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丽 《医学综述》2014,(15):2853-2855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172例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资料,对比较B超、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的正确率。结果四种检查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RCP、MRCP、CT、超声,其中超声的诊断率最低,与其他3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的正确率优于MRCP,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患者均行胆管细胞刷片活检,结果显示:胆管细胞刷片活检对于良、恶性胆关系狭窄的鉴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P<0.05)。结论 ERCP技术以其创伤小,安全有效等特点成为梗阻性黄疸微创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97年1月~2002年11月共收治梗阻性黄疸患者227例,其中因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Lemmel综合征)引起者6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6例Lemmel综合征患者中,男、女各3例,平均年龄61.23岁。均因梗阻性黄疸入院,其中5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1例经胃肠道(GI)检查确诊。其中1例手术治疗,术式为胃肠转流术+胆道探查,T管引流,3个月后胆道镜下通过Oddi括约肌置内支架管。1例行胆肠内引流术。2例术后均未复发。4例保守治疗的患者中,1例系由肠石嵌顿十二指肠憩室引起梗阻性黄疸,于ERCP检查时取出肠石;另3例患者均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行支架治疗。4例治疗后亦未复发。  相似文献   

3.
黄疸2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肝细胞性黄疸与肝外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手段不一样 ,因此 ,其临床上鉴别非常重要 ,我们分析了 2 30例黄疸患者的临床特点 ,以期加深对二者的认识。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文研究病例均选自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在我院住院患者。根据血清总胆红素 >2 2 5 μmol/L(我院正常参考值 )的诊断标准 ,确定为黄疸 2 30例。其中肝外梗阻性黄疸 70例 ,均经手术证实 ,术前 2 2例经B超 ,16例CT ,10例ERCP确诊 ,2 2例腹腔镜检查诊断。肝细胞性黄疸 160例 ,其中 110例B超检查 ,5 0例CT检查 ,排除肝外梗阻。1 2 统计学处理 :采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胰管汇合部微小病变引起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内镜下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 对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影像学检查未能明确病因的 11例复发性急性胰腺炎 ,行十二指肠镜检查 ,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及乳头肌切开治疗 ,并定期随访。结果 全部病例经B超、CT、MRI未能明确病因 ,ERCP病因诊断率 4 5 % (5 /11) ,EST病因诊断率 10 0 %。EST后全部病因得以根除。随访半年至 1年半后 ,谷氨酰转肽酶恢复正常 ,急性胰腺炎无 1例复发。结论 对胆胰管汇合部微小病变引起的复发性急性胰腺炎 ,ERCP及EST是理想的诊断及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自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2年 1 1月 ,我院共完成诊断性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2 5 5例 ,其中 1 5 1例进行了治疗性ERCP。其中男 5 6例 ,女 95例 ,年龄 2 5~ 77岁 ,平均 48.0 7 5 .2 8岁 ;病史 3 d至 1 6年 ,病种有胆管结石、胆管蛔虫、胆管良恶性狭窄、十二指肠壶腹癌以及缩窄性乳头炎 ,1 3 9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 ,1 0例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 ,取蛔虫 2例。2 方 法 采用日本 Olympus JF- 2 4 0型电子十二指肠镜 ,经 ERCP检查明确病因后 ,对内镜治疗适应证的患…  相似文献   

6.
ERCP对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ERCP检查24例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并对其中11例合并梗阻性黄疸和化脓性胆管炎的病人及时行内镜下鼻胆引流术(ENBD)治疗。结果:按Todani的分类标准,ERCP检查发现Ⅰ型胆管囊肿14例(58.3%)、Ⅳa型8例(33.3%)、Ⅴ型即Caroli’s病2例(8.3%),其中包括囊肿癌变3例,胰胆管合流异常(APBDJ)4例。ERCP对胆管狭窄范围的判断及APBDJ的诊断优于CT及B超。ERCP治疗10例,包括胆管结石4例,胆管狭窄2例,胆管炎2例,囊肿癌变2例。ERCP治疗后1周内病人血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明显下降。结论: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Ⅰ型最为常见,胆管囊肿癌变率高、易合并相关的肝胆系统疾病。ERCP对胆管囊肿及APBDJ的诊断和分类较B超和常规CT检查更为直观、准确。ENBD治疗可迅速缓解梗阻性黄疸和化脓性胆管炎病人的症状,为进一步手术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高频电发生器被广泛应用于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 ,但特殊情况下 ,带有心脏起博器的患者 ,应用高频电行 EST时 ,要慎重掌握。我们自 1998年 10月至 2 0 0 1年 7月应用 Olym-pus TJF- 14 0电子十二指肠镜和 Olympus PSD- 2 0型高频电发生器对 4例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成功进行了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5 1~ 78岁 ,平均 6 6岁。术前经过 B超、CT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 ,诊断为胆总管结石 ,大小 0 .8~ 2 .0 cm之间 ,2例为多发结石 ,2例合并急性化…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2月对 2 3例胆管、胰腺疾病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内镜下括约肌切开 (EST)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术 ,效果满意 ,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2 3例 ,男 1 4例 ,女 9例 ,年龄 3 3~ 90岁 ,平均 67岁。胆总管结石 1 0例 ,外科术后残余结石 3例 ,再发结石 3例 ,重症胰腺炎 4例 ,胆道蛔虫症 3例。伴梗阻性黄疸 8例 ,其中单纯取石 1 0例 ,加ENBD 1 3例。2 手术方法先行 ERCP检查 ,使胆系显影 ,了解胆总管宽度及胆结石部位、大小、个数 ,决定是否行 EST,然后根据结石大小决定取石…  相似文献   

9.
唐历  梁朝群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1):1030-1032
梗阻性黄疸对机体多个系统器官造成损害 ,大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但手术病死率较高[1]( 4%~ 43 % )。恰当的围手术期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手段。我院自 1 991年 6月至2 0 0 0年 1 2月收治梗阻性黄疸患者 83例 ,在围手术期根据梗阻性黄疸的病理变化做了相应的处理 ,现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83例 ,男 47例 ,女 3 6例。年龄 3 8~ 81岁 ,平均 56.7岁。经彩超检查 83例 ,术后彩超复查 40例 ,CT检查 43例 ,ERCP5例 ,PTC 3例 ,手术探查及术后病理证实 ,良性病变引起的梗阻性黄疸 62例占 74.7% (胆总管…  相似文献   

10.
鼻胆管引流在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鼻胆管引流(ENBD)是在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内镜治疗技术。我院1997年8月~2000年8月对30例胆总管下段结石致梗阻性黄疸、化脓性胆管炎行ENBD均获成功,症状减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2~80岁,平均61岁。患者均经ERCP检查,结合B超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致梗阻性黄疸或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其中合并急性胆囊炎5例,急性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冠心病、心功能Ⅳ级、频发室性早搏1例。主要临床表现:腹痛13例,黄疸14例,发烧7例,腹胀2例。肝功检查:总胆红  相似文献   

11.
内镜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内镜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病因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 分析我院急诊内镜诊疗ABP18例,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18例ABP病因分别为胆管结石12例,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1例,胆道蛔虫1例.十二指肠乳头炎2例,壶腹癌1例.Oddi氏括约肌功能紊乱1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ABP的病因诊断明显优于B超、CT和MRCP。18例ABP行急诊内镜治疗均获成功,其中9例行急性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9例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未出现与内镜诊疗相关的并发症。18例.ABP经内镜治疗后均获得良好效果.1例合并胆道及肺部感染(5.6%),1例合并胰腺假性囊肿(5.6%),未出现其它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论 ER-CP对ABP的病因诊断优于B超、CT和MRCP,EST和ENBD是治疗ABP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欧娅  聂玉强 《广州医药》2006,37(5):9-11
目的 评价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在诊断及治疗胆胰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ERCP及EST术与术前B超、CT及MRCP检查的准确性.结果 61例中58例ERCP造影成功,造影成功率95.1%,2例取石失败,3例未取净,其中9例行CT,25例行MRCP检查.B超、CT和MRCP与ERCP的总符合率分别为67.2%、77.8%和92%(23/25),其中MRCP对结石诊断符合率93.3%(14/15),对炎性狭窄诊断符合率100%(9/9).ERCP检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MRCP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ERCP和EST诊断胆胰疾病准确率高,患者痛苦小,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安全有效;MRCP为无创检查,对胆管内疾病的诊断几可达到ERCP诊断水平,但不能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在胰胆管造诊断梗阻胆道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胰胆管成像技术。它利用 MR重 T2 的效果使含水器官显影 ,与常规 MR横断面影像结合 ,提高了诊断水平。我院自 1 997年 5月~2 0 0 0年 2月共做了 75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997年 5月~ 2 0 0 0年 2月我们对 75例外科病人做了 MRCP并同时做常规 MR检查。其中男 5 1例 ,女 2 4例 ,年龄 2 7~ 83岁 ,平均 6 5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上腹痛、黄疸、上腹包块等。检查前均行 B超检查 ,1 5例曾行 ERCP,2 3例有 CT图像 ,所有病例均经外科手术 ,内镜及病理检查证实诊断。 75例中非肝胆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及减少并发症的途径。方法 :全部患者先接受了 B超或 CT检查 ,后进行了诊断性逆胰胆管造影术 ( ERCP) ,并根据病情分别采用内镜乳头切开 ( EST)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 EPBD)治疗。结果 :采用 EST治疗 5 9例 ,1次取石成功5 4例 ( 91 .5 % ) ,术后并发症 4例。采用 EPBD治疗 30例 ,1次取石成功 2 8例 ( 93.3% ) ,并发症 1例。结论 :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相对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诊治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大明  汪涛  何世举 《重庆医学》2003,32(10):1377-1378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诊治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近20年收治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病人3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残余胆囊伴结石8例,残余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11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0例,残余胆囊伴胆总管结石2例,胆道狭窄6例,肝门完全梗阻1例;B超检查30例,ERCP检查18例,PTC检查1例;行残余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3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6例,行内窥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4例。行胆道狭窄整形、内衬T管引流术3例,行胆肠Roux-Y吻合术、吻合口内衬外引流术3例,行肝门梗阻胆道穿通置管经十二指肠乳头内引流术1例。结论: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原因复杂,首选B超检查,必要时ERCP检查以及其它检查助诊;根据不同梗阻性黄疸原因采用相应手术方式治疗;强调做好胆囊切除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ERCP诊治胆胰疾病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桂军  黄范英 《华夏医学》2000,13(3):268-270
自1999年1月至2000年1月,我科共进行89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同时在内镜下治疗30例,占本组的33.71%。通过对上述病例分析,着重探讨ERCP的诊断及治疗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本组男59例,女30例。年龄29~76岁,平均(54.5±11.4)岁。病史1~35年。临床上绝大多数有反复上腹痛,部分有皮肤、巩膜黄疸、畏寒发热及皮肤瘙痒、消瘦等症。术前全部行B超和(或)CT检查,临床拟诊不明原因黄疸18例、腹痛待查8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8例;诊断胆总管结石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6例、胆囊结石8例、胆囊并胆管结石6例、胆管癌3例、化脓性胆管炎4…  相似文献   

17.
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效果良好。但临床上有少部分患者术后仍反复发作右上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 ,传统被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其发病率高达 4 %~ 4 0 % [1] 。以下对本院近 5年收治的2 8例此类患者进行分析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 10例 ,女 18例 ,年龄 35~5 7岁 ,平均年龄 4 8岁。患者术前经B超、CT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急诊手术 6例。症状出现时间为术后 6个月以内 ,19例再次施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经B超、CT、内镜、ERCP、MRCP、上消化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胰管汇合部微小病变引起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内镜下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对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影像学检查未能明确病因的11例复发性急性胰腺炎,行十二指肠镜检查,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及乳头肌切开治疗,并定期随访。结果:全部病例经B超、CT、MRI未能明确病因,ERCP病因诊断率45%(5/11),EST病因诊断率100%。EST后全部病因得以根除。随访半年至1年半后,谷氨酰转肽酶恢复正常,急性胰腺炎无1例复发。结论:对胆胰管汇合部微小病变引起的复发性急性胰腺炎,ERCP及EST是理想的诊断及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潘全球 《华夏医学》2001,14(6):863-863
肝外梗阻性黄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 ,引起梗阻性黄疸的原因很多 ,表现复杂多变。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现将我院经超声显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5 9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9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均为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住院病例 ,其中男 40例 ,女 19例 ,年龄7~ 76岁 ,平均年龄为 42岁 ,均系临床诊断或疑诊为梗阻性黄疸的住院患者 ;经 B超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1.2 方法 使用仪器为 SONOACE6 0 0 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为 3.5 MHz。患者禁食 8h以上 ,按常…  相似文献   

20.
ERCP对壶腹周围疾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壶腹周围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2例患者均进行ERCP和B超检查,部分患者做CT检查及胆汁超高倍显微镜检查;并将ERCP与B超、CT对壶腹周围疾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ERCP对结石的诊断正确率为97.7%,明显高于CT的71.4%和B超的61.6%;ERCP、B超和CT对胰头癌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3.3%、77.8%和88.9%,差异无显著性(P〉0.05);ERCP对壶腹部癌和胆总管下段癌的诊断正确率为95%,而CT和B超分别为55.6%和45%,差异有显著性(P〈0.01);ERCP对十二指肠乳头炎和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正确率为100%,而CT和B超分别为21.4%和11.1%,差异有显著性(P〈0.01);17例胆汁超高倍显微镜检查中70.6%发现微胆石:而ERCP、B超和CT检查均未能发现微胆石。结论ERCP可清晰地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周围及整个胰胆管形态,对胆道及壶腹部肿瘤、胆总管下段结石等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不明原因的胆管扩张,行ERCP时取胆汁做超高倍显微镜检查有助于微胆石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