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对大鼠髁突软骨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FGFR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渐进性咬合紊乱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髁突软骨中FGFR1的表达,并通过比较阳性细胞密度,分析FGFR1的表达变化规律。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GFR1主要表达在大鼠髁突软骨过渡层和肥大层,增殖层很少;正常组大鼠髁突软骨从6周龄到10周龄FGFR1表达逐渐增强,10周龄后降低.并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成年组和幼年组实验4、6周时FGFRI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8周时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幼年组尤为明显,实验2周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FGFRI参与了大鼠渐进性咬合紊乱所致髁突软骨的改建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对髁突软骨TGF-β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27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被随机分为实验组、操作对照组和正常组,每组9只,用结扎丝固定橡皮圈单颌牵拉第一前磨牙向近中倾斜移动,造成渐进性咬合紊乱。只结扎钢丝不牵拉的兔子做为操作对照组。1、2和3个月分批取颞下颌关节髁突,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髁突软骨TGF-β1表达变化,并做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多数部位TGF-β1表达持续增强。表达分布发生变化,纤维层和增殖层,由对照组的前内强、后外弱变为实验组的前内弱、后外强;肥大层,由对照组的内后最强变为实验组的外后最强。结论:渐进性咬合紊乱可导致髁突软骨中TGF-β1表达明显增强,TGF-β1可能参与了关节软骨的修复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验性咬合紊乱所致大鼠髁突软骨改建过程中的雌激素表达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正畸方法前移幼年及青春期雌性大鼠右侧上颌及左侧下颌第一磨牙,造成大鼠的实验性咬合紊乱模型,咬合紊乱组分别于2、4、6、8周后取材,去除咬合紊乱组则在实验6周时拔除第一磨牙,2周后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髁突软骨中雌激素的表达,并通过计算阳性细胞个数来探讨雌激素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1)雌激素主要表达于大鼠髁突软骨的成熟层和肥大层;2)正常对照组大鼠髁突软骨中的雌激素表达水平自6周龄到16周龄呈逐渐降低的趋势;3)无论幼年组还是青春期组,咬合紊乱2周时雌激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4、6、8周时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咬合紊乱组雌激素表达高于正常对照及咬合紊乱8周组(P<0.01)。结论大鼠髁突软骨中雌激素的表达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实验性咬合紊乱可以一过性升高髁突软骨中雌激素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是细胞周期特定时相内表达的细胞核酸性蛋白,是细胞增殖活动的标志之一。本实验在渐进性咬合紊乱动物模型中,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渐进性咬合紊乱和拔除源干扰牙后对髁状突中PCNA表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对大鼠髁突软骨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8周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个时间点,雌雄各半,每组3只.以皮筋弹性力推右侧下颌、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4周后同样方式推右侧下颌、左侧上颌第三磨牙远中移动,造成渐进性咬合紊乱动物模型,实验2、4、6、8周后处死动物.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髁突软骨组织学变化及软骨厚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和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法分析髁突软骨口TNF-α的表达特点.结果 实验4、6、8周组髁突软骨均较对照组增厚P<0.05),实验组出现以无菌坏死为主的软骨退行性变.TNF-α主要集中表达于髁突软骨的肥大层,实验2、6、8周组表达高于同龄对照组(P<0.05),实验4周组与同龄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雌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结论 TNF-α参与了异常咬合所导致的髁突软骨病理性改建活动,随时间延长,咬合紊乱较重者,髁突软骨的分解代谢活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对幼年和成年雌性大鼠髁突软骨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2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渐进性咬合紊乱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髁突软骨中VEGFRs的表达情况,通过计算阳性细胞数的方法,分析大鼠髁突软骨适应性改建过程中VEGFRs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VEGFR-1,VEGFR-2在大鼠髁突软骨中的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均主要分布在大鼠髁突软骨的肥大层和过渡层,在增殖层少量表达,在纤维层未见到其阳性细胞表达;正常雌性大鼠髁突软骨从7~11周龄VEGFRs表达逐渐增强,11周龄后降低,并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幼年及成年实验2周组、幼年实验8周组、成年实验6周组VEGFRs阳性细胞数与其同龄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幼年实验4周组及6周组,成年实验4周组VEGFRs阳性细胞数分别明显低于其同龄对照组(P〈0.05),而成年实验8周组则明显高于其同龄对照组(P〈0.05)。结论:VEGFRs参与了大鼠渐进性咬合紊乱所致髁突软骨的改建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所致大鼠髁突软骨改建中骨形成蛋白2(BMP-2)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幼年和成年大鼠渐进性咬合紊乱模型,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大鼠髁突软骨中BMP-2的表达变化,并作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幼年和成年实验组大鼠左右侧髁突软骨中BMP-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幼年和成年实验组中BMP-2的表达于实验4周时均低于对照组(P〈0.01),之后出现回升,8周时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幼年与成年实验组中BMP-2的表达在2~8周的时间内均出现先降低再增高的趋势。结论:BMP-2参与了髁突软骨随咬合变化而发生的改建活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研究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3,FGFR-3)在骨的软骨化骨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探讨其在下颌骨髁突软骨化骨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对大鼠髁突软骨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8周龄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个时间点,雌雄各半,每组3只。以皮筋弹性力推右侧下颌、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4周后同样方式推右侧下颌、左侧上颌第三磨牙远中移动,造成渐进性咬合紊乱动物模型,实验2、4、6、8周后处死动物。苏木精- 伊红染色观察髁突软骨组织学变化及软骨厚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和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法分析髁突软骨中TNF- α的表达特点。结果实验4、6、8周组髁突软骨均较对照组增厚(P<0.05),实验组出现以无菌坏死为主的软骨退行性变。TNF- α主要集中表达于髁突软骨的肥大层,实验2、6、8周组表达高于同龄对照组(P<0.05),实验4周组与同龄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雌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结论TNF- α参与了异常咬合所导致的髁突软骨病理性改建活动,随时间延长,咬合紊乱较重者,髁突软骨的分解代谢活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咬合紊乱与去除咬合紊乱大鼠髁突软骨内骨形成蛋白- 2(BMP- 2)的变化。方法幼年和成年雌性大鼠各9只,等分为咬合紊乱组、去除咬合紊乱组和对照组。咬合紊乱组在建立咬合紊乱8周后处死,去除咬合紊乱组在建立咬合紊乱6周时拔除造成紊乱的双侧第一磨牙,2周后处死。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同环境饲养、同期处死。测量各组髁突组织切片上软骨前、中、后部的厚度,SABC法检测软骨前、中、后部BMP- 2的表达。结果成年咬合紊乱组髁突软骨中部变薄,后部增厚;去除咬合紊乱后后部恢复正常,中部仍薄于对照组(P<0.05)。幼年髁突软骨的前、中、后部厚度三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幼年髁突软骨前、中、后部咬合紊乱组BMP-2表达高于去除咬合紊乱组和对照组(P<0.05),成年髁突软骨中部咬合紊乱组和去除咬合紊乱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后部咬合紊乱组高于和去除咬合紊乱组,后者高于对照组(P<0.05),前部无差异。结论咬合紊乱可导致幼年和成年大鼠髁突软骨BMP- 2高表达,成年大鼠髁突软骨对咬合紊乱的适应能力较幼年大鼠差,中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细胞系的作用采用H^3-TdR法,比色法和VonKossa染色法,检测bFGF作用下骨髓细胞增殖,分化,骨形成情况。结果持续使用bFGF时,其促进骨髓细胞增殖,并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2.
生长因子对人髁突软骨细胞DNA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碱性成纤维样生长因子(bF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髁突软骨细胞增殖及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及同位素掺入法。结果:在0.4%新生小牛血清(NCS)条件下,bFGF对人髁突软骨细胞DNA合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浓度在1ng/ml以上具显著性(P<0.05)。IGF-在10~100ng/ml呈剂量效应地促进3H-TdR的掺入,而TGF-β1无显著作用。bFGF在0.1~100ng/ml可显著促进人髁突软骨细胞3H-Proline掺入,最大效应剂量为10ng/ml(增加60%)。IGF-在10~100ng/ml能够明显促进细胞胶原合成,最大值在100ng/ml(增加98%)。TGF-β1在1~10ng/ml明显抑制3H-Proline掺入,最大抑制浓度为1ng/ml,抑制率约为24%。结论:生长因子可有效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及基质合成,为关节软骨损伤性疾患的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建立导下颌向前的Sprague-Dawley (SD)大鼠的动物模型进行免疫组化实验,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髁突软骨中分布的变化,探讨CTGF对前伸下颌后的髁突软骨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动物模型,选取45只5周龄SD 雌性大鼠,体重约100 g,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实验组(25)只,组内再随机平均分为5组(3、7、14、21 和30 d)。实验组动物24 h佩戴改良可摘式上颌斜面导板矫治器,对照组动物不做处理。免疫组化染色标记CTGF,观察髁突软骨各层CTGF的表达变化。对CTGF的阳性表达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中髁突软骨组织中均有CTGF的表达,主要分布于肥大层和增殖层。实验组不同时间点髁突肥大层和增殖层中CTGF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光密度值(P<0.05 )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7 d后髁突肥大层和增殖层中CTGF的表达开始上升,到第14天达到最高,之后CTGF表达回落,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 )。实验3 d、30 d,肥大层和增殖层中CTGF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TGF可能参与了功能负荷改变所导致的髁突软骨适应性改建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人的年轻恒牙和成熟恒牙牙髓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探讨 bFGF在恒牙牙根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牙髓标本的石蜡切片进行bFGF的免疫组化染色,并做图像定量分析。结果 bFGF在牙根刚开始发育、发育过程中及发育完成后的牙髓中的阳性表达呈逐渐减弱。结论 bFGF在人正常发育的牙髓组织中,随着牙根的逐渐发育而呈现不同特征的表达,因而参与牙髓的发育和成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在组织工程皮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新生SD大鼠皮肤为原材料培养组织工程复合皮肤并将其移植到15只成年SD大鼠,第7、10、14、20、30天取标本,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移植后不同时间的组织工程复合皮肤进行检测,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bFGF、 FN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组织修复的关系。以做自体皮肤移植和正常Wistar大鼠做对照。结果 术后第10天时bFGF、 FN表达明显,术后第10天以前和第14天以后表达较弱。bFGF、FN在组织工程皮肤愈合过程中的变化与自体皮肤移植愈合过程相似。结论 在组织工程皮肤移植修复大鼠皮肤缺损中bFGF、FN有表达,促进了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为研究颅面与牙齿的发育机制及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检测经 10 ng/ml bFGF、100 ng/ml IGF-1刺激4 d后大鼠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吸光度值。结果 培养4 d后,bFGF处理组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IGF-1组及bFGF+IGF-1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bFGF可促进大鼠外胚间充质于细胞的增殖,bFGF和IGF-1可能协同促进其分化。  相似文献   

17.
高莺  张海波  胡静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0):991-993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HA)缓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停经后骨质疏松状态下植入体骨整合的影响.方法:20只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术后3个月进行胫骨植入体植入术,再喂养3个月处死,样本进行显微CT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缓释bFGF导致BV/TV、%OI、Tb.N、Tb.Th等骨小梁微观结构参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植入体最大推出力值和相对剪切力值亦高于对照组.结论:以HA为缓释载体局部应用bFGF能够增强停经后骨质疏松状态下植入体周围新骨形成、植入体一骨整合以及机械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快速生长期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睾酮的表达,并探讨功能矫形对髁突软骨细胞睾酮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戴自制模拟的功能矫治器引导大鼠下颌前伸,在实验第3天、1、2、3及4周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睾酮在髁突软骨细胞上的表达特点。结果 ①实验组、对照组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各层都有睾酮的阳性免疫染色,大鼠各层细胞中以成熟层及移行层阳性强度较高,明显高于生发层及过渡层,其中成熟层染色强度最高;②随着大鼠的青春期生长发育,髁突软骨细胞各层睾酮染色强度出现不同的变化特点;③实验第2及第 3周组大鼠髁突成熟层软骨细胞睾酮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睾酮参与了大鼠髁突软骨细胞成熟的调控,并介导了功能矫形的机械刺激作用,使髁突软骨细胞的增生分化功能增强,髁突软骨增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低血清培养条件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对人髁突软骨细胞Ⅰ,Ⅱ,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及mRNA狭缝杂交的方法。结果:IGF-Ⅰ对3种前胶原的mRNA水平无显著影响。bGFG,TGF-β均呈不同程度地抑制Ⅱ型胶原的基因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0.352及0.658倍同时TGF-β显著增加了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