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及子宫颈萎缩,使其在取出宫内节育器(IUD)时,进入宫腔困难,必须使用宫颈扩张器,因此产生疼痛,使患者难以忍受;部分患者,因扩宫时受到机械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心率不齐,面色苍白,出汗、头昏、胸闷,甚至发生昏厥和抽搐等综合反应;部分患者因宫颈萎缩严重,以致无法使探针进入宫颈口,导致不能取出宫内IUD.2005年以来,我院对绝经后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IUD的妇女在术前先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再行取环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及子宫颈萎缩,使其在取出宫内节育器(IUD)时,进入宫腔困难,必须使用宫颈扩张器,因此产生疼痛,使患者难以忍受;部分患者,因扩宫时受到机械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心率不齐,面色苍白,出汗、头昏、胸闷,甚至发生昏厥和抽搐等综合反应;部分患者因宫颈萎缩严重,以致无法使探针进入宫颈口,导致不能取出宫内IUD。2005年以来,我院对绝经后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IUD的妇女在术前先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再行取环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已婚育龄女性经常采用的主要节育工具~([1]),由于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生殖器萎缩,导致阴道黏膜变薄,宫颈萎缩甚至封闭,致使穹隆消失、子宫萎缩及子宫宫腔变小,导致IUD相对过大,易发生错位和嵌顿,造成子宫内膜和肌壁的损伤,给取IUD手术造成一定困难,从而导致节育环的取出困难或失败~([2])。为减轻受术者痛苦,避免取IUD时给患者造成机械性损伤等并发症,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IUD)难取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常规取环失败后应用宫腔镜进行诊治的患者资料。结果:63例患者中宫腔镜下取出宫内节育器62例,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IUD取出困难时,应用宫腔镜可直观宫腔内外情况,具有诊断明确、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安全有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普通采用的一种避孕器具,但绝经后的妇女因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子宫导致萎缩,IUD放置时间较长,取出存在的一定困难,甚至失败,为了便于取环,减少受术者的痛苦,1997年1月~2003年4月我院采用尼尔雌醇术前口服,取环时2%利多卡因宫颈麻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应用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价值及相关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常规宫内节育器取出失败,应用宫腔镜IUD取出术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护理和配合方法。结果 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宫腔镜IUD取出术,成功率为100%,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下IUD取出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适用于常规取环失败后的补救,合理的护理配合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降低手术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异位发生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IUD异位患者25例的临床特点、异位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IUD异位经宫腔镜取出14例,于腹腔内行腹腔镜取出术4例,于腹腔内开腹取出3例,并发子宫穿孔患者行开腹子宫修补术2例,于腹腔并发肠穿孔患者行开腹肠道修补术2例。结论:IUD异位是放置节育器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选择合适的IUD类型和型号,及时取环、定期复查、加强随访是预防IUD异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宫内节育器(IUD)作为长效避孕方法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使用相对安全、有效、可逆,一次放置可长期避孕,目前放置IUD已成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但放置IUD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异位后可导致失败妊娠、出血、疼痛、脏器损伤,取器困难,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5例IUD异位病例资料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异位的诊断、处理、预防、原因分析.方法 我站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集了住院治疗的15例IUD异位腹腔患者,均采取开腹手术.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取出完整的宫内节育器,住院期7~17d,痊愈出院,术后月经恢复好,多脏器功能正常.结论 选择合适的IUD类型和型号.绝经的妇女及时取器,哺乳期妇女置器慎用有臂的IUD,如T形IUD且动作适当轻柔,可预防IUD异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IUD)并发症(嵌顿、残留、断裂、变形、异位等)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10年7月应用宫、腹腔镜技术处理的50例IUD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常规取环失败患者于宫腔镜下顺利取出,15例异位到腹腔患者14例腹腔镜下成功取出,1例中转开腹取出。结论宫-腹腔镜诊断处理IUD并发症具有诊断明确、手术成功率高、损伤小的优点,是诊治IUD异常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探讨难取出的IUD取出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去年围绝经期取器病例87例、绝经后取器(术前口服尼尔雌醇)病例58例及绝经后取器(术前未做特殊处理)病例50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取器情况。结果:围绝经期组与对照组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绝经后服尼尔雌醇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要求取器的妇女应适时取器,对绝经后取器困难的妇女,可予尼尔雌醇软化阴道、宫颈,减轻取器的难度,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血中雌激素水平低下,导致子宫、宫颈萎缩、狭窄、变硬、缺乏弹性,盲目取器常常造成取出宫内节育器(IUD)困难或失败。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站采,取术前口服米非司酮联合B超监测,用于绝经后IUD的取出,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广大育龄妇女多采用宫内节育环(IUD)避孕。其中部分妇女长期使用直到绝经后,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取出IUD的手术操作难度增大。而强行取器不仅造成受术者的痛苦,而且容易导致并发症。我院2001年7月-2004年6月对54例绝经后取器失败的妇女采用口服倍美力后再次取器。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宫内节育器(IUD)具有避孕效果好、简便、安全、无全身反应等优点,是大部分国家为控制人口增长所采取的首选避孕措施.由于恐惧或其他原因,使许多妇女错过了取器的最佳时机.我院计划生育门诊2005年7月-2009年7月共为31例绝经期限大于1 a的妇女成功取出IUD,现将其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绝经1 年内取器的技巧及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选择130 例绝经1 年内取器患者作为样本,分类阐述取器困难时的手术操作方法.结果 130 例绝经1 年内取器患者中,有112 例宫内节育器(IUD)取出顺利,占86.2%.结论 绝经1 年内取器,只要掌握取器技巧并配以辅助方法,就可以减少取器难度,作为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之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妇女普遍采用的长效节育措施,绝大多数受术者均能耐受常规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而绝经后妇女因生殖器官萎缩,宫颈组织变硬,弹性差,增加了取环的难度,甚至导致取环术失败.我们对绝经后妇女在取环前给予口服补佳乐7天,在取环过程中获得满意效果.方法: 我院对50例绝经后妇女进行取环术,探讨取环时间、取环前药物应用、取环方法等有关问题,对子宫萎缩、宫颈较紧的患者,我院采用取环前给予口服补佳乐的方法.结果: 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7.
妇女绝经后1a内应尽快取出宫内节育器(IUD),因绝经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使阴道变短变窄,阴道壁变薄,宫颈口紧闭,缺乏弹性,难以扩张,子宫萎缩又加重宫内节育器对子宫内膜和肌壁的损伤及嵌顿而造成手术困难。近年本院采用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取IUD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主要采取的避孕措施,占各种节育措施的40%以上.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近8000万妇女在采用IUD避孕.随着IUD使用年限的积累,在妇产科及计划生育领域工作的医务人员,将会不时遇到节育器取器困难的病例.本文就取器困难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一些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和长效的避孕方法,在我国城乡约有50%以上的妇女采用本法避孕,但在60~70年代计划生育高峰中放置的环形节育器,部分妇女长期使用直到绝经期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水平低下,阴道粘膜变薄,失去弹性,宫颈萎缩、坚硬,宫颈口紧闭,缺乏弹性,难以扩张,子宫萎缩将加重节育器对子宫内膜及肌壁的损伤及嵌顿,随绝经年限延长,宫内节育器的取出困难相应增加,为提高取出IUD的成功率,减少妇女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现在宫内节育器(IUD)仍是我国大多数育龄妇女采用的避孕方法。而IUD的副反应很多,如:月经改变、白带增多、子宫内膜炎、下腹部不适等,给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带来许多的烦恼甚至痛苦,一些妇女为解决厨庙或痛苦,采取取出宫内节育器,往往又因避孕不当而怀孕人流,最后选择再次上环。为解决或减少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副反应,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给放置IUD的妇女口服宫血宁胶囊,预防子宫出血及感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