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脉诊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
心律失常与脉诊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刘冠军教授论脉诊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30021)李杰刘虹李松明【关键词】刘冠军教授脉诊老中医经验刘冠军教授,是国内针灸界著名学者,国家名医。刘老临证,重视四诊,尤重脉诊。他编撰的《脉诊》一书是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脉学专著。刘老指出,脉诊的意义,就在...  相似文献   

4.
5.
脉诊浮,沉,虚,实的客观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孙媛媛  张庆祥 《中医学报》2020,35(5):934-936
脉应指时的形象为脉象。脉中血液是由气统摄并以气为其运行之动力。医者可通过诊脉查探人体气机运动。气的运动即为气机,气机诊断为中医辨证之导向,因气机运动包括了人体内部的气机变化和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换,且气机运动维系着脏腑功能,遂能反应脏腑气机之常变。气血的变化是脉形成的基础,气血生理失常,则脉见病象。因此,脉诊可通过分析气机动向来诊断脏腑病变的病因病机及机体气血阴阳之盛衰。大凡疾病是由伤气而发,气机在失调但未至大伤之时可通过脉象体现于指端,这使脉诊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诊治中具有极大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要想切实可行地实现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必须有符合中医特点的脉诊仪及相应的软件相配合,更要有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中医脉象的特点来探讨脉象客观化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说文》为工具,通过对"脉"原字字形的解析,分析该字本义原指自然环境水系流布的道路,引申于中医学概念中用以描述人体气血循环的器官,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取类比象"的概念。系统整理古代史书以及先秦传世医学文献、出土文献中相关脉的内容,分析血脉、脉气、经脉、脉象、切脉不同概念在早期中医理论范畴的衍生与运用,综合比较,互证条目,指出"脉"字最早见于战国初期的《国语》,古人通过对自然宇宙与人体的观察、认识,逐渐出现"血脉"的概念,而医学文献中该词始见于出土的张家山《脉书》、马王堆《足臂经》,分析其内容可知当时中医脉学理论已建立了以脉统病、凭脉辨病理论体系,并贯穿着经脉理论的内容,其中"相脉之道"内容体现了我国早期脉诊技术雏形。  相似文献   

9.
数据挖掘在中医脉诊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中医脉诊客观化的深入研究、人们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而伴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加,人们发现往往难以通过简单的总结来理解数据中包含的大量信息,从而形成了“资料丰富而知识缺乏”的局面。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人们往往是事先知道结果,再去寻找其理论根源和实践佐证,结果大多是凭经验而来的,这是与数据挖掘最主要的区别,当数据丰富,超越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时,人们对其认识是不全面的,散在的,通过数据挖掘才能提取出其新颖、未知的知识,即数据挖掘的事先未知性、隐含性。笔者认为在中医的脉诊研究中,将传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论述脉象图的应用、意义、机制,例举某些病、证的典型脉象图,指出脉象图可使脉诊客观化,但应统一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1.
俞长荣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长荣教授认为高血压病血压的升高与内脏功能的失调有一定关联,阴阳、气血紊乱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对本病的治疗应该根据中医临证思维方法,通过辨证论治,以求从根本上解除高血压病的内在因素。使用中药降压不能依赖实验室结果选择降压药,要跳出"见病套药"的框子,不能简单地使用平肝降火,养阴凉血药物。  相似文献   

12.
俞慎初教授运用陈修园时方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举例介绍俞慎初教授临床灵活运用清代陈修园《时方歌括》和《时方妙用》所载方剂的经验,如用百合汤加味治气滞日久化热之胃痛;在消瘰丸基础上增入软坚散结药物,拟成“散结消瘿汤”治气瘿;正元丹广泛应用于脾胃气虚证的治疗,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介绍俞慎初教授临床治疗咳喘证的经验。用自拟方止咳定喘汤治风寒咳喘;加减止嗽散治疗多种类型咳嗽;灵活化裁运用古代名方治疗因痰浊、气郁和肺肾虚损所致的咳喘证。  相似文献   

14.
俞老认为中医药急救法,凡行之有效的,都可推广使用。比如镇痉熄风法,可用于小儿高热抽风;通窍启闭法,可用于中风闭证;敛汗固脱法,可用于暴喘脱证;理气止痛法,可用于急腹证中属肝郁气滞型。  相似文献   

15.
黄宗勖教授治疗脑性瘫痪1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6例小儿脑性瘫痪,按中医辩证以肾虚为主。针灸主穴:大椎、风池、风府、肾俞、腰阳关、不中、风市、四强、阳陵泉、足三里、绝骨、丘墟、昆仑,并随症加减。手法:毫不刺进针,得气后小幅度快频率捻转,配服中药地黄饮子加减。结果:治愈3例,显效8例,好转4全,无效1例。  相似文献   

16.
杨世瀛对儿科疳证的诊治特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世瀛对儿科疳症的诊治特色是:①疳皆脾虚积滞,气液干涸而成;③五脏分证论疳,重在脾胃气液;③五疳出虫恶证,举宏摄要条析;④治疳园机活法,组方意味深长。其治疳方药的特点是消积为先,炼丸缓治,专病专方。  相似文献   

17.
肖熙教授诊治顽固性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顽固性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是现代中西医均感棘手的问题之一。肖熙教授临证数十年,对本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笔者在肖老的口传面授和临证指点下,得以继承,加深理解。本文仅将跟师点滴心得交流于同道。  相似文献   

18.
丁甘仁小儿温病急症治验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丁甘仁医案》中小儿温病急症治验的探析,认为丁氏对小儿温热之邪,善于清疏透泄;温热变证,善用清温挽危;肺胃蕴实,善取涤痰导滞。将温病与伤寒融汇贯通,在近代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省近代已故名老中医郑慕韩先生治疗急性肾盂炎疗效卓著。他认为:急性肾盂炎初呈新感之症状,继现伏邪之体征。临证分为3型,每能执简驭繁。初起症见寒热,头痛、咽痛、鼻塞、脉浮,为感冒型,亟宜辛凉解表,冀邪从外透;若凛寒壮热,小溲短欠拘急,腰痛如折,为湿热型,治当宣清导浊,泄热渗湿;倘邪不外解,湿与热合,下迫浊道,深入血分,为血热型,务宜清肝泄热,凉血通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