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探讨宫颈注射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52例宫外孕患者,按不同剂量肌注甲氨蝶呤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A和观察组B各26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用药后Ⅱ级以上的肠胃道反应及血中白细胞计数下降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A和观察组在用药5d后B血β-HCG值开始明显下降,观察组A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用药15d、30d后血β-HCG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注射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确切,对于血中β-HCG值较低的患者采取单次采取肌注甲氨蝶呤7mg/kg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  相似文献   

2.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3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酬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组(治疗组)和单用甲氨蝶呤组(对照组),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成功率91.4%,对照组成功率8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在用药后5d即开始明显下降,对照组于10d开始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宫外孕是妇科的急腹症和常见病。近年来临床宫外孕病例明显增多 ,通过近 3年来对收治的 5 7例宫外孕患者的保守治疗 ,积累总结了较好的经验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共 5 7例 ,年龄最大 34岁 ,最小 2 0岁 ,平均年龄 2 8岁 ;停经天数最长 5 8d ,最短 36d ;住院时间最长 36d ;最短15d ;血HCG <2 0 0 0mIU/ml35例 ,HCG <30 0 0mIU/ml12例 ;盆腔包块直径 <3cm47例 ,包块直径 <4cm10例。2 治疗方法2 1 运用具有细胞毒性的抗肿瘤药 甲氨喋呤 (MTX)针5 0mg ,肌注 1次 ,配合息隐片 10 0mg ,2次 /d ,口服 5…  相似文献   

4.
王红  杜蕾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1):93-94
宫处孕称异住妊娠,是引起妇科急腹症的常见原因.目前引起宫外孕的原因较以前增加,发生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为保护榆卵管功能,保留生殖能力,减轻宫外孕造成的伤害和后遗症,宫外孕保守治疗方法被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药物保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和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监测治疗后第4、7天血β-HCG值下降的百分比,治愈时间、治愈率及甲氨蝶呤的治疗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4、7天血β-HCG分别下降25%、43%,治愈率96.7%。对照组治疗后的第4、7天血β-HCG分别下降15%、30%,治愈率83.3%。两组治疗后第4、7天血β-HCG下降百分比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甲氨蝶呤治疗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疗效明显,抑制胚胎生长作用优于单用甲氨蝶呤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宫外孕患者240例,将其平均分为A、B、C、D 4组,每组60例,A组予以中药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B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C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D组予以中药治疗,对4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血β-HCG恢复时间、盆腔包块吸收时间、痛经及症瘕体征评分、腹痛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等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A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C组和D组(P均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C组和D组(P均0.05);A组治疗后血β-HCG恢复时间、盆腔包块吸收时间、痛经及癥瘕体征评分、腹痛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C组和D组(P均0.05);A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B组、C组和D组(P均0.05)。结论中药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应用于宫外孕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善患者的身体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我院106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2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接受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对比2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β-HCG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45%(4...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宫外孕2号方加味联合甲氨堞呤(MTX)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0倒异位妊娠患者,治疗组98例,采用宫外孕2号方加味联合甲氨蝶呤50mg单次肌注;对照组52例,采用单纯甲氨蝶呤50mg肌注,每3天1次,连用2次.结果:两组保守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8.0%与90.4%,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HCG转阴、盆腔包块消失的时间上均明显较对照组为短,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外孕2号方加味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尤其在盆腔包块的消散方面有独到优势.  相似文献   

9.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7年11月—2010年10月诊治的宫外孕患者153例分为三组,A组51例单独应用甲氨蝶呤,B组51例单独应用米非司酮,C组51例联合应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于A、B组的84.3%、8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有关资料[1],宫外孕(异位妊娠)是指孕卵着床与输卵管、腹腔、卵巢等子宫腔外部的妊娠。最为常见的宫外孕为输卵管妊娠[2]。本研究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法配甲氨蝶呤西药治疗宫外孕的包块吸收及输卵管通畅等指标。方法:治疗组46例,在应用甲氨蝶呤(MTX)基础上服用中药(丹参、败酱草、赤芍、桃仁、连翘、党参、黄芪、蒲公英、延胡索等)并序贯应用灌肠方(红藤、败酱草、丹参、赤芍、桃仁、蒲公英等)。对照组42例应用甲氨蝶呤。结果:治疗组包块吸收率91.3%,输卵管通畅率86.96%,对照组分别为52.38%及47.62%。两组包块吸收率、输卵管通畅率对比P&lt;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法配甲氨蝶呤西药治疗宫外孕的包块吸收及输卵管通畅等指标。方法:治疗组46例,在应用甲氨蝶呤(MTX)基础上服用中药(丹参、败酱草、赤芍、桃仁、连翘、党参、黄芪、蒲公英、延胡索等)并序贯应用灌肠方(红藤、败酱草、丹参、赤芍、桃仁、蒲公英等)。对照组42例应用甲氨蝶呤。结果:治疗组包块吸收率91.3%,输卵管通畅率86.96%,对照组分别为52.38%及47.62%。两组包块吸收率、输卵管通畅率对比P&lt;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法配甲氨蝶呤西药治疗宫外孕的包块吸收及输卵管通畅等指标。方法:治疗组46例,在应用甲氨蝶呤(MTX)基础上服用中药(丹参、败酱草、赤芍、桃仁、连翘、党参、黄芪、蒲公英、延胡索等)并序贯应用灌肠方(红藤、败酱草、丹参、赤芍、桃仁、蒲公英等)。对照组42例应用甲氨蝶呤。结果:治疗组包块吸收率91.3%,输卵管通畅率86.96%,对照组分别为52.38%及47.62%。两组包块吸收率、输卵管通畅率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10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7年1月~2002年12月收入宫外孕100例,给予中西药结合保守治疗,配以合理的护理,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在异位妊娠(宫外孕)保守治疗中联合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德州市陵城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方法:选取安岳县李家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6例,以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结果:观察组β-HCG下降率为(54.1±6.7)%,观察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β-HCG下降至恢复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可有效缩短患者首次排气时间、β-HCG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宫外孕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宁河县医院妇产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按受中西医结合药物保守治疗的52例宫外孕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常规西药保守治疗的5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对照,治疗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宫外孕患者分别经治疗后,观察组治愈48例(92.3%),对照组治愈45例(90.0%),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第4天血β-HCG下降百分比、包块增大例数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外孕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小包块破裂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1984年~1993年间,我院共收治宫外孕患者102例,其中诊断为早期宫外孕者38例,早期宫外孕接受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者18例。发病年龄在22岁~36岁之间,初次妊娠发病者4例,2次或2次以上妊娠发病者13例,再次输卵管妊娠(另侧)者1例。 本组18例中,有停经史与不规则阴道流  相似文献   

19.
本病属于中医的“经闭腹痛”、“血结成瘕”等,以闭经,突然一侧下腹剧痛,内出血或阴道出血,盆腔包块,甚至休克等为特征。2002-2005年本院妇产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疗法配合本院制剂室研制的宫外孕汤剂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宫外孕89例,分成2组,分别采用单用西药保守治疗(A组)及中西医结合疗法(B组),比较2组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成功率为87%,A组为58%,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较单用西药成功率高,疗效确实,不良反应少,经济、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