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人体组织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人体组织生物样本库建设,标本收集、保存、质最控制、管理及应用等有关问题.方法 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收取配套新鲜冷冻组织、石蜡包埋组织、全血、血清、血浆、脑脊液等标本,按不同要求处理分装,常规、液氮或-80℃超低温冰箱冷冻保存,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结果 从2004年9月至2008年9月共收集各类疾病标本504个病种,11872例33137管份,至今已向省内外提供新鲜冷冻组织标本2500例4360管,应用于DNA、RNA、蛋白提取及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等的相关性研究.结论 人体组织生物样本库的建立,有利于有效利用不可再生的人体组织标本资源,随时提供符合要求的良恶性疾病标本和正常对照标本;有利于探讨疾病的致病机制、开发疾病早期榆测新技术和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 To explore issues of the human tissue biobank, ranging from its establishment,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samples,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Methods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e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collection of such samples as fresh frozen tissues from the surgery, paraffin-embedded tissues, whole blood, serum, plasma,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Specimens were classified and made aliquo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quirements, and then stored at room temperature, -80℃ refrigerator or in liquid nitrogen. Microsoft Access database system was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specimens. Results From September 2004 to September 2008, a total of 11 872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benign and malignant diseases were collected and preserved. Among them, 4360 tubes of fresh frozen tissue samples from 2500 cases were provided within and beyond the province. These samples were also applied to DNA, RNA, protein extraction and tissue microarra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related research. Conclusion Human tissue biobank is highly useful in sharing human tissue resources effectively, as it can provide high quality specimens from benign and malignant diseases and normal control. In addition,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xploring pathogenesis, developing new technologie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disease and new therapeutic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3.
阐述生物样本库建设意义,分析比较了美国、欧洲等国家和中国上海、泰州、广州和台湾等地区样本库建设特点,提出我国生物样本库建设存在建设无序化、缺乏标准规范、质量参差不齐、知情同意程序不规范、难以资源共享等问题,建议要从顶层设计、政府投入、建立规范标准、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推进我国样本库建设和协作共享。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优化的遗传病家系生物样本库及其信息数据库,以实现临床和科研样本的信息化管理.方法 经过可视化数据库软件的开发与调试,以病种和家系为限制条件,对接收和试验获得的不同类型、不同批次、不同管号的样本赋予唯一编号.采用Qiagen系列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应用ND-1000检测样本DNA的浓度和纯度.并通过二维条码将全部临床和实验室信息存储至基于SQL Severs建立的样本数据库中.结果 30余个病种7958份不同类型家系样本得到数字化、网络化保存和查询.结论 遗传病DNA样本库建立的流程已基本成熟,初步建立的样本库能为各项研究提供样本和相关资料来源,样本质量稳定且可实现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职业性尘肺病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职业病,尘肺病是以进行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肺部疾病,但临床缺乏特效药物及早期筛选的分子标志物,利用生物样本库及蛋白组学技术,筛选和研究尘肺病患者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特异性蛋白的差异表达,将有利于特效药物的研发及早期分子标志物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临床生物样本库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临床生物样本库的应用机制建议。方法 通过问卷调研和案例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对临床生物样本库的应用现状与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随着生物样本库的迅速发展,其应用率远没有达到预期,我国在临床数据库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影响样本的应用;应用机制滞后,影响样本库的对外开放和应用。结论 临床生物样本库在建设之初,应该充分考虑到如何应用,怎么应用,并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应用机制,提供样本库的建设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传染病学监测、传染病流行期及恢复期生物样本的采集,对传染病诊断、分析流行趋势和进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生物样本一旦慎失管理,将会引  相似文献   

8.
9.
对北京医院生物样本库在特定时间段保存的样本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检测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以防止发生实验室污染和次生危害,成为潜在的传染源,同时建立生物样本库回顾性安全筛查体系。选取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月22日期间北京医院生物样本库接收的呼吸与危重症科及发热门诊的样本,包括血清(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生物样本库的发展路径。方法:基于SWOT理论,以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比较分析、参与式观察、访谈等方法,分析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生物样本库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挑战。结果:通过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生物样本库发展SWOT分析,提出相应对策。结论:医院生物样本库的发展策略,应包括资源整合、内外合作、增加投入、功能定位等,推动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医疗优势,建立骨关节退行性病变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做好资源准备。方法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及管理体系,收集2007年7月以来因骨关节退行性病变而行手术切除的患者的组织及血液标本,组织标本从离体到冻存控制在10rain以内,且标本尽量多管分装,分别按不同要求处理后放入-80℃超低温冰箱冷冻保存,同时收集相应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数据库信息化管理。结果从2007年7月至2011年11月共收集了2605例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信息及标本,共15188管份组织与血标本。向科研及临床工作者提供临床信息及组织标本165份,血标本2005管份,以及相应患者的临床信息,分别应用于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等分析研究,并有相关文章发表。结论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样本资源库的建立,是开展相关疾病研究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规范的样本收集操作流程及完善的管理体系是资源库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生物样本库对临床转化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生物样品数量的日益增加和研究需求的多样性,传统的电子表格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庞大样品量及其临床信息高效、集中管理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对生物样本实行信息化管理,构建恶性肿瘤生物样本及临床信息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以实现生物样本信息的系统化、规范化、高效化管理。 方法以恶性肿瘤生物样本信息数据库为依托,对恶性肿瘤样品源及样品信息进行结构化设计,通过恶性肿瘤样品组、样品源组、虚拟医用冰箱的构建,整合恶性肿瘤患者基本信息、临床信息等相关信息,并实现查询统计功能。 结果成功构建了恶性肿瘤生物样本数据库,包含样品组、样品源组、虚拟医用冰箱组,实现了生物样本的查询统计应用,包括各癌种的样品量统计、各科室血液样品和组织样品的采集量统计,以及对样品管出库管理的应用。 结论构建的恶性肿瘤生物样本信息数据库,数据信息完整、结构设计合理,样品组信息具有可扩展性。该数据库满足了我院当前生物样本数据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实现了多项查询统计应用和出库应用,为相关恶性肿瘤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3.
科研项目的进展及经费使用的规范化监管是各类科研机构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问题。针对科研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构建并实施了基于信息系统的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贯穿了科研项目进展、经费管理的全过程。该模式实施以来,医院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与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借助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社区队列人群生物样本库,为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做储备。方法 基于社区卫生服务软件系统开发样本采集模块,依托各类社区卫生服务建立队列人群,收集血液及尿液样本。结果 收集2.5万名对象的6.2万份血液样本、1万份尿液样本,整合源于样本库管理软件的样本信息与源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样本表型信息,建成生物样本综合数据库及查询平台。结论 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建设的生物样本库,具有对样本临床信息动态更新的优势,对拓展样本利用范围,推动转化医学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敏感和特异的人颚口线虫病免疫诊断方法,并加以应用.方法 以颚口线虫Ⅲ期幼虫可溶性蛋白为抗原,采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颚口线虫特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 000和24 000抗原蛋白条带,用ELISA半定量检测抗颚口线虫IgG抗体.结果 Western印迹法检测8份颚口线虫患者血清,均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为24 000的条带,7份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为21 000的条带;30份疑似患者血清共有18份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为17 000~26 000之间的特异性条带;检测25份健康人血清和25份曼氏裂头蚴病、广州管圆线虫病、肺吸虫病、囊虫病、血吸虫病等其他蠕虫病患者的血清样本,未见该条带反应.ELISA检测8例颚口线虫患者血清IgG抗体均为阳性,检测50例健康人血清,特异性为98.0%(49/50),与曼氏裂头蚴病、广州管圆线虫病、肺吸虫病、囊虫病、血吸虫病等其它蠕虫病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20.0%(6/30)、14.3%(3/21)、6.7%(2/30)、3.3%(1/30)和3.3%(1/30).30例颚口线虫疑似患者,ELISA检测均阳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18例阳性.结论 免疫印迹检测颚口线虫特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 000和24000抗原条带特异性强,适用于疑似患者鉴别诊断,但操作复杂、费时,技术要求高;ELISA检测抗颚口线虫IgG抗体的敏感性高、操作流程半自动化,适合门诊患者筛检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但其与曼氏裂头蚴病、广州管圆线虫病等其它蠕虫患者血清交叉反应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与HIV-1黏膜感染相关的结直肠活组织体外培养模型,利用假病毒模拟HIV-1进入黏膜建立感染的生物学过程. 方法 在知情同意下,取肿瘤手术患者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保留黏膜层与黏膜下层,钻取成统一大小(直径6 mm)的组织块置于12孔板中培养.HE染色观察培养0 d至13 d时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噻唑蓝法(MTT法)同步检测组织活性.采用单轮复制周期假病毒感染黏膜并持续培养6~7 d,通过检测上清中p24含量验证该模型再现HIV-1黏膜感染的适用性;以进入临床实验的预防HIV-1黏膜感染的第1代微生物杀菌剂壬苯醇醚-9(N-9)为例,验证该模型对黏膜外用药物的反应性. 结果 HE染色观察至5 d时结直肠组织结构良好,13 d时黏膜组织结构依然可见.经MTT法检测黏膜培养4 d时活性高于80%,7 d的活性可保持在50%左右.假病毒感染该活组织模型后半量换液1、4、8 d的培养上清中,检测到p24的含量升高;同时,该组织模型活性可灵敏地反映出N-9浓度的变化. 结论 成功建立一种人体结直肠活组织HIV-1体外感染模型,可模拟人体HIV-1黏膜感染的生物学过程.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human colorectal tissue model in HIV-1 mucosal infection and by using pseudotyped virus to simulate the biological process of HIV-1 mucosal infection from HIV-1 entrying into mucosa to local inf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s Tumor adjacent normal colorectal tissues were obtained with informed consent.After excised the muscularis externa,the mucosa and submucosa were dissected into the same blocks and cultured in 12-well cell culture plates.The cultured tissu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were observed from day 0 to day 13 by staining with the hematoxylin eosin (HE),and the tissue activity was detected by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 assay.The established tissues explants were infected by a single cycle replicated pseudotyped virus and propagated for 6-7 days,then subjected to the detection of p24 production within supernatant to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for the studying of HIV-1 mucosal infection.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established explants for safety and reactivity evaluation of mucosa topical drugs was conducted by the using of first generation antiseptic Nonoxynol-9(N-9) as an example. Results HE staining showed the structure of colorectal tissue was remained well until 5th day and still evident until 13th day.The tissue activity of cultured mucosa was above 80% at day 4,and still remained over 50% at day 7 as detected by MTT assay.After infected by pseudo virus,the increased level of p24 was detected from supernatant collected on 1st,4th,8th day,which indicated a local infection was created.In addition,the dose changing of N-9 was reflected sensitively by the activity of this model. Conclusion Ex vivo human colorectal tissue model mimic HIV-1 mucosal infection was established that can be used to replicate the bioprocess of human HIV-1 mucosal inf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