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总结布鲁菌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布鲁菌病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布鲁菌病1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的特点。结果130例患者获得确诊,发生误诊42例,其中误诊为腰椎病变13例,呼吸道感染10例,血细胞减少8例,睾丸炎附睾炎5例,肝炎2例,前列腺炎1例,颈椎病1例,心肌炎1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142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100.0%。复发2例,时间为3~15个月(均为未规范用药者)。结论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早期规范的抗菌素联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4.
布氏菌病(布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慢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报道,土耳其是该病的高发国[1],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牧区流行较为严重.感染布病的家畜(牛、羊、猪等)是导致人类感染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6.
7.
对布氏杆菌病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50岁。主因间歇性腰痛4个月余入院。患者4个月前因劳累、受凉后出现腰部不适,逐渐出现腰部疼痛并加重,伴双下肢放射性疼痛,活动受限,行走困难半个月。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院。查体:BP140/80mm Hg,心、肺、腹未见异常,L4~5椎间隙压痛、叩击痛阳性。双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双跟腱反射减弱,膝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腰椎X线平片检查示L4~5椎间隙变窄。CT及腰椎MRI显示L4~5椎间盘轻度膨出。入科后第5天始出现间断性发热,高达39℃,伴畏寒、多汗、肌肉酸痛。给予抗炎、止痛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无缓解。再三追问病史,患者生活在农牧区,有密切牛、羊接触史,考虑布氏杆菌病。经市防疫研究所行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强阳性1∶800++(正常值1∶100++)。确诊为布氏杆菌病。2讨论布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波浪热,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症状各异,轻重不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典型病例增多,其特点是病程短、症状轻,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和骨关节变形强直者明显减少,而代之为低热、乏力,关节痛... 相似文献
8.
1 病例资料
男,46岁,主因上腹部疼痛3 d,加重2 h急诊入院.于入院前3 d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钝痛,自服颠茄片后疼痛稍缓解,未在意.2 h前自觉腹痛加重,改变体位无缓解,无发热、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既往无胃溃疡、胆囊炎等病史.查体:急性病容,心肺(-),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肿块,肝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击痛,Murphysign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行腹部立位平片检查未见液平及游离气体,腹部彩超提示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腹腔内无游离液体.血白细胞4.6×109/L,淋巴细胞0.56,血红蛋白140 g/L,血小板126×109/L,超敏C反应蛋白3.5 mg/L;血淀粉酶88 U/L.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查找误诊原因,使临床医生对本病及早做出正确诊断。方法 收集我院感染内科1995年—2013年确诊的17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并做文献复习。结果 17例患者,有羊、牛等接触史13例,曾食用羊肉2例,无明显接触史2例。在首诊就诊时均被误诊为其他疾病。17例患者均有高热,伴畏寒13例,多汗11例,体质量减轻8例,头痛8例,脾肿大7例,肝肿大6例,关节痛5例,淋巴结肿大5例,腰痛1例,生殖系统受累1例。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指标15例有不同程度异常,血沉、C反应蛋白均升高13例,血培养布鲁菌阳性9例,布鲁菌虎红玻片凝集试验(RBPT)阳性17例,试管凝集试验(STA)阳性17例(1︰400~1︰800)。采用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或联合链霉素治疗有效,患者均好转后出院。结论 布鲁菌病临床症状越发不典型,易误诊,对发热不明患者,医务人员要警惕本病。 相似文献
10.
12.
13.
张玉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0):68-68
布氏杆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状热或波浪热,是布氏杆菌所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近些年来布氏杆菌病的人畜疫情中国内外都出现了回升势头,我院近几年收治的布氏杆菌病也有增多趋势,为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布氏杆菌病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布氏杆菌病1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随着农村畜牧业的发展,5年前笔者所在地区很少见到的布氏杆菌病患者例数在近几年里逐渐增多。总结本院2007年2月1日~2009年3月15日的15例布氏杆菌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均出现了误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总结经验,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23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布氏杆菌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不典型,传播途径发生改变,容易导致误诊。应详细询问病史、职业、饮食及全面细致的查体,对于长期发热伴有呼吸、神经、消化系统症状,常规治疗无效者,均应考虑本病。结论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发病过程结合辅助检查,做到早期诊断,以减少布氏杆菌病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本市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呼伦贝尔市网络直报的患者资料和呼伦贝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病专科门诊2008年布病病例资料。结果:本市布氏菌病呈现暴发流行态势,疫区范围从过去的牧区流行为主向农区扩大蔓延,并出现多个地区局部暴发流行。本次调查显示农区患病1114例,占65%。发病年龄在21~60岁青壮年组。结论:本市布病疫情呈现局部暴发流行,应加大布病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牧区布鲁菌病性脊椎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布鲁菌病性脊椎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均有放牧史,病变主要侵犯腰椎,椎体病变呈多发性,椎间隙破坏,椎体边缘或整个椎体破坏,骨质破坏与骨质增生并存,无椎体塌陷。使用抗布鲁菌病药物治疗有效。结论布鲁菌病性脊椎炎较为少见,误诊率高,诊断确诊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职业接触史外,还应依靠血清布氏凝聚试验阳性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布氏杆菌病患者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方法 对25例急性期布氏杆菌病患者的血象、骨髓象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25例中自细胞减少10例(40%)、血红蛋白减少6例(24%)、血小板减少9例(36%),16例可见异形淋巴细胞(64%),中性粒细胞核左移、胞浆有中毒颗粒及空泡变性;骨髓增生活跃(92%)或明显活跃(8%),红系增生正常(68%)或受抑(32%),巨核细胞数量正常伴成熟障碍,组织细胞均不同程度增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增高.结论 急性期布氏杆菌病患者血象及骨髓象异常具有诊断价值,易误诊为血液病,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兴安盟地区2010年人间布鲁菌病感染及流行情况。方法应用试管凝集试验(SAT)对乌兰浩特市周边布鲁菌病高危对象进行监测。结果 310例高危对象中检出血清学阳性患者15例,阳性率为4.88%,感染患者多是以家庭牲畜养殖农民及从事牲畜屠宰的工人,以35~45岁男性患者为主。结论布鲁菌病在兴安盟地区依然存在,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广泛重视并做好该病的卫生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20.
非牧区布氏杆菌病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病畜(牛、羊和猪等)为传染源,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器官、眼结膜和损伤皮肤等途径传播。据资料显示,布病在我国有回升的趋势,尤其在山西、河北、京津周边地区。人患病后病情复杂,与多种疾病相类似,临床难于鉴别,易发生误诊。为加强布病临床及实验特征的认识,以利于及时诊断与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至2008年收治的32例布病患者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