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抑癌基因P^53蛋白及mRNA在诱发小鼠肿瘤及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动物实验、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文等方法检测感染金葡菌L型后发生肿瘤和癌前病变的小鼠组织中PCNA和抑癌基因P^53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后,11.11%(10/90只)小鼠发生肿瘤,14.44%(13/90只)小鼠发生癌前病变。小鼠肿瘤小PCNA指数90%,癌前病变组织为46.15%;小鼠肿瘤中P^53蛋白阳性表达60%,mRNA50%,癌前病变组织中P^53蛋口和mRNA表达均为38.46%。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结果无显著差异性。结论:金葡菌L型感染,P^5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小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PCNA可作为判断小鼠肿瘤细胞增范殖活性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GST-π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对病变进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GST-π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5例乳腺癌组织中的GST-π的表达,并与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P^53、C-erbB-2和Ki-67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组织中GST-π表达阳性率为77.8%,明显高于ER、PR、P^53、C-erbB-2阳性率。与ER呈负相关性,与Ki-67呈正相关性。GST-π表达与乳腺癌患的年龄,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检测GST-π的表达对乳腺癌的进展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乳腺癌组织中GST-π表达增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ING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NG1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宫颈癌,21例原位癌,18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中P^33ING1、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宫颈组织10例对照。结果对照组中P^33ING1均阳性表达100%(10/10)而宫颈原位癌和宫颈浸润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57.1%(11/21)和59.4%(41/69),明显下降,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33ING1和R53的表达有相关性。结论P^33ING1是抑癌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下降,对宫颈癌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P^33ING1和R53在宫颈癌中表达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Southern Blot 分子杂交技术对乳腺癌中抗癌基因P_(53)的突变研究发现,73%的乳腺癌中有P_(53)基因杂合性缺失,且缺失均发生在Ⅱ、Ⅲ期乳腺癌;而腋窝淋巴结状态似与P_(53)突变无关。这提示P_(53)突变可能发生在淋巴结转移之前,即肿瘤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5.
nm23、P5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正平  刘华庆 《贵州医药》2003,27(7):592-594
目的 研究nm23、p5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76例乳腺癌组织、1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nm23、p53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nm23、p53蛋白在乳腺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74%、57.89%,在乳腺良性病变中阳性率分别为50.00%、0。nm23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p53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nm23、p53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组织学类型、年龄、肿块大小无关(P>0.05)。nm23与p53之间在乳腺癌中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nm23、p53基因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nm23、p53基因蛋白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细胞中VEGF及P^53的表达,井分析其在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VEGF及P^53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结果:VEGF及P^53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表达(分别为69.39%和55.10%)较对照组细胞(分别为17.50%及22.50%)明显增高(P〉0.01),且VEGF及P^53表达均为阳性时,完全缓解率(CR)明显减低(12.5%);二者均为阴性时,CR率可达100%。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中VEGF及P^53高表达,二者结合起来可作为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端粒酶和p53在乳腺皂性病变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端粒酶和p53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30例乳腺良性病变和70例乳腺痛进行分析。结果:70例乳腺癌组织端粒酶阳性表达54例。阳性率77%,p53阳性表达44例,阳性率62.86%;30例良性病变组织端粒酶阳性表达2例,阳性率6%,p53阳性表达6例.阳性率20%。端粒酶和p53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端粒酶和p53在乳腺癌细胞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p53和C-erbB-2基因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乳腺癌标本98例,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GFR、p53和C-erbB-2基因蛋白的阳性率.结果 EGFR、p53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1.22%、46.93%和54.08%.浸润性癌中EGFR和p53阳性率明显高非浸润件癌(P<0.05),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 EGFR,p53和C-erbB-2过表达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刘三霞 《天津医药》2013,(8):805-805
p53基因是抑癌基因,其编码的P53蛋白具有调控细胞生长、诱导细胞衰老和凋亡的作用。然而p53基因也是人类肿瘤突变率最高的基因之一,几乎一半的肿瘤出现p53基因失活。约有1/3的人乳腺癌细胞出现p53突变。野生型p53诱导凋亡的功能一直被认为能增强化疗的效果,但在乳腺癌方面却存在争议。有文献报道,存在p53变异的乳腺癌较含野生型p53的肿瘤对化疗的效果更好。因此,为了进一步探寻肿瘤细胞内p53的状态对化疗效果的影响,James等构建了含不同p53状态的鼠乳腺癌模型,并分别对p53突变(mt-p53)的乳腺癌和含有野生型p53(wt-p53)的乳腺癌进行化学治疗。结果发现野生型p53乳腺癌化疗后肿瘤仅出现很小、很短暂(仅持续数天)的生长抑制,随后就出现复发。而含p53突变的乳腺癌在化疗后肿瘤抑制效果较含野生型p53的肿瘤效果明显,复发间隔时间也延长。  相似文献   

10.
P^21WAF1/CIP1是53基因蛋白的下游调控因子,其表达有P53依赖性和P53非依赖性两种途径。P21WAF1/CIP1是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的G1→S期转换过程中所需的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s)而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研究表明,P21WAF1/CIP1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关[1],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合并血吸虫病大肠癌(CCS组)和不合并血吸虫病大肠癌(CC组)中P21WAF1/CIP1和PCNA表达情况进行研究,探讨肠血吸虫病与大肠癌发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阐明Merkel氏细胞癌的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报道1例Merkel氏细胞癌病例,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后因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肿瘤常见于头颈部及四肢,易局部复发并转移,癌细胞核圆形,空泡状,染色质细尘状和多个小核仁,胞浆稀少,嗜酸;免疫组化标记显示NSE阳性。本病发生与Bcl-2基因及FHIT基因有关,与P^53基因无关。结论 Merkel氏细胞癌是起源于浅表皮肤Merkel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神经内分泌瘤,局部复发及有远处转移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53及siRNA-c-myc对乳腺癌的影响。方法测定乳腺癌标本内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采用siRNA干扰乳腺癌细胞株c-myc的表达,检测其癌细胞增殖分化的情况。结果乳腺癌患者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RNA导入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1)。结论 P53和c-myc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乳腺癌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作为判断癌症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c-myc可作为基因疗法中重要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53及siRNA-c-myc对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测定乳腺癌标本内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采用siRNA干扰乳腺癌细胞株c-myc,检测其癌细胞增殖分化的情况。结果乳腺癌患者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RNA导入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1)。结论 P53和c-myc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乳腺癌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作为判断癌症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c-myc可作为基因疗法中重要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p53""MDM2"和"乳腺癌"为关键词,查阅2001-2013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数据,分析抑癌基因p53、癌基因MDM2与乳腺癌的关系。结果:抑癌基因p53、癌基因MDM2在乳腺癌的形成、发展及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p53-MDM2之间失衡可导致MDM2上调和p53失活,最终诱发肿瘤;抑制p53、MDM2复合体形成,下调MDM2表达,激活p53通路是研究抗肿瘤药物的关键。结论:以抑癌基因p53、癌基因MDM2为靶点,有望设计出对乳腺癌治疗效果较好的小分子抑制剂,其在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中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53和siRNA-c-myc质粒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而分析其在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共表达P53和siRNA-c-myc的质粒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对照组则是空白质粒的转染的人乳腺癌细胞株。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两组P53和c-myc基因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的情况,另外还要用MTT法检测两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空白质粒组相比,P53和siRNA-c-myc质粒组可以显著地抑制c-my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增强了P5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另外还能够使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大大降低。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相关数据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P53和siRNA-c-myc质粒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强乳腺癌细胞P53的表达和抑制c-myc的表达,还可以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分裂及增殖,由此推测上调P53、下调c-myc基因可以到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作用,这也为乳腺癌的治疗的研究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nm23-H1、P53及COX-2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76例大肠癌组织中nm23—H1、P^53及COX—2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①大肠癌组织中nm23-H1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53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OX-2与大肠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②大肠癌组织中nm23-H1与P^53表达呈负相关(P〈0.05,rs=-0.402)。结论:nm23-H1低表达反作用于大肠癌的转移过程,可作为预测转移的良好指标。nm23-H1、P^53及COX-2的联合检测对判断大肠癌转移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手工自行研制组织芯片的方法研究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选取82例乳腺疾病组织,每例穿取1.0mm组织柱1条,人工自行制备82点阵组织芯片,P53免疫疫组化染色,结果乳腺癌中P53阳性表达率随恶性程度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增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0.001,P〈0.05)。结论提示P53的失活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结肠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p53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p5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和p53基因在59例结肠癌、20例结肠腺瘤、19例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PTEN、突变型p5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2%、66.1%,结肠腺瘤组织中分别为95%、0,突变型p53基因在正常结肠组织和结肠腺瘤组织中不表达,PTEN基因在正常结肠粘膜和结肠腺瘤组织中几乎全部呈阳性表达。结肠 癌组织中PTEN基因的表达与正常结肠黏膜和结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突变型p53的表达显著高于结肠腺瘤以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5)。随结肠癌临床分期增加、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的转移、Duckh分期的增加,突变型p5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PTEN基因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P〈0.05),PTEN基因与突变型p53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PTEN和p5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病理学特征有关;PTEN、p53基因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人群中GSTT1基因、GSTM1基因多态性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筛选易感人群、早期诊断及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105例正常人和100例乳腺癌患者GSTT1基因、GSTM1基因的多态性分布进行检测,Logistic回归等方法估计基因、基因与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对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度。结果:GSTT1、GSTM1基因和乳腺癌的危险性呈负相关,OR(95%CI)分别为0.322(0.175~0.593)和0.340(0.188~0.615);GSTT1基因与GSTM1基因的交互作用和乳腺癌的发病有统计学关联,GSTM1基因和GSTT1基因同时缺失的人群OR(95%CI)为12.338(3.621~22.042);GSIT1基因及GSTM1基因与多个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存在交互作用。结论:GSIT1、GSTM1基因的缺失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特定的环境暴露背景下,基因在与环境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促进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人群中GSTT1基因、GSTM1基因多态性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筛选易感人群、早期诊断及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105例正常人和100例乳腺癌患者GSTT1基因、GSTM1基因的多态性分布进行检测,Logistic回归等方法估计基因、基因与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对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度。结果:GSTT1、GSTM1基因和乳腺癌的危险性呈负相关,OR(95%CI)分别为0.322(0.175~0.593)和0.340(0.188~0.615);GSTT1基因与GSTM1基因的交互作用和乳腺癌的发病有统计学关联,GSTM1基因和GSTT1基因同时缺失的人群OR(95%CI)为12.338(3.621~22.042);GSIT1基因及GSTM1基因与多个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存在交互作用。结论:GSIT1、GSTM1基因的缺失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特定的环境暴露背景下,基因在与环境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促进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