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青浦地区老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我区老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09年2月我区两家二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接诊的225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21例,将225例分为高危组与低危组。结果高危组共134例,CT发现缺血性脑卒中102例,占74%;低危组共91例,CT发现缺血性脑卒中19例,占21%,通过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危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高血压者81例,占79.41%;有高血脂者26例,占25.49%;有糖尿病者24例,占23.53%;有房颤者16例,占15.66%;肥胖者13例,占12.75%;吸烟者12例,占11.76%;饮酒者6例,占5.88%。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研究,我区老年人群中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最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在预防实践中应该重点控制。  相似文献   

2.
陈建峰 《上海医学》2020,43(9):557-561
目的分析社区5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3—4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格检查者881人,其中男434人、女447人,年龄范围51~79岁,年龄为(64.81±5.19)岁。按10岁间隔进行分组,50~59岁87人(9.88%)、60~69岁637人(72.30%)和70~79岁157人(17.82%)。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采集受检人员的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分析不同年龄段的男、女性脑卒中高危人群所占比例和脑卒中患者比例,不同性别间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以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与非高危人群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所有受检对象中,脑卒中患者比例为5.11%(45/881),脑卒中高危人群所占比例为41.09%(362/881)。男性脑卒中高危人群所占比例、脑卒中患者比例为51.38%(223/434)、6.68%(29/434),分别显著高于女性的31.10%(139/447)、3.58%(16/447,P值均<0.01)。50~59岁组、60~69岁组男性脑卒中高危人群所占比例为54.29%(19/35)、...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区2201例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在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浦东、普陀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脑卒中专病门诊连续就诊的资料完整的脑卒中患者2 201例,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个人疾病史和不良生活方式,分析各个危险因素的百分比及危险因素的累积数目.结果 2 201例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1 770例(占80.4%),出血性脑卒中431例(占19.6%),平均发病年龄为(67.2±11.6)岁.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76.9%),血脂异常(55.0%),缺乏锻炼(47.7%),吸烟(33.9%),脑卒中史(28.8%),心脏疾病(24.1%),糖尿病(22.9%),饮酒(22.7%),脑卒中家族史(21.7%).90.8%的患者合并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平均每例患者合并(3.4±1.4)个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地区的脑卒中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多数合并2个或更多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缺乏锻炼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在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中应该重视全面的危险因素筛查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体检中心建立脑卒中高危人体筛查与干预管理模式,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选择年龄≥45岁且存在危险因素暴露的脑卒中易患个体作为筛查对象,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根据检测指标计算积分值,小于75分即定义为脑卒中高危个体。针对高危个体建档并予以健康干预,定期随访脑卒中的发病与死亡情况。结果在脑卒中易患人群中,筛查出的高危个体占31.9%;在348例高危个体中,约半数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心脏病等慢性病。20例进行脑部MRIak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测的高危个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组织影像学改变。结论脑卒中高危个体筛查与干预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脑卒中风险评估能从危险因素暴露人群中筛查出34%的高危个体,与临床情况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黄丽萍  吴伟  洪冬玲 《广西医学》2007,29(6):813-815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对住院时间≥24 h的27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7.0%,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19.7%,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呼吸道感染最多,占50.0% ;其次口腔感染,占40.9%.病原主要为真菌.意识障碍重、侵入性操作、住院天数长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脑卒中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我们应积极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马丽珍  李学军  陈路  陈志刚 《中国全科医学》2015,(10):1150-1152,1156
目的评估脑卒中高危人群未来10年内卒中的风险率及其危险因素,从而指导患者加强一级预防。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医院就诊的患者中脑卒中高危人群2 400例,对其进行诊断入组,并进行改良后Framingham卒中风险预测量表评定。对比不同性别及不同危险因素患者的卒中风险率,探究性别、危险因素对卒中风险率的影响。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10年卒中风险率为(24.90±20.59)%。不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心房纤颤、症状性周围动脉疾病(PAD)、吸烟史及脑卒中家族史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血压、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史、心房纤颤、吸烟史均与10年卒中风险率存在线性相关(P<0.05);不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卒中10年风险率高、中、低危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未治疗时收缩压、治疗后收缩压积分值及10年卒中风险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未来10年内卒中风险率较高。在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中,应综合评估危险分层,干预各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王莉 《西部医学》2017,29(6):850-853
【摘要】 目的 筛查脑卒中高危患者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脑卒中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减少高危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3月年龄≥40岁的住院患者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分析,并以脑卒中风险评分卡为依据,进行脑卒中高危患者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2750例中,其中男性1521例,女性1229例,筛查出脑卒中高危患者1026例(373%);脑卒中中危患者827例(301%);脑卒中低危患者897例326%。高血压、高血脂、缺乏体育锻炼、吸烟是脑卒中高危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我院脑卒中高危患者比例较高,且男性高危患者比例高于女性,其比值为124:1。医护人员应加强住院患者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筛查,并对脑卒中高危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复发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北京市通州区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现状.方法 对416例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调查.结果 卒中复发者8例,占1.92%;坚持治疗但未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者29例,占6.97%;自行停药未继续治疗者3例,占0.72%;其余376例患者均坚持遵医嘱治疗并定期到社区医院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变化,占90.38%.结论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不仅仅在药物治疗方面,而更应该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卒中及危险因素的危害,这才是二级预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不同就诊方式对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浦东某社区两个居委≥35岁患有高血压且最近6个月连续服用高血压药物的患者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就诊情况将调查对象分为社区就诊组和非社区就诊组两组.比较两组最近6个月以来服用高血压药物的种类、服药依从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以及高血压控制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个居委年龄≥35周岁的登记居民为5 166人,4 763人接受了调查,应答率92.2%.高血压患病率为23.2%(1 105/4 763).服药治疗超过6个月的1 012例患者中社区就诊组为878例(86.8%),非社区就诊组为134例(13.2%).社区就诊组和非社区就诊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态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就诊≥10年以上高血压病史者占44.3% (389/878),非社区就诊组占56.7% (76/134),P=0.011;社区就诊组危险分层为高危者占28.6%(251/878),非社区就诊组危险分层为高危者占47.8%(64/13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分别为83.9%、95.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3.2%比84.3% (P <0.001)、68.6%比51.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绝大部分在社区医院就诊;社区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优于不在社区就诊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为建立浦东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浦东新区祝桥社区45岁及以上居民开展筛查,并对所筛高危人群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筛出脑卒中高危933人,检出率15.6%,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178人(3.0%),危险因素≥3项者755人(12.6%)。在755名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明显超重/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房颤。其中女性危险因素暴露率较高的为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男性为吸烟率及超重/肥胖,65岁及以上者高血脂、超重/肥胖及脑卒中家族史暴露率比45~65岁人群高。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383人(50.7%),颈动脉轻度狭窄者100人(13.2%),中度狭窄者5人(0.7%),发现斑块者379人(50.2%);结合斑块性质,斑块单发者234人(61.7%),多发者145人(38.3%),不规则者368人(98.9%),低回声者9人(2.4%)。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低,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特点及狭窄程度变化较大,后期可开展社区全人群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随访相结合的双层面干预。  相似文献   

11.
李晓岚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642-1644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因以及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2月间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并治疗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6例,进行TOAST病因分型,同期选取行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7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LAA 32例(42.11%),CE 5例(6.59%),SVO 26例(34.21%),SOE 4例(5.26%),SUE 9例(11.84%);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伴发上述症状者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伴发心脏病或具有脑卒中家族史而言,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组的发病率也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小血管闭塞是造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此外,导致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似文献   

12.
医院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方法分层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门诊处方,参照药品说明书的内容,采用频数、构成比、发生率等参数指标及X^2检验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该医院门诊处方3000张,含用药记录8208条。按处方和用药记录统计,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10.37%和4.33%。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包括给药剂量(36.60%)、给药频次(24.14%)、年龄(18.57%)和适应证(15.92%)4种。超说明书用药记录发生率居前3位的门诊科室为消化内科(11.18%)、妇产科(7.95%)和儿科(5.36%)。超说明书用药记录构成比居前3位的药品依次为泮托拉唑钠肠溶片(18.59%)、戊酸雌二醇片(12.11%)、地氯雷他定分散片(8.45%)。儿童(2-〈12岁)和女性患者可能存在更高的超说明书用药风险(P〈0.05);副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医师处方的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和风险都明显高于正高级职称医师(P〈0.05)。结论该医院门诊处方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普遍,这部分用药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建立健全超说明书用药规制十分必要且紧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阴道炎病原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257例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阴道细菌检出率最高,清洁度I~Ⅱ级明显低于Ⅲ、Ⅳ级;20~49岁组及〈20岁组总的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50岁组(P〈0.05)。在四季中,检出率最高的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秋冬季检出率明显高于春夏季),而最低的是滴虫阴道炎。结论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感染病菌较重,与季节及年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医院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两类医疗机构的就诊者与职工感知服务质量。方法运用ServQual量表对上海某医院、广东省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对门诊职工进行整群抽样调查。采用SPSS20.0进行频率、因素分析、信度分析、积差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复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就诊者组因素分析KMO值为0.978,信度分析Cronbach’sα值为0.981;职工组因素分析KMO值为0.945,信度分析Cronbach's仅值为0.978。医务职工感知服务质量较就诊者组感受程度低。就诊者组小学及以下学历者较大学者在可靠性(F=3.468,P=0.010〈0.05)方面感受差;职工组医技人员较行政后勤人员在响应性(F=3.564,P=0.020〈0.05)方面感受差。在回归模型中,就诊者组与职工组的移情性、可靠性对感知服务质量有显著影响力。职工组中上海某医院与广东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职工在高低感知服务质量的整体分类正确的百分比为77.1%。结论上海某医院门诊就诊者和职工感知服务质量的感受性高;应加强单位对职工、职工对就诊者的服务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5.
沈建亚  曹亚红 《中国病案》2014,15(10):50-51
目的 探讨预约挂号在门诊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1500例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门诊预约挂号实施前),选择2012年1月-12月1500例门诊患者作为观察组(门诊预约挂号实施后),比较两组医生问诊顺利性、候诊时间,并每组随机抽取200例患者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门诊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医生问诊顺利性为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40%(x2=29.21,P<0.01),观察组候诊时间为(11.35±2.72)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8±3.17)min(t=2.674,P<0.01).观察组患者的门诊服务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50%(x2=8.49,P<0.05).结论 预约挂号可提高门诊诊疗效率和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门诊护理过程中风险管理措施实施效果。方法2009年10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第一门诊部开始在门诊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总结和评估门诊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通过建立组织、定期召开会议、培训医护人员、完善奖惩制度、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优化医院就医环境等几个方面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帮助护理人员更好的避免和解决风险。选取门诊风险管理实施后2011年10~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门诊就诊病例400例,并与实施前2009年7-9月随机调查400例病例进行比较,对实施前后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投诉情况,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过程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门诊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为1.5%.患者的门诊投诉率也减少为2.3%,远低于实施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过程满意度高达97-3%,远高于实施前的8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投诉,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门诊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诊睑袋整形术的延续护理方法,总结其对睑袋整形术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2~2013年接受皮肤入路睑袋整形术受术者161例的临床资料,将2012年仅给予常规门诊手术术前教育的78例睑袋整形受术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在常规术前教育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的83例受术者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受术者术后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非常满意和满意人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非常满意和满意的评分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护理是提高门诊睑袋整形术后满意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应用GARCH模型理论分析某医院2003年至2012年月门诊量变化趋势,并建立AR(1)-IGARCH(2,1)模型,比较2003年至2012年月门诊实测值和模型预测值,其平均相对误差为0.057%,然后应用AR(1)-IGARCH(2,1)模型预测了2013年和2014年该院的月门诊量,比较2013年1月至6月月门诊量实测值和模型预测值,其平均相对误差为0.67%.分析结果表明GARCH模型能很好地追踪门诊量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127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个人特征、既往史、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特征等.对影响卒中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275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25例.病死率为2.0%。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卒中死亡相关的因素为年龄(OR=4.435,95%CI:1.245~15.798)、白细胞计数(OR:3.974。95%CI:1.620。9.748)、入院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OR=2A88,95%CI:1.665~3.717)及并发症(08:4.021,95%CI:1.608-10.052)。结论鬲龄、自细胞计数高、人院NIHSS评分高及有并发症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门诊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头痛患者反复就诊的影响因素,为头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三甲医院门诊就诊的1200例头痛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 120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1.05,平均年龄(46.13±11.05)岁。头痛病因居于首位的是原发性头痛(49.5%),其次是继发性头痛(26.1%),且学生、职员和教师等社会压力较大的群体成为头痛的主要患者。结论头痛患者随着病程、年龄和头痛频率的增大,反复就诊的危险也随之增加,需重视头痛患者的综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