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偶刺、缪刺和巨刺均出《内经》,现将三者名称的由来和刺法方式的不同,分别解释如后: 偶刺——又称阴阳刺,主要在俞募穴上找寻压痛点进行针刺之法。《灵枢·官针篇》:“偶刺者,以手置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这就具体指出了偶刺的刺法。缪刺——主要手法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素问·缪刺论》:“夫邪客于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缪刺以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文献整理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了马莳对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下同)热病针刺学术思想,包括刺热之处,穴有所明;随证针刺,各有不同;热病日久,刺法各异;刺热九禁,论而发之.希以此明《内经》热病理论之未详之处,发古文之深奥,借之体现马氏深厚的经络腧穴学功底及独特的刺灸经验.  相似文献   

3.
《内经》中多处提到巨刺的问题,其中《灵枢·官针篇》指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素问、调经论》又指出:“痛在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其他文献亦有“巨刺巨之大刺,谓以长大之针刺之也”的记载。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巨刺法是指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且以“长大之针”深刺的一种针刺法。近两年来,笔者用巨刺法为主适当配合刺血治疗了251例四肢软组织损伤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内经》“扬刺”临床应用举隅南京市中医院(210001)徐立群【关键词】刺灸法《内经》临床应用《灵枢·官针》云:“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此法是正入一针,旁入四针且浅刺的一种刺法,以治疗寒气稽留面积较大而浅的病症。张景岳...  相似文献   

5.
《内经》一书中,提到刺法,针刺深浅、针刺补泻等约200条以上,而其中提到具体刺法的,只在《灵枢·宫针篇》和《素问·缪刺篇》两篇中有27种,这27种刺法中,介绍针刺方法的,只有6种。介  相似文献   

6.
刺络疗法是以针刺人体一定穴位或浅表络脉,放出少量血液,以达到治病的一种方法。此法源远流长,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称为“络刺”,如《素问·刺法论》说:“络刺者,刺小络血脉也”。《灵枢经》则称为“刺络脉”,如《灵枢·经脉篇》说:“故诸刺络脉者,必剌其结上甚血者”。其它如“赞  相似文献   

7.
<正>痹证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关节、肌肉、韧带、血管、脏器等多种组织器官疾病。《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并对其症候、分类和发展变化进行了论述。《灵枢·官针》篇详细论述了九针的不同适应症,其中"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表明治疗痹证应以毫针为主。同时论述了"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多种针刺法。在针对痹证的针刺法方面,有"九刺"中的毛刺、分刺和焠刺;"十二刺"中的偶刺、报刺、恢刺、齐刺、短刺、傍针  相似文献   

8.
“刺络疗法”是针灸疗法的一个组成部份,古称“络刺”,为九刺之一。《灵枢·官针篇》:“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素问·调经论》:“病在血,调之络。”它是以三棱针、皮肤针等为主要器具,刺破病人身体上的一些浅表血管,放出少量血液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9.
“巨刺”、“缪刺”见于《灵枢·官针》,属九刺之一,临床中屡屡应用,教学中也常强调,因其为易混淆的刺法。现结合自己多年学习和临证应用体会,谈谈我对这二种刺法之管见。 “巨刺”和“缪刺”都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交叉刺法。《灵枢,官针》篇说:“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为什么将这种刺法称作“巨”呢?“巨”可能是“互”字的传误;互,才有交互,交叉的意思。《灵枢·终始》篇又载:“形肉未脱,少气而脱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何谓缪刺,篇中未作解释。至《素问·缪刺论》才提出:“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并进一步说明:“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病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意指偏侧的病痛,  相似文献   

10.
《难经》的刺法特点及其影响唐寒松施有奇(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合肥230038)关键词:《难经》;针刺补泻;针刺手法《难经》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其第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中,刺法内容颇具特色,不仅阐明了《内经》中有关刺法理论,更多的是有所扩展、有所创新,进...  相似文献   

11.
《灵枢·官针》篇记载的针刺方法颇多,其中有以九针应病情况九变的九种针刺方法——九刺;适应十二经病证的十二种针刺方法——十二刺;依五脏的病变采取的五种针刺方法——五刺这些刺法形  相似文献   

12.
<正>刺皮针法属于《内经》五体针法的一种,它是根据疾病的脏腑辨证结果,即病邪在表者,从肺卫论治,因肺在体合皮,并选择相应的皮部穴位与皮部刺法为主的一种针刺手法,是中医学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该方法作用于人体最表浅的部位,属于浅刺法,临床上使用的皮肤针、七星针、梅花针、毫针、三棱针点刺,均属于刺皮部类。1《内经》刺皮针法的理论基础《素问·皮部论》关于皮部的概念,所论述内容包括:皮部,以经脉为纪,上下同法;三阴三阳皮部的  相似文献   

13.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2分)l、恢刺:古刺法名,十二节刺之一,恢指复廓通畅,《灵枢·官针》: “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指在疼痛拘急的筋肉附近斜刺针刺入,提插针以缓解拘急挛痹痛。2、巨刺:古刺法九刺之一,《灵枢·官针》:“巨刺者,左取右,右取主。”以刺经为主。3、原穴: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叫原穴。4、四关穴:指双侧的合谷、太冲穴位。5、寒则留之:指阴气偏虚,寒邪较盛,脏腑经络之气凝滞,其证多见  相似文献   

14.
刺血疗法是临床上根据“血实者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宛陈者除之”(《灵枢·九针十二原》)的治疗原则而直接针刺于络脉,并使之出血的一种方法。故又称刺络.由于刺血具有宣通经脉、调和营卫、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尤其治疗软组组损伤的患者,采用刺血疗法以逐瘀消肿,能提高疗效,迅速减轻病人的痛苦。笔  相似文献   

15.
《素问·缪刺论》是《内经》中论述刺法的重要一篇,其中涉及到大络、奇病和缪刺,从病位、病机和刺法3个方面完善了对奇病的诊断和治疗。就大络、奇病和缪刺这3个概念展开分析与探讨,以期有裨于理论认识和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6.
尽管《黄帝内经》和《难经》中对"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有相关阐述,后世对此语亦有一些阐发,但表述均不够清晰。根据《内经》《难经》并结合历代医家释义及相关研究进行分析,认为"春夏刺浅,秋冬刺深"可从时间针灸学、体质、得气等角度来认知。"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提示针刺顺应四时之气,是得气的外在环境基础;重视患者体质,辨体针刺是针刺得气的内在环境基础,而以病机为核心的针刺辨治思路则强调病位深浅、病性阴阳、病程长短在得气中的关键作用。因此,临证针刺只有重视得气,达到"气至",才能尽可能地做到"调整阴阳,以平为期"。  相似文献   

17.
发热症首载于《内经》,散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刺热篇》、《素问·评热病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以及《灵枢·论疾诊尺篇》、《灵枢·热病篇》、《灵枢·刺节真邪篇》等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挖掘《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美容思想,为现代针灸美容临床提供指导。[方法]研读《内经》并整理与针灸美容相关内容,从《素问》中的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学说与《灵枢》中的经络学说、针刺原则、古典针刺法等角度入手,探讨《内经》在理法方穴术各个方面对针灸美容临床的指导。[结果]《内经》整体美容观中蕴含了以五脏为基础的表里统一美容观和以经络与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的形神统一美容观,其为针灸美容的辨证施治、取经用穴提供了理论指导,使针灸美容成为一种调内养外的健康自然美容法。《灵枢》则指导针灸美容要明确病位深浅、选择合适的针具、应用适宜的针刺手法,使针灸美容在整体调治的同时兼具局部美容的效果。此外,从古典针刺法中五刺、九刺、十二刺总结而来的“刺皮三法、刺肉之法、刺脉之法、刺筋之法”等在现代也有新的发展,丰富了针灸美容的方式。[结论]《内经》的整体美容观在理论层面为针灸美容奠定了基础,《灵枢》的刺法在操作层面为针灸美容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合谷刺"出自《内经》.为临床常用而有效的针刺方法.笔者在学习和运用中略有肤浅体会,初步整理如下:一、什么是"合谷刺"《灵枢·官针》篇说:"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据此,合谷刺是指先在肌痹患处施行成90°角的直刺,得气后将针提至皮下,再分别向左右施行成45°角的斜刺,均刺入较深的分肉层.  相似文献   

20.
火针应用于痹证的治疗,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寿天刚柔》云;“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火熨之。”《灵枢·官针》云:“焠针者,刺潘针则取痹也。”可见火针有悠久的历史。药火针是焠针,潘针的发展;也是后世雷火神针的演变。1、药火针的制作及其操作方法:药火针是银制长约七、八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