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伤寒杂病论》在诊脉部位上发展了"寸口诊脉法",且根据病情酌诊趺阳脉、少阴脉、少阳以及人迎脉;通过脉象阐述病因、明确病位、揭示病机、指导治疗、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伤寒杂病论》虽非脉学专著,但在脉象及主病理论上已初步形成体系,为中医脉诊学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519-2521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近代发现的张仲景《伤寒论》传本之一,其内容完整,较好地体现了张仲景的脉学特色,文章通过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对仲景的脉法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3.
4.
目前中医收集病理资料的方式依然是望闻问切,形式上与古人相同,但在具体操作上却相差较大。现代中医过分依赖问诊,主要依靠病人陈述,望闻问切结束方开始分析病情;而古代大医却较重视脉诊,参考问诊,脉诊的过程即是诊断辨证的过程,相比之下,此法对医生的诊断水平要求较高,但诊断的准确性亦较高,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病脉证并治"的诊疗模式当为此诊法之肇端。"脉诊"乃"病脉证治"诊疗模式的核心内容。脉诊是对患者整个身体状态的把握,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推测病因,推测治疗经过,推测兼证,推测预后,指导治疗,其中,最关键是治疗作用。由此可见,较目前中医普遍应用的诊疗模式而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体现的"病脉证并治"诊疗思维模式临床的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5.
周毅萍  何新慧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60-1561
《伤寒杂病论》记载了许多难治证及死证,张仲景在条文中未列出治法方药,但其对症状的细微观察和描述对后人仍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对于此类患者,须密切注意其神志、脉象及相关特征症候的观察,并提前预防。  相似文献   

6.
《伤寒杂病论》人参药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该研究通过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方法,对《伤寒杂病论》中人参应用指征和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张仲景时期,人参药证以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少华,腹部扁平、硬满、脉搏沉细少力为体质特征。人参主治呕吐、腹泻等体液大量丢失后引起的消化功能、呼吸功能减退为主的疾病。人参药证以发热、烦躁、口舌干燥、口渴;脉沉而喘;头痛、发热;腹痛、呕吐;下利、心下痞满及恶寒为临床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难经》的脉诊体系作了系统论述,并进一步阐述了这一体系对仲景辨证论治体系形成的影响。因此,提出《难经》脉诊体系是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两个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中医学对汗证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治疗方法的积累,早在《伤寒杂病论》中即已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关于汗证的条文有一百多条,涉及六经病和杂病,详尽论述了汗证的发生、转归、预后,充分体现了辨证论治以及整体治疗的中医学精髓。笔者根据对经典的学习,认识到临床多见自汗、盗汗、头汗、手足心汗等全身或局部汗出以及黄汗等特殊类型的汗出情况,将汗证的病机分为:营卫不和、阳明热盛、阳明热结、湿热互结、肾阳虚弱、水气互结、肝阴亏虚、少阳开阖不利、火郁、阴阳两虚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型汗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疗方案,以及后世对于汗证治疗的发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纵观今之临床,“悸证”颇为常见,既可单独成病,又可为失眠、眩晕、耳鸣、胸痹、虚劳等病证所兼见,现代医学之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衰等病亦常见此症.目前对本证之机制研究甚为深入,其新药开发更是方兴未艾.然其治法药物多囿于活血化淤或养阴益气,其于临证,似有偏颇.故完整掌握仲景“悸证” 论治体系,于今之临床、科研无不具有裨益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毅  刘艳 《吉林中医药》2009,29(10):912-913
《伤寒杂病论》对脉学极其重视,促进了后世脉学的发展:在诊脉中重视采用“寸口诊脉法”诊断疾病;诊脉方法多样化,针对不同疾病,采用不同诊脉方法;仲景脉学应用“阴阳学说”思想,认为脉诊以阴阳为纲;凭借脉象来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预后,并确立相应的治法,体现“脉证合参”的诊脉辨证思想;注重因人辨脉,人的体质胖瘦与脉象有一定关系;注重因时辨脉的思想,认为脉象受四时之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治未病”思想,着重研究张仲景对《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其关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的重要性与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归纳《伤寒杂病论》中小柴胡汤的证治规律。小柴胡汤中柴胡和甘草是方根,治疗病证为外感、杂病、妇人病等三大类,可扶正祛邪、发汗解表。运用时需注意类证鉴别、方证转变和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3.
分析《伤寒杂病论》辨治肺系病证的特点。认为仲景多以六经统赅肺系病证,分表里、虚实、轻重、气血、上下而治,遣方用药多相反相成、脏腑同治,为后世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之滥觞。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中否定分析思维与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逻辑学角度对《伤寒论》在疾病辨证论治中富含的否定分析思维从三方面举例剖析:从不能用某方某法治疗,推断辨治用意;从不出现某症,推断病证的归属;从对先期治疗的否定,推断当前治疗措施。由此可知,否定分析思维在辨证中无所不在,因为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先行的推理结论,是后续推理的前提,再产生新的推理,再得出新的结论,形成否定之否定的循环,这样循环往复,使我们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不断得到提高。因此认为否定分析思维是一个实践过程,是辨证论治不可缺少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学术思想对当今中医治疗肿瘤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并参考相关文献,分析其诊治经验。结果《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体系,理法方药思维,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等以及古方新用,化裁变通等,均适合治疗各种肿瘤。结论张仲景丰富的理法方药对治疗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四气五味角度探究炙甘草作为佐使药的一般配伍规律。方法 :按规则筛选《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并录入相关信息,采用频数分析与关联计算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筛选224首方,按功效分为15类。方剂药味数与炙甘草配伍关联分析可见置信度与规则前项药味数成正相关。四气配伍中有效规则为{寒热并用}→{炙甘草},支持度56.70%,置信度51.18%。五味配伍数与炙甘草配伍关联分析可见置信度与规则前项五味配伍数成正相关,有效关联规则属于解表、和解、理血、理气、温里、祛湿六个类别。结论:总结出4条炙甘草与四气五味相关联的配伍规律,即四气五味配伍越复杂,配伍炙甘草可能性越大;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为重要配伍原则;入中斡旋为调畅气机时的配伍重要原则;无药势影响下可配伍以护胃安中。  相似文献   

17.
辨析《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湿热兼表与瘀热在里的病机特点及药物配伍规律,阐述其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8.
《伤寒杂病论》麻黄煎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瑞震 《河南中医》2009,29(10):937-940
《伤寒杂病论》之用麻黄,其先煎与否,非常灵活机动,要视病情、体质和用量大小及其配伍情况而定。一般而言:欲大汗猛汗者,则不必先煎去沫;欲缓发慢散,务去邪以尽者,必当先煎去沫;体质弱或用量小者,必须先煎去沫;而体质壮实,用量较大者,则勿须先煎去沫;配伍单纯,不相互牵制者,应予先煎去沫;而配伍复杂,有相畏、相杀、相恶者,则不必先煎去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