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有患者人数明显增加且年轻化的趋势.对伴ST段提高的AMI,尽早、充分、持续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应用机械的方法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是恢复冠脉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再灌注疗法之一.自我科开展急诊PCI以来,我们对手术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使患者能顺利接受手术治疗并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情重,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病死率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冠脉血流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1],可使病死率明显下降,并成为AMI的首选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行急诊PCI治疗AMI患者5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情重,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病死率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冠脉血流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1],可使病死率明显下降,并成为AMI的首选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行急诊PCI治疗AMI患者5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AMI患者56例,均根据典型胸痛、心电  相似文献   

4.
吕微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203-203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其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trial ventricular block,AVB)多是由于右冠状动脉阻塞所致[1],患者死亡率极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应用机械方法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恢复冠脉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效果可靠的优点[2,3],能有效挽救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起病急、病情重,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心功能衰竭引起患者死亡[1],是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危重患者中最常见的病症.在早期积极开通梗死的相关动脉(IRA),恢复有效的心肌再灌注,是降低AMI患者死亡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尽早、持续开通IRA最有效的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PCI术后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作用.现将我科26例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治疗的关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治疗AMI的重要方法。经桡动脉入径直接冠脉介入治疗具有痛苦小、局部出血少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本院共对124例患者经桡动脉行急诊PCI治疗,将相关护理措施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再灌注是治疗的关键[1].随着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急诊PCI后.可及时开通其梗死相关动脉(RAI),恢复前向血流,改善预后,是AMI再灌注治疗的有效措施[2].迅速有效的术中配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为患者心脏血液运行的重建赢得了宝贵时间.因而,护理在急诊PCI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原红霞 《首都医药》2002,9(12):42-43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尽早、持久、充分开通梗死的相关血管(IRA)可挽救更多的存活心肌,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通过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AMI的临床观察,探讨急诊PCI对AMI的临床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rention,PCI)术中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 对55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采取术前护理、术中配合的措施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情况.结果 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5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均得到及时处理,无死亡病例.结论 急诊PCI治疗AMI,再通率高、并发症少.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配合默契并详细告知患者和家属治疗,注意事项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静脉溶通后行延迟PCI冠脉血运重建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因AMI住院并接受PCI治疗者72例,急诊直接PCI者20例,溶栓后梗死相关血管开通行延迟PCI者52例,直接PCI者仅处理梗死相关血管,延迟PCI者除处理梗死相关血管外,对严重狭窄的非梗死相关血管也同时进行了处理。术后随访12~24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直接PCI和延迟PCI的梗死相关血管均成功开通血运重建,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梗死相关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即刻血管慢复流的发生率直接PCI组较延迟PCI组高(P〈0.05),术后随访期间,7例术后6个月内发生心绞痛,5例为直接PCI,2例为延迟PCI。无再梗和死亡病例发生。结论PCI是治疗AMI的有效方法,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急诊直接PCI术中冠脉血管重建术后即刻血管慢复流的发生率较延迟PCI者高,选择性的对病变血管采取PCI能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性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性治疗 (PCI)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近期急诊 PCI治疗 AMI患者 5 6例。结果 梗死相关动脉 (IRA)再通率为 98.2 % ,其中 5 1例患者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随访 6~ 48个月 ,心绞痛症状复发 13例 ,其中 9例再次行 PCI术。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可即时开通 IRA ,大大降低了 AMI的住院死亡率 ,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急诊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救治AMI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可直接解除冠状动脉闭塞或狭窄,改善心肌缺血,恢复再灌注且疗效确切[1].无复流是指,PCI术中梗死的相关动脉狭窄、闭塞解除或减轻后仍不能恢复缺血心肌组织有效再灌注,微循环血流依然无法完全恢复到正常.在冠脉造影时无复流表现为再灌注前向血流速度明显减低变慢,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不足3级;而无其他机械性梗阻因素存在如冠状动脉残余狭窄、夹层、血栓形成或心外膜血管痉挛等.无复流使心力衰竭、再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发生率明显增加,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报告PCI中再灌注性无复流患者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即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是尽早、持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最有效的方法,可以使病死率明显下降,并成为AMI治疗的首选方法。现将54例AMI患者进行PCI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支持下对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5例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同时给予IABP术支持治疗。结果:25例患者中,7例3支血管病变,12例双支血管病变,6例为单支血管病变。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A):前降支15例,回旋支7例,右冠脉2例,左主干1例。25例患者均成功置入IABP,在IABP支持下完成了急诊PCI治疗,IABP使用持续时间3~7d。结论:AMI患者进行急诊PCI风险较大,特别是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手术效果更加不确定。在术前、术中应用IABP支持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AMI)即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是尽早、持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最有效的方法,可以使病死率明显下降,并成为AMI治疗的首选方法。现报告30例AMI患者进行PCI治疗的结果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众多研究显示,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初期将相关梗塞血管开通,使其尽快恢复心肌正常供血是治疗的根本目的,尽早施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达到该目的的最佳手段。尽早开通梗塞血管、恢复心肌供血是临床上治疗AMI的根本手段~([1-3])。但由于进入放射科的大部分AMI患者往往血栓负荷较重,直接行PCI治疗过程中,无复流(no-flow)或慢血流(slow-flow)的发生率较高,对PCI的疗效有严重影响,同时增加了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提升了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4])。TAPAS的研究~([5])显示急诊AMI患者行常规PCI治疗时,预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72例AMI患者行直接PCI术.对其中68按AMI后行直接PCI时间分为:<6h直接PCI组(A组)和>6h直接PCI组(B组),通过心脏超声(UCG)随访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ES).结果72例AM患者中,70例成功施行了PCI术,成功率达97.2%(70/72).A、B而组住院期间(术后1周)EF、ED、ES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均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I行直接PCI安全、有效,是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的最佳方法.AMI后<6h内行直接PCI能改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红岩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873-2873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近年来治疗及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重建冠脉灌注非常有效的方法。如能早期正确地治疗(6小时以内),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并改善今后生活质量。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适用于90%以上的AMI患者,AMI行急诊PCI治疗成功率高,可达97%以上。我院2004年3月-2006年4月为AMI患者行急诊PCI30例.从急诊室起至安全送到介入中心平均时间小于50分钟,急诊PCI术前的护理配合效果良好,现将急诊PCI术前的护理配合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分析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过程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产生慢血流症状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本科室进行急诊PCI治疗的30例AMI患者.结果 入选30例AMI患者经手术均成功开通罪犯血管,符合标准:残余狭窄<20%,获得TIMI3级血流,操作成功,同时住院期间无主要临床并发症(如死亡、再次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或消失.术中4例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为慢血流,TIMI2级,其中上腔静脉(LAD)病变3例,右冠脉主干(RCA)病变1例,4例慢血流患者立即予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10ml,其中1例同时注入硝酸甘油200μg,重复造影,证实慢血流消失,血流TIMI3级.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1周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急诊PCI术中采用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班和硝酸甘油法治疗AMI引起的慢血流效果较为满意,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周艳萍  董美媛  方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156-3157
急诊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方法,能迅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重建冠脉灌注,挽救濒死心肌,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