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查,获得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指标: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7Dif。结果:冠心病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指标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评价冠心病左心收缩同步性,为临床提供简便、直观、无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静息和多巴酚丁胺负荷时室壁增厚百分率(%WT)与心内膜下心肌血流(MBF)储备的关系.方法 以安放缩窄器的方法建立11只慢性多支冠状动脉狭窄闭胸犬.术后7~10 d,在静息和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作用下以二维超声测定%WT.同时,在静息和峰值多巴酚丁胺时,以放射性微球测定心内膜下MBF和MBF储备.结果 静息状态下,40个室壁运动异常(RWMA)心肌节段与42个非RWMA间的心内膜下MBF无明显差异.然而,RWMA的心内膜下MBF储备明显低于非RWMA,且静息状态%WT与心内膜下MBF储备密切相关.所有心肌节段在20 μg·kg-1·min-1以下剂量的多巴酚丁胺作用时,%WT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当大于该剂量后,%WT的变化受心内膜下MBF储备的影响,当储备能力异常时,则出现多巴酚丁胺的"双向反应".结论 在慢性冠状动脉狭窄中,静息和负荷时RWMA与心内膜下MBF储备有关.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不仅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 ,并可导致心肌肥厚、心室扩大。我们通过对老年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心脏超声检查项目关系的分析 ,来阐述冠心病与心功能衰竭、心室重构之间的因果关系。1 资料与方法为我院 1997~ 2 0 0 1年收治的老年患者 ,共 30 9例 ,男 2 0 1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静息心肌收缩功能与血流储备的关系。  方法 :以安放“水膨胀”式缩窄器的方法建立 11只慢性多支冠状动脉 (冠脉 )狭窄闭胸犬。术后 7~ 10天在静息状态下以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室壁增厚百分率 (% WT) ,同时以放射性微球测定心肌血流量 (MBF)和 MBF储备。  结果 :在 40个心室壁运动异常的心肌节段与 42个心室壁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肌节段之间 ,静息心室壁和心内膜下血流均无明显差异 ,但后者的心室壁和心内膜下血流储备均明显低于前者。静息状态 % WT与 MBF储备密切相关 (P<0 .0 0 1)。  结论 :在静息状态血流无限制的慢性冠脉狭窄犬 ,% WT异常心肌节段的 MBF储备明显降低 ,静息状态 % WT与MBF储备密切相关 ,表明局部收缩功能异常可能是由于反复“需氧增多”性心肌缺血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犬不同冠脉狭窄部位和心肌缺血范围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2 0只杂种犬 ,静脉注射苯巴比妥钠常规麻醉。左侧开胸 ,分离心包并做一心包吊床。微米缩窄器和电磁流量计探头分别环绕放置在左前降支(L AD)和左旋支 (L CX)的不同部位 ,造成冠脉重度狭窄 (冠脉血流量 CBF减少 70 %~ 80 % )。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观察心肌缺血的范围。10只犬在静息情况下 ,采用选择性冠脉造影 ,观察心肌缺血区 ,并与相应冠脉供血区作对比研究。结果 :严重冠脉狭窄后室壁运动异常的圆周范围 (CEWMA)百分比在各短轴切面分布不同。在心底 (二尖瓣口 )切面 :L CX阻塞时 CEWMA占切面圆周的 (5 8± 8) % ,L AD阻塞时 CEWMA占 (18± 6 ) % ;而在心尖平面 :L CX阻塞时 CEWMA占 (36± 6 ) % ,L AD阻塞时 CEWMA占 (5 5± 9) %。L CX近端或两支冠脉狭窄时才出现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 (APV )、射血分数 (EF)和心输出量 (CO)明显减低。单平面观测 ,CEWMA超过 5 5 %时才出现 EF,APV的改变 ,特别是在侧壁节段异常时。结论 :心肌缺血范围与左心收缩功能呈正相关。二维超声心动图是定量检测冠心病左心收缩功能的简便、无创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电刺激家兔杏仁核建立心律失学模型,通过左 总动脉心室插管法检测等容收缩相各项指标以反映收缩力变化,结果表明:中枢性心律失常时,各种异位心律产生的心肌收缩力的均窦性心律下降,心律影响心肌收缩性,其生理性最大缩短速度(Vpm)和心电图R-R间期呈线性相关,窦性心动过缓心律时产生的室上性期前收缩,其收缩力有可能超过前面窦性心的收缩力。  相似文献   

8.
以电刺激家兔杏仁核建立心律失常模型,通过左颈总动脉心室插管法检测等容收缩相各项指标以反映收缩力变化。结果表明:中枢性心律失常时,各种异位心律产生的心肌收缩力均较窦性心律下降。心律影响心肌收缩性,其生理性最大缩短速度(Vpm)和心电图R-R间期呈线性相关。窦性心动过缓心律时产生的室上性期前收缩,其收缩力有可能超过前面窦性心律的收缩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血运重建(CRV)术对冠心病左心视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重构及收缩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拟接受CRV术的患者26例,NYHA分级Ⅱ级~Ⅲ级,超声心动图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8.6±4.9)%.每位患者均完成了CRV术,其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2例,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VA)+支架14例;均完成了术后随访,平均随访(6.8±2.9)个月;CRV术前、后均进行了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查,评价了室壁节段性收缩运动、左心室容量及收缩功能.结果与CRV术前相比,术后26例患者57.4%的收缩运动异常节段(156/272)有收缩运动改善,且术后收缩功能改善的节段数与术后LVEF呈线性显著正相关(r=0.51,P<0.01),与术后LVESV呈临界性负相关(r=-0.38,P=0.55).术后平均LVEDV[(191.6±35.6)ml比(206.7±41.0)ml,P=0.01]和LVESV[(108.0±27.7)ml比(126.8±33.1)ml,P<0.01]均显著缩小,LVEF(44.1%±5.2%)比(38.6%±4.9%)和WMSI(2.16±0.30)比(2.49±0.26)均有显著改善(P<0.001).以CRV术后LVEF增加≥5%分为改善组(14例)和无改善组(12例).其中,改善组的LVEDV和LVESV均较术前显著缩小(P均<0.05),无改善组中术后LVEDV和LVESV与术前无明显差异.所有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NYH分级均为Ⅰ~Ⅱ级随访期间没有新的心脏事件发生.结论CRV术能够改善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的室壁节段性收缩功能异常,能够一定程度地阻抑进行性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中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88例患者行冠脉造影或冠状动脉16层螺旋CT检查了解其冠脉病变程度,同时行心超了解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在正常病例中左室EF为56.2%±2.6%,1支血管病变的左室EF为53.8%±2.9%,2支血管病变的左室EF为51.6%±3.1%,3支血管病变的左室EF为51.4%±3.1%。在轻度病变中左室EF为53.8%±2.0%,中度病变中左室EF为52.3%±2.1%,重度病变中左室EF为50.5%±4.0%,完全闭塞的病变中左室EF为49.7%±5.7%。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的增加,左室收缩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T)在诊断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室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CHD患者96例,根据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组(n=42)、中度组(n=34)、重度组(n=20),另选择同期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MDCT和超声心动图(Echo)检查,并测量左心室相关参数,以Echo作为标准,分析MDCT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比两种方法对不同左心室功能参数的检测差异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CHD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MDCT检查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88%和80.00%。与Echo检查方法相比,MDCT检查中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水平升高;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质量(LVMM)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水平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LVEDV、LVESV及LVM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LVEF、LVSV和LVF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LVSV及LVFS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而LVEDV、LVESV及LVMM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MDCT可准确评估老年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室收缩功能,且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心肌梗死恢复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左心室重构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成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又有造影复查的3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①心肌梗死组224例,其中前壁梗死者106例,下壁梗死者102例,其它部位梗死者16例;介入治疗时梗死相关冠状动脉闭塞者118例,非闭塞者105例,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无法判断者1例。②非心肌梗死组156例。结果:380例中冠状动脉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者占28%、37%和35%。①非心肌梗死组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前、后左心室大小和收缩功能参数无显著变化,且在正常范围。②心肌梗死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指数(LVEDVI)、收缩末容积(LVESV)及指数(LVESVI)比非心肌梗死组均已显著增大(P均<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收缩末压(LVESP)均显著降低(P均<0.00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LVESV、LVESVI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01),每搏量(SV)及其指数(SVI)、LVEF、LVESP均显著提高(P<0.05-0.001);LVESVI降低和LVEF升高的程度比非心肌梗死组更显著(P<0.05~0.001);且在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间均无显著差异,疗效相当。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梗死相关动脉闭塞和非闭塞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LVEF均显著提高(P均<0.001),而LVESV、LVESVI仅在梗死相关动脉闭塞者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已发生左心室重构伴收缩功能减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有效逆转左心室重构,提高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住院期间并发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各临床指标和冠状动脉血管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南京高淳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223例ACS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为心功能正常组(154例)和心功能不全组(6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ACS患者发生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来分析各因素与ACS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吸烟、肌酐浓度、入院时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前降支病变、三支血管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排除这些混杂因素影响后显示,年龄,血肌酐浓度、LVEDd、三支血管病变、Gensini分数仍是ACS患者发生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P0.01)。(2)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VEDd(r=0.22,P0.01)、三支血管病变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15,P=0.01)。结论 ACS患者住院期间高龄、肾功能不全、LVEDd增大、三支血管病变,病变范围广泛是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而高龄、吸烟以及LVEDd增大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主动脉瓣狭窄患者40例,根据主动脉瓣口有效面积大小,将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13例、中度狭窄组14例和重度狭窄组13例,正常对照组16例(健康志愿者).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定二尖瓣环的左心室长轴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和收缩期二尖瓣环位移(DS).结果:正常对照组及主动脉瓣狭窄各组SM、DS呈现逐渐减低的显著性变化(分别F=56.7,P<0.0001;F=92.9,P<0.0001).SM和DS在狭窄各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以及狭窄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受损出现在左心室短轴收缩功能减低之前,并且随着主动脉瓣狭窄程度的增加而恶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脉冲多普勒(PW)及组织同步成像技术(TSI)评价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心脏收缩的同步性的价值。方法:搜集ICM患者50例(ICM组),无器质性心脏病健康志愿者35例(健康对照组),分别用PW测量二尖瓣舒张期血流持续时间/RR间期(LVFT/RR)来评价左房、左室同步性;测量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来评价左右室间同步性;用TSI软件测量二尖瓣环平均收缩峰速度(LV-Sm),收缩期达峰时间(Ts)及所有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来评价左室内收缩的同步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CM组LVFT/RR[(44.74±1.58)%比(41.08±4.65)%]、LV-Sm[(9.72±0.53)ms比(4.09±1.06)ms]显著降低,IVMD[(15.51±5.52)ms比(41.96±4.20)ms]、Ts-SD[(16.47±4.16)ms比(34.13±11.68)ms]显著增加,P均<0.01;前壁、下壁等6部位的Ts显著延长,且同步性显著降低;左室内收缩最延迟部位所占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较健康对照组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明显减低,左房、左室,左右室间,左室内收缩同步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对12条开胸狗冠状动脉前降支安放自制可调缩窄器,形成不同程度狭窄,获得左心室收缩压力(LVSP)和dp/dt等在临界狭窄时开始显著降低(P<0.05)。CO和SV在重度狭窄时分别降低了16%和20.6%(P均<0.01)。瞬时血流速率(dQ/dt)在轻度狭窄时降低7%,重度狭窄时降低19.4%(P<0.01)。二维信号环Q-dQ/dt面积在轻度狭窄时为对照组的89.47%(P<0.05),在临界和重度狭窄时分别为对照组的80.87%和62.14%(P均<0.01)。提示冠脉不同程度的狭窄可导致心功能及收缩性不同程度受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ei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拟诊冠心病患者188例,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采集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血流频谱,计算出Tei指数。把Tei指数与QCA结果对照分析,揭示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和Tei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Tei指数在Gensini积分1~40分组、41~80分组和≥81分组中逐渐升高,41~80分组与1~40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i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Tei指数升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Macruz指数与经皮穿刺左心室造影(LVA)测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对比相关分析,探讨Macruz指数对冠心病者左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确诊冠心病者(A组)和16例冠脉造影(CAG)结果正常者(B组)在经皮穿刺LVA前进行心电图检测,计算出Macruz指数;然后应用LVA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计算LVEF,探讨Macruz指数衡量LVEF的可靠性。结果A、B两组年龄之间无差异;A组的Macruz值显著大于B组(P〈0.01);A组的LVEF显著小于B组(P〈0.01)。Macruz指数与LVA所测LVEF相关(r=-0.612,P〈0.01);经连续性校正的X^2检验,X^2=1.455.P〉0.05。结论Macruz指数与LVA所测LVEF负相关。Macruz指数可以定量评价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是估计冠心痛者左室收缩功能简单且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myo)用于评价冠状动脉中等程度的狭窄病变及其对血管功能影响的临床价值。方法 25例以胸痛原因待查收住院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存在中等程度的狭窄,并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超声多巴酚丁胺药物负荷试验,以及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并与FFRmyo值进行比较。结果 14例FFRmyo值<0.75的患者,至少一项无 试验明确证实存在可逆性心肌缺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阳性试验均恢复正常。11例FFRmyo值≥0.75患者中,有9例患者的非介入性检查呈阴性,均未行介入治疗;经6个月的随访,均未发生心脏事件。结论 对冠状动脉存在中等程度狭窄的患者测量并计算FFRmyo值,可用以判断冠状动脉的狭窄病变及其对血管功能的影响,并考虑是否行重建术,该值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该文用组织Doppler影像法(TDI)研究高血压病人的心肌环向收缩舒张功能。102名病人及33名健康人参加研究。每名病人进行组织收缩舒张速度曲线分析,包括平均收缩峰值(Sm)、早期(Em)、晚期舒张速度(Am)、等容舒张时间(IRT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