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A组,39例)和肠外营养组(B组,39例),在营养支持前后,检测血糖(GLU)、血电解质浓度,肝、肾功能和血清白蛋白(Alb)等血清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并判断疗效。结果 A组与B组比较,Alb明显增高,ALT和GLU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有效率为79.49%(31/39),而B组的有效率为51.82%(20/39),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减轻营养底物不足,防止细胞代谢紊乱情况的出现,减少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是救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供给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淀粉酶和血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Bahhazar CT分级及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胰腺炎给予合理的早期营养支持,安全、有效,对改善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永新  李军  覃晓洁 《广西医学》2008,30(12):1863-186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否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的近期预后.方法 将86例急性重症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分为2组,实验组43例给予早期鼻管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对照组43例给予肠外营养.观察:(1)入院1 d、7 d、14 d时两组营养状态;(2)14 d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1)住院14 d,实验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计数(TLC)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病死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能够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病人近期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急性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和急性假性球麻痹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探讨规范营养支持治疗是否能够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和急性假性球麻痹患者72例,于入院后48~72h内予以鼻饲能全力的观察组37例,由家属自行鼻饲喂养的对照组35例.观察两组住院21d营养情况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住院21d时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较前升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对照组的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改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16.2%,对照组为77.1%,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脑卒中急性阶段,早期规范的肠内营养支持具有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到改善,有利于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前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择机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分别于术前7天、术后早期给予EEN,对照组仅在术后早期给予相同的EEN。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的变化及预后。结果 术前1天,观察组ALB、HB较术前7天明显升高(P<0.05);术后1天,两组各营养指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天,两组各营养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而观察组ALB、PA及H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1天,观察组CD4+、CD8+、IgG、IgM较术前7天明显升高(P<0.05);术后1天,两组CD4+、CD8+、CD4+/CD8+和IgA、IgG、IgM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7天,两组各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术后1天升高(P<0.05),而观察组除IgA外,其余免疫指标均与术前7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各免疫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感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术前及术后给予EEN支持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减少术后感染,提高手术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胃肠道功能,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24--48h)及延迟肠内营养组(〉48h)组,比较肠内营养后7,14d各组血浆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及4周时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患者病死率。结果:肠内营养支持7,14d时两组患者ALB、PA比较,早期组均优于延迟组(P〈0.01或P〈0.05);肠内营养支持4周,两组肺部感染并发率比较,早期组低于延迟组(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早期组优于延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龙晓静  曾英  莫霄云  江涛  李金燕 《安徽医学》2015,36(9):1071-107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营养不良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心力衰竭合并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变化情况,及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体内炎症细胞因子变化及发生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型脑钠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发生低钠血症、高钠血症、高血糖以及二重感染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衰合并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实施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在保证机体能量补充的同时,更好的维持电解质平衡,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从而改善免疫功能,起到了综合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和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总体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重症患者在无肠内营养禁忌证的情况下,可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早期肠内营养可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作为营养支持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最佳时机。方法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在发病后24~48h即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在发病后48~96h给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及与营养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接近,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增加(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0.01);观察组腹泻和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早期(24~48h)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具有重要意义,能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病人在应激状态下引起高代谢,导致机体负氮平衡,影响患者免疫防御能力,同时高代谢后器官功能不全是常见的死亡原因,早期营养能帮助病人增强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自1998年11月至今,我们对53例GCS评分<10分的脑出血病人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本组53例病人较前期病人,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改善.提示早期营养对病人的恢复有明显的疗效,而且肠内营养(EN)不仅维持病人营养状况,更重要的是维持内脏器官的各种生理功能,较全肠外营养(TPN)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肠内营养液及匀浆膳鼻饲。分别统计感染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天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对照组较肠内营养支持组感染、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天数显著升高(P<0.05),第21天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均有改善,营养支持组较对照组同期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杨晓慧 《中外医疗》2016,(17):195-196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CT影像特征,并探讨其对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2年4—2012年12月期间内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确定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进行螺旋 CT检查,分析出血位置、出血量和预后之间的联系。结果老年急性脑出血在基底节区的发生率是54.4%,显著高于别的部位,中线结构移位的发生率是60%,显著高于没有移位者,中线结构有移位与没有移位的患者死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底节区是老年急性脑出血症状的多发部位,其中,对于出现中线结构移位与出血量很多的患者来讲,有着较高的死亡率,通过CT 检查可以直观、清晰的显现出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出血位置与出血量,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丹  李一凡 《黑龙江医学》2011,35(3):212-213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对45例胃癌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多数患者45例(91%)最初期可有轻度腹胀、腹泻,但经调整、适应,均能完成喂养.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恢复,应大力提倡使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老年胃癌患者营养状况,为营养治疗提供依据,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 2013年10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52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分,NRS2002评分为3分以下的10例患者未进行营养支持治疗(no nutrition,NN).采用数字表法将存在营养风险的42例老年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N)组和肠外营养(parental nutrition,PN)组,EN组2O例术中置鼻肠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PN组22例给予肠外营养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测定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营养指标以及血CD3%、CD4%、CD8%、CD4/CD8免疫指标并比较.结果 NRS2002评分结果显示,总评分在3分以上者在老年胃癌患者中所占比例为80.8% (42/52);EN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5 ±0.6天,平均住院天数17.1 ±3.5天,均低于PN组(P<0.05),住院费用3.3±0.6万元,显著低于PN组(P<0.01);治疗1周后EN组血前白蛋白由116.2±11.7mg/L升高为289.5±18.6mg/L(P<0.01),比较PN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N组治疗1周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升高(P<0.01),治疗后同PN组相比,CD4%、CD4/CD8上升更明显(P<0.01),而CD8%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N组在治疗1周后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NRS2002评分指导老年胃癌患者营养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老年胃癌患者营养风险概率较高,术后早期EN能更好地加强老年胃癌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陈中华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975-197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在常规抗感染,解痉,机械通气,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祛痰等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比较两组营养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发现,肠内营养方法不仅提供人体全部的营养素,补充自然饮食及肠外营养支持的不足,还能有效地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可提高免疫力,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最佳起始时间.方法: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于术后6h、12h、24h、48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结果:4组肠内营养支持阶段,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均无大幅度波动.4组组间比较,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腹部不适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t=18.347, P<0.01;t=21.586,P<0.01;χ2=7.864,P<0.05).肠内营养支持开始时间越早,肠内功能恢复时间越短,但腹部不适发生率也最高.结论:综合有效性和安全性考虑,我们认为,术后12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是相对合理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从而观察治疗效果。方法:运用对比分析法对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体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本文采用此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患者入院治疗1周后,对其血常规检测中的总蛋白(TP)以及白蛋白(ALB)进行检测,发现试验组中TP、ALB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有效性,有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采取早期肠内营养(EEN);对照组50例,采取胃肠外营养(TPN),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胃肠功能和术后并发症、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48h的液体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 P>0.05),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损失(-0.24±0.87)kg,对照组患者体重损失(0.79±1.23)kg,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ALB和PA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CD3+、CD4+和CD4+/CD8+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早期的肠内营养可以促进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与肠外营养(PN)在结肠癌术后的疗效.方法将46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EEN)和对照组(PN),每组23例,比较2组患者肠道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和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血红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等营养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N组和CPN组均能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在促进肠道运动功能恢复方面EEN优于P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