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胡继红  成金罗  叶新华  凌琰 《临床荟萃》2012,27(5):379-381,385
目的 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aibetes,T2DM)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2 215例T2DM患者(男1 142例,女1 073例)腰椎正位1~4椎体(L1~4)、左侧髋部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转子内区(Inter),髋部总体(Htot)和华氏三角(Wa rd) BMD.结果 ①中老年T2DM患者L1~4、Neck、Troch、Inter、Htot和Ward BMD在3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测量部位中Ward区BMD绝对值最低,是BMD变化的敏感的区域.②女性各测量部位BMD均低于男性(P<0.01).男女L1~4、Inter、Htot、Neck、Troch、和Ward区BMD分别为0.88(0.10) vs 0.78(0.22)、1.12(0.19) vs 1.00(0.23)、0.96(0.16) vs0.83(0.15)、0.82(0.15) vs 0.73(0.18)、0.69(0.14) vs 0.57、0.60(0.18) vs 0.52(0.22).③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为4组后比较BMD,随着BMI值的增加,各测量部位BMD呈上升趋势.结论 中老年T2DM患者BMD骨峰值出现在30~40岁.T2DM患者女性BMD值在各个测量部位均低于男性.各部位BMD随BMI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骨密度(BMD)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BMD仪对32例脑卒中患者(卒中组)患侧股骨和10例健康人(对照组)股骨进行BMD及T分值检测,分析影响BMD变化的可能因素。结果:卒中组患者BM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回归分析显示,卒中组患者患侧股骨颈(Neck)BMD与性别呈负相关,三角区(Ward)BMD与病程呈负相关(均P0.05);大转子(GT)BMD与性别呈正相关(P0.01),与病程呈负相关(均P0.01)。T分值分析中,GT有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即男性T分值高于女性。结论:脑卒中患者患侧股骨BMD明显下降;性别和病程与BMD改变密切相关,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空服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和骨密度变化,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85例糖尿病患者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受试者的腰椎(L2~L4),股骨上端(Neck、Ward三角、Troch)骨密度,并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结果男性糖尿病组L2~L4,Ward三角区BM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股骨颈、大转子区BMD低于男性对照组(P<0.01);女性糖尿病组L2~L4,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区BMD均低于女性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可致骨密度降低,除积极治疗外,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防止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及骨密度(BMD)的变化。方法将277例女性T2DM患者分成A组(50岁)、B组(50~70岁)、C组( 70岁)。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所有患者腰椎及左侧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值,并测定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等生化指标。结果 277例女性T2DM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为50. 2%,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C组腰椎及左侧股骨近端BMD较A组、B组均显著下降(P 0. 05),B组各部位BMD较A组显著下降(P 0. 05)。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随年龄增长而增加,C组较A组、B组显著升高(P 0. 05);骨代谢标志物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C组较A组显著升高(P 0. 05);C组甲状旁腺素(PTH)较A组、B组显著升高(P 0. 05);血磷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C组较A组、B组显著下降(P 0. 05)。女性T2DM患者腰椎及股骨近端BMD与年龄、病程呈显著负相关(P 0. 05),L_1~3、Neck、Torch、Ward's部位的BMD与β-CTX呈显著负相关(P 0. 05)。腰椎及股骨近端BMD与25羟基维生素D呈显著正相关(P 0. 05),L_1~4、Neck、Torch部位BMD与BMI呈显著正相关(P 0. 05),L_1、L_3、Neck、Ward's部位的BMD与血磷呈显著正相关(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女性T2DM患者腰椎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而年龄、β-CTX、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是女性T2DM患者髋部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T2DM患者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吸收代谢指标升高,需关注50岁以后女性T2DM患者的骨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 )指数能否作为骨折风险的初筛指标。方法 Lu-nari 双能 X 线吸收仪测量患者腰椎 L1-4,髋部股骨颈、股骨干、大转子、Ward′s 三角区的骨密度(BMD)值,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将160例患者分为骨质正常组、骨含量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比较3组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等危险因素的差异,及3组患者各部位的 BMD 值及矿盐水平的差异,对3组患者各部位的 BMD 值与 OSTA 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 OSTA 指数预测 BMD 值的价值。结果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 )患者骨质疏松组、骨含量减少组、骨含量正常组,在年龄、病程两两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腰椎、股骨颈、Ward′s 区、大转子、股骨干的 BMD 值及矿盐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腰椎、股骨颈、股骨干、Ward′s 三角区的 BMD 值与 OSTA 指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OSTA 指数作为绝经后 T2DM 患者骨质疏松疾病筛查工具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与腰椎、股骨颈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89例绝经后T2DM患者的正位腰椎(L1~4)、左股骨颈BMD,并测定部分实验室相关指标,记录年龄、病程、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及计算体重指数(BMI)等,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与非骨质疏松组(NOP组)进行对比分析,另测定正常健康51例绝经后女性(对照组)正位腰椎(L1~4)、左股骨颈BMD及血清IL-6水平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绝经后T2DM患者IL-6水平升高(t=2.636,P=0.009),左股骨颈及腰椎(L1~4)BMD均下降(t=-2.127,P=0.035;t=-2.026,P=0.045);OP组与NOP组比较IL-6升高(t=2.117,P=0.038),左股骨颈及腰椎(L1~4)BMD均下降(t=-7.274,P<0.001;t=9.213,P<0.001).结论:绝经后T2DM患者IL-6水平升高,绝经后T2DM患者腰椎、股骨颈BMD的降低与IL-6水平升高可能有一定的关系,IL-6水平升高对腰椎、股骨颈BMD的影响程度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空服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和骨密度变化,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85例糖尿痛患者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受试者的腰椎(L2~L4),股骨上端(Neck、Ward三角、Troch)骨密度,并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结果男性糖尿病组L2~L4,Ward三角区BM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股骨颈、大转子区BMD低于男性对照组(P<0.01);女性糖尿病组L2~L4,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区BMD均低于女性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可致骨密度降低,除积极治疗外,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防止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并发白蛋白尿但肾功能正常患者的骨密度(BMD)变化。方法纳入116例肾功能正常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和45例绝经后健康女性对照者(A组)。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C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D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所有受试者腰椎及髋部BMD值。结果 4组L3、股骨大转子区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L3的BMD较A组显著降低,D组股骨大转子区BMD较A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绝经后T2DM患者BMD较绝经后健康女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骨密度(BMD)变化及相关生化指标的情况.方法 将93例T2DM患者按其BMD值分为OP组(n=59)及非OP组(n=34),比较2组年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血钙、血磷和血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P组患者的年龄、BMI、BMD、血钙、血磷、血ALP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非O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的BMD与年龄、HbA1c、尿微量白蛋白、血ALP呈负相关,与BMI呈正相关,与FBG无相关性.结论 高龄、消瘦、高血碱性磷酸酶、糖尿病肾病均为T2DM合并OP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102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2~L4)、股骨上端[包括股骨颈(Neck)、华氏三角(Ward)及股骨粗隆(Troch)]和全身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根据T值将这些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44例)、骨量减少组(36例)和骨质疏松组(29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N-端中段骨钙素(N-MID-OT)、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ype 1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t P1NP)和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的浓度,比较三组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并对BMD与各项骨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骨密度的降低,骨代谢指标的水平逐渐增高,其中,N-MID-OT和β-CTX的水平在三组间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t P1NP在骨质疏松组和其余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LP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骨量减少组中,N-MID-OT与Neck、Troch及全身的BMD呈负相关(r=-0.754,-0.663,-0.743;P0.05),β-CTX与Ward的BMD呈负相关(r=-0.273;P0.05);骨质疏松组中,N-MID-OT与所有部位的BMD呈负相关(r=-0.736,-0.562,-0.715,-0.521,-0.436;P0.05),β-CTX与Neck、Ward及全身的BMD呈负相关(r=-0.532,-0.614,-0.764;P0.05)。结论: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呈负相关,两者联合评估有助于早期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纤维化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筛选T2DM患者539例,依据腹部超声分为T2DM组(n=234)、T2DM+NAFLD组(n=305),再依据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评分(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fibrosis score,NAFLDFS)分为<-1.455排除纤维化亚组、-1.455~0.676可疑纤维化亚组、>0.676诊断纤维化亚组,行骨密度检查并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功能及血脂等血清学指标。结果:与T2DM组相比,T2DM+NAFLD组股骨颈、Ward’s三角、大粗隆、股骨干及全部股骨的骨密度及T值下降(P<0.05)。与-1.455~0.676亚组及<-1.455亚组相比,>0.676亚组股骨颈、Ward’s三角的骨密度及T值下降(P<0.05)。T2DM组和T2DM+NAFLD组骨量异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存在差异(48.29%vs 65.90%,P<0.01);<-1.455亚组,-1.455~0.676亚组,>0.676亚组骨量异常发生率存在差异(48.39%vs 67.98%vs 82.5%,两两比较均P<0.01)。相关性分析示:NAFLDFS与股骨颈、Ward’s三角的骨密度及T值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在控制年龄、性别、BMI、病程、FBG、ALT、HDLC、HbA1C及载脂蛋白B(APOB)后,NAFLDFS评分是骨量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1.455~0.676亚组相对于<-1.455亚组骨量减少的风险增加(OR=2.235,95%CI 1.040~4.803,P<0.05);>0.676亚组相对于<-1.455亚组骨量减少的风险增加(OR=4.463,95%CI 1.221~16.308,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肝纤维化患者骨密度减低,两者具有相关性,进展性肝纤维化是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太极拳锻炼对绝经后女性骨密度、骨质疏松发生情况的影响以及不同太极拳锻炼年限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105 名绝经后女性分为太极拳组(n=54)和对照组(n=51),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结果太极拳组L1、L2、股骨干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L4、左股骨颈、左Wards 三角区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太极拳组骨质疏松患病率(31.48%)略低于对照组(39.22%),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练习太极拳5 年以上的绝经后女性在L1、L2、左股骨颈、左Wards 三角区、股骨干部位的骨密度值高于练习太极拳小于5 年的绝经后女性(P<0.05)。结论长期锻炼太极拳可改善绝经后女性骨密度水平,降低骨质疏松患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骨代谢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的T2DM男性患者,根据多导睡眠监测仪(PSG)中的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分为单纯T2DM组(对照组)、T2DM合并轻度OSAHS组(轻度组)、T2DM合并中重度OSAHS组(重度组),测定血清钙(Ca)、磷(P)、维生素D(VitD)、骨钙素(OSTE)和其β 胶原特殊序列(β CTX)的浓度, 同时测定平均血糖水平(M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用美国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椎 (L1 4) 及左侧股骨(LF)骨密度(BMD)。分别比较3组血糖、骨代谢指标、骨密度指标,并分析AHI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3组P、OSTE、β CTX、及L1 4 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 轻、重度组MBG、HbA1c增高,VitD、Ca及LF BMD降低(P<0.05);重度组VitD、Ca、MBG、HbA1c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OSAHS合并T2DM患者AHI与BMI、MBG、β CTX呈正相关(r=0.607, 0.208, 0.169,P=0.000, 0.014, 0.046);与VitD呈负相关(r=-0.276, P=0.001)。结论 OSAHS可能会进一步加剧T2DM患者糖代谢和骨代谢紊乱,且随着OSAHS的病情进展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骨钙素水平与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骨密度(bone minaral density,BMD)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共纳入505例绝经后女性,其中T2DM住院患者305例,非糖尿病对照者200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腰椎(第2至第4腰椎)、股骨颈和全髋的BMD,同时检测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组患者的血清OC水平显著降低(P<0.05),腰椎、股骨颈、全髋的BMD及体质量指数显著增高(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和糖尿病病程后,血清OC水平与腰椎及全髋的BMD间仍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结论:血清OC水平与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腰椎及全髋的BMD密切相关,随着OC水平的升高,BMD呈下降趋势,提示血清OC水平可作为早期筛查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生化指标,结合血清OC水平和BMD能更好地预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的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定量CT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苏北人民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研究对象同时接受双能X线吸收定量法(DXA)和定量CT两种方法分别检测腰椎骨密度和体积骨密度,根据DXA测量的椎体骨密度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比较2组性别、年龄、病程、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C肽(FCP)及餐后2 h 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碱性磷酸酶、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TH)、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血清骨钙素(N-MID)、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TP1NP)、维生素D、肌酐等指标的差异并行相关和回归分析。 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较男性高(46.4% vs 29.3%;χ2=8.319,P=0.012);骨质疏松组年龄、病程、HbA1c、PTH、CTx较非骨质疏松组高(P<0.05),骨质疏松组BMI、N-MID、TP1NP、维生素D较非骨质疏松组低(P<0.05);CTx与2hPG呈负相关(r=-0.165,P<0.05);TP1NP与FPG(r=-0.224)、2hPG(r=-0.191)呈负相关(P<0.05);N-MID与FPG(r=-0.280)、2hPG(r=-0.183)、三酰甘油(r=-0.293)、HbA1c(r=-0.238)呈负相关(P<0.05);维生素D与病程(r=-0.224)呈负相关,与BMI(r=0.167)呈正相关(P<0.05)。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与年龄(r=-0.371)、HbA1c(r=-0.173)、病程(r=-0.230)呈负相关(P<0.05),与BMI呈正相关(r=0.231,P<0.05)。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与年龄、病程、BMI、HbA1c、PTH、CTx有线性回归关系;定量CT与DXA检测方法相比,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0.3%,定量CT诊出率较DXA高(P<0.05)。 结论(1)糖代谢和骨代谢有相关关系,血糖控制不佳,骨形成减少;(2)女性、高龄、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险因素,BMI在一定范围适度增加为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3)年龄、HbA1c、病程、PTH、CTx、BMI对腰椎骨密度的影响依次增大;(4)定量CT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前白蛋白(PA)与血糖控制的关系初步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营养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检测35例血糖控制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达标组)的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等,并与37例血糖控制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未达标组)和30例正常糖调节者(健康组)对照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三组间BMI及ALB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达标组、达标组及健康组血清PA值分别为(169.69±70.13)mg/L、(187.59±46.20)mg/L和(204.37±34.04)mg/L,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未达标组明显低于达标组及健康组(P<0.05)。结论 PA与血糖控制情况有关,并可用于评价2型糖尿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绝经后妇女(观察组)和正常育龄期妇女(对照组)的骨代谢相关指标,及瘦素、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探索骨质疏松症发病可能的相关因素;观察口服阿仑膦酸钠肠溶片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照组25例不加任何处理.观察组42例受试者给予以口服钙尔奇D600 mg/d以及阿仑膦酸钠肠溶片70 mg,每周1次,连续服用6个月.分别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骨密度指标及瘦素、IL-6水平,以及观察组服药前、服药6个月末和停药1年后腰椎2~4(L2~4)、左侧股骨颈、Ward三角区、股骨粗隆的骨密度,以及血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肝、肾功能,血清钙(Ca)、磷(P)等生化指标,综合评价口服阿仑磷酸钠肠溶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2~4及左股骨颈、股骨粗隆和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显著减少(P<0.01);观察组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69.22±7.01)μg/L vs (11.37±4.86)μg/L( P<0.01).应用阿仑膦酸钠肠溶片治疗6个月末,观察组L2~4以及左股骨颈、股骨粗隆和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加,治疗前、治疗后和停药1年L2~4(0.83±0.08)g/m3、(0.88±0.08) g/m3和(0.87±0.07)g/m3(p<0.05);股骨颈(0.68±0.11)g/m3、(0.72±0.07)g/m3和(0.73±0.06)g/m3( P<0.05);骨股粗隆(0.61±0.09)g/m3、(0.71±0.09) g/m3和(0.69±0.08)g/m3(P <0.01);Ward三角区(0.48±0.13)g/m3、(0.57±0.11)g/m3和(0.55±0.13)g/m3(P<0.01).ALP、BGP、TRA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 观察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绝经后骨代谢加快相关,与体脂含量及瘦素水平无明显相关.口服阿仑膦酸钠肠溶片可显著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的骨密度,降低骨转化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诊断及预防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医院内分泌科15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包括高血糖组74例及低血糖组76例),同时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75例,对其进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 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糖组β2-MG、mAlb、Cys C、hs-CRP、HbA1c分别为(2.45±0.80)mg/L、(30.23±10.05)mg/L、(1.35±0.53)mg/L、(8.45±4.03)mg/L、(14.05±3.35)%,明显高于低血糖组(P〈0.05)及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测HbA1c、hs-CRP、Cys C及相关肾功能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并发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