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单独或共同作用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下肢和(或)足溃疡或坏疽等综合因素所致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1956年由Oakley等首先提出用“糖尿病足”这一名词,1972年Catterall将其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DF作为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治疗与防护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线 《重庆医学》2007,36(8):767-767
糖尿病足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大中小微细血管普遍受累的血管病变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和坏疽,虽然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已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目前仍没有一种方法可完全治愈该病,因此提倡糖尿病足的预防胜于治疗,糖尿病患者要重视足的保护[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有20%的患者因为肢端坏疽而被截肢,预后不良是造成其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简称DF,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慢性致残性并发症。主要因为下肢中小血管病变、微循环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及感染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减退、肢体发凉、疼痛、溃疡及坏疽等,俗称“老烂脚”。以往的治疗方法是局部清创、冲洗、外敷抗菌素,也就是用碘酒、硫柳汞酊、龙胆紫、胰岛素、庆大霉素、甲硝唑、山莨菪碱或苯妥英钠等药液冲洗外敷,往往效果不理想,而且那些杀菌作用强烈的药剂,对肌肤的刺激作用相当大,有一定的副作用,创口经久不愈。  相似文献   

4.
俞光荣  陈雁西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6):1806-1807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下肢外周血管病变所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受损。据报道全球约1.5亿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部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发病率为15%;糖尿病足伴深度感染发病率为3%-4%;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单独或共同作用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下肢和(或)足溃疡或坏疽等综合因素所致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逐渐增加趋势,约12%~25%的糖尿病人在病程进展中并发足部溃疡。典型的糖尿病足临床表现为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踱行、静息痛、肢端坏疽,严重者需截肢。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综合治疗极为重要。糖尿病足的防治目标是预防为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临床诊断与治疗新概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56年Oakley首先提出糖尿病足一词;1972年Catterall将糖尿病足定义为“已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称为糖尿病足”。国际上一直通用40余年。但通过临床观察,糖尿病坏疽并非限于足部。还可发生在上肢及手、头面部、颈部、背部、臀骶部等均可发生溃疡或坏疽,虽然足部占多数,但糖尿病足这一名称还不能完全代表糖尿病坏疽的临床诊断。根据大量临床资料证实,于1981年提出糖尿病合并肢端坏疽这一名称,或糖尿病合并某部位坏疽比较确切,有待国际会议磋商。目前仍用糖尿病足或肢端坏疽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DF)是指凶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因合并感染引起肢端坏疽称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是糖尿病足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具有很强的致残性,最终结局是溃疡、截肢和死亡,目前尚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为了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我们自2003年1月-2007年6月应用内科综合疗法治疗8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观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又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并且花费巨大,也是糖尿病护理中的一大难题。我科自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根据经典Wagner分级法忙’见表对26例Ⅱ—Ⅲ级糖尿病足病人采用综合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又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我科自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对16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脉乐宁、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严重病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引起下肢缺血和周围神经病变而发生感觉障碍合并感染导致的足坏疽,足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其中50岁以上患者占88%。将本科2001年~2003年用脉乐宁、山莨菪碱治疗20例糖尿病足患者受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牛荣玺 《当代医学》2014,(29):24-24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足患者50例,Wagner分级后采用内外科综合疗法治疗,随访观察。结果50例患者中,治愈29例,好转15例,6例无效,行截肢术,治愈率为58%,有效率为88%。结论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可以降低截肢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状况,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坏疽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兰 《广西医学》2004,26(2):234-235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合并细菌感染可使病情加重,血糖升高,医疗费用增加,截肢率和死亡率增加^[1,2]。本文研究目的是了解糖尿病足坏疽的细菌学特点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和能力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我院1999年12月至2004年9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感染36例,现结合文献对其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1999年WHO对糖尿病足的定义: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大家健康》2011,(10):63-63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是由于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外伤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导致下肢截肢的重要原因,严重增加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糖尿病足是一种全身疾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晚期多需截肢,治疗需从全身和局部两方面着手,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情况加以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4例符合WHO1999年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男13例、女11例,年龄39~75岁,平均62.3岁,病程8~23年,平均18.2年,入院时空腹血糖9.6~25.3mmol/L,餐后2小时15~30mmol/L,HbA1c8.2%~11.5%。诱发因素:自发水疱6例、烫伤5例、…  相似文献   

17.
钱才凤 《海南医学》2008,19(1):82-82,6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一组由严重下肢血管病变或神经病变及感染所引起的肢端缺血、溃疡和感染征候群,是导致下肢截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林凌 《海南医学》2005,16(7):146-148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而糖尿病足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发生率逐年升高,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分泌代谢病,它可使血管病变致肢端缺血坏死和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合并感染的足称为糖尿病足,又称为肢端坏疽,它是糖尿病足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糖尿病人的健康及生命。  相似文献   

20.
《大家健康》2012,(4):71-71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鞋应宽大、舒适、合脚,使足趾在鞋内完全伸直,并稍可活动,鞋的透气性要好,以皮鞋布鞋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