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烁  张琳  孙鹏 《中国病案》2024,(3):58-61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征,预测乳腺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10年间1770例北京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初次住院的乳腺恶性肿瘤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前后5年乳腺恶性肿瘤发病特征及动态变化,掌握乳腺恶性肿瘤的分布和发生规律。结果 前5年乳腺恶性肿瘤住院病例为459例,后5年为1311例,后5年乳腺恶性肿瘤住院病例明显增加,比前5年上升185.62%;总体男女比例为1:159.9;其中前5年男女比例为1:152,后5年男女比例为1:162.,前后5年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发病年龄主要分布于40~60岁年龄段,占全部病例的71.24%,前5年平均年龄为(55.41±1.25)岁,后5年平均年龄为(40.97±0.59)岁,前5年与后5年病例患者平均年龄有统计学意义;乳腺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前后5年均以浸润导管癌为主,分别为73.99%与72.03%,比较前后5年病理类型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呈逐年递增趋势,前5年乳腺恶性肿瘤病例增加明显;以浸润导管癌为主,近5年逐渐增加并趋于稳...  相似文献   

2.
苏毅  李影 《中国病案》2020,(3):63-65
目的通过甲状腺癌病例的数据分析,探讨甲状腺癌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自某院病案科病案管理系统调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以甲状腺结节住院的病例,按出院主要诊断进行甲状腺结节疾病谱的分析,再从中抽取甲状腺癌病例,对其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汇总分析。结果534例甲状腺结节病例中甲状腺癌病例164例,占30.71%,高发年龄段为41岁~70岁,男女比例为1:4.86,男性患者发病年龄高于女性(t=7.070,P=0.000),病变部位甲状腺右侧叶高于左侧叶,有统计学差异(P=0.000),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占98.17%,其中微小乳头癌占18.29%,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P<0.05)。结论甲状腺癌病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因健康体检时发现病变而就诊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加,病理类型中微小乳头癌比例升高,应加强群众对肿瘤的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并分析本地区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4 年-2013 年在某院初次就诊的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并分析前后五年肺癌发病特征及变化。结果 2004 年-2013 年初次住院的肺癌患者有3399 例,肺癌高发年龄段均为61 岁-70 岁,男性肺癌患者是女性的1.99 倍;有47.10%的病例来源于本市户籍居民;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占44.21%。经检验前后五年的肺癌发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77,P =0.44),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P =0.36),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0,P =0.00)。结论 肺癌住院病例呈逐年递增趋势,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1 岁-70 岁,男性居多,近五年腺癌比例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季新强  孙俊勇  刘晶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7):3360-336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变化趋势,为甲状腺癌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案统计系统。收集1996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符合纳入标准的3 703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淋巴结转移发生情况、伴发疾病发生情况、城乡分布、地区分布。结果 1996—2015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总例数呈增长趋势(P<0.05)。1996—2015年男、女性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例数均呈增长趋势(P<0.05)。1996—2015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性别构成没有发生变化(P>0.05)。不同年份男、女性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逐年环比增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例数从25岁起明显增加,至35~54岁达高峰(56.37%),55岁后开始逐渐下降。不同年龄段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男、女性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96—2015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乳头状癌例数呈增长趋势(P<0.05);1996—2015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乳头状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P<0.05)。女性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乳头状癌所占比例高于男性(P<0.05)。髓样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乳头状癌、滤泡癌(P<0.05)。女性乳头状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于男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1996—2015年农村患者比例呈增加趋势(P<0.05)。1996—2015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地区分布没有发生变化(P>0.05)。结论 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例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并存在性别、年龄差异,主要病理类型为乳头状癌,多有淋巴结转移并伴发结节性甲状腺肿,城市患者多于农村,且患者多来自华北地区。  相似文献   

5.
食盐加碘前后甲状腺恶性肿瘤检出率及组织学类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食盐加碘前后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及组织学类型构成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查阅1961—2000年外检病理登记资料, 对其中1011例甲状腺恶性肿瘤依据WHO新分类标准进行重新分类,统计分析食盐加碘前后甲状腺恶性肿瘤检出率、组织学类型的构成比及甲状腺主要恶性肿瘤的年龄和性别分布变化。 结果:食盐加碘后甲状腺恶性肿瘤检出率为0.69%,明显高于加碘前的0.46%(P<0.01);食盐加碘前后甲状腺恶性肿瘤构成比出现明显变化,甲状腺乳头状癌在食盐加碘后构成比(70.17%) 高于加碘前(55.84%),而甲状腺滤泡癌在食盐加碘后的构成比(11.08%) 低于加碘前 (24.58%);食盐加碘前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病高峰年龄为(40.95±14.71)岁,加碘后发病高峰年龄为(43.06±13.09)岁,发病年龄有增加趋势(P<0.05);食盐加碘前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及未分化癌的高发年龄均≤40岁,加碘后3种癌的高发年龄均>40岁;食盐加碘前后女性甲状腺恶性肿瘤检出率均高于男性(P<0.05)。结论: 食盐加碘后甲状腺恶性肿瘤检出率增高,甲状腺癌的组织类型发生变化:乳头状癌显著增加,滤泡状癌减少;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及未分化癌的发病年龄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癌ret、ras、p53基因研究,揭示其在甲状腺癌发病中的意义,为进一步进行甲状腺癌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甲状腺癌和10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中ret、ras、p53基因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re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病及甲亢中均有表达,在髓样癌和滤泡状腺瘤中未检测到;ras在各型甲状腺病中均有表达,但在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瘤及桥本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各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为20%~50%,良性病变中仅在1例滤泡状腺瘤和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呈阳性。ret、p53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as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均有较高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甲状腺癌的发病与癌基因ret、ras及抑癌基因p53的突变有密切联系。ret、p53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ras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均有较高表达,但在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瘤及桥本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因此,甲状腺癌的防治除考虑高碘因素外,也应充分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病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为下一步研究碘营养与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分析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144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记录甲状腺癌年发病例数、年龄、性别、户籍、术前彩超结果、发病部位、病理类型、是否合并其他良性疾病及淋巴转移情况等方面内容。结果2006年一2012年甲状腺癌病例依次为8、10、10、13、23、32、48例,其中男32例,女112例。男性平均发病年龄(37.1±8.2)岁,发病高峰(30~50)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47.0±12.3)岁,发病高峰(25~55)岁。北仑籍120例(83.3%),外省籍24例(16.7%),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术前彩超提示甲状腺癌钙化120例(83.3%),其中微小沙粒钙化76例(52.8%)。乳头状癌134例(93.1%),滤泡状癌15例(10.4%),髓样癌1例(0.7%),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共存6例。右叶单发80例(55.6%),左叶单发36例(25.0%),双侧28例(19.4%)。淋巴转移72例,其中男20例(62.5%),女52例(4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5岁淋巴转移46例(59.0%),≥45岁淋巴转移26例(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合并其他良性疾病70例,分别为结节性甲状腺肿50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0例,腺瘤6例,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3例,非特异性甲状腺炎1例。结论近7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逐年增多,防治过程中要根据发病特点制订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情况和病情特点。 方法 回顾性总结研究我院最近20年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例,并对前、后10年作比较分析。 结果 20年住院患者共224例,后10年(169例)显著多于前10年(55例,P〈0.01);后10年平均年龄(45.4岁)显著高于前10年(37.5岁,P〈0.05);后10年全结肠炎和广泛结肠炎(37.9%)显著多于前10年(20.0%,P〈0.01);后10年重度患者(29.6%)显著多于前10年(16.4%,P〈0.01)。后10年肠外表现(11.2%)显著多于前10年(5.5%,P〈0.05)。内科治疗总有效率后10年(93.5%)与前10年(94.6%,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 结论广东地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情况和病情特点与国内报道基本相似。前、后10年比较显示,广东地区后10年住院患者是前10年的3.1倍,发病年龄显著增加,病情程度明显加重,但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该院近10年来住院患者胃癌的临床资料特点及变化趋势,比较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贲门癌与非贲门癌的异同,为疾病的诊治与评估提供帮助.方法 将1999年1月~2009年1月于该院病理诊断并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共计656例)列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①对其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病理类型、发生部位、TNM分期等进行统计.②对青年人(≤40岁)与老年人(≥60岁)胃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以x2检验分析二者在性别比例、病理类型、发生部位、TNM分期、家族史方面有无差异.③对贲门癌与非贲门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以秩和检验分析二者在发病年龄上有无差异,以x 2检验分析二者在性别比例、病理类型、TNM分期、家族史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① 656例胃癌中,男性占70.7%(464例),女性占29.3%(192例),平均年龄(62.1±12.9)岁(中位年龄64.5岁).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居多(359例),占57.3%.发生部位以胃窦部居多(304例),占46.3%,贲门癌占9.8%(64例).贲门癌所占比例无明显上升趋势.早癌占12_3%(81例),进展期癌占87.7%(575例).TNM分期以Ⅲ、Ⅳ期居多,分别占33.0%(193例)和34.8%(203例).年龄分层看出,34岁以后患者比例逐渐升高,以64~74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前5年(1999~2003年)胃癌患者平均年龄(61.1±13.7)岁,后5年(2004~2008年)平均年龄(63.1±11.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青年人胃癌中男女比例为1∶1,老年人胃癌为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类型上,青年人胃癌高度恶性组(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占97.7%,老年人胃癌高度恶性组占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在肿瘤发生部位、TNM分期、肿瘤家族史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贲门癌平均年龄(65.6±11.1)岁,非贲门癌平均年龄(61.8±12.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贲门癌男女比例为5.4∶1.0,非贲门癌为2.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M分期上,贲门癌Ⅳ期占52.6%,非贲门癌Ⅳ期占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在病理类型、肿瘤家族史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胃癌好发于老年、男性,以低分化腺癌、胃窦部多见,就诊时TNM分期以Ⅲ、Ⅳ期多见.近10年来该院住院患者贲门癌所占比例未见明显上升趋势,后5年(2004~2008年)胃癌患者较前5年(1999~2003年)平均年龄增大.②与老年人胃癌相比,青年人胃癌中女性比例相对较高,恶性程度更高.二者在肿瘤发生部位、TNM分期、肿瘤家族史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与非贲门癌相比,贲门癌发病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更高,TNM分期中Ⅳ期更多见.二者在病理类型、肿瘤家族史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普遍食盐碘化前后甲状腺癌发病变化的11年病理资料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1996年普遍食盐碘化(USI)政策实施前后甲状腺癌发病的变化及临床特点.方法:查阅本院病理科保存的1992-2002年期间住院患者的手术病理报告,计算各种类型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和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的构成比.对1999年后的所有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淋巴结转移率和伴发疾病的分析.结果:(1)甲状腺癌的总检出率的变化是随机分布的,但1996-2002年间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的检出率显著高于1992-1995年间.(2)PTC在甲状腺癌中的构成比于1996年以后呈现增加的趋势(r=2,P<0.05).(3)PTC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滤泡状甲状腺癌(FTC).32.78%的PTC和28.57%的FTC患者伴发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论:USI政策实施后,甲状腺癌的组织类型发生变化:PTC发病增加,FTC发病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在舒降之与赖诺普利作用下的变化情况。方法:①选择我科门诊及住院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5例,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HCY。②血浆HCY〉15μmol/L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常规组: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B组舒降之组:舒降之(10 mg,1次/d)+常规治疗。C组赖诺普利组:赖诺普利(5 mg,1次/d)+常规治疗。D组联合组:舒降之(10 mg,1次/d)+赖诺普利(5 mg,1次/d)+常规治疗。治疗4周后再次检测HCY。结果:①385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血浆HCY〉15μmol/L者165例,约占42.86%。②A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4)。④D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与B组比较,P=0.043;D组与C组比较,P=0.042)。结论:①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②舒降之与赖诺普利均可降低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HCY水平,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征对病程产生的不同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78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包括良、恶性)235例进行分析,先证肿瘤为乳腺肿瘤144例(A组),先证甲状腺肿瘤91例(B组),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以保存有完整组织蜡块的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癌27例(C组)为研究对象,并设置对照组(甲状腺癌及乳腺癌各25例),用免疫组化检测ER、PR在甲状腺癌及其并发的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发病间隔时间与后发肿瘤的良恶性关系有统计学意义(A组t=-2.102,P=0.047;B组t=-3.044,P=0.003);〉50岁的A组患者及〉40岁的B组患者其发病间隔时间明显缩短(A组t=3.738,P=0.000;B组t=2.472,P=0.018);C组中的甲状腺癌及乳腺癌ER免疫组化表达呈正相关(rs=0.516,P=0.006);C组与对照组甲状腺癌ER强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38,P=0.031)。结论〉40岁的甲状腺肿瘤患者或〉50岁的乳腺肿瘤患者患良性第二原发肿瘤的可能性较大,间隔时间越长,则并发对应部位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更大。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癌患者的甲状腺及乳腺癌组织的ER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甲状腺癌组织ER强表达率较一般人群高,这为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癌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88例大肠癌组织和50例正常大肠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进行检测PDGF-D-858A/C和+ 3166C/G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PDGF-D基因-858A/C位点多态性在大肠癌组和正常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DGF-D基因+3166C/G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DGF-D基因+3166C/G位点中,携带G等位基因的基因型(CG +GG)可增加总体大肠癌发病风险,未发现-858A/C位点与大肠癌的发生显著相关.PDGF-D基因-858A/C和+3166C/G两个位点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利用这2个位点构建单体型,发现单体型CG在大肠癌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频率(OR=3.2,95% CI:1.3 ~8.3,P<0.05).结论 PDGF-D+3166C/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有关,其中+3166 G等位基因可能是大肠癌的遗传易感基因,PDGF-D基因CG单体型是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乳腺癌HER-2/neu/c-erbB-2(HER-2)显色原位杂交(chromogenicin situhybridization,CISH)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表达两者之间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乳腺癌的组织蜡块44例,经HER-2 IHC蛋白表达;阴性9例,(+)9例,(艹)13例,()13例。从中选取经HER-2 IHC表达阳性的乳腺癌22例[包括HER-2 IHC表达(+)9例和HER-2 IHC表达()13例]作回顾性CISH基因检测。结果:HER-2 IHC表达(+)9例一组,经CISH基因检测9例均无基因扩增;HER-2 IHC表达()13例一组,CISH无基因扩增2例(15.38%),基因检测不理想1例(7.76%),基因扩增10例,两种检测方法符合率76.92%,两者有高度一致性(P=0.001)。HER-2 IHC表达()和CISH基因检测扩增与乳腺癌类型间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CISH基因检测与IHC表达()组,两者具有很高的一致性。IHC可作为乳腺癌HER-2筛选的首选方法,对于HER-2 IHC表达( 卅)病例,经CISH基因检测,两者符合率高,CISH基因检测较IHC更准确,证实HER-2/neu扩增的患者可从采用抗HER-2单克隆抗体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5.
葛玉兵 《河北医学》2013,19(9):1355-1358
均再次手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率为14.3%,远高于平均再次手术率(x^2=16.258,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甲状腺癌发生率为66.7%(4/6),与平均发生率比较甲状腺癌显著增高(X^2=13.46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③首次与再次甲状腺手术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喉部神经损伤、手足抽搐、甲减、气管软化及甲状腺危象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再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尤以甲状腺癌风险最大,因此术中谨慎操作、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复发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764例。通过系统随访详细记录复发可能的危险因素,并以Kaplan-Meier曲线描述复发情况,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复发影响因素。结果764例患者共失访32例,随访率95.8%。其余732例患者196例(26.8%)发生术后复发。其1、3、5和8年复发率分别为2.1%、5.8%、14.7%、25.4%。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情况、浸润程度、病理类型以及手术方式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方程为:λ(t)=λ(0t)exp(0.871年龄+0.981肿瘤大小+1.245转移情况+1.124浸润程度+0.814病理类型+1.348手术方式)。结论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情况、浸润程度、病理类型以及手术方式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应该加强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TEN IVS4基因多态性(rs 3830675)与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癌风险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是以中国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5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病例组,10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单核苷酸多态性(r3830675)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对照组、子宫内膜息肉组和子宫内膜癌组年龄、体质量指数、初产年龄、产次、吸烟及饮酒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TENIVS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χ2=0.996,df=2,P=0.608;χ2=0.651,df=1,P=0.420).病例组与对照组携带(-/+)、(+/+)基因型与(-/-)基因型相比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OR=0.864,95% CI:0.505~1.478,P=0.593;OR=0.770,95% CI:0.452-1.312,P=0.337).携带等位基因[-]与等位基因[+]相比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风险也没有显著差异(OR=0.857,95%CI:0.589~1.247,P=0.420).在病例组中,携带(-/+)基因型较(-/-)基因型发生子宫内膜癌风险显著降低(OR=0.433,95% CI:0.207~ 0.908,P=0.027),等位基因[+]较等位基因[-]发生子宫内膜癌风险显著降低(OR=0.542,95%CI:0.305~ 0.962,P=0.036).结论 PTEN IVS4多态性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恶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NK细胞水平,分析T细胞与NK细胞的变化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45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45例和健康对照组45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检查三组患者的T细胞(包括CD3+CD4+、CD3+CD8+、CD4+CD25+)及癌组织的NK细胞计数。结果:肝癌组CD3+CD4+、CD3+CD8+、CD4+CD25+均有所下降,与肝脏良性病变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癌组织NK细胞计数有明显上升,与肝脏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有外周血中T细胞的降低,组织NK细胞上升,两者可有效反映患者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联合异体肿瘤细胞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录病理明确的Ⅳ期癌症患者60例,其中恶性黑色素瘤11例,卵巢癌10例,肾癌15例,胃/结直肠癌14例,乳腺癌10例。每周皮下注射肿瘤细胞和GM—CSF分泌细胞混合物1ml;共6次。在第1,5次注射同时,进行DTH接种试验。治疗前后取外周血样进行淋巴细胞亚型及细胞因子检测。治疗完成1个月后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病人对治疗耐受良好,无脱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瘙痒和发热。4例治疗后有影像学好转但未达到部分缓解,40例稳定,16例进展。DTH阳性率68%(41/60)。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后CD8^+T细胞(CTL)明显增加(P〈0.05),CD4^+CD25+CD127-T细胞(Treg)降低(P〈0.05)。ELISA检测IFN-γ治疗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升高趋势。结论:异体GM—CSF联合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安全,耐受良好,能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对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作用。方法:收治甲状腺肿瘤患者15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结果:15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中,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135例,诊断符合率90.0%,18例甲状腺癌中,超声诊断9例,正确诊断率75.0%。甲状腺癌患者阻力指数0.65±0.21,舒张末期速度7.4±2.6EDcm/秒,收缩期峰值速度18.5±4.6PScm/秒,甲状腺腺瘤患者阻力指数0.59±0.18,舒张末期速度6.9±2.3EDcm/秒,收缩期峰值速度12.5±3.8PScm/秒,两组患者阻力指数和收缩期峰值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末期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体形状、内部回声、内部收缩期峰值速度(PS)、阻力指数(RI)是区别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癌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