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房患儿入院时即进行肠道病毒筛查的意义.方法 在2009年5月~2010年5月对每位新人患儿首先进行隔离,然后进行咽拭子及粪便采样,采样用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A16型.对采样检测阳性的个体及密切接触人群进行系统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新生儿存在肠道病毒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生后感染几种方式,感染率分别为2.72%、6.28%、15.76%.结论 预防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在院前及院内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究分析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综合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肠道病毒感染的新生儿6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肠道病毒感染的新生儿症状分析,所有患儿中以无菌性脑膜炎患儿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空气层流净化技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空气采样检测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评价,对层流洁净技术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空气洁净效果和感染控制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在连续2年运行中,对室内空气采样检测48次,合格率达到100%,室内物体表面共检测120次,卫生质量合格率为98.33%。在2年实际应用中,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共入住2 728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44例(47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61%(例次感染率为1.72%)。结论应用空气层流净化技术能较好地保持NICU空气洁净度,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许金菊 《新医学》2002,33(3):163-164
1引言 近年来,新生儿脐部感染日渐增多,其原因与医院内感染和社会获得性感染有关.了解目前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依据,我们收集了从1999年5月~2000年5月因脐部感染住院的63例患儿的脐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抗生素敏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高危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血行感染)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以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8 508例出院病例进行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本组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351例,医院感染率为4.1%.在351例新生儿医院感染中有新生儿血行感染26例,均为危重新生儿及早产/极低体重儿.结论 高危新生儿发生医院血行感染与患儿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及医院环境污染等关系密切.加强对重点患儿的管理、对侵入性操作以及对医院环境的清洁及消毒等环节的管理是降低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族链球菌(GBS)致新生儿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濮阳市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53例GBS血流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症状、合并感染情况、药敏特点及母体临床资料(母体胎龄、分娩方式、孕前检查、流产史、阴道炎、胎膜早破及产次)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GBS血流感染患儿以早发型为主,其中早发型35例,晚发型18例;35例早发型GBS血流感染患儿合并肺部感染16例(45.71%),个别患儿同时并发肺炎和脑炎;18例晚发型GBS血流感染患儿合并脑炎9例(50.00%);顺产、孕前无检查、有流产史、有阴道炎、胎膜早破及初产妇感染率增高,其感染率分别为73.58%、83.02%、71.70%、75.47%、69.81%、64.15%。结论新生儿GBS血流感染以早发型为主,晚发型多伴有中枢神经感染症状,其原因或与流产史、阴道炎和胎膜早破等因素相关。及时发现潜在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对降低新生儿GBS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肠道病毒(EV)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是新生儿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可通过胎盘、围生期或生后获得感染,也可因母亲、医护人员或新生儿间交叉感染在新生儿室引起暴发流行,因为新生儿感染症状不典型,与其他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鉴别困难.查阅文献有新生儿EV 感染的报道[1-2] .我们对2010 年7 月至10 月收治的46 例无菌性发热新生儿进行EV 检测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无菌性发热新生儿EV 的基因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9.
10.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的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市儿童医院2008年5~10月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采取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精心的护理及严格的管理,28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无1例死亡,均痊愈出院.为了避免该病的传播,加强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的护理管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2007-2008年北京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病毒分离和鉴定了解2007-2008年春夏北京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7年4-8月及2008年5-9月收集25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共356份,其中咽拭子255份(包括10份重症患儿标本),疱疹液标本101份.将所有标本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分离阳性的毒株用RT-PCR进行鉴定;对10份重症患儿标本除病毒分离外,还直接进行RT-PCR检测病毒核酸.结果 256例被检测患儿中188例为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73.4%.356份标本中共分离到239株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67.1%.其中疱疹液标本分离阳性率为75.2%(76/101),咽拭子标本分离阳性率63.9%(163/255),但两种标本接种细胞后出现病变的速度没有差别.重症患儿标本病毒分离阳性率50%(5/10).2007年的45例病毒分离株经肠道病毒通用引物PCR检测均为阳性,分型PCR显示,其中CA16占95.6%(43/45),EV71占4.4%(2/45);而2008年的143例病毒分离株经肠道病毒通用引物PCR检测142例为阳性,PCR分型显示,EV71占82.4%(117/142),CA16占16.8%(24/142).10份重症患儿标本直接分型检测结果均为EV71.结论 北京儿童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CAV16为主,2007年与2008年流行的优势型别不同,2007年主要为CA16,而2008年主要为EV71.本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均为EV7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病毒分离和鉴定了解2007-2008年春夏北京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7年4-8月及2008年5-9月收集25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共356份,其中咽拭子255份(包括10份重症患儿标本),疱疹液标本101份.将所有标本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分离阳性的毒株用RT-PCR进行鉴定;对10份重症患儿标本除病毒分离外,还直接进行RT-PCR检测病毒核酸.结果 256例被检测患儿中188例为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73.4%.356份标本中共分离到239株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67.1%.其中疱疹液标本分离阳性率为75.2%(76/101),咽拭子标本分离阳性率63.9%(163/255),但两种标本接种细胞后出现病变的速度没有差别.重症患儿标本病毒分离阳性率50%(5/10).2007年的45例病毒分离株经肠道病毒通用引物PCR检测均为阳性,分型PCR显示,其中CA16占95.6%(43/45),EV71占4.4%(2/45);而2008年的143例病毒分离株经肠道病毒通用引物PCR检测142例为阳性,PCR分型显示,EV71占82.4%(117/142),CA16占16.8%(24/142).10份重症患儿标本直接分型检测结果均为EV71.结论 北京儿童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CAV16为主,2007年与2008年流行的优势型别不同,2007年主要为CA16,而2008年主要为EV71.本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均为EV7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肠道病毒(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基因VP1序列的分子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应用通用引物和VP1段分子分型引物检测77例临床诊断为无菌性脑膜炎病儿(其中急性期63例.恢复期14例)脑脊液(CSF)的EVRNA,并对VP1分型引物扩增阳性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及分型研究。结果77例无菌性脑膜炎病儿CSF中,采用通用引物经两次PCR在急性期共获得阳性结果47例(占急性期的74.6%),恢复期3例(占恢复期的21.4%)。将EVRNA阳性的50例标本应用分型引物经两次PCR共获得阳性结果31例(占62.0%)。随机抽取27条阳性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通过BLAST软件与GenBankEV标准毒株进行同源性对比分析,相关序列同源性均在97%以上。结论采用分型引物扩增VP1部分序列并测序.将EV的VP1部分序列与GenBank中的EV标准毒株进行对比,根据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可以对EV进行型别鉴定.为EV的分型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孙宝昌  卢姝姝  吴矛矛  陈栋 《疾病监测》2019,34(12):1096-1099
目的研究流感病毒检测阴性的流感样病例(ILI)中肠道病毒(EV)的病原谱及其主要流行病毒型,为其防治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 — 2018年温州市ILI,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阴性病例进行EV检测;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EV的VP1区序列,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和基因分型。 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调查病例2 298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488例(21.23%),流感病毒阴性 1 810例(78.76%),其中,EV检测阳性254例(14.03%)。 EV感染全年均有发生,流行高峰为4 — 7月(70.47%)。 254例EV阳性标本中,测序成功并经基因序列比对获得基因分型的135例,可分为包含EV-A、EV-B和EV-C型的13个EV亚型,主要感染型别为柯萨奇病毒 A 组 6 型 (Cox A6)、Cox A2和Cox A10,分别占24.44%、22.22%和13.33%。 不同年份、月份、性别和年龄E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9、329.380、4.311、29.246,均P<0.05)。结论流感病毒检测阴性的ILI中EV是主要病原体之一,其病原谱复杂。 应重点加强低年龄组病例的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苏省徐州地区2009-2010年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2009年3-8月和2010年1-12月共采集徐州儿童医院门诊、住院及常规监测的511例疑似手足口病(HFMD)儿童患者的咽拭、肛拭标本,提取病毒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同时进行肠道病毒(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 A16)的特异性基因检测。结果 511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的标本中,总肠道病毒阳性288例,占56.36%;288个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病例中,EV71核酸阳性202例,Cox A16核酸阳性55例,构成比分别为70.14%和19.10%。≤5岁儿童感染的肠道病毒有EV71型、Cox A16型及非EV71非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5岁儿童则只有EV71感染病例。结论 2009-2010年徐州地区儿童手足口病患儿以1~3岁儿童为主,其主要病原是肠道病毒EV71型,其次是Cox A16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杭州市手足口病病原谱构成及其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的分子特征。 方法 采集210例疑似手足口病感染者的粪便标本及其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RT-PCR)方法进行初步检测,利用RT-PCR扩增部分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ox A16)阳性样本VP1基因区并测序分析。 结果 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表明,210例疑似感染者的粪便中, EV71、Cox A16 和其他肠道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60.95%(128/210)、21.43%(45/210)和9.05%(19/210)。10株EV71病毒VP1区核酸序列与JX509922、JX509924、JX509926、JX509927、 JX509928和 JX509929的同源性最高为95.7%~98.0%,且均属于EV71中 C4a亚型。 结论 EV71和Cox A16是杭州市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因此加强EV71和Cox A16的监测特别是EV71的检测,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健康儿童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状况,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6~7月采集828份健康儿童肛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病原分析,在2010年9月采集312份1~4岁健康儿童血液标本检测肠道病毒71型IgG抗体。[结果]健康儿童肠道病毒携带率为6.28%(52/828),在1~4岁儿童中肠道病毒71型IgG抗体阳性率为34.62%(108/312)。儿童血清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与年龄的关系尤为密切,儿童年龄越小,抗体阳性率越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感染EV71的抗体阳性率不断增加。[结论]肠道病毒核酸检测不能完全代表健康儿童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状况,肠道病毒71型IgG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迅速增高。其中≤3岁儿童最为明显,属于HEV71感染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韶关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12月的119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l6)。结果在1190份标本中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1.51%(137/1190),其中Ev71占60.58%(83/137),CoxAl6占39.42%(54/137);6月份高发,占29.08%(346/1190);男女比例为1.64:1,且0~4岁的患儿占93.11%。结论韶关地区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为主,6月份高发,主要分布在0-4岁,男性多于女性,实时荧光PCR可用于手足口病病原体的检测,对手足口病的诊疗和防控具有重兽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