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β25-35处理PC12细胞,建立细胞毁损模型,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在显微镜下观察PC12细胞形态的变化及突起生长情况。采用MTT检测技术观察PC12细胞的生长活性,采用酶标仪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采用瑞士-吉姆萨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损伤组加入Aβ25-35,24 h后细胞形态不规整,突起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破裂,48 h后见不到完整的突起结构;保护组加入白藜芦醇预孵育后明显延缓突起损伤,24 h后仍能观察到比较完整的突起结构,48 h后远端发生轻微断裂。保护组细胞突起长度和D(λ)值明显大于损伤组(P<0.01),细胞凋亡数以及LDH活性明显低于损伤组(P<0.01)。结论白藜芦醇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MCI-186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共分3组:正常对照组、MCI-186处理组(20μmol/LMCI-186,30μmol/LAβ25-35)和Aβ25-35干预组(30μmol/LAβ25-35)。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存率,ELISA法测定AGEs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CI-186预处理组细胞生存率和AGEs含量没有差异(P>0.05)。与Aβ25-35干预组相比,MCI-186预处理组细胞生存率和AGEs含量减低(P<0.001,P<0.01)。结论:MCI-186能够减少Aβ25-35对PC12细胞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慧子  于明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X):196-197
目的:研究MCI-186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共分3组:正常对照组、MCI-186处理组(20μmol/LMCI-186,30μmol/LAβ25-35)和Aβ25-35干预组(30μmol/LAβ25-35)。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存率,ELISA法测定AGEs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CI-186预处理组细胞生存率和AGEs含量没有差异(P〉0.05)。与Aβ25-35干预组相比,MCI-186预处理组细胞生存率和AGEs含量减低(P〈0.001,P〈0.01)。结论:MCI-186能够减少Aβ25-35对PC12细胞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转导通路发挥细胞保护作用的途径,为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及AD治疗新药的研发增添理论依据。方法培养肾上腺嗜铬瘤细胞(PC12细胞),根据不同的干预措施将细胞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高糖DMEM组);AD模型组(30μmol/L Aβ25-35处理组);抑制剂对照组:10μmol/L SB203580〔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抑制剂〕、10μmol/L SP600125〔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或10μmol/L PD98059〔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处理组;依达拉奉低、中、高剂量组:依达拉奉20、40、80μmol/L及30μmol/L Aβ25-35共同孵育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p38、p-JNK及p-ERK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以上各组(抑制剂对照组仅加入SB203580 10μmol/L)p38 mRNA的表达。结果 1与阴性对照组比,AD模型组p-p38蛋白表达增高(P<0.01);与AD模型组比,抑制剂对照组和依达拉奉各组p-p38蛋白的表达减低(P<0.05);依达拉奉3组的p-p38蛋白表达高于抑制剂对照组(P<0.05),与低剂量依达拉奉组比,中剂量依达拉奉组p-p38蛋白有所减低(P<0.05)。2与阴性对照组比,AD模型组p-JNK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AD模型组比,抑制剂对照组p-JNK蛋白的表达减低(P<0.05)。3 pERK表达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阴性对照组比,AD模型组的p38mRNA表达增加,而抑制剂对照组的p38mRNA表达减少(分别P<0.05);中、高剂量依达拉奉组p38mRNA表达比AD模型组减低,且比抑制剂对照组还低(P<0.05);以40μmol/L依达拉奉组p38mRNA表达最低,与20μmol/L、80μmol/L依达拉奉组均明显不同(P<0.05)。结论 Aβ25-35可能直接激活MAPK信号通路,尤其p38及JNK,损伤PC12细胞。依达拉奉可能同时在mRNA水平及蛋白质水平,阻断p38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Aβ25-35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作用,有望成为治疗AD的新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Aβ25-35对PC12细胞凋亡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10μmol/L Aβ25-35与PC12细胞共孵育48h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对照组细胞不加Aβ25-35。采用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PC12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蛋白的表达和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诱导PC12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β -淀粉样蛋白 2 5 - 35片段 (Aβ2 5-3 5)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代谢率检测 ,光镜吖啶橙荧光染色术 ,透射电镜以及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Aβ2 5-3 5损伤PC12细胞的途径。结果 用Aβ2 5-3 5处理PC12细胞 2 4h ,Aβ2 5-3 5剂量依赖性地引起PC12细胞的MTT代谢率减少 ,荧光染色及电镜观察发现经Aβ2 5-3 5处理的PC12细胞表现出凋亡细胞的特征 ,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 ,对照组 2 0 μmol/L及 5 0 μmol/L的Aβ2 5-3 5组PC1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 0 .0 8%± 0 .0 1% ,14 .8%± 1.13% ,2 5 .9%± 2 .34%。结论 Aβ对PC12细胞的损伤主要通过细胞凋亡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β淀粉样蛋白致PC-12细胞的损伤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以不同浓度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PC-12细胞后,MTT法观察细胞活力,TUNEL法测细胞凋亡率,并用P-tau抗体检测异常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结果 Aβ25-35作用于PC-12细胞后,细胞活力逐渐下降,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同时荧光显微镜观察到10μmol/L的Aβ25-35作用于PC-12细胞24h,TUNEL阳性细胞实验组多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tau阳性细胞实验组多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β25-35使PC-12细胞产生凋亡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形态学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鼠肾上腺嗜咯瘤细胞(PC12)凋亡的作用,从而探讨NGF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作用。方法:以PC12细胞为神经元的细胞模型,将Aβ和NGF+Aβ分别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中,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存活率,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hochest33258观察细胞核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Aβ组细胞存活率随作用时间延长而下降(P<0.01),胞体变小,轴突退化变形,可见特征性的凋亡细胞核,并检测到典型的凋亡峰;而NGF+Aβ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高,凋亡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Aβ2535能诱导PC12细胞凋亡,NGF对Aβ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琐琐葡萄提取物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20μmol/L 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20、40和80μg/mL OA干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膜通透性及完整性,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20、40和80μg/mL OA预处理可有效提高PC12细胞存活率,减少乳酸脱氢酶渗漏,降低细胞凋亡率,下调bax mRNA表达(P<0.05),40、80μg/mL OA预处理上调bcl-2 mRNA表达(P<0.05).结论 OA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OA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Aβ诱导PC—12细胞凋亡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以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以不同浓度Aβ25-35诱导并于不同时间收获细胞,应用MTT法观察细胞活力,Fura-2/AM荧光分析法检测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Hoechst 33258及碘化丙啶复染分析细胞凋亡。结果 Aβ25-35作用于PC-12细胞后,细胞活力逐渐下降,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同时细胞内Ca^2 浓度显著上升;不同浓度Aβ25-35作用后,PC-12细胞于不同时间出现凋 的典型形态学特征,该时间比Ca^2 浓度上升约晚6-12h。结论 Aβ25-35诱导后PC-12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内Ca^2 浓度上升及细胞凋亡,可作为较理想的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1.
当归芍药散对β-淀粉样蛋白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Danggui Shaoyao San,DSS)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含DSS脑脊液(CSF-DSS)与含DSS人工脑脊液(ACSF-DSS),应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和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10μmol/L Aβ25-35可显著降低PC12细胞活力及CAT活性;5 mg/L ACSF-DSS和0.93 g/kg-0.5%、1.86 g/kg-1.0%CSF-DSS均可显著提高细胞活力与CAT活性。结论:DSS可能通过提高CAT活性而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啜玉彩  李源  胡玉珍  司瑞  黄春霞  龚卫琴 《医学争鸣》2008,29(14):1256-1258
目的:探讨Aβ25-35(β-amyloid)诱导PC12细胞凋亡过程中氯通道阻断剂Phloretin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LDH(lactate dehydrogenase)活力检测、Hoechst33258染色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比较正常对照组、Aβ25-35损伤组和Aβ25-35 PMoretin组的PC12细胞存活与凋亡;Western Blot印迹检测3组的JNK,P-JNK蛋白表达.结果:10 mmol/L Phloretin可明显抑制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LDH释放,减少PC12细胞核固缩、碎裂,降低P-JNK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小剂量氯通道阻断剂Phloretin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性抑制作用,其机制与下调JNK的磷酸化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探讨雷公藤甲素对β- 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噻唑蓝(MTT)法确立Aβ25-35诱导PC12 细胞损伤模型的工作浓度;同时利用MTT 法检测1×10-11、1×10-10和1×10-9 mol/L雷公藤甲素对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雷公藤甲素和Aβ25-35同时处理细胞后对细胞活性的影响。PC12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β25-35处理组、Aβ25-35和雷公藤甲素处理组。细胞处理24 h后,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活化Caspase-3的表达,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凋亡相关基因-2 和的表达水平。结果Aβ25-35在10 μmol/L工作浓度下可诱导PC12 细胞复制阿尔茨海默病体外细胞损伤模型,其细胞存活率为(58±6)%;单纯雷公藤甲素在1×10-11、1×10-10和1×10-9 mol/L浓度下处理细胞对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Aβ25-35处理细胞后,细胞活性降低,活化Caspase-3在细胞中表达升高,同时Bax mRNA表达升高,而Bcl-2 mRNA 的表达下降。然而,雷公藤甲素和Aβ25-35同时处理细胞时,前者能够降低Aβ25-35对PC12 细胞的毒性损伤,且细胞活性随雷公藤甲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同时活化Caspase-3在细胞中的表达,Bcl-2 和Bax mRNA 表达水平也受抑制。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调节-3、及-2 基因的表达以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半枝莲黄酮对抗β-淀粉样蛋白25-35(β-amyloid protein 25-35,Aβ25-35)所致小鼠脑神经瘤细胞(Neuro-2a,N2a)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2a 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半枝莲黄酮(scutellariabarbata flavonoids,SBF)1.125 μg·mL^-1、2.250 μg·mL^-1 和4.500 μg·mL^-1 剂量组。药物作用细胞12 h后,模型组和SBF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35μmol·L^-1 的Aβ25-35 作用24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水平,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2a细胞形态结构明显受损,细胞与细胞之间链接破坏,部分细胞聚团,折光性降低;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明显增加(P<0.01);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剂量SBF不同程度地降低Aβ25-35 所致N2a 细胞结构受损的程度,细胞突起增加,细胞之间结构清晰,折光性增强;培养液中LDH释放量也不同程度地降低(P<0.05),细胞的存活率亦明显增加(P<0.01)。结论:SBF能够对抗Aβ25-35 所致的N2a 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肽25-35(βamyloid peptide-25-35,Aβ25-35)诱导体外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周期变化与凋亡的关系。方法用常规的去血清培养使细胞同步于G0期,采用终浓度为0~45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24h,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时特异性梯状条带(DNA-Ladder);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与凋亡的时间关系。结果随着Aβ25-35剂量的增加,PC12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用25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12、24h,荧光染色结果显示24h出现典型的凋亡,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DNA电泳结果显示凋亡特异性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去血清培养24h可使约90%PC12细胞停滞于G0/G1期,25μmol/L Aβ25-35诱导组8、16、24h与对照组比较,S期细胞比例增加(P<0.01),16h后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峰(Ap峰)。结论Aβ25-35降低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存活率,诱导同步化于G0/G1的PC12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并随之出现凋亡,提示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周期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石菖蒲有效成分α-细辛醚、β-细辛醚、丁香酚保护PC12细胞免受β-淀粉样蛋白毒性损伤作用的优化组合及其剂量。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为指标,筛选3种成分联合作用的优化比例,并探讨此组合的优化剂量。结果优化组合为:α-细辛醚为0μM、β-细辛醚为10μM、丁香酚为3μM,较β-细辛醚、丁香酚单独发挥作用的所需浓度低(仅为各自单个成分剂量的1/5、1/20,但已能发挥显著作用)。结论石菖蒲有效成分的适当配比,能更有效地保护PC12细胞免受β淀粉样蛋白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尼古丁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检测细胞形态变化、细胞活力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研究不同浓度尼古丁对PC12细胞的影响。结果:人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对PC12的细胞毒性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尼古丁浓度为1μmol/L至100μmol/L时具有细胞保护作用,但不能逆转Aβ25-35对于细胞的损伤,而高浓度尼古丁(1 000μmol/L)则失去细胞保护作用。结论:Aβ25-35诱导细胞活性下降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此作用可被适宜浓度的尼古丁部分拮抗。  相似文献   

18.
周小英  张微微 《北京医学》2007,29(4):224-227
目的 探讨β-淀粉样蛋白25~35(amyloid-beta protein 25~35,Aβ25-35)对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毒性作用.方法 实验分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Aβ25-35组(浓度分别为10、20、50、100 μmol/L),分别培养1、3、10 d,光镜下观察VSMC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结果 VSMC在浓度为20 μmol/L的Aβ25-35孵育3d后即出现退行性改变,细胞存活率下降,LDH活力增高,其程度均呈Aβ25-35浓度、孵育时间依赖性.结论 Aβ25-35可致VSMC形态学改变、存活率降低、LDH活力增高,有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蜕皮甾酮(Ecdysterone,ECR)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毒的保护作用.方法PC12细胞受损及存活情况分别由乳酸脱氢酶释放量(LDH)及MTT法检测.结果100μmol·L-1Aβ25-35与PC12细胞作用24h时,MTT吸光值减小,LDH释放量则明显增加(均P<0.01).如果用1-100μmol·L-1ECR预处理PC12细胞0.5h,则Aβ25-35的PC12细胞毒作用明显被抑制(ECR50,P<0.05;ECR100,P<0.01).结论ECR能够抑制Aβ25-35的毒性,对PC12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大鼠PC12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10   μmol•L-1Aβ25-35 处理组(Aβ组)、2%异氟醚处理组(Iso组)和2%异氟醚与10   μmol•L-1Aβ25-35联合处理组(Iso+Aβ组)。各组PC12细胞药物处理6 h后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和自噬信号调控基因p-mTOR、Beclin-1表达;药物处理24 h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Aβ组PC12细胞中可见大量的自噬体,LC3-Ⅱ、Beclin-1和caspase-3表达量升高(P<0.05),p62、p-mTOR和Bcl-2表达量降低(P<0.05),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Iso组PCI2细胞未见自噬体,LC3-Ⅱ
表达量降低(P<0.05),p62、p-mTOR和caspase-3表达量升高(P<0.05),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与Aβ组比较,Iso+Aβ组PC12细胞仅见少量自噬体,LC3-Ⅱ表达量降低(P<0.05),p62、p-mTOR、Beclin-1和caspase-3表达量升高(P<0.05),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Bcl-2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异氟醚能够抑制Aβ25-35诱导大鼠PC12细胞自噬的活化,促进凋亡蛋白的表达,其作用机制与激活自噬信号调控基因mTOR、抑制Beclin-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