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整形外科领域里,象化脓性骨髓炎这类的骨关节感染治疗经常是十分困难的。而由MRSA引起的感染将更难治疗。作者从所接触的病例出发,对整形外科领域里的MRSA感染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又以病房内MRSA污染情况的调查为依据,对MRSA院内感染的预防方法进行了研究。一、方法1.MRSA感染的增加与整形外科本大学(山梨医科大学)医院在MRSA感染开始增加的1987年9月至1988年4月期间对各病房的MRSA患者检出数的变化进行了调查,同时,还将整形外科与其他各科进行了横向比较。2.关于病房内MRSA的污染状况在本科病房,在将一名患者隔离的情况下,曾对病房内各病区的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进行了MRSA检查。方法是用本院中心检查部的岡部等自行开发的MRSA筛选培养  相似文献   

2.
MRSA败血症     
金黄色葡萄球菌一方面具有形成脓肿,另一方面有通过菌血症而形成转移性病灶的特性。对于最近引人注目的新青霉素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并没有发现它的病原性比新青霉素敏感性菌(MSSA)低的证据。MRSA不仅易引起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而且因其对大多数常用抗菌素具有耐药性,所以其感染病例多难以治疗。本文仅就MRSA败血症的临床,以对难治性血液疾病患者的诊治为中心加以概述。一、背景因素与主要由中性粒细胞担负杀菌作用的绿脓菌相比,担负杀灭金葡菌的主要是巨噬细胞,然而MRSA是在伴有急性白血病患者等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败血  相似文献   

3.
关于耳鼻喉科领域感染中的MRSA,内兰等认为1989年时,MRSA占全医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49%,而在耳鼻喉科仅有16%,明显少于其它各科。但是进入1990年,耳鼻喉科的MRSA也在增加,与其它各科的差距已经消失。耳鼻喉科领域的MRSA的特征是:①鼻前庭内存在MSSA和MRSA,系经由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手而传染;②鼻腔及咽部是细菌从外界侵人呼吸系统的门户,给下呼吸道感染带来很大影响;③若患者抗感染力很强,又不是深部感染,类似中耳炎的表层感染即使由MRSA引起也无须担心等。本文拟以顺天堂浦安病院耳鼻喉科治疗过的MRSA病例为基础进行了探讨。一、鼻、鼻窦中的MRSA 鼻前庭是鼻腔的入口,存在于这里的金葡菌将附着于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手指,经鼻插管而散布至下呼  相似文献   

4.
MRSA在日本的医院中现已成为最突出的医院内感染致炎菌,有些医院已陷于“MRSA恐慌状态”。人们非常关心MRSA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及呼吸系统MRSA带菌者的处理问题。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存在于呼吸系统的上呼吸道中,对于慢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由于该菌病原性微弱,故在临床上人们对其致炎性有疑问。因此,本文主要在于探讨呼吸系统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炎性,MRSA感染的实际情况及MRSA感染的治疗等,并对MRSA呼吸系统感染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一、MRSA感染性褥疮本院住院患者中MRSA检测结果,从呼吸道分泌物中检查出MRSA的例数最多,但从脓汁中检出MRSA的比率却最高,达37.4%。在褥疮、手术创伤、皮肤化脓等病灶处取脓汁进行MRSA检查,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褥疮,高达55.3%。永武等对老人医院中MRSA感染进行了调查,同样认为MRSA感染性褥疮是高龄老人医疗中心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二褥疮感染中的MRSA 最近5年来,对637例来自褥疮病人的检查物进行了培养并已鉴定出1734株。对同一患者检查物的培养菌落进行分析,金葡菌菌检出率最高占分离菌株的1/4,其中60%是MRSA,而10年前是绿脓杆菌占比例最大。现已明确知道从褥疮中能检出很高比例的MRSA,但是MRSA对于褥疮的病态发展究竟起什么作用仍是一  相似文献   

6.
已知感染是与宿主背景和化学疗法药物密切相关,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像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之类的耐性菌的感染,就是感染疾病的典型。MPSA感染的院内感染,是由于免疫不全宿主的全身或局部的感染防御机能低下而引起的重症感染,其耐药性是经过应用多种抗菌素演变而来,所以是目前引人注目的感染疾病之一。众所周知,1941年开始应用青霉素G(PCG),并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到40年代中期作为染色体外因子的质体(plasmid)上,由于产生了青霉素分解酶,而最早  相似文献   

7.
目前推测院内感染的传染源是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及医院职工,而且后者受MRSA传染的可能性更大。因而从保证职工健康这点出发,也必须认真分析传染途径。细菌检查室是医院内最先发现MRSA的部门,在预防MRSA传染上,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佼成医院以细菌检查室为中心开展了各种调查。本文以来自职工的MRSA与来自患者的MRSA比较报告如下。一、调查方法1.调查时间1989年8月至1990年4月之间,院内成立了MRSA防治委员会,并进行了各种调查。2.患者MRSA的分离细菌检查室利用三浓度纸片法从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验出MRSA时,将菌株保存并填写报告书。  相似文献   

8.
自从六十年代第一代头孢菌烷类抗菌素问世以来,引起术后感染的革兰氏阳性球菌耐二甲氧苯青霉素化脓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ilia resistants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剧增,一旦发生MRSA感染常可发生败血症以至危重的多脏器功能不全,故术后处理很重要。作者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上消化道术后的感染之诊断及预防作以简述。一、上消化道术后MRSA感染作者于1987年1月至6月做胃癌和食管癌手术8例,从这些病人的痰、胃液、粪便及引流物中培养出MRSA有2例;同年7月至12月做同类手术10例,4例培养出MRSA,共有6例病人培养出了MRSA,3例施行胃全切除,2例是幽门端胃大部切除,1例贲门端  相似文献   

9.
MAI—复合物(MAI—complex)是胞内鸟型分支杆菌复合物(Mycobacterium avium-intracellulare complex)的简称。该菌是近似人型结核菌的一种抗酸菌。在结核菌以外的抗酸菌中,由于该菌从人分离机会最多,而引人瞩目。顾名思义本来是鸟类和猪等家畜的病原性抗酸菌,最近已阐明此菌也感染人,因而倍受重视。原因是:①该菌是所谓机会性感染病原菌;②该菌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的并  相似文献   

10.
沙门菌属(Salmomella)及志贺菌属(Shigella),肠道病原性大肠埃希菌(EPEC)等侵袭性病原菌,都是对宿主肠道细胞通过物理性入侵而被感染,感染细胞的坏死导致急性出血性腹泻等症状。甚至可以造成体质差的小儿及老人死亡。感染的第一阶段是病原菌接触宿主细胞,将“毒素”(致病因子)注入其中。此时所用的就是“毒针”,亦被称为“针状复合物”。1.Ⅲ型致病因子的分泌体系分泌性致病因子多数都是蛋白质。其从细胞内向细胞外分泌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Ⅰ型指大肠杆菌的溶血素(Hemolysin)分泌系统,就是通过由数个蛋白质组成的分泌结…  相似文献   

11.
王静舒 《日本医学介绍》2006,27(10):478-479
1980年代后期,以散发形式出现了新型耐抗生素肠球菌,进入1990年代演变成为多剂耐药型,并呈愈演愈烈之势。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e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i,VRE)就是其中之一,最早报道于1986年,当时英国有22名肾功能衰竭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院内感染。VRE是欧美地区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因而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最近在美国院内感染事件中,耐青霉素-氨基糖甙类.万古霉素(VCM)的三种耐VRE病例明显增加,成为治疗中的严重问题。日本自从1996年首次报告了VRE之后,偶尔可见VanA型及VanB型YRE散发病例。虽然幸运的是多数病例为单发,但为防止今后出现继发感染,充分控制院内感染应作为很重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一、耐新型青霉素的金黄色萄萄球菌MRSA 依然是感染症领域研究课题,1991年6月日本化学疗法学术总会的MRSA 专题研讨会发表论文多达48篇。近5年来为MRSA 感染高峰期,在欧美诸国已构成较大威胁,日本也显著增多。分离阳性率呈持续增加的倾向,在大部盼医院1990~1991年一直保持在55%的高水平上。有人认为这种上升趋势是有限度的,其原因是由于加强MRSA 院内感染的预防,就必  相似文献   

13.
一、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1.流行病学据1988~1989年发生的院内感染表明,在244名入院病例中,除去入院数日后转科或因别的原因死亡的44例外,还有200例的研究对象。在200例中,有8例在入院时就已经是MRSA阳性,而且每例都是从产科来的入院儿。除去这8例余192例中,有100例(52.1%)在住院过程中发生了感染。对携有MRSA(包括发病例)和未携有MRSA的婴儿的几点背景因素加以比较发现,以体重不到1500克的早产儿寄居率比较高,一般认为,这与接受人工换气的婴儿的寄居率相对高有一定关连。另外,在未寄居MRSA的婴儿的鼻粘膜上表皮葡萄球菌或MRSA的寄居率却相对较高。抗菌素(除去为治疗MSSA感染为目的)的使用,在这些病例中并没有成为易于  相似文献   

14.
一、泌尿系统MRSA感染的背景因素1.关于金葡菌的分离情况从1990年1月到1991年2月,作者对本院分离出的金葡菌,分别在泌尿科及其他科进行了苯甲异噁唑青霉素敏感株(MSSA)与耐药性株(MRSA)的分离率的研究。但只是将尿及脓汗作为泌尿科能分离出的MRSA的标本。在泌尿科有27例分离出金葡菌,而其他科只有17例,可见泌尿科比其他科要多;而且在泌尿科MRSA18例,MSSA9例中,可见耐苯甲异噁唑青霉素占66.7%,而别的科MSSA10例,MRSA7例,只占41.2%,均比泌尿科的少。本科查出MRSA的标本多在尿中,而且在观察期间,MRSA肺炎与MRSA肠炎患者的痰与粪便中还未查出有MRSA。另外,在其他科中查出MRSA的标本也多在尿中。  相似文献   

15.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出现的背景1980年代后期,以散发形式出现了新型耐抗生素肠球菌,进入1990年代演变成为多剂耐药型,并呈愈演愈烈之势。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i,VRE)就是其中之一,最早报道于1986年,当时英国有22名肾功能衰竭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院内感染。VRE是欧美地区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因而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最近在美国院内感染事件中,耐青霉素-氨基糖甙类-万古霉素(VCM)的三种耐VRE病例明显增加,成为治疗中的严重问题。日本自从1996年首次报告了VRE之后,偶尔可见VanA型及VanB型VRE散发…  相似文献   

16.
感染性疾病     
一、革兰氏阳性球菌群感染的抬头在抗菌素广泛应用于临床的40年间,病原菌发生了重大变化。细菌感染中以绿脓杆菌、沙雷氏菌、肠杆菌和非发酵菌等弱毒性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代表的感染为多见。随着包括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在内的新型β内酰胺类及新喹诺酮类药物的出现,从八十年代初开始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受到重视。以MRSA为代表,还出现了耐青霉素肺炎球菌、高度氨基甙类耐药肠球菌等。肠球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而对氨苄青霉素敏感,但屎肠球菌、鸟肠球菌、溶血性  相似文献   

17.
一、MRSA感染的流行病学1960年合成了新青霉素Ⅰ,用于治疗耐药金葡菌,而翌年便出现了MRSA(耐新青霉素Ⅰ金葡菌)。在日本,作者于1974年从当时流行了2~3年的小儿脓胸中分离出1例MRSA,当时从脓胸分离出的全葡菌,即使对新青霉素Ⅰ不耐药,也对原有的第一代先锋霉素类药物有高度耐药性。这是由于这些葡萄球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量多的结果,这与今天所说的MRSA对先锋霉素类药物耐药有本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比较容易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妇产科疾病有外性器感染、创伤感染、产褥乳腺炎、新生儿感染(皮肤化脓性疾病等)。妇产科领域的内性器感染即盆腔内感染所分离的葡萄球菌与20年前比正在不断减少,然而近几年自从第3代头孢类抗菌素出现以后,人们开始发现含有本菌的革兰氏阳性球菌(GPC)有增加的倾向。但是从性器官感染总体来看,与其他科相比,可以说由MRSA感染的机率并不大。MRSA的抗药机理在于作用点的改变,由于对β-内酰胺类的低亲和性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_2的产生,不只对二甲氧基苯青霉素,而且表现了抗所有的β-内酰胺类、很多的氨基甙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素的耐药性。一、从妇产科感染分离的葡萄球菌和MRSA 1986~1989年盆腔内感染(子宫内感染、附件脓肿)、外性器感染(Bartholin氏腺脓肿、外阴脓肿)及创伤感染的分离菌,继需氧性革阴氏阴性杆菌之后,需氧性革兰氏阳性球菌和厌氧性菌(球菌、杆菌)几乎占相同的比例;但近年来厌氧菌多少有减少倾向。革兰  相似文献   

19.
MRSA肠炎     
纵观历史,已经发现过很多与抗菌素相联系的腹泻病。在本世纪50~60年代,抗多种抗菌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被认为是引起抗菌素相关腹泻病的主要祸根,特别是对于假膜性肠炎。在70年代后期,又发现一种新的与抗菌素相关联的腹泻,其主要特征是引起假膜性肠炎而又很少能检出抗多种抗菌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许多研究证明其致病菌是艰难杆菌。而最近抗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病例又激起了另一种与抗菌素相关的腹泻。作者将150名此类病人的粪便样品检验,分离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艰难杆菌(CD),发现有32例含SA(21.3%);CD有51例(34.0%);两者都有为23例,占15.3%。而SA中MRSA占90.9%之多。比较这些病例的临床病症,发现SA和CD都含有者其病情更为严重。而做过开腹  相似文献   

20.
感染性肠炎     
感染性肠炎随疾病与微生物间因果关系及病理生理的阐明以及抗菌素的应用而比过去更为复杂。由于对抗菌素耐药菌的增加,由抗菌素引起的肠炎也在增多。性传播性疾病(STD)的阿米巴痢疾已成为院内感染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艾滋病(AIDS)或脏器移植时免疫功能低下亦易患消化道感染。目前腹泻是在全世界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成为第二位死亡原因。1.细菌性肠炎分为三种,即细菌侵入肠上皮细胞繁殖的为细菌侵入型;在肠管内繁殖产生毒素的为机体内毒素产生型:在食品内细菌繁殖产生毒素被人摄取的为食品内毒素产生型。在日本由肠炎弧菌属、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