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眼眶肿瘤发病情况,收集了1981~1990年住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7例眼眶肿瘤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本组87例肿瘤中,男43例,女44例;发病年龄1.5~65岁,其中21~60岁63例(72.4%),均为单眼发病;右眼36例(41.38%),左眼51例(58.62%)。病程10d~23年,其中42例原发于眶内良性肿瘤,平均病程4.8年;22例炎性假瘤平均病程1.5年;8例继发性副鼻窦粘液囊肿3.6年;15例恶性肿瘤5.5个月;10岁以下儿童中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腮腺炎脑炎(简称腮脑)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占小儿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首位[1]。本文对1994~1996年收住的腮脑124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依据[1,2] 有接触史或/和腮腺、颌下腺肿痛;有发热,尤其是双峰热、头痛、呕吐、烦躁、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有脑脊液(CSF)病毒性改变或/和脑电图(EEG)异常θ、δ波。二、一般资料 本组男69例,女55例。年龄2~11岁,其中2~3岁6例,~7岁68例,~11岁50例。有接触史或/和腮腺、颌下腺肿痛124例(100%),发热118例(95%),其中双峰热44例,呕吐108例(87%…  相似文献   

3.
唐绍贤 《医学文选》2001,20(3):336-336
近年来 ,青年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且其症状无特异性 ,误诊率高 ,值得注意。今对我院 1987年 1月至1998年 12月住院确诊的年龄≤ 30岁大肠癌患者 87例与同期住院的非青年大肠癌中随机抽取的 6 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7例中男 5 4例 ,女 33例 ,年龄 17~ 30岁 ,平均 2 7.6岁 ,发病率 11.1% (87/786 ) ;对照组 6 0例中男 39例 ,女 2 1例 ,年龄 32~ 71岁 ,平均 6 0 .2岁。1.2 肿瘤发生部位  87例中结肠癌 38例 (4 3.7% ) ,直肠癌49例 (5 6 .3% ) ,其中距肛门 6 cm以内者 35例 (4 0 .2 % ) ,与…  相似文献   

4.
张雪  陈宝田  安晓平 《医学争鸣》2007,28(8):708-708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6-09/2006-11就诊的胆胀患者100(男26,女74)例,其中胁肋疼痛87例,口苦83例,腹胀87例,便秘54例,不同程度黄染14例,确诊为胆石症47例.年龄31~75(平均52)岁,病程3 mo~7 a.诊断标准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1]中胆结石和胆囊炎的标准判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青年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且其症状无特异性,误诊率高,值得注意。今对我院1987年1月至1998年12月住院确诊的年龄≤30岁大肠癌患者87例与同期住院的非青年大肠癌中随机抽取的6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7例中男54例,女33例,年龄17~30岁,平均27.6岁,发病率11.1%(87/786);对照组60例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32~71岁,平均60.2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超声评分系统在干燥综合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患者中疑似为SS的108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42例,女66例,年龄在34-71岁,平均(51.7±18.7)岁。综合分析患者腮腺和颌下腺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通过分级评分,绘制出工作特征曲线,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判断诊断价值。结果 108例统计者中58例确诊为SS,50例被排除。腮腺和颌下腺超声评分左右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唾液腺超声评分系统对干燥综合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应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1993~1998年,我们对50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西医治疗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00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诊断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Ⅰ组)和西医治疗组(Ⅱ组)。Ⅰ组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15~68岁,平均41岁;病程20~87天,平均49天;程度轻度24例,中度18例,重度8例。Ⅱ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14~65岁,平均39岁;病程21~88天,平均50天;程度轻度23例中度20例,重度7例。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颌下腺涎石病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群 《上海医学》1999,22(5):307-307
颌下腺涎石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我科自1986年~1996年共收治2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患者男21例,女4例。年龄23~68岁,平均42岁。发病时间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10年。以1~6个月为多见,占64%。涎石位于颌下腺导管者...  相似文献   

9.
张秀  朱钢 《北京医学》2012,34(11):1010-1011
正对我院2009年7~12月3648例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筛查出结直肠肿物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直肠肿瘤早期筛查在基层、社区医院推广使用的意义,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648例,年龄8~91岁,平均(46±15)岁。男1962例(54%),年龄8~88岁,平均(45±15)岁;女1686例(46%),年龄14~91岁,平均(48±14)岁。按照年龄段分组:20岁54例,20~29岁495例,30~39岁717例,40~49岁862例,50~59  相似文献   

10.
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15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81例(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年龄22~44岁,平均(30.4±4.1)岁,病程2~10年,平均(4.3±1.1)年,月经周期28~32天,经期5~7天;对照组78例(常规治疗),年龄20~45岁,平均(31.2±3.8)岁,病程2.1~9年,平均(4.1±1.4)年,月经周期27~33天,经期4~7天;两组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以及疼痛、粘连严重程度,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于咽、喉及颈段气管的小涎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原发于咽、喉及颈段气管的小涎腺性肿瘤。所有病例手术中采用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以明确肿瘤的良恶性。2例较大的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和2例喉多形性腺瘤采用颈侧切开肿瘤切除术;2例咽肌上皮瘤和2例较小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采用口内咽侧切开肿瘤切除术。3例喉腺样囊性癌,1例声门上型T1N0M0患者行水平半喉切除术.2例声门下型喉癌行全喉切除术;2例颈段气管肿瘤患者低位气管切开术加行气管节段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放疗。结果13例原发性于咽、喉及颈段气管的小涎腺性肿瘤,男女之比为1:2,良、恶比例为2:1。肿瘤的位置:咽部占50.0%(6/12)、喉部占33.3%(4/12),颈段气管占16.7%(2/12)。良性肿瘤8例.其中多形性腺瘤6例(咽部4例,喉部2例),肌上皮瘤2例(均位于咽部);病程最短为10天,最长为2月。恶性肿瘤4例.其中腺样囊性癌4例(喉部3例,颈段气管1例),粘液表皮样癌1例(位于颈段气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无并发症,痊愈出院。良性肿瘤随访2~12年,失访2例,1例死于其它疾病,余5例无复发。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访2年~11年,失访1例,余均健在。结论 原发于咽、喉及颈段气管的小涎腺性肿瘤有独特的特点,早期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逐渐增大时才影响所在部位的功能。良性肿瘤被覆的粘膜无破溃,色质无改变.边界清楚,大多呈球形或类球形或分叶状.均不影响神经功能.症状均无突然加重现象。恶性组中均位于喉部及颈段气管,肿瘤表面不光滑,淡红色,边界不清。均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Li Y  Zhang TM  An YZ  Shi JT  Fu JD  Qiu E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3):1597-1599
目的探讨侵犯颅前、中窝的泪腺肿瘤的经颅眶入路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侵犯颅前、中窝的泪腺肿瘤的临床资料。23例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76岁,平均42.5岁。病史2个月~27年,平均43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局部疼痛。对所有病人均经颅眶入路进行手术切除肿瘤治疗。23例病人中腺样囊性癌11例,恶性混合瘤6例,泪腺腺癌2例,鳞癌1例,导管癌1例,肌上皮癌1例,良性混合瘤1例。对18例病人进行术后随访,时间为1个月至7年,平均35个月。结果术后4例病人上睑下垂;1例术后眼球固定、视力丧失。无手术死亡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病人。随访结果:4例病人肿瘤复发,死于泪腺腺癌全身转移1例。结论泪腺恶性肿瘤,以腺样囊性癌最多见,易破坏颅骨,侵犯颅前、中窝,经颅眶入路可获得充分的眶尖减压和肿瘤显露。但肿瘤难以全切,容易复发,术后需放、化疗,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6(CCR6)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30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癌组织(根据癌细胞是否沿神经束周围或神经束间浸润生长,分为神经侵袭组18例,非神经侵袭组12例)及22例正常人唾液腺组织中CCR6的表达情况,分析癌组织中CCR6阳性表达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30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22例CCR6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3.3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CR6主要表达于癌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在22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CCR6均呈阴性表达,2组CCR6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神经侵袭组和非神经侵袭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癌组织中CCR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44%(17/18)和41.67%(5/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性别和病理分型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癌组织中CCR6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R6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与其神经侵袭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4.
10例泪腺肿瘤中,良性混合瘤6例,恶性混合瘤1例,腺样囊性癌3例。眼球突出、眼外上方肿块或疼痛为常见症状与体征。最后简单的讨论了良、恶性泪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 小涎腺混合瘤以腭部为最多。这种临界肿瘤,包膜不完整,处理不当易复发,产生恶变。现将我科1962年5月~1980年12月,18年中收治的90例腭部混合瘤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8年中共收治小涎腺混合瘤98例,其中腭部90例、颊部4例、上唇2例、舌根1例、上颉丹1例。小涎腺混合瘤发生于腭部最多,占91.7%(90/98)。同期收治145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的总结,旨在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相应的临床资料总结与HE组织学观察.结果 36例患者中,大涎腺发病者多于小涎腺.腺样囊性癌占涎腺癌的28.1%,占涎腺上皮性肿瘤的10.9%,其中筛状型28例,管状型4例,实性型4例,Ⅱ级28例,Ⅰ级和Ⅲ级分别4例.结论 涎腺腺样囊性癌是涎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浸润性极强,手术以局部大块切除为主,术后复发、转移率均较高,这与肿瘤的发病部位、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和有无神经侵袭等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原发性气管肿瘤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9例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GE Light Speed QX/i MSCT扫描仪进行常规平扫与增强扫描,数据传入AW工作站进行分析,得到MPVE、VR、VB图像,经我院2名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主要观察患者气管肿瘤生长方向、形态及密度等影像学特征,寻找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关系,从而评价CT影像表现对原发性气管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19例患者均采取增强扫描,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及低度恶性肿瘤增强CT值较低,分别为15-38hu、21-44hu,良性肿瘤则明显增强,1例良性肿瘤患者增强值为30Hu。CT检查中19例患者,腔内宽基底结节型4例,均为低度恶性肿瘤,3例均为唾液腺癌,1例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管壁生长浸润型1例,1例患者为低度恶性腺样囊性癌;腔内窄基底结节型1例,为良性肿瘤;腔内外肿块型共3例,均属恶性肿瘤,1例鳞癌,1例腺癌,1例为粘膜相关淋巴瘤;气管隆突肿瘤型共10例,均属恶性腺癌及鳞癌。结论多层螺旋CT可通过观察原发性气管肿瘤的病灶生长方向、密度、形状等特征实现原发性气管肿瘤良、恶性鉴别,并可对恶性肿瘤及低度恶性肿瘤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错配修复基因产物hMSH2在涎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正常和炎症涎腺、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和腺癌组织的hMSH2表达。【结果】hMSH2在正常和炎症涎腺组织导管上皮细胞的胞核、胞浆阳性表达 ,在腺样囊性癌和腺癌肿瘤细胞的胞核呈强阳性表达 ,但在多型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组织不表达。【结论】部分涎腺肿瘤组织出现错配修复基因产物hMSH2的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19.
20.
尤金强  王平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8):1978-1982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控制p53、bel-2和bax基因在眼眶泪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天津医科大学二附属医院1962年1月至1998年1月收治的56例经手术及放疗联合治疗的眼眶泪腺腺样囊性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疗效分为两组,5年内复发转移组32例和5年内无瘤生存组24例,观察其p53、bcl-2和bax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以8名正常泪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1)p53在腺样囊性癌组的总表达阳性率为73.2%,其中复发转移组阳性率(81.3%,26/32)与无瘤生存组阳性率(62.5%,15/24),明显高于正常泪腺组织组(8例均为阴性)的表达率(均P<0.05);其中复发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瘤生存组,其蛋白表达与临床预后呈负相关.(2)bcl-2在腺样囊性癌的总表达率为69.6%,其中复发转移组阳性率(18/32)与无瘤生存组阳性率(21/24),明显低于正常泪腺组织组(8例均为阳性)(P<0.05);复发转移组阳性率明显低于无瘤生存组,其蛋白表达与临床预后呈正相关.(3)bax在腺样囊性癌组的总表达阳性率为60.7%,总表达阳性率与正常泪腺组织组(1例为阴性,7例为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均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p53低表达和bel-2、bax的过表达临床预后较好,检测p53、bcl-2和bax可以作为判断眼眶泪腺腺样囊性癌临床预后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