常规二维TSE T1W序列的诊断性能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肩关节MR造影三维 VIBE序列可以替代常规二维TSE T1W序列评价肩袖撕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肩关节MRI对肩袖撕裂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影像特征及损伤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肩袖撕裂的MRI表现及临床症状.结果 肩袖全层撕裂共25例.其中冈上肌腱撕裂23例,同时向冈下肌腱延伸5例,6例合并肩胛下肌腱部分撕裂,1例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2例合并关节盂前上盂唇撕脱.肩袖部分撕裂共51例,全部发生在冈上肌腱.其中上表面侧11例,下表面侧32例,肌腱内部分撕裂8例.其中8例同时在上表面及下表面发生部分撕裂,3例同时合并下表面及肌腱内部分撕裂.结论 肩关节MRI是评价肩袖撕裂比较有效的检查方法,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肩袖损伤是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可表现为全层撕裂或部分撕裂。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可直接显示肩袖损伤部位及相关病理改变。本文复习肩袖的解剖结构,总结肩袖撕裂的MR诊断标准和主要表现及与X线平片、CT、B超相比的优越性、敏感性。研究表明,高场强MRI能更好地显示肌腱未受损部分与撕裂的对比,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检查对肩腱袖撕裂的诊断及分级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肩腱袖撕裂MRI表现与文献及骨科手术对照。结果 36例肩腱袖撕裂,完全性撕裂11例,表现为肌腱连续性中断,肩腱袖肌腱回缩;部分性肩腱袖撕裂25例,表现为边界清晰不累及关节面或滑膜囊面的线样高信号,肩腱袖的滑膜面或关节囊面撕裂区可见积液。结论 MRI能准确判断肩腱袖撕裂范围及程度,是肩腱袖撕裂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肩袖撕裂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简要回顾了肩袖撕裂影像学诊断的发展历史,讨论了肩袖撕裂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并提出合理使用各种影像技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0.35T MRI检查在肩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 对20例肩关节疼痛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磁共振成像显示冈上肌肌腱信号异常者5例,肩袖撕裂者6例,肩关节唇盂撕裂1例,关节囊及滑囊积液者4例,肱骨大结节陈旧性撕脱骨折者4例.结论 0.35T MRI能够清晰显示肩撞击综合征的影像特征,对于临床的诊断及治疗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肩袖全层撕裂的MRI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肩袖全层撕裂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肩关节MR造影证实的肩袖全层撕裂的MR图像。结果 21例肩袖全层撕裂均发生在冈上肌腱。在T2W序列上,6例(28.9%)表现为冈上肌腱断裂并断裂端的回缩;12例(57.1%)表现为冈上肌腱变薄或增粗并伴有贯穿冈上肌腱全层的高信号;1例(4.7%)表现为冈上肌腱增厚并未贯穿全层的下表面高信号;2例(9.3%)冈上肌腱的形态和信号未见异常。结论 冈上肌腱的断裂并回缩以及冈上肌腱形态增粗或变细并伴 有贯穿肌腱全层的异常高信号为全层撕裂的主要MRI表现。  相似文献   

14.
15.
肩袖间隙(rotator interval)是指位于喙突外侧、肩胛下肌的上缘和冈上肌前缘之间的解剖间隙,联结冈上肌和肩胛下肌,间隙前方有喙肱韧带、盂肱上韧带使之得到加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其深面走行。肩袖间撕裂在常规MRI平扫时较难显示,MRI肩关节造影是目前诊断肩袖间撕裂的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定量评价冈上肌腱,联合肩峰厚度诊断肩袖撕裂。方法:搜集52例肩袖损伤患者,行UTE序列扫描,由2名放射科医生对肩袖影像分别进行Zlatkin分型及肩峰厚度分级。肩袖撕裂程度按Zlatkin分型法共分为3型;肩峰厚度共分为3级。不同观察者之间用Kappa一致性检验。肩峰厚度与冈上肌腱定量值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肩袖撕裂分型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诊断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肩袖撕裂诊断结果在2名观察者间几乎完全一致(Kappa=0.872)。肩峰厚度与冈上肌腱的定量值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0.347,P<0.05)。Ⅰ型、Ⅲ型撕裂与肩峰厚度和冈上肌腱定量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单独诊断的AUC值。结论:UTE序列冈上肌腱的定量值、肩峰厚度与肩袖撕裂均具有显著相关性,联合诊断比单独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UTE序列冈上肌腱的定量值越低,肩峰厚度越厚,肩袖越有可能全层撕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和评价高频超声与 MRI 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肩关节镜证实为单侧肩袖撕裂,且术前同时行高频超声和 MRI 检查的患者86例,以肩关节镜为评价标准,分别计算高频超声和 MRI 诊断肩袖总体(含全层和部分)、全层及部分撕裂的准确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86例患者中,肩关节镜证实肩袖全层撕裂30例,部分撕裂56例。高频超声诊断全层撕裂28例,部分撕裂43例;MRI 诊断全层撕裂28例,部分撕裂51例。高频超声和 MRI 诊断肩袖总体、全层及部分撕裂的准确率分别为82.6%、93.3%、76.8%和91.9%、93.3%、91.6%。高频超声与 MRI 诊断肩袖总体和全层撕裂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诊断部分撕裂的准确率高频超声略低于 MRI 检查(P <0.05)。结论高频超声与 MRI 检查在肩袖全层撕裂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高频超声诊断价值略低于 MRI。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X线摄影所示肩峰形态、肩峰下间隙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SIS)的相关性,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证实的SI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X线摄影所示的肩峰形态及肩峰下间隙进行分型、测量,并与MRI所见进行对照,分析肩峰形态及肩峰下间隙与SIS的相关性。结果:60例患者中,肩峰平坦形(Ⅰ型)8例、弧形(Ⅱ型)10例、钩状(Ⅲ型)42例。冈上肌出口位X线摄影所示肩峰下间隙为(1.21±0.36)cm,MRI所示肩峰下间隙值为(1.10±0.18)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袖损伤MRI分级Ⅰ级27例,Ⅱ级20例,Ⅲ级13例。肩峰下间隙值与肩袖损伤MRI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X线摄影所示肩峰形态、肩峰下间隙与SIS发生密切相关;当肩峰形态为钩状及肩峰下间隙值1cm,强烈提示SIS可能,对于无MRI的基层医院诊断SIS临床意义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肩袖撕裂的MR关节造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MR关节造影在外伤性肩袖撕裂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照分析了21例外伤性肩袖撕裂的MR关节造影和关节镜的表现。在透视下穿刺肩关节腔,注入15 ̄20ml 22% Omnipaque和3mmol/L Magnevist的混合性造影剂,然后在45分钟内完成SE序列T1加权(TR/TE=500/20ms)的斜冠状面、斜矢状面和横 断面MR成像。结果:9例肩袖完全撕裂的MR关节造影表现为:(1)肌腱  相似文献   

20.
肩袖撕裂的MRI诊断一例王嵩,冯晓源,沈天真,陈星荣患者男性,35岁。右肩部压砸、扭绞伤、疼痛伴活动障碍5个月。体检:右肩部冈上肌、冈下肌萎缩,伴翼状肩胛。肩关节外展、旋转活动功能减退,当外展至45°时出现明显痛楚。右肩背部、右上臂外侧麻木,大结节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