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下法包括通便和泻下(亦称为攻下),是中医重要治疗法则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所谓“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等,是其理论依据。广义的通下包括通便、泻水、攻瘀、逐痰等,故此法是祛除顽固病邪的一种治法,狭义的通  相似文献   

2.
孙一民教授临证 50余载 ,学验俱丰 ,应用下法治疗急腹症、痛症疗效显著。兹将其应用下法经验简介如下。下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八法之一。下法是以泻下或润下的药物来通导大便 ,消除积滞 ,荡涤实热 ,攻逐水饮的一种治疗方法。下法始见于《黄帝内经》 ,形成于仲景 ,发挥于从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其下者 ,引而竭之 ;中满者 ,泻之于内 ,……其实者 ,散而泻之。到东汉末年 ,张仲景有关下法的论述已较为具体 ,他提出了阳明急下与少阴急下等。至金元时期 ,张从正丰富了下法的内容。他指出 ,下法能使陈积去而肠胃洁 ,症瘕尽而荣卫昌 ,不…  相似文献   

3.
妇人病与男子病大体相同,所异者,惟经带、妊娠、产后、妇人杂病诸项而已。妊娠之名,始见于《金匮·妊娠病脉证并治》中,亦即《素问·腹中论》所称之“重身”。乃指从怀孕至分娩之整个阶段。妊娠病,有生理者,即妊娠中似病而无邪害,所谓:“身有病而无邪脉”。有病理者,即如外邪伤胎、胞阻、  相似文献   

4.
<正> “虚者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第六十九难》)、“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难经·第七十九难》)、“火者木之子也,水者木之母也……”(《难经·第七十五难》)等子、母穴不同特性及子母配穴理论,在经络学说及针灸临床中占有相当位置。我们曾以人体体表超弱冷光信息为指  相似文献   

5.
经络理论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理论基础《灵枢·海论》曰 :“夫十二经脉者 ,内属于腑脏 ,外络于支节” ,说明人体的经络是沟通脏腑和体表的通路。《素问·调经论》也说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髓 ,以行其气血 ,血气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成。”强调了经脉与五脏的联系及经脉的重要性。《灵枢·经脉》中则更加详细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脏腑络属关系及经脉是动病、所生病 ,这不仅强调了脏腑经络的相关性 ,也为脏腑表里相关理论打下了理论基础 ,为诊断疾病提供了依据。《灵枢·九针十二原》又云 :“五脏有疾也 ,应出十二原”。以上这些都说明了经络及经络上的腧穴与五…  相似文献   

6.
攻下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大法,是中医八法之一,攻下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留者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云:“因其重而减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伤寒论》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峻下、缓下、和下、润下和导下等法,从而发展了《内经》攻下的理论。近年来余等在临床上用攻下法治疗各科杂病,取得了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1脑血管病脑血管病属中医“中风”病范畴,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  相似文献   

7.
对《伤寒论》下法的探讨李永清聂耀高美先1(中蒙医系,1.图书馆)下法,是中医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张仲景在《内经》“中满者,泻之于内”与“留者攻之”等理论原则指导下,针对各种应下之证,立法、处方、用药,既具体又实用。1下法分类《伤寒论》中有113条提及下...  相似文献   

8.
郑魁山教授,师承祖业,献身针灸五十余年,治学严谨,经验丰富,在针刺手法及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研究上颇多创新,兹就笔者随师所及,整理如下。 辨证立法 善用八法治病 郑老认为,针刺治病应在正确辨证立法的前提下,得当配穴,再施以不同的针刺手法,以达到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目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高者,因而越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寒者热之;清者温之;温者清之;坚者削之”。《灵枢·经脉篇》说:“虚则补之”。历代医家对治法有很多补充和发展,如《医学入门》中说:“吐,针内关入三分,先补六次,泻三次,  相似文献   

9.
在急腹症中,应用中医治病八法中的“下法”较多,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总攻疗法”,是下法的一大发展。下法为运用具有通便泻下的药物组成方剂,以通利大便,荡涤胃肠达到排除病邪为目的,又称为泻下法或攻下法。《伤寒论》说“随其实而泻之”,“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内径》有所谓“实则泻之”。均说明实症宜采用下法治疗。现将笔者在急腹症中应用下法的体会作一小结: 一、下法治疗急腹症的机制急腹症的病理主要是梗阻不通和炎症,由于梗阻促进了细菌繁殖,加重了炎症,而  相似文献   

10.
通卜法源于《內经》,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其在下者,引而竭之。”仲景撰用《素问·九卷》……为《伤寒杂病论》,在总结《内·难》等书经验基础上创立了《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法则,对于通下法的运用,大法大方,俱已悉备。通下法是临床上治病的重要方法,其目  相似文献   

11.
病态处方,即不合格的处方。鉴于庸医日多,方药杂乱日众,元·王好古乃有《此事难知》之作。而清·陈修园以普及等为名倡《医学实在易》,从而病处方日益泛滥,给患者带来灾难。诚如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曰:“若不问其病之何因及兼病之何因,而徒曰某病以某方治之,其偶中者则投之或愈,再以治他人则不但不愈而反增病,必自疑曰:何以治彼效而治此不效,并前此之何以愈,悟亦不知之,则幸中者少而误治者多,终身治病而终身不悟,历证愈多而愈惑矣。”危害之大,不言而喻。何以致此,约有十二,为校时弊,探讨如下。1不明医理明·张介宾《景岳…  相似文献   

12.
论脑为"元神之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或称“脑髓”,又名髓海,深藏于头部,居颅腔之中,是精髓和神明汇集发出之处,又称为元神之府。《素问·五藏生成篇》云:“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本草纲目》载:“脑为元神之府。”所谓“元”者,乃起始而混然未分之谓也,《尔雅·释诂》云:“元,始也”。人体初生之神则曰“元神”,即元始之神,是曰“先天之神”,先天主生不主用。1脑为“元神之府”的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半夏泻心汤系汉·张仲景治疗痞证的主方之一.《伤寒论》149条(赵本)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云:“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由于原文叙证简单,未言病机,故后世医家对此阐发,各有见解,以致后学者临证时莫衷一是,难以把握。本文试从以下两方面谈谈  相似文献   

14.
三焦为六府之一。《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同时,三焦也为十二官之一。《素问·十二藏相使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又《素问·五藏别论》说:“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则所谓三焦,好  相似文献   

15.
从古至今 ,中风属危急重症 ,研究者颇多 ,见仁见智 ,或主外风 ,或主内风 ,论治必言熄风 ,殊不知中风既成多无风。邵念方教授通过对中风理论的分析研究 ,积三十余年临床经验 ,结合当今中风理论研究成果 ,提出“中风无风论”。现就个人体会 ,对此新思想探讨如下。1 中风发病源于风 ,中风既成则无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灵枢·刺节真邪》云 :“虚邪偏客于身半 ,发为偏枯”,即是内虚邪中之“外风论”。《素问·生气通天论》又云 :“阳气者 ,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即是“内风论”。仲景又承袭《内经》内虚邪中之“外风…  相似文献   

16.
胞阻刍仪     
胞阻,中医妇科病名。首载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其云:“……有妊娠下血,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意言胞阻指妊娠下血腹痛。而后世对此病有歧义。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妇人妊娠病诸候》云:“夫漏胞者……亦名胞阻。”《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则云:“妊娠腹痛,名胞阻。“《女科综要》又云:“妊娠腹痛,又称胞阻、子痛……。”《中医妇科学》五版教材中则言:“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小腹疼痛者,称为妊娠腹痛,亦  相似文献   

17.
下法在儿科临床中应用时,历代医家多言慎重,如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指出:“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疳。”然而在同一本书中,他又载述了大黄丸、三黄丸、泻青丸、犀角丸等十几张含大黄的名方,应用于心热、肝热、胃热之证,这就存在一个审...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下法的运用山西汾阳医院(032200)牛建义长治市人民医院魏文义下法是中医常用的治法之一。它是通过荡涤肠胃,使停留于体内的燥屎、宿食、水饮、痰积、瘀血、实热、冷积等从下窍排出以祛邪治病的一种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  相似文献   

19.
东垣以补土派而著称医林,但他于脾胃治法并非局限于一补,正如他所说:"发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脾胃论》·脾胃胜衰论)其意为:脾胃为病不一,临证之际必须详审证情,相机用药,不可划一.  相似文献   

20.
辛散补肝的理论源于《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这是《内经》治疗肝病的基本原则之一,于临床立法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里所谓“辛”,是指药物之味,“欲散”,是指肝之性质。肝之特性,欲散而苦敛,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疏泄条达,则宣畅气血,气血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