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检或穿刺活检及临床治疗后确诊的17例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CT资料。结果:17例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脾囊肿6例(1例伴感染),脾脓肿4例,转移瘤3例,脾血管瘤3例,脾结核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在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临床对绝大多数病变能做出正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18例腹部平扫检查和增强扫描。结果: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及临床治疗18例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其中脾囊肿10例,脾损伤1例,脾转移瘤4例,脾脓肿2例,脾脏淋巴管瘤1例。结论:CT是诊断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手段,能明确肿块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其性质。  相似文献   

3.
脾单纯囊肿比较常见,其它囊性占位性病变较少见,发生率低,其检出率随着超声及CT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明显提高。单纯囊肿诊断容易,但其它囊性占位性病变常表现为“异病同影”,定性诊断较难。笔者收集我院2007年5月~2012年2月间经手术病检或活检证实的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21例,对其CT征象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水平及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建院以来19例脾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良性占住14例,恶性占位5例.病史、B超、彩超、CT为主要诊断依据.2例部分脾脏切除,其余17例行全脾切除术.脾脏恶性占位行联合切除,术后化疗.结论 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关键在于提高警惕,综合利用B超、彩超、CT等作为辅助手段,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恶性占位应附以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多切面对脾脏进行探查,发现可疑病灶后仔细观察其大小,形态,边界及与周围脏器关系。结果:脾脏囊性病变16例中,单纯性囊肿5例,脾内血肿9例,脾脓肿2例。脾脏实质性病变19例中,脾血管瘤12例,脾良性淋巴瘤1例,恶性淋巴瘤2例,脾转移性肿瘤4例。误诊2例中,脾内血肿1例,脾血管瘤1例,均经手术病理或CT检查证实。结论:超声因其安全,无创,价廉,可反复观察等优点,对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脾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良性占位性病变42例,恶性占位性病变22例.B超和CT是主要诊断方法.50例行手术治疗,良性病变疗效好,恶性肿瘤预后差.结论影像检查是脾占位性病变的主要诊断手段,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关键在于提高警惕,对原发性脾肿瘤原则上一旦发现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7.
我院近几年B超检查发现43例脾脏占位性病变,现将其声像图特征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43例均系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男37例,女6例;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44.2岁。多数患者均经手术或介入性检查证实。 采用日本产Aloka-ssD190及SSD—620B超仪,探头频率3.5MHz,病人取右侧卧位,行左肋间纵切及肋缘下横切扫描,测量脾脏前后径、长径,病变大小进行照像记录。 2 结果 43例中,脾实性占位10例,囊实性占位2例,囊性占位8例,外伤血肿14例,钙化5例。 脾实性占位组中,恶性淋巴瘤5例,脾转移瘤4例,脾血管瘤1例。在脾囊肿组中,单发者5例,多发者3例。脾脓肿4例均经穿刺证实。2例囊实性占位中均为脾脏畸胎瘤。脾外伤14例中,被膜下积血5例,脾内血肿9例,多发性血肿3例。 3 讨论 3.1 脾脏实性占位 本组实性占位中,分恶性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腹部囊性病变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腹部囊性占位1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各个病变CT表现的特点。结果 腹腔内囊性占位3例,其中2例巨大的大网膜囊肿,1例肠系膜囊肿。腹膜后囊性占位13例,7例胆总管囊肿,2例腹膜后淋巴管瘤,1例囊性畸胎瘤,3例重度肾积水。结论 小儿腹部囊性占位,病变小者诊断容易;巨大囊性病变形态不规则,位置难定,鉴别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9.
小儿腹部囊性病变16例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囊性病变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腹部囊性占位1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各个病变CT表现的特点。结果腹腔内囊性占位3例,其中2例巨大的大网膜囊肿,1例肠系膜囊肿。腹膜后囊性占位13例,7例胆总管囊肿,2例腹膜后淋巴管瘤,1例囊性畸胎瘤,3例重度肾积水。结论小儿腹部囊性占位,病变小者诊断容易;巨大囊性病变形态不规则,位置难定,鉴别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0.
脾脏占位性病变不多见,笔收集了我院近6年来超声诊断的脾占位性病变1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对肾脏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肾脏囊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囊性肾癌5例,多囊肾15例,肾盂源囊肿3例,肾盂旁囊肿4例,髓质海绵肾1例,肾结核14例,双肾囊性病变及占位伴发VHL综合征1例。结论肾脏囊性病变因形成机制及病理特点的不同使其在CT表现上有着各自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更有助于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鉴别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占位性病变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和诊治要点.结果 27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发现脾脏占位性病变,检出率为100%,定性诊断正确21例,占77%.未明确诊断2例,误诊4例.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脾脏占位性病变的结构特征及血供状态.结论 超声对脾脏占位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发现脾脏病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64排S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结合临床相关病史及病理表现,回顾性分析本院48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25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真性囊肿伴发于von Hipple—Lindau综合征(VHL),并发双肾多发囊性病灶及占位,4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为大囊型,粘液性囊腺瘤5例,1例合并感染,2例囊腺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9例,均为囊实性成分相仿,胰岛细胞瘤2例,均为囊实性成分。结论胰腺假性囊肿、囊腺瘤及实性假乳头状瘤是胰腺较常见囊性病变,胰腺囊性病变在CT表现上有各自特征也有共性,结合临床及相关病史可作出CT诊断。  相似文献   

14.
脾脏脓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脏脓肿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8例经CT检查并脾切除或脾穿刺病理证实。单发性5例,多发性3例。结果脾脓肿CT表现如下:CT平扫示所有病灶表现为单或多个低密度囊或囊实性病灶(20-40Hu),其中1例病灶含气体,2例有肝硬化、脾肿大,3例有胰腺炎,1例有脾周围炎及少量腹水;脾内多个低密度病灶3例。1例伴有结例囊壁较光整,1例囊壁部分不光整。结论脾脓肿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脾脓肿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40例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良性占位23例,其中脾脏错构瘤7例,血管瘤9例,假性囊肿5例,脾脏结核2例,淋巴管瘤1例;恶性肿瘤17例,其中脾脏恶性淋巴瘤11例,血管肉瘤3例,脾脏转移性肿瘤3例.所有病例均行脾脏切除术或加脾门淋巴结清扫术.良性占位除1例因合并肝癌于半年后死亡,其余均健在;恶性肿瘤生存满5年以上者6例,1年存活1例,3年存活2例,2例失访,另外6例于手术后半年~3年内死亡. 结论脾脏占位性病变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是主要诊断依据,其治疗首选外科手术,脾脏切除是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和磁共振(MRI)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2例肝脏囊性占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螺旋CT及磁共振检查,差异其诊断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式检出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检出炎症性病变率明显高于螺旋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和磁共振均能诊出肝脏囊性占位病变,MRI在炎症性病变的诊断中敏感性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安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脏囊性占位性病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螺旋CT诊断,以术后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MRI、螺旋CT诊断检出率,分析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危险因素。结果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在MRI、螺旋CT检查中均有特异性表现,炎症性囊性病变CT值10~20 HU,MRI示长T1、长T2信号,囊性肿瘤示"快进快出"征,MRI示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发育性囊性病变CT值0~10 HU,MRI示多发或单发水样信号;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长T1、长T2信号、CT值为鉴别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独立预测指标;MRI检查炎症性囊性病变检出率100.00%(29/29)较螺旋CT检查72.41%(21/29)高(P0.05);结论 MRI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检出率,能弥补螺旋CT诊断不足,可根据T1、T2信号异常情况鉴别病变类型,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肾上腺囊性病变的CT特征,以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1~2008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肾上腺囊性病变的病例的CT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3例经手术证实的肾上腺囊性病变中,上皮样囊肿6例,嗜铬细胞瘤囊变2例,陈旧性出血形成假囊肿2例,原发性肾上腺癌囊变2例,肾上腺转移瘤囊变1例.结论 根据肾上腺囊性病变的CT特征,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T对纵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补充不典型纵隔占位疾病的CT表现,分析鉴别诊断中易于混淆的CT征象。方法:对60例纵隔占位病例的CT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前CT诊断准确率为92%,误诊4例,主要是由于发生部位比较特殊,CT表现相似和临床病史不典型所致。结论:CT检查能直接观察纵隔占位病变的内部结构,鉴别其属实质性或囊性,探查其与血管的关系。CT检查纵隔占位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分析螺旋CT和核磁共振对肝脏囊性占位的诊断作用。方法:收集肝脏囊性占位患者共60例,患者均进行螺旋CT和核磁共振检查,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螺旋CT和核磁共振检查对肝脏囊性占位病变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核磁共振检查对患者的炎症性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螺旋CT,P0.05。结论:对于肝脏囊性占位病变,螺旋CT和核磁共振两种检查方式均能够有效检出,核磁共振对炎症性病变的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