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外动脉供血情况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在我院行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发现肝外动脉供血并进行化疗栓塞的1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外动脉供血情况,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同期有5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多次TACE治疗,其中129例患者先后在第1~7次TACE术中发现肝外动脉供血并进行插管化疗栓塞。129例患者中共见158支肝外供血动脉,分别是膈下动脉69支、肠系膜上动脉45支、胃左动脉30支、胃十二指肠12支及右肾上腺动脉2支。首次行肝外供血动脉化疗栓塞后完全缓解7例(13.2%),部分缓解82例(63.6%),疾病稳定24例(18.6%),疾病进展6例(4.7%),缓解率为76.7%。在多次TACE治疗后肿瘤进展的28例患者中,缓解率为75.0%。随访3~19个月,生存时间1年以上者96例(74.4%)。结论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较为常见和多变,对原发性肝癌肝外供血动脉进行化疗栓塞能有效提高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异常动脉供血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肝癌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术中见癌肿异常动脉供血者,对其行选择性插管化疗栓塞治疗。结果本组肝动脉解剖变异6例;肝外营养动脉30支,其中肠系膜上动脉13支,右膈下动脉7支,胃左动脉5支,右肋间动脉2支,胃十二指肠动脉2支,脾动脉1支,2例同时有2支侧支动脉供血;30支异常供血动脉中28支成功行选择性插管化疗栓塞。结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应重视肝动脉供血变异及肝外侧支供血动脉的存在,并行化疗药物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现阶段对原发性肝癌多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作针对性治疗,但由于原发性肝癌会致肝组织供血情况产生变化,增加了肝癌血供来源的复杂性。而明确肝癌供血动脉程度可对TACE治疗效果、效率形成较直接的影响,这就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供血血管及血供情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本次研究观察了我院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螺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迷走肝外营养血供及其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 本组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营养血管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 23例患者共见24条肝外营养血管,其中肠系膜上动脉(8/24)和膈动脉(7/24)占多数。4条肝外营养血管因未能成功行超选择性插管而只予化疗药灌注治疗,其余20条肝外营养血管均行超选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论 原发性肝癌的迷走肝外营养血供较为常见和多变,对肝癌的经导管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肝癌通过侧支血管获得供血是影响介入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侧支血管,是当前介入治疗中的常见问题。Michele发现参与肝脏的侧支血管多达26支。这些侧支血管的存在减弱了经脉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的疗效。既往已有关于对右侧隔下动脉、内乳动脉和肋间动脉进行TACE的报道。我们根据66例肝肿瘤患者经肠系膜上动脉化疗栓塞的经验,对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在TACE术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旋转式DSA对肝癌多支和侧支供血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及肝肿瘤双重供血和多支供血对肝动脉栓塞效果及预后影响已引起临床关注,肝癌多支供血和栓塞后侧支供血是直接影响TACE疗效的重要因素。我们应用DSA技术诊断肝癌多支供血及栓塞后侧支供血的有利因素,给介入治疗中如何正确处理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提供更有效手段,现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65例中晚期肝癌,原发性51例,转移或原发合并转移14例;男47例、女18例;年龄26~75岁,平均46.2岁,均经临床、化验、AFP、B超、CT或MRI检查符合肝癌诊断,介入治疗前均作腹腔动脉,肝总或肠系膜上动脉DSA确诊,38例分别作2~5次TACE治疗,共作101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即变异肝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肝癌的血管造影表现及插管技术.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30例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肝癌的DSA及介入资料,统计血管解剖变异的发生率,对其起源、走行、分支、分布等解剖学特征及其与血管插管的关系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212例肝癌中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30例,其中副肝右动脉10例,替代肝右动脉15例,肝总动脉3例,腹腔动脉干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2例.23例肠系膜上动脉发出替代或副肝右动脉者,20例腹腔动脉造影表现为肝右动脉细小或缺如,肝右叶出现无血管区.RH导管超选择性插管成功19例,未成功者改用Cobra导管以及结合微导管技术后获得成功.结论: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肝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动脉变异性供血,熟悉其血管变异的特点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肝癌经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疗效的敏感性。方法选取我院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均为单发病灶,动态观察超声造影各时相病灶血供特点,比较TACE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肝癌患者的超声造影特点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及病理随访结果,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判断。结果 TACE治疗前所有病灶超声造影均提示血供丰富,增强模式均为"快进快出"型;治疗后1个月超声造影评估残存病灶血供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3。结论超声造影能敏感显示治疗前后病灶血供情况,在随访肝癌TACE后肝动脉栓塞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疗效的价值。方法:对51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术后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二维超声观察肿瘤大小及内部回声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肿瘤血供情况及脉冲多普勒(PW)记录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TACE术后大多数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肿瘤血供明显减少(P<0.001),其血供减少程度与肿瘤缩小程度呈正相关(r=0.757,P<0.001)。肝动脉峰值流速明显下降,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快(P<0.001)。结论:多普勒超声能客观判断肿瘤大小及血流灌注状态,是目前检验肝癌TACE术后效果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肝癌TACE术后碘油不完全聚积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提高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9例(52枚病灶)肝癌,经TACE术后碘油不完全聚积的CT、DSA影像资料。结果 碘油用量不足4例,占7.6%;动-静脉瘘5例,占9.6%;非肝动脉供血43例,占82.3%。结论 非肝动脉向肝癌供血是TACE术后碘油不完全聚积的主要原因,积极通过非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能进一步提高肝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临床上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不适于手术切除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但部分存在肝动脉-门静脉瘘、肝动脉-肝静脉瘘、肝动脉及门静脉双重血供或栓塞后有广泛侧支循环建立的患者对TACE疗法具有明显的耐药性,临床上往往治疗困难.疗效也不够理想。为了弥补TACE治疗肝癌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动脉解剖变异和肝癌多支供血及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140例肝癌行介入治疗前常规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邻近膈肌病灶加作选择性膈下动脉造影,分析造影图像。结果:肝动脉常见型113例(80.8%),变异27例(19.2%)。病灶单纯由肝动脉供血92例,48例存在除肝动脉外的多支血管供血。结论:熟悉肝癌的血供特点可指导术者方便快捷插入导管,发现除肝动脉外的供血动脉,并给予化疗栓塞以确保疗效。  相似文献   

13.
叶巧  ;吕涛  ;蒋辉  ;饶晟  ;陈思瑞 《华西医学》2009,(8):2155-215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诊治的25例原发性肝癌行血管介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48±1.8)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AFP,CT及彩超检查。术中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造影,经肿块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用碘化油栓塞。术后3个月,6个月再次行AFP,CT及彩超检查并再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结果:TA-CE均获成功,术后经3次以上复查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肝脏肿块明显缩小,1例患者复查彩超,CT,AFP等均正常。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应随访AFP,彩超或CT,及时发现复发,并再行介入栓塞。  相似文献   

14.
肝癌的血管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切除,但由于其特殊的病理特点,患者早期常无症状,经发现时多已至中晚期,病变广泛或已有转移,能手术切除者仅占10%~15%[1];而全身化疗或放疗副作用大,缓解率低。近年来,介入治疗发展迅速,被认为是原发性肝癌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等优点。其中,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一种最常用的血管介入治疗方法,自从1976年Goidstein首先用TACE治疗肝癌获得成功后,目前已成为不能手术切除肝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2],而且在能切除的肝癌及肝移植治疗中均得到了应用,现将其作一阐述。1原理及设备肝脏的血供25%~30%来源于肝动脉,而肝癌的血供90%~99%来自肝动脉,只有少部分由门静脉供血,因此阻断肝动脉就可以使肝肿瘤的血供减少90%以上[3];而且,由于肿瘤血管具有粗细不等、血流缓慢、发育不全等特点,肿瘤血管组织存在虹吸现象[4],可以使化疗药物和栓塞剂较多地滞留在肝癌血管组织内,使肝肿瘤细胞坏死,而对正常肝组织影响较小。TACE治疗一方面经肝动脉选择性地将化疗药物注入肿瘤...  相似文献   

15.
<正>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原发性肝癌重要的治疗方法,具有组织创伤小、疗效可靠的优点。其治疗原理为应用导管技术经肝动脉将化疗药物注射至肝癌供血动脉,达到栓塞和局部化疗的效果,肿瘤细胞发生缺血缺氧坏死[1,2]。但TACE同样存在弊端,它易对肝功能造成程度不同的损伤,从而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生存等情况[3,4]。本研究旨在评价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动脉化疗栓塞(简称TACE)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多采用碘油混合化疗药物经股动脉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用明胶海绵栓塞近端肝动脉,切断肿瘤组织的血供,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常见的并发症有股动脉穿刺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异位栓塞等,但化疗栓塞药物致肝区大面积皮肤损伤,临床非常少见,文献亦未见报道。近期我科发生1例TACE治疗后出现肝区大面积皮肤损伤的病例,经及时处理,19 d后皮肤损伤部位痂皮脱落,21 d后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病例介绍患者,男,44岁,主因原发性肝癌11个月余,在本院已行4次TACE…  相似文献   

17.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是通过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局部缓解释放抗肿瘤药物已达到肿瘤缺血坏死及局部化疗的双重作用,从而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是临床不能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多次TACE术后肝外侧支循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经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后肝外侧支循环形成情况。方法对38例经多次(4次以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病灶血供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有20例产生肝外侧支循环,占52.6%,其中尤以来自右侧膈动脉多见,为10例,占26.3%。结论肝外侧支循环在经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肝癌病灶供血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即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同时进行栓塞,阻断或减少肝肿瘤的重要供血,使肿瘤细胞发生坏死、缩小。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不宜手术切除首发或复发的巨大肝癌,只要肝功能为ChildA级,或经积极保肝治疗达到A级,应首选TACE治疗,部分不能手术切除的大肝癌经治疗后还会因肿瘤缩小而获得二期手术切除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正>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1]),其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占全球肝癌患者的55%~([2])。当前,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 embolization,TACE)已被公认为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TACE是将化疗药物及碘化油经肝动脉插管注入肝肿瘤血管,达到局部化疗和致肿瘤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