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变形链球菌临床株F-ATPase亚基基因uncEBF在mRNA水平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因子F-ATPase c、a、b亚基联合基因uncEBF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探讨基因表达水平与细菌耐酸力以及uncEBF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两步法和凝胶成像系统定量软件分析,分别对18株来自不同基因型和不同耐酸力变链菌的uncEBF基因表达水平进行评价,以SPSS11.0软件分析和比较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不同基因型及不同耐酸力菌株un-cEBF的mRNA表达水平不同(P<0.05),表现为A基因型uncEBF表达高于B基因型,高耐酸力菌株un-cEBF表达高于低耐酸力菌株。结论:变链菌不同基因型uncEBF基因的表达水平不同,表达水平高低与菌株的耐酸力相关。 相似文献
2.
陈舟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1,28(1):12-14
随着分子徽生物学的发展,变形链球菌群基因型分析日益准确和深入,本文着重介绍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PD)等在变形锭球菌君基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质子移位膜ATP酶(F- ATPase)的γ亚基基因uncG的遗传多态性和mRNA表达水平。方法选取在不同龋敏感人群中分离的18株高耐酸和20株低耐酸变形链球菌为实验株,扩增uncG基因,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和测序比较,应用RT- PCR法和凝胶成像系统定量软件对20株不同基因型和不同耐酸力变形链球菌uncG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ALuⅠ- RFLP和BsrⅠ-RFLP产生A、B、C、D 4种基因型,但4种基因型在不同耐酸力菌株的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及不同耐酸力菌株uncG的mRNA表达水平不同,但其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形链球菌F- ATPase γ亚基基因uncG的RFLP基因型和mRNA表达水平具有明显遗传异质性,但对菌株耐酸力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卫华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2,29(3):145-147
耐酸性是变形链球菌重要的致龋因素之一,虽然其分子机制并不明了,但目前已分离,测序并克隆了几个相关基因,本文对已发现的,影响变形链球菌耐酸性的基因及其结构。功能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耐酸性是变形链球菌重要的致龋因素之一,虽然其分子机制并不明了,但目前已分离、测序并克隆了几个相关基因。本文对已发现的、影响变形链球菌耐酸性的基因及其结构、功能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变形链球菌是人类的主要致龋菌,临床观察发现可能存在不同毒力克隆株的致病性不同,而其致龋性差异的物质基础是毒力因子的遗传变异,本文即时变链菌的遗传多态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Ingbritt C (血清C型) 国际标准株与LuxS基因缺失的变形链球菌突变株之间耐酸能力的差异.方法:配制相同浓度的变形链球菌标准株与LuxS缺陷株菌悬液,分别在不同pH值(pH3.5~7.0)的BHI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相同时间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比较2 种菌株的生长情况;先在轻度酸性环境(pH5.5)中预酸化,再将2 种菌株于致死性pH值环境(pH3.0)中培养,比较其适应性耐酸能力.结果:①pH值为6.0~7.0时,2 种菌珠在相同pH值条件下生长情况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且3 组不同pH值条件下细菌生长情况间的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②pH值为4.5~5.5时,2 种菌株的生长情况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在pH值为3.0时,LuxS缺陷株的生存率(0.006 5%)要明显低于标准株的生存率(0.078%),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在pH值5.5环境下预酸化后,LuxS缺陷株的生存率(0.747%)约为标准株生存率(8.65%)的1/10.结论:在亚致死性pH值中,变形链球菌标准株与LuxS缺陷株的耐酸能力具有差异,标准株的耐酸能力强于LuxS缺陷株,2 种菌株均表现出了适应性耐酸的能力;变形链球菌LuxS缺陷株对酸的敏感性增加,而适应性耐酸能力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变形链球菌F-ATP酶亚基基因uncA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因子F—ATP酶亚基α的结构基因uncA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基因多态性与细菌耐酸力及龋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分别从高龋、无龋个体中分离变形链球菌34和30株,其中包括18株高耐酸株、20株低耐酸株。从细菌组DNA扩增uncA,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核酸测序比较。结果不同限制性内切酶RFLP产生不同的基因型,测序证实了导致多态出现的基因变异;内切酶Hph Ⅰ产生的A、B基因型在不同患龋个体分离菌株的分布不同(P〈0.05),A型uncA在高龋分离株的检出率高于无龋分离株;内切酶MboⅡ产生的C、D基因型在不同耐酸力菌株中的分布不同(P〈0.05),C型uncA在高耐酸力菌株的检出率高于低耐酸力菌株。结论变形链球菌F—ATP酶的α亚基基因uncA具有明显遗传多态性,酸性环境下生存力强的菌株可能出现基因的适应性变异,不同基因型uncA分布与菌株的耐酸力及致龋力相关。 相似文献
9.
变形链球菌群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微生物学的发展,变形链球菌群基因型分析日益准确和深入,本文着重介绍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MPD)等在变形链球菌群基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是一种DNA指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以往不能区分的菌株间的遗传变异,可以不需预知靶基因DNA结构顺序,而获得多态性DNA指纹图.随着AP-PCR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变形链球菌的基因分型研究中.本文就采用AP-PCR技术对变形链球菌进行基因分型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遗传多态性与龋病发生的关系。方法:菌株分别选自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分离鉴定的合成水不溶性多糖能力较强和较弱的血清c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提取全菌DNA,经PCR扩增gtfBC(961 - 5574 by)后,分别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工、Mb。工和Taq工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 不同龋敏感人群变形链球菌血清。型临床分离株经Hinf工酶切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酶谱出现了差异,有 1.9 kb长片段的菌株在高龋组中的比例高于无龋组(P < 0.05)。结论:萝基因型的不同是导致菌株合成水不溶性多糖能力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微生态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微生态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变异链球菌是人类的主要致龋菌,通过黏附、产酸和耐酸导致牙体组织破坏,从而形成龋齿。本文就变异链球菌的感染传播途径、生物信号传导系统、遗传多态性、致龋性及免疫防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A区遗传多态性与其粘附性能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本实验室前期工作所获得的粘附能力较强和较弱的血清c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提取全菌DNA,经PCR扩增表面蛋白A区编码基因spaP-a后,用限制性内切酶Hae班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经Hae ]II酶切后,两组血清c型变形链球菌均出现了4种基因型,且4种基因型在两组菌株的构成情况不同。结论:血清c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的 spaP-a具有遗传多态性,粘附能力较强的菌株比粘附能力较弱的菌株具有更明显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15.
Inhibition of the activity of glucosyltransferase from Streptococcus mutans by glycyrrhiz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have previously shown that the natural sweetener glycyrrhizin (glyc) inhibits in vitro adherence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in the presence of sucrose. In order to further examine the mechanism of adherence inhibition, extracellular glucosyltransferase of S. mutans was obtained, and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lucans from sucrose in the presence of glyc was tested.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lyc inhibits bacterial adherence by affecting the activity of glucosyltransferase. 相似文献
16.
17.
脂磷壁酸是变异链球菌的毒力因子,在变异链球菌致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龋病进展过程中诱导牙髓免疫应答。本文就变异链球菌脂磷壁酸的结构和功能,脂磷壁酸在牙周病进展、补体激活、细胞因子产生和牙髓细胞程序性死亡等方面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