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癌行肝移植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法 对9例患者施行肝移植,其中4例为经典式原位肝移植,5例为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甲基泼尼松龙、他克莫司及吗替麦考酚酯(商品名:骁悉),同时采用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拉米夫定预防乙肝病毒复发。结果 9例肝癌肝移植手术均获成功,2例术前情况差的患者术后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死于急性排斥反应,余6例全部生存至今。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肝移植,手术在肝癌转移前进行疗效较好,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甲基泼尼松龙、他克莫司及吗替麦考酚酯可以有效控制免疫排斥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癌行肝移植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法 对9例患者施行肝移植,其中4例为经典式原位肝移植,5例为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甲基泼尼松龙、他克莫司及吗替麦考酚酯(商品名:骁悉),同时采用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拉米夫定预防乙肝病毒复发.结果 9例肝癌肝移植手术均获成功,2例术前情况差的患者术后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死于急性排斥反应,余6例全部生存至今.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肝移植,手术在肝癌转移前进行疗效较好,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甲基泼尼松龙、他克莫司及吗替麦考酚酯可以有效控制免疫排斥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en XG  Zhu XD  Li W  Liu Y  Zou WL  Niu YJ  Wu FD  Guan ZJ  Yue Y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8):628-63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原发性肝癌行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制定的肝癌pTNM分期标准,随访比较不同分期患者12个月的肿瘤复发和生存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时,Ⅰ、Ⅱ、Ⅲ、Ⅳ期复发率分别为0、4.8%、40.0%和71.3%(P〈0.01);Ⅰ、Ⅱ、Ⅲ、Ⅳ期生存率分别为100%、95.2%、71.5%和41.7%(P〈0.01)。结论 Ⅰ、Ⅱ期原发性肝癌适合行肝移植治疗,而Ⅳ期肝癌不是肝移植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再论肝癌肝移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穗生 《肿瘤》1995,15(3):267-268
再论肝癌肝移植夏穗生同济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武汉430030)一、肝移植是否适用于治疗中晚期肝癌,历来存在争议,即使是肝移植权威如Starzl,最初认为是适应证,后来一度改为禁忌证,然后定为相对适应证。作者也曾论述过肝移植在治疗肝癌中的位置[1]...  相似文献   

5.
肝癌起病隐匿,手术切除率低.随着肝癌肿瘤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和肝移植疗效的提高,肝移植成为当前肝癌治疗的良好手段.全文总结了在目前肝移植供体匮乏状况下,肝癌肝移植标准的选择及优化、肝癌活体肝移植、肝癌肝移植术前预处理以及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臧运金  李江  张庆 《肿瘤学杂志》2010,16(7):527-529
肝移植是一种彻底、有效的肝癌根治方法。全文就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选择与调整及肝移植术后的预防和早期干预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预防等待肝移植期间的肿瘤进展,提高肝移植手术率;对较大的肿瘤起到降期作用,增加肝移植或肝切除手术机会,同时延长无病生存期。而术后辅助化疗作为消灭微小转移灶的一种手段,已被人们尝试应用,对改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的生存率可能有效,也有推迟复发的可能性。辅助化疗是安全、可行的,但结果有待于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得出。  相似文献   

8.
小肝癌已成为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之一,但供肝的缺乏是目前移植领域里尚未解决的主要非免疫学障碍。拯救性肝移植策略的提出为缓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小肝癌已成为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之一,但供肝的缺乏是目前移植领域里尚未解决的主要非免疫学障碍。拯救性肝移植策略的提出为缓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救性肝移植(SLT)在复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合理适应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施行肝移植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为SLT组(19例)和符合米兰标准的Ⅰ期肝移植(PLT)组(42例).Kaplan-Meier法比较累积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SLT组和PLT组的无肝期、冷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输红细胞(RBC)量、输新鲜冷冻血浆(FFP)量、肝移植并发症发生率、再移植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T组和PLT组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0%、84.2%、84.2%和100.0 %、82.5%、79.0%,χ2=0.202,P=0.653;1、3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0.0%、88.8%、88.8%和97.3%、97.3%、97.3%,χ2=1.114,P=0.291.经Log-rank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T是目前肝癌治疗过程中的一种有效策略,严格掌握适应证可以取得与PLT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肝硬变、肝细胞肝癌中的分布规律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核心抗原及HBxAg在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癌旁肝组织中的定位及分布。结果HCV核心抗原既定位于肝细胞或癌细胞胞核中,又可定位于这些细胞的胞浆中。在不同的病例,有时以胞浆阳性为主,有时以胞核阳性为主,或二者同时存在。肝硬化组织中,HCV核心抗原胞浆阳性细胞多呈灶性分布,而核阳性病例阳性细胞则为弥漫分布;肝细胞肝癌中HCV核心抗原以弥漫胞核阳性多见,癌旁肝组织多为HCV核心抗原胞浆阳性。HCV核心抗原在肝硬化、肝细胞肝癌及癌旁肝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3%(66/98),75.0%(78/104)及48.1%(25/52),χ2检验,肝细胞癌中核心抗原的胞核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在肝硬化及癌旁肝中的胞核阳性率(P<0.01)。核心抗原在肝细胞肝癌中,其细胞核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胞浆阳性率(P<0.01)。结论HCV感染在我国肝硬化、肝细胞肝癌中比较普遍,除HBV以外,HCV可能在我国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Sixty cas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47 cases of liver cirrhosis (LC) were examined withimmunocytochemistry method using antibodies againstIGF-II and HBxAg on 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tissue sections. 32 HCC and 37 LC were found to bepositive to HBxAg, in which the positive rates of IGF-IIwere 100% (32/32) and 94.6% (35/37) respectively. 28HCC and 10 LC were found to be HBxAg negative, IGF-IIwas positive in 23 HCC (83.1%) and 6 LC:(60%) The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IGF-II in HBxAg positivetissues were significanf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BxAgnegative tissues (P<0.05). There were three types ofdistribution of IGF-II expression in HCC and LC (1)perinucleus: (2) diffuse in cytoplasm; (3) inside nucleus.IGF-II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most of hyperplastic andneoplastic nodules hepatocytes and some of regenerationnodules. Small polygonal liver cells (SPLCs) were foundin the liver tissues surrounding the tumor and cirrhosisand they were positive to both IGF-II and HBxAg. Thepositive rates  相似文献   

13.
伴活动性肝炎的原发性肝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首选和最有效的方法。部分肝癌合并活动性肝炎患者,手术会加重对全身脏器的损害,术后极易出现肝功能衰竭,而长时间的护肝治疗,易延误手术时机。因此,把握好手术指征和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是治疗该类肝癌的关键。我院1995年至2003年收治肝癌452例,其中98例伴活动性肝炎,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肝脏转移是大肠癌(CRC)最常见远处转移器官和主要死亡原因,对于适合手术治疗的肝挝脏转移,手术是首选的方法,不能手术治疗的则应该选择化疗、靶向治疗、肝动脉介入化疗、放射治疗和射频或冷冻消融治疗.CRC肝转移的治疗要有整体观念,同时要注重局部治疗.  相似文献   

15.
肝癌肝移植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辅助化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资料。化疗采用FAP方案:四氢叶酸钙(CF)200mg/m^2,5-氟尿嘧啶(5-Fu)50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阿霉素(ADM)40mg/m^2,顺铂(CDDP)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对化疗时机、化疗方案、免疫抑制剂和化疗的协同作用以及化疗药物的副作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10例患者至今存活7例,最长32个月,最短9个月;死亡3例,生存期均超过了1年,其中2例死于术后13个月,1例死于20个月,死亡原因均为肿瘤转移。化疗毒副反应轻。结论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辅助化疗是可行的、副作用小,有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选择化疗时间对肿瘤复发和患者生存率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肝癌肝移植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hou LX  Yan LN 《癌症》2006,25(6):736-739
背景与目的: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最好的措施,但影响HCC肝移植预后的主要因素和手术指征始终存在争议。明确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助于确定合理的手术指征,进而提高HCC肝移植的生存率。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HCC肝移植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至2004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施行肝移植的98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全组的累积生存率,log-rank检验做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随访1—7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7.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31例(31.6%),51例复发(52.0%)。全组病例1年、3年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9%、49.3%和33.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AFP水平、p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与预后有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PVTT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大小和PVTT是影响HCC肝移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及肝癌家族史与高发区原发性肝癌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以1359例启东籍原发性肝癌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 HBsAg 携带及肝癌家族史与发病年龄的相关性及相互间的协同作用。结果肝癌患者中男性1053例,女性306例,发病年龄20~84岁,平均(54.02±10.47)岁。HBsAg 阳性肝癌平均发病年龄比 HBsAg 阴性肝癌提前9.24岁(51.99岁:61.23岁,t =13.51,P =0.000);有肝癌家族史肝癌比无肝癌家族史肝癌提前2.70岁(52.53岁:55.23岁,t =4.839,P =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BsAg 阳性肝癌中,平均发病年龄男性低于女性(51.18岁:54.89岁,t =5.353,P =0.000),有家族史患者低于无家族史患者(51.33岁:52.62岁, t =2.233,P =0.026);HBsAg 阴性肝癌中,虽然平均发病年龄男性与女性相比(60.83岁:62.45岁)、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相比(59.58岁:61.92岁)都有所提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1.126,P =0.261;t =1.728,P =0.085)。结论启东地区 HBsAg 携带使原发性肝癌平均发病年龄显著提前。性别和肝癌家族史在 HBsAg 阳性肝癌中与发病年龄密切相关,在 HBsAg 阴性肝癌中对发病年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