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金灿明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12):517-517
笔者自 1995年 9月起 ,采用足部按摩配合中药治疗美尼尔氏病 72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72例 ,均系在急性发作期就诊的门诊患者。其中男 2 3例 ,女 4 9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76岁 ,平均 5 4 .2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30余年。单纯性眩晕 2 9例 ,伴恶心呕吐 33例 ,伴耳鸣耳聋 ,听力减退 10例 ;初发者 2 0例 ,反复发作者 5 2例。以上患者均经耳鼻喉科明确诊断 ,排除颅脑占位病变及脑血管病变可能。2 治疗方法2 .1 足部按摩 :单纯性眩晕取平衡器官反射区 (两侧 ) ;伴恶心呕吐加胃反射区 (两侧 ) ;伴耳鸣耳聋加脑、…  相似文献   

2.
止眩平晕汤治疗内耳眩晕症60例临床观察广西桂林灵川县中医院(541200)李克诰关键词内耳眩晕症,止眩平晕汤内耳眩晕症又名美尼尔氏综合征,临床以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为主症。笔者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108例内耳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年来自拟定眩汤加减治疗美尼尔综合征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均符合美尼尔综合征诊断标准。男 8例 ,女 10例 ;年龄 16~ 6 5岁 ;均以眩晕不能直立为主症。伴有耳鸣 12例 ,恶心呕吐 6例 ;苔厚腻 10例 ,苔薄白或少苔 8例 ;脉弦滑 15例 ,脉细弦 3例 ;首次发作 11例 ,2次以上发作者 7例。证属痰浊内阻型 15例 ,肝肾阴虚型 2例 ,风阳上扰型 1例。2 治疗方法定眩汤 :泽泻 5 0 g,石菖蒲、茯苓、丹参各 15 g,白术 2 0 g,半夏 12 g,代赭石 30 g,天麻、蝉蜕各 10 g。肝阳上亢者加钩藤、石决明 ;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台参 ;肾阴不…  相似文献   

4.
戎书程 《山西中医》2001,17(4):53-53
美尼尔病属中医眩晕的范畴。前贤有“无虚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之说。然而临床所见总以痰证为多。故《丹溪心法》云 :“头眩 ,痰挟气虚并火 ,治痰为主 ,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 ,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 ,有火痰者”。对此 ,笔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美尼尔病多例 ,疗效甚佳。现举例如下。阎某 ,女 ,40岁 ,农民 ,1995年 10月 8日初诊。眩晕、耳鸣 ,伴恶心、心下痞满、不思饮食、消瘦 1年 ,曾在某医院诊断为美尼尔病。先后服用中西药治疗均无明显好转 ,故前来就诊。刻诊 :眩晕 ,常突然发作 ,发作前先有耳鸣 ,左…  相似文献   

5.
梅尼埃病又称内耳眩晕症,是内耳迷路水肿所引起的,以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和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多发于青壮年男性,起病急骤,呈发作性,间歇期无症状.笔者从中医学角度将梅尼埃病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上逆,痰热上扰,脾虚痰盛.自拟治眩方治疗梅尼埃病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美尼尔氏综合症是西医病名,系一种突然发作的旋转性眩晕、耳鸣、耳聋三种主要症状的非炎性迷路病变,其病因不明,治疗亦无特殊疗法。笔者近年来应用泽泻汤治疗此病,获验颇多。今将验案供作一简介: 病例(一):陶××,女,36岁,患发作性眩晕、耳鸣呕吐四年,加重二周,住院于乌海一医院,确诊为美尼尔氏综合症。经治无效。来我处求治。自述:头目眩晕,头重脚轻,视物不清,闭目卧床,起则头眩,耳鸣恶心呕吐痰涎,不欲进食,进食则吐,困倦  相似文献   

7.
美尼尔氏病属于祖国医学“眩晕”症的范畴。眩晕是目眩和头晕,二种症状合并出现则称眩晕。眩即有眼前昏花潦乱的感觉,晕即有旋转位移的感觉。正如《证治汇补》说:“眩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皆转,二者兼有方日眩晕”。眩晕一症,历代医家又有称:眩运、旋晕、眩冒、冒眩,或简称眩,或运等。美尼尔氏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具有前庭器刺激症状,如:呈突发性阵发性的有旋转性的眩晕、耳鸣、难听、恶心、呕吐、眼颤等。一、古典医籍有关美尼尔  相似文献   

8.
美尼尔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本病以发病急,呈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为特征,常反复发作.临床治疗方法不一,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4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11例;年龄在35~65岁;病史短者1年,长者则余年.诊断标准起病突然,呈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每次发作时间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不等,常反复发作,但发作  相似文献   

9.
美尼尔氏综合症是中年人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以突发的剧烈眩晕.并伴有耳鸣、耳聋及恶心呕吐为主证.故又称“内耳眩晕症”。该病常反复发作及有明显的缓解期。究其原因系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和痰火痰饮等所致。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欠佳,若同时选用一些食疗疗,则颇有良效。  相似文献   

10.
美尼尔综合征是西医病名,属中医眩晕范畴,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眩晕,伴以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视物旋转,发作持续时间可为数分钟或数小时或长达数日,可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本人自1990年以来,采用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18例美尼尔综合征,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例中男5例,女13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7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10年。1.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旋复花10g(包煎),代赭石309(先前30分钟),党参159,半夏129,生姜5g,甘草10g。随症加减:痰浊中阻,上扰神明:眩晕、头昏重如蒙,呕吐白色痰…  相似文献   

11.
美尼尔氏病又称内耳眩晕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进行性感音性听力减退,高调性耳鸣,常伴有恶心、呕吐,目前尚无特殊疗法.笔者采用逐痰利水,疏肝健脾,化瘀通络法,拟平眩汤治疗此病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温胆汤加味治疗内耳性眩晕18例林国清陈玲珍(江西省井冈山医专附院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吉安343000)关键词美尼尔氏综合征中医药疗法温胆汤临床报道内耳眩晕症又名美尼尔氏综合症,临床以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汗出为主症,笔者以温胆汤加味治疗18例,疗效...  相似文献   

13.
陈洁  李庆生 《河北中医》1994,16(6):11-12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美尼尔氏病16例陈洁,杜兆海(河北秦皇岛市第三医院066000)李庆生(河北中医学院科研处)美尼尔氏病是发生眩晕的常见病证,中医认为"眩者言其理,晕者言其转,昌者言其昏。"在临床上总称为眩晕,病人眩晕发作严重时,其状目闭眼眩,耳鸣耳聋...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运用自拟代冬清眩汤(代赭石、当归、白芍各12~15g,天竺黄6~9g,珍珠母15~18g,天麻9~12g)加减治疗眩晕、小儿惊风、癫痫、小儿舞蹈病、链霉素中毒引起的前庭功能损害等疾病,颇有应验,现介绍如下。1美尼尔氏综合征吴某,女,43岁,工人,1987年10月5日初诊。患者素体虚弱,眩晕、耳鸣、呕吐反复发作已2年余。某医院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服西药效不佳。近日因情志不悦而导致眩晕加重,视物旋转如坐舟车,恶心呕吐,两耳如蝉鸣,伴胸闷痞塞,失眠纳差,舌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滑。方用代各清眩汤减天竺黄,加法夏10g,…  相似文献   

15.
<正> 内耳眩晕症(亦称美尼尔氏综合征)是以阵发性旋转性眩晕为主,常伴恶心,呕吐,耳鸣及听力减退等症状的内耳疾患,属于中医眩晕范畴。笔者根据临床所见,认为内耳眩晕症因痰浊中阻所致者颇为多见。由于脾虚生  相似文献   

16.
美尼尔氏眩晕症,又名美尼尔氏综合症,临床中主要的症状表现为突发性或发作性眩晕、头部胀痛、眼球震颤以及耳鸣、耳聋、耳闷、听力下降,伴随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裴正学教授在治疗本病时,始终坚持"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十六字方针,在多年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学习总结,对美尼尔氏眩晕病的辨证论治有独到见解,从"痰"论治,并以健脾化痰、平肝息风为治疗大法,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结合患者不同病情加减治疗,通过临床诊疗、疗效观察,治疗此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裴教授用中医中药治疗美尼尔氏眩晕症的经验,并结合典型患者病例,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7.
美尼尔氏综合症是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以突发的剧烈眩晕,并伴有耳鸣、耳聋及恶心呕吐的主证,故又称“内耳眩晕症”。该病常反复发作及有明显的缓解期。究其原因系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和痰火痰饮等所致。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欠佳,若在治疗期间同时选用一些食疗方,则对治疗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某。女,28岁。患眩晕症已1年,近3日加重。自述头晕目眩,天旋地转,行走漂浮,恶心呕吐,口苦,脉沉滑细。舌苔稍白腻。被某医院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证属痰浊上扰清窍,以致眩晕。治宜化痰开窍。养血清眩。药用半夏10g,陈皮20g,茯苓30g,甘草5g,竹茹15g,当归15g,白芍20g,黄连10g,白术30g,肉桂lOg,石菖蒲15g。水煎服,上方加减共服15剂,而愈。  相似文献   

19.
综合疗法治疗内耳眩晕1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耳眩晕又称美尼尔氏病,是内耳膜迷路水肿引起的一种以阵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为主症的内耳非炎症性疾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笔者自2003年以来,运用针灸加中成药治疗内耳眩晕1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眩晕一症,病因繁多,大凡风、火、痰、瘀、虚皆能为之。但据临床所见,诸因之中,惟痰饮所致者多而且甚。正如《金匮要略》所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丹溪心法》言:“无痰不作眩”。因此笔者临床蠲眩多用治痰之法,每获捷效。兹就眩晕治痰五法浅述于下。1 蠲饮除痰法适用于水饮上犯之眩晕。症见头晕目眩,如坐舟车,动则昏昏欲跌,伴见恶心呕吐,纳呆不食,或耳鸣,肢肿,小便或涩,舌淡苔白,脉小弦或滑。治宜健脾利水,蠲饮除痰。方用《金匮》泽泻汤加味:泽泻60g,白术15g,菊花、生姜各1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