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切口胆囊切除35例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亚洲 《中国基层医药》2002,9(12):1062-1062
近十余年来由于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的启迪 ,微创手术成为外科发展趋势。本院于 2 0 0 0年开始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minicholecystec tomy ,MC)应用于临床 ,共开展手术 3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5例 ,男 11例 ,女 2 4例 ;年龄 2 0~5 6岁 ,平均 4 6岁。病因 :胆囊结石 9例 ,胆囊炎 12例 ,胆囊良性息肉 9例 ,胆囊扭曲伴胆囊炎 5例。合并糖尿病 2例。1 2 手术方法 全部使用专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拉钩 (带冷光源 )。右上腹经腹…  相似文献   

2.
曹文庆  常迎彬 《河北医药》2001,23(9):712-713
近年来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 scopiccholecystectomy ,LC)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在全球迅速推广。但是在施行腹腔镜操作时需向腹腔内注入CO2 气体 ,此时腹内压增高 ,膈肌上升 ,呼吸运动受到限制 ,腹腔内大血管受压增大 ,腹腔内CO2 气体弥散入血和组织内[1] ,可使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若弥散的CO2 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体外 ,还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2 ] ,腹腔内的CO2 气体压力越高 ,手术视野将暴露越开阔 ,但同时也增加了CO2 气体入血的弥散量。开腹胆囊切除术 (opench…  相似文献   

3.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copiccholecystectomy ,LC)应用于临床已有十余年 ,随着技术不断提高 ,许多原先相对禁忌证已扩大为适应证。本文收集我院普外科 1997年1月至 2 0 0 0年 11月 62例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病例资料 ,总结术前B超诊断的经验和体会 ,并探讨B超在LC前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2例急性胆囊炎伴结石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 ,其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46例 ,化脓性胆囊炎 14例 ,坏疽性胆囊炎 2例。男 2 6例 ,女 3 6例 ;年龄 19~ 74岁。截止就诊时疼痛发作时间 2h至…  相似文献   

4.
刘越健 《江苏医药》2001,27(8):635-635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minicholecystectomyMC)1982年由Dukoi首先报告 ,90年代后 ,特别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迅速开展的启发下 ,近 10年来 ,MC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 ,但目前对该术仍有争议。我院自 1996年 5月~ 2 0 0 0年 10月MC 2 15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2 15例中 ,男 61例 ,女 15 4例 ,年龄 12~ 81岁。诊断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14 9例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35例 ,胆囊息肉 31例。诊断依据 :术前B超检查 ,术中肉眼所见 ,术后病理证实。二、手术方法 :185例作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 ,30…  相似文献   

5.
3年来我科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 16 0例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共 16 0例 ,男 32例 ,女 12 8例 ,年龄17~ 72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12 1例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14例 ,胆囊息肉 2 5例 ,下腹手术史者 8例。1 2 手术方式 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 ,于脐上或下缘切开皮肤 10~ 15mm ,从该处穿刺造气腹 10~12mmHg ,置镜观察腹腔及腹盆 ,并侧重胆囊区。剑下、右肋缘下腋中线及右腋前线上中处戳孔置器械。牵引胆囊壶腹部显露胆囊三角 ,用电凝剥…  相似文献   

6.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Minicholecystectomy ,MC)是近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 ,它是微创技术在胆囊切除方面应用的方法之一。高原地区居住人群体形偏高大 ,肥胖 ,胸廓前后径深 ,且有病史时间长 ,胆囊壁粘连重等疾病特点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从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6月间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2 5例 ,摸索出一套适用当地人群和条件的切口选择与手术方法 ,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2 5例 ,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14例。年龄19— 5 1岁 ,身高 1 5 6— 1 79米 ,腹壁脂肪厚度 1 0—3 5c…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气腹过程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麻醉处理武警福建省总队医院麻醉科李育才,林文华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ychalcystectomyL·c)用于临床后备受患者的欢迎。但其操作中必需行人工CO2气腹,如麻醉管理不当,易造...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及开腹胆囊摘除术的适应症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C(LaparoscopicCholecytecfory,胶腔镜胆囊摘除术 )。OC(OpenCholecytecfory,开腹胆囊摘除术 )。是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因LC损伤小、恢复快、不影响美观等优点 ,日益受到患者和医者的青睐 ,LC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而有一百多年历史的OC仍不失为非常安全和效果可靠的方法 ,在一些情况下 ,OC可能是唯一明智的选择。如果过份放宽LC的适应症 ,病例选择不当 ,将增加中转开腹的机率 ,增加术后并发症 ,如胆管损伤、术后出血等。增加了治疗风险 ,同时也给患者带来…  相似文献   

9.
丁宪群  罗朝勇  龙海生  牛刚  张建 《贵州医药》2001,25(12):1101-110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o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是目前治疗胆囊良性病的首选术式 ,但对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行手术治疗时 ,医生及患者都有顾虑 ,对手术效果难以预测。我科自 1999年 12月至2 0 0 1年 8月开展LC以来 ,由于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特点 ,现已行 6 32例 ,其中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35例 ,经随访观察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0例 ,女 2 5例 ,年龄 14~ 73岁 ,平均 4 2岁。临床症状均有上腹反复隐痛、腹胀 ,与进食油腻物有关 ,疼痛无规律 ,病程 3月~ 32年 ,按胃病…  相似文献   

10.
从尖海龙Syngnathus acus Linnaeus中分离得到的4种甾体类化合物Syl:cholest-4en-3-one;Sy2;cholestane-3,6-dion;Sy3;cholesta-5en-3β,7α=diol;Sy4:cholesta-4en-3β,6β-diol对小鼠离体心肌细胞的作用研究表明L:Sy1、S2具有显著心肌细胞拍动数;而对心辐有加强作用;Sy3、Sy4 率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权 《中国基层医药》2001,8(2):188-188
经皮肝途径胆道镜是由日本学者高田忠敬 1972年开始用于临床 ,可分为经皮经肝胆管镜 (PercutaneousTranshepat icCholangiascopy ,PTCS)和经皮经肝胆囊镜 (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ecystoscope,PTCCS)。本文仅将PTCS和PTCCS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经皮经肝胆管镜 (PTCS)方法 :通常PTCS是先作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PTCD) ,1周后用扩张导管逐步扩张窦道 ,每周 2~ 3次 ,至胆管镜能插入为止。对梗阻性黄疸病人先作PTC检查 ,…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建农 《江苏医药》2000,26(2):139-139
1996年至今我们已连续进行了 50 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 ,无一例胆管损伤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 50 0例。男 196例 ,女 30 4例。年龄 2 9~ 82岁 ,平均 58岁。术前诊断胆囊良性息肉样病变 52例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356例 ,亚急性胆囊炎19例 ,急性胆囊炎 7例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6 6例。合并下腹部手术史者 2 7例。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 ,头高 30度 ,左倾 15度。先在脐部穿刺造二氧化碳气腹 ,设定气腹压力为 1 87kPa ,气流量为 8升 /分(开始时应以 1升 /分的流量给腹腔以…  相似文献   

13.
羟苯磺酸钙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羟苯磺酸钙的合成姜凤超,周晓(同济医科大学药学院,武汉430030)SYNTHESISOFDOBESILATECALCIUM¥JIANGFeng-Chao;ZHOUXiao(SchoolofPharmacy,TongjiMedicalUniversi...  相似文献   

14.
PharmacologyInhibitoryEffectsofShikimicAcidonPlateletAggragationandBloodCoagulationMAY ,SUNJN ,XUQP ,GUOYJ ( 3 )…………EffectsofSulfurCompoundsfromCaucas (AlliumvictorialisL .)ontheSpontaneousBeatingofMyocardialCellSheetsinVitroZHAOHQ ,WANGXY ,NAMBOT ( 6)………………………………  相似文献   

15.
化学性胆囊切除术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刘建生胆囊切除术多年来为外科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最常用的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并发症,尤其对高龄及伴有严重合并症患者。近十余年来,非手术治疗方法日益增多,如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经此胆镜碎石取石等,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不幸的是,这些方法都存在结石复发问题,因为成石的内环境没有改变,胆囊管仍然开放的,胆囊粘膜及腺体未受损伤。化学性胆囊切除术(ChemicaICholecystectorny)正是弥补了上述之不足,永久性的闭锁了胆囊管,胆囊粘膜及腺体彻底破坏、胆囊瘢痕化自截,避免了胆囊结石的复发,它可能成为替代传统胆囊切除术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在施行化学性胆囊切除术前,胆囊内应先放置引流管。通常在超声波引导电视透视下经皮穿刺胆囊、放置引流管,对合并有胆囊结石患者,需先处理结石。胆石处理方法较多,常用的方法有经瘘管取石,溶石及超声波直接碎石等。化学性胆囊切除可分两步进行。一、胆囊管闭塞闭塞胆囊管是胆囊化学药物灌注的前提,它阻止胆汁进入胆囊,使胆管腔在化学药物灌注后有效地闭锁,同时防止化学药物进入胆总管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八十年代初期,Stein首  相似文献   

16.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疾患的主要外科手段。目前 ,切除胆囊的主要方式有传统的胆囊切除术(O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此外 ,还有胆囊部分切除术、化学性胆囊切除等。1 三种术式的长处和不足1.1 传统的胆囊切除术 (OC) OC是百余年来较安全、经典的术式。主要优点是视野宽阔、直接 ,术野操作宽松 ,因而大大降低了手术副损伤的发生率。同时可探查腹腔内其他脏器 ,因而减少了伴发病的遗漏 ,从而做到早期处理。在开展MC或LC工作之前 ,必须有扎实的OC基础。其主要缺点是切口较MC、LC大 ,引起创伤…  相似文献   

17.
王培 《河北医药》2002,24(3):214-216
传统的子宫切除有经腹 (transabdominalhysterectomy ,TAH)和经阴道 (tansuaginalhysterectomy ,TVH)两种。最近 10年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 ,又出现了腹腔镜辅助的阴道子宫切除术 (laparo scopicallyassistedvaginalhysterectomy ,LAVH)和标准的完全性腹腔镜子宫切除术[1 ] 。几十年来 ,英、美等国报道其TAH与TVH之比约为 3~ 4∶1[2 ] ,国内目前尚无有关这方面确切的统计资料。2 0世纪 5 0年代末 ,个别医院TVH最多时与TA…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绞股蓝总皂苷( Gyp) 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节与内皮细胞c sis 基因表达和一氧化氮( N O) 合成/ 释放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内皮细胞c sism R N A 表达,用 Griess 法测定内皮细胞 N O 释放量,用 M T T快速比色法检测平滑肌细胞( S M C) 增殖。结果 内毒素( L P S)16 mg· L- 1 促进牛主动脉内皮细胞c sis 基因表达,明显降低内皮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含量,刺激 S M C 增殖;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 X X O) 系统产生的氧自由基( O F R) 具有与 L P S 相似的作用。绞股蓝总皂苷对 L P S诱导的内皮细胞c sis 基因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对抗 O F R 诱导的 E C 损伤,保护内皮细胞释放 N O 的能力,抑制 L P S 和 O F R通过 E C 介导的 S M C 增殖。 Gyp 的效应可被 N O 合成酶抑制剂硝基 左旋精氨酸部分取消。结论 绞股蓝总皂苷通过抑制内皮细胞c sis 基因表达,促进内皮细胞合成( 释放) N O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9.
特拉唑嗪合成路线图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拉唑嗪合成路线图解陈玉彬,赵翔(沈阳药科大学,辽宁110015)GRAPHICALSYNTHETICROUTESOFTERAZOSIN¥CHENYu-Bin;ZHAOXiang(ShenyangUniversityofPharmacy,Liaoni...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香茶菜属二萜类化合物冬凌草甲素(Orid)、腺花香茶素(Ade)、黄花香茶菜素(Scul)是否具有抗氧化作用。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线粒体肿胀度。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膜流动性。结果Orid,Ade,Scul40,80,160μmol·L-1抑制铁-半胱氨酸(Fe2+-Cys)引起的肝线粒体MDA形成,并呈剂量依赖关系。Orid,Ade,Scul160μmol·L-1抑制肝线粒体膜流动性下降(P值分别为2.297±0.022,0.389±0.009,0.382±0.013,Fe2+-Cys的P值为0.423±0.014);Ade160μmol·L-1还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引起的肝线粒体肿胀。结论Orid,Ade,Scul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而产生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