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对2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行TURBt 术后膀胱灌注(丝裂霉素、卡介苗等)治疗,其中5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6例患者成功实施TURBt 35例次,术后随访3个月至7年,12例肿瘤复发。TUBt 术后膀胱灌注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反复进行,疗效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TURBT治疗膀胱肿瘤32例,术后定期使用丝裂霉素等药物膀胱腔内灌注化疗。结果:32例患者成功实施TURBt。32例随访3个月~2年,平均1年,肿瘤复发8例,其中原位复发5例,异位复发3例。结论: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TURBt) 汽化(TVBt))联合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85例膀胱肿瘤施行TURBt TVBt,术后施行膀胱灌注化疗。结果85例膀胱肿瘤均一次切除,无膀胱穿孔,全组无输血,术后随访1~4年,复发15例。结论TURBt TVBt具有操作简便、止血效果好、膀胱穿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定期用THP20mg加5%葡萄糖60ml膀胱内灌注,每次保留时间不少于45分钟.结果40例患者随访8~14月,无肿瘤复发38例,复发1例,1例出现尿道狭窄而放弃治疗.结论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该院1998年10月~2005年10月3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URBt,术后随访9个月~7年,其中有9例膀胱肿瘤复发,2例死于术后肿瘤进展。结论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亦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有效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及创伤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80例,术后常规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化疗,随访69例。结果膀胱肿瘤复发率13%(9/69),所有患者均存活.未发生死广病例。结论经尿道膀胱肿增电切术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80例,术后常规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化疗,随访69例。结果 膀胱肿瘤复发率13%(9/69),所有患者均存活,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表浅型膀胱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加即刻灌注防治术后复发及减少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对72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切除肿瘤及肿瘤基底部周围1.0~2.0 cm正常膀胱黏膜,直至正常的膀胱壁肌层。经尿道电切术术后,即刻行膀胱灌注化疗:术后24 h内完成吡柔比星30 mg膀胱灌注,术后1周继续行吡柔比星30 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8次,然后每月1次,共12个月。结果本组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穿孔、大出血等重大并发症。灌注后均未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状,无血尿、发热等并发症。除3例失访外,随访69例3月~2 a,复发12例,复发率17.4%。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加即刻膀胱灌注治疗表浅型膀胱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与降低术后复发的方法,易于掌握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森  胡江波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7):2424-2424
目的:探讨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电切浅表性膀胱肿瘤62例,并采用术后丝裂霉素和卡介苗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结果:术中无膀胱穿孔,无输尿管损伤,无中转开腹手术。随访3个月~24个月,1例多发性膀胱肿瘤术后6个月复发,二次行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12个月再次复发行膀胱全切。其余61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尿道TURBt治疗浅表膀胱肿瘤,手术安全,出血少,创伤小,生活质量高,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二次经尿道电切(Re TUR)加术中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并与单次电切术(TURBt)后即刻灌注吡柔比星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首次接受TURBt后即刻灌注吡柔比星的浅性膀胱肿瘤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观察组于4~6周接受Re TUR加术中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随访12个月,观察分析对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膀胱肿瘤切除率100.00%。随访期间,两组均有3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对照组复发15例,复发率为46.88%;观察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21.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经尿道电切加术中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具有良好的预防复发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浅表性膀胱肿瘤采用经尿道二次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首次手术后采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在首次电切治疗4周后进行二次电切治疗,并进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平均(13.5±4.6)个月,对照组总体复发率60.0%,观察组总体复发率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级别肿瘤的复发率为68.2% (15/22),观察组高级别肿瘤的复发率为21.7% (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二次膀胱肿瘤电切术可明显降低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术后复发率,更准确地进行肿瘤分期和发现残存肿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小剂量卡介苗(BCG)、丝裂霉素C(MMC)交替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5月~2001年6月的4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的临床资料,29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定期应用卡介苗60mg、丝列霉素C 10mg交替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次,间歇3个月,再每月1次,持续12个月。其中Ta、T1期22例、T2期23例。结果 所有病人随访12~24个月,45例患中,共有2例复发,均为TURBt后T2病人,总有效率95.2%,无全身不良反应,仅2例应用BCG后出现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小剂量MMC、BCG交替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好、病人耐受性强、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韩志兴  王涛  薛芃  赵玉千 《实用全科医学》2011,(10):1522-1522,1568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长期有效性。方法将6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TURB t术后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术后1周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40 mg/次,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2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到术后2年。对照组为术后拒绝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或灌注仅1~2次者。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观察其在1年、3年、5年、7年时的肿瘤复发率。结果随访60例患者,4例失访,随访时间18个月~11年,平均78个月。64例中坚持灌注治疗2年者49例,术后1年、3年、5年、7年时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0.2%、16.3%、22.4%、34.7%;对照组15例,随访11例,术后1年、3年、5年、7年时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6.4%、54.5%、63.6%、72.7%。维持灌注组首次复发时间平均为47个月,对照组平均复发时间为26个月。结论 TURB t术后膀胱灌注THP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可有效降低膀胱癌的近期及远期复发率,THP是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2α联合吡柔比星(THP)早期膀胱灌注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将5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A组29例术后早期行IFN 2α联合THP膀胱灌注,2周后THP常规方案膀胱灌注;B组29例术后单纯行常规THP膀胱灌注。结果:随访24~36个月,A组复发1例,B组复发6例,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IFN 2α联合THP早期膀胱灌注与单纯术后THP膀胱灌注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浅表性膀胱癌复发。  相似文献   

15.
麦能斌  尹杰  陈向新  何国伟  麦贤 《海南医学》2004,15(8):40-40,26
目的 探讨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手术的方法。方法 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52例。结果 TURBt具有创伤少、恢复快、并发症少、无切口种植转移、术后病人生存质量高、操作简便,可反复进行,疗效可靠,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术后即刻单次灌注预防中、低风险浅表性膀胱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访5年。81例中、低风险浅表性膀胱癌随机分为3组。A组术后6h内丝裂霉素C80mg单次灌注;B组术后第10天开始灌注丝裂霉素C,每次40mg,每周1次,共8周;C组术后第10天每周灌注丝裂霉素C1次,每次40mg,8周后改为每月1次,每次40mg,总时间1年。结果随访5年,81例入选病例中失访8例。A、B、C组各1例T1期膀胱癌患者死于膀胱癌复发及转移。3组术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23.8%、25.0%和21.4%,5年复发率分别为42.9%、33.3%和39.3%,各组2年和5年复发率差别经χ^2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A、B、C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33.3%和32.1%,经χ^2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丝裂霉素C术后即刻单次灌注毒副作用小,可以有效预防中、低风险浅表性膀胱癌的复发。术后密切随访是浅表性膀胱癌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尿道电切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联合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岁,肿瘤单发30例,多发10例,病理分级G1~G2,分期T1-T2,肿瘤直径0.5-4cm。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ml,无膀胱穿孔或术后继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创面基底及创缘病理检查无残余肿瘤,术后均行吡柔比星1年短期膀胱灌注化疗。40例随访3-20个月,平均9.5个月。术后1年复发率5%(2/40),2年7.5%(3/40),3年15%(6/40)。膀胱灌注副反应发生率为17.5%。结论:经尿道电切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药敏试验在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药敏试验在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将6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敏组32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行保留膀胱手术。将药敏组的手术标本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最敏感的一种化疗药物进行膀胱灌注,对照组根据经验应用化疗药物灌注,随访10~2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药敏组复发3例,复发率9.4%;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22.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肿瘤药敏试验能客观地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化疗药物,有效地提高膀胱灌注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方法.方法浅表性膀胱癌(Ta-1,G1-2)49例,平均年龄60岁,施行经尿道膀胱电切(TURBT)34例,部分膀胱切除15例.术后表阿霉素(EPI)加卡介苗(BCG)膀胱内灌注40例,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9例,定期膀胱镜检查,尿细胞学检查和随访.结果 49例患者经1~3次治疗,随访12~72个月,平均36个月.14例出现1次或1次以上的复发,最后9例进展为T2以上的分期肿瘤.6例施行膀胱全切,2例发生远处转移,3例死于膀胱肿瘤.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早期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膀胱内药物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并严密随访,对肿瘤进展迅速者应尽快施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