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泰州市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泰州市疟疾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共报告疟疾121例,年均发病率为0.48/10万,其中间日疟94例、恶性疟27例。94例间日疟病例中有22例(占23.40%)为流动人口,27例恶性疟病例全部为非洲高疟区输入性病例。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疫情管理,开展"三热"病人血检监测,是当前泰州控制疟疾传播与流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做好驻高疟地区部队的疟疾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部队的健康水平,保证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总结部队驻高疟区十年来所采取的一系列防治疟疾的做法和基本经验。结果: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强化疾病监控,严格落实预防与根治相结合的方法,使部队防疟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轨道,有效保障了部队指战员的身体健康。其主要经验是:创建整洁有序的文明卫生环境;控制疟疾发病和复发;加强疾病监测,落实根治措施;防治结合,防疟抗疟工作做到了经常化。结论:驻高疟区部队的防治工作对保障部队官兵健康十分重要。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对部队的疟疾防治工作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对与疟疾流行有关的社会经济和地理诸因素进行Bayes逐步判别分析,进而建立高、中、低三类疟区的判别函数式,以探索疟区分层的新方法。
1990年在海南省12个县选择了不同流行程度的自然村55个,以自然村为调查单位,进行社会经济因素调查,以其33个自然村作为建模样本,22个自然村为考核样本。用包括12项社会经济和地理诸因素的统一调查表,逐户进行访问调查。将收集的资料输入IBM/PC-XT微机进行Bayes逐步判别分析。结果选出地形地貌、反映经济水平的劳动力比例、人均收入、居住条件,以及疟防知识和人的特殊行为(上山作业过夜者的比例)等6项对疟区分层有判别意义的变量,并以此6项指标建立了代表高、中、低3个不同流行水平的判别函数式。经建模样本的回代检验,并对照原疟区分层,正确判别率为91.0%。又经考核样本的外部检验,正确判别率为77.3%。表明此种判别分析方法在疟区分层中具有实用价值,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代替发病率、原虫率、媒介等指标进行疟区分层。  相似文献   

4.
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其中有不少是来自全球高疟区人群。为了解义乌市疟疾流行状况,我们对2014年义乌市的疟疾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以便为本地区疟疾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2014年义乌市医疗机构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发热者(三热病人)的血检结果,以及对疟疾患者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1982~1990年对商洛地区间日疟类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媒介中华按蚊密度与疟疾发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736,P>0.05);在疟疾流行季节前出现的现症患者中前两年无疟史者达75.93%;有、为疟史患者多核间日疟原虫分别为1.69%和3.03%.提示,商洛地区存在长潜伏期间日疟,其病原属Ⅱ型温带株.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省鄂西非稳定低疟区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后的防治效果,于1987和1989年应用IFAT进行了两次流行病学监测。对巴东、恩施、利川三个监测点的试验结果反映人群抗体阳性率很低,依次分别为0.75%和11.1%、0.57%和0.37%、0.18%和0.44%,<15岁年龄组的阳胜率分别为0.61%和0.66%、0和0.37%、0和0.27%。表明疟疾已降至低度,但<15岁年龄组仍有阳性,提示当地疟疾传播尚未阻断。  相似文献   

7.
凭祥市地处广西西南边陲,与越南为邻,属于老、少、边、山、穷山区。是微小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的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流行的疟疾高发区。1953年,居民血检疟原虫率为17.30%(253/1486),其中恶性疟占41.50%,间日疟占44.66%,三日疟占13...  相似文献   

8.
宝应县地处江苏省中部,江淮之间,自然地理条件适宜疟疾传播,是以中华按蚊为唯一传媒的间日疟非稳定性疟区。多年来,本县一直采取以控制传染源和全民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随着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特别是去非洲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加,疟疾发病呈明显增长态势。为探讨疫情成因,提供预防控制依据,现将本县2006年~2009年疟疾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单纯间日疟低度流行不稳定疟区的尤溪县38年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提出并讨论了发病高峰、季节变动、地区分布、年龄性别构成、职业构成,主要症状特点、初诊与确诊关系、流动人口与传疟关系和传疟媒介等方面的特点。这对制定疟疾后期监测与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以实现基本消灭疟疾的目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州市曾都区是中华按蚊、嗜人按蚊混合疟疾疫区,2006年疟疾发病率为4.92/10万,以间日疟为主,属非恶性疟疾流行区。2007年5月2日市疾控中心接到某镇卫生院疟疾病例报告,经核实为一例外出务工人员输人性疟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