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作者就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X线、B超漏诊误诊问题,谈几点肤浅的体会。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25~64岁,平均44岁。主要临床表现:腹块(5例)、腹痛(3例)、贫血(4例)、消瘦(1例)。病程2个月至2年,平均6个月。5例作胃肠道钡餐造影,确诊1例,漏诊4例。B超确诊1例,误诊4例。病理诊断;腹膜后淋巴肉瘤1例,平滑肌肉瘤、腺癌各2例。5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X线漏诊率为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u Y  Li WF 《癌症》2003,22(11):1228-1231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肿瘤,其形态学及临床表现与晚期卵巢癌十分相似,常常因误诊而延误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28例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其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996年1月~2002年2月我院收治的28例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20例,原发性腹膜恶性混合苗勒氏管肿瘤8例;患者年龄33~74岁,中位年龄54岁。28例中术前22例误诊,误诊率为79%;全部病例均行细胞减灭术,术后CAP方案或TP方案化疗。术后生存时间为1~8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0个月。结论:应提高对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临床特点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助化疗,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我院收治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64例,现报告如下,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男38例,女26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3岁,平均49岁,其中40~60岁46例(71.9%)。病理类型及分布,见表1。表1 64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理类型及分布  相似文献   

4.
收集我院确诊的肝转移瘤的CT检查结果 ,进行临床与影像特点的分析 ,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对我院 1989年 10月~ 1999年 10月CT检查中影像学表现符合肝转移性肿瘤的 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可供分析的2 6例作为分析对象。其中男性 2 0例 ,女性 6例 ;年龄 36~ 71岁 ,平均 5 5岁。原发肿瘤的情况 :胃癌 8例 ,结肠癌 6例 ,胰腺癌 4例 ,肺癌 3例 ,乳腺癌 2例 ,肾癌、腹膜后恶性组织细胞瘤、肉瘤各 1例。本组 2 6例中有 5例为病理诊断 ,2 1例为发现原发性肿瘤部位而未能手术。本组除原发灶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发展较为缓慢,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我们自1986年10月至2004年10月收治椎管内肿瘤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22岁~66岁,平均36·3岁,肿瘤位于胸段4,胸腰段2例,腰3例,病程6个月~13年。病理诊断为神经鞘瘤5例,  相似文献   

6.
我院 1 987~ 1 995年共收治原发性气管肿瘤 9例 ,占同期收治的呼吸系统肿瘤的 1 .0 % ,其中恶性6例 ,良性 3例 ,现报告如下。本组 9例中男性 5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2~ 5 5岁 ,平均 41岁。临床表现为咳嗽 9例 ,咯痰 7例 ,咯血 5例。病程 3个月~ 3年 ,平均 1 .8年。 9例患者均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其中 1例误诊为支气管哮喘长达 3年之久。 9例患者胸片均阴性 ,5例行气管断层摄影发现气管内肿瘤。 9例患者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确定诊断及为手术定位。术后病理诊断 :鳞癌 3例 ,腺癌 3例 ,脂肪瘤 1例 ,平滑肌瘤 1…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血液供应丰富 ,并常常与大血管有粘连或侵犯到大血管 ,手术时容易引起广泛出血 ,导致患者休克或死亡。本科从 1990年 1月~2 0 0 1年 12月共治疗原发性性腹膜后肿瘤 12 5例 ,其中手术治疗 87例 ,发生大出血者 16例 ,本文就其大出血的预防与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组 16例中 ,男性 11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3岁~ 6 8岁 ,平均年龄为 4 3岁 ;肿瘤大小为 6cm× 8cm~ 6 0cm× 5 0cm ;良性肿瘤 4例 ,占 2 5 %,恶性肿瘤 12例 ,占 75 %;其中肿瘤直接侵犯到髂总动静脉者 4例 ,髂外动脉 1例 ,髂内动脉 1例 ;病…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较为少见。 1970~ 1997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共收治 2 4 4例 ,其中 ,取得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脂肪肉瘤 2 9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性 16例 ,女性 13例 ,男女比例 1 2 3∶1,年龄 2 4~ 83岁 ,平均年龄 4 9岁。1 2 临床症状 发现腹部包块者 19例 (6 5 5 % ) ,其中位于左上腹 6例 ,左下腹 3例 ,右上腹 5例 ,右下腹 5例。出现邻近器官压迫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者 7例 (2 4 1% ) ,同时存在上述症状者 14例 (48 3% ) ,其他症状 3例。 2 1例患者有体重减轻 ,食欲下降表现 ,占 72 4 %。1 3 诊断 除…  相似文献   

9.
腹膜恶性间皮瘤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我院自1979~1989年5月共收治本病2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就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16~61岁,平均35岁,其中30~40岁之间者共13例(占65%)。入院时病期1~12个月,平均5.5个月。临床表现:腹部肿块18例;胀痛15例,其中剧痛4例,2例为突发的剧痛;贫血12例;消瘦16例,发烧4例;纳差3例,排尿不畅3例。  相似文献   

10.
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腹膜后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简称腹膜后肿瘤 )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 0 .0 7%~0 .2 % ,且以恶性肿瘤居多 ,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但常常因肿瘤体积较大 ,且多与腹膜后重要脏器及大血管粘连 ,使手术切除比较困难 [1 ] 。我院自2 0 0 0年以来 ,对 15例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与外科手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15例 ,男性 12例 ,女性 3例。年龄 4 5岁~ 76岁 ,平均年龄 6 0 .5岁。临床主要症状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 ,部分患者表现为排尿困难、乏力、体…  相似文献   

11.
胃平滑肌肉瘤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7例中 ,男性 4例 ,女性 3例 ,年龄 46~ 78岁 ,平均 5 8岁。主要症状 :上腹部疼痛、腹胀 5例 ,黑便 4例 ,扪及腹部肿块4例。肿瘤部位 :位于胃体 4例、胃窦 3例。胃内型 2例 ,胃外型 2例 ,胃内外型 3例。 5例经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有异常者 4例 ,3例经内镜检查均见胃壁局部有异常 ;CT检查 4例 ,2例诊断为胃平滑肌瘤 ,2例诊断为后腹膜肿瘤。行胃大部分切除术 6例 ,1例病灶未能切除 ,腹腔内置化疗泵。1.2 典型病例例 1.男性 ,78岁。因中上腹部饱胀不适 4个月 ,近期扪及腹部肿块入院。上消化道钡餐提示肿块位…  相似文献   

12.
膀胱腺癌甚为少见,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早期不易诊断,恶性度高,预后不良。我院予1966年4月~1991年11月,共收治膀胱上皮性肿瘤326例中发现原发性腺癌11例,继发于脐尿管腺癌浸润膀胱1例,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癌术后盆腔转移浸润膀胱各1例,均经病理证实,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6.7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3年,平均8个月。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11例,其中3例排粘液尿,单纯血尿3例,1例急性大出血行急症手术,2例排尿困难,腹前壁或耻骨上肿块各1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75年至 1998年收治 11例脾脏肿瘤患者 ,均经手术及病理诊断证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1例中 ,男性 6例 ,女性 5例。年龄 2 8~ 5 3岁 ,其中恶性肿瘤者平均年龄 39.3岁 ,良性肿瘤者为 45 .6岁。症状出现至就诊时间为 10天~ 10年 ,其中恶性者平均为 1.5 3个月 ,良性者平均为 2 3.2个月。临床表现 :左上腹部疼痛 8例 ,发热4例 ,腹胀 4例 ,脾脏肿大 7例 ,腹部肿块 7例 ,肝肿大 2例 ,门静脉高压症 2例。病理分类 :恶性淋巴瘤 3例 ,其中 2例为小淋巴细胞型 ,1例为裂细胞型 ;海绵状血管瘤 1例 ;转移性恶性淋巴瘤 …  相似文献   

14.
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1月至1998年2月,我们经手术及病理诊断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3例,占同期手术治疗肺部原发恶性肿瘤2638例的0.49%,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9例,女4例。年龄23~69岁,平均53.6岁;50岁以上者8例。临床症状有咳嗽伴血痰6例、胸痛4例、发热及气急2例、无症状1例。病史2周~2年,平均5个月。肿瘤位于右肺9例(上叶5例、中叶1例、下叶3例),左肺4例(上叶3例、下叶1例)。胸部X线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分叶状类圆形肿物影8例;合并有肺叶不张2例、阻塞性炎症1例;巨大肿瘤伴少量胸腔积液1例;多发型1例(左肺2个10…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较少见 ,但近年来有明显增多趋势 ,占全部脑原发肿瘤的 0 .85%~ 2 .0 %。临床上常误诊为其它肿瘤。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院自 1988年 6月~ 1999年 6月收治的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 17例 ,结合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 6例 ,女 11例。发病年龄 8~ 67岁 ,平均 4 8.5岁。病程 5天~ 2年 ,平均 4个月。1 2 临床表现头痛 82 .0 % ,呕吐 58.0 % ,视力减退 4 1.0 % ,视乳头水肿 76.0 % ,偏瘫 4 7.0 % ,颅神经障碍 4 1.0 % ,浅感觉减退 12 .0 % ,失语 12 .0 % ,精神…  相似文献   

16.
脂肪肉瘤系软组织肿瘤中并不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院自1980~1985年期间收治6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5例,女1例。年龄49~77岁,平均59.6岁。发生于上肢,胸部,腰部,臀部,大腿各1例,后腹膜1例。前5例瘤体最大者30×20cm,最小者7×5cm,后1例达40×35cm,占据了大部腹腔。病程2个月—8年,平均2年3个月。患者均因发现肿块或腹块而就诊,后腹膜1例同时伴有消化道压迫症状,  相似文献   

17.
多原发恶性肿瘤是指一个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性肿瘤、亦称重复癌。本文报导35例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42-79岁,55岁以上26例,第一塌与第二癌发生间隔3年以上者18例、10年以上者6例,最长达13年4个月。同时发生者5例。平均间隔时间为4年7个月。消化道多原发癌ZI例,其次为肺癌、乳癌各2例。发生在同一系统或成对器官的有16例。患第二原发癌后生存期最短的为4个月,最长的9年,中位生存时间为1.5年。讨论诊断标准:根据Warren提出的诊断标准()每个肿瘤必须是恶性肿瘤。(2)各肿瘤间必须…  相似文献   

18.
Jin H  Xu ZY  Yu WY  Wang ES  Zhang BR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8):609-611
目的 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80年1月至2005年1月间112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心脏黏液瘤98例,心脏非黏液瘤性良性肿瘤3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11例。心脏黏液瘤和非黏液瘤性良性肿瘤行肿瘤切除术;11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中,6例行肿瘤切除术,3例行姑息性手术,2例行单纯心包引流术。全组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二尖瓣成形术4例,三尖瓣成形术33例。结果 术后早期生存108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3.6%。4例死亡患者中,2例黏液瘤患者分别因恶性心律失常和低心排于术后第2、7天死亡,1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第3天死于低心排,1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患者术后3周死于肝、肾功能衰竭。术后76例黏液瘤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7年,平均6.4年,未见复发。非黏液瘤性良性肿瘤3例随访结果与黏液瘤相似。11例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中,10例在术后1年内死亡;1例现术后11个月健在,尚无肿瘤复发。结论 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早期准确诊断,积极手术治疗,其良性肿瘤患者几乎可以达到治愈的目;而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很差,手术可减轻症状,并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我院 1994年 5月~ 2 0 0 0年 3月采用微波治疗骨肿瘤 2 3例 ,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具有明确诊断的骨肿瘤患者 2 3例 ,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10~ 47岁 ,平均 2 6 .5 0岁。发病至确诊时间为 16个月~ 3年 ,平均 9.5个月。肿瘤性质 :骨肉瘤 12例 ,皮质旁骨肉瘤 3例 ,软骨肉瘤 3例 ,平滑肌肉瘤 3例 ,骨巨细胞瘤 2例。肿瘤分期 :术前采用MSTS分期 :ⅡB 17例 ,ⅡA 4例 ,ⅢB 2例。在ⅢB 2例中有 1例为肺转移 ,另 1例为远处淋巴结转移。1.2 方法以股骨下端为例 ,行膝关节内侧切口 ,显露股骨下端肿瘤及肿瘤以上 1…  相似文献   

20.
小儿腹部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提高小儿腹腔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例腹腔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情况、生物学特性、临床、病理诊断及手术原则进行讨论。结果术前经B超、CT检查,2例分别诊断神经母细胞瘤和腹膜后肿瘤;1例考虑节细胞神经瘤。3例均手术切除肿瘤,2例为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1例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恢复顺利。随访6个月~8年,患儿健康,无肿瘤复发。结论小儿腹部节细胞神经瘤临床少见,平均发病年龄6岁左右,除腹部包块外,一般情况良好。B超、CT可了解肿瘤的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脏器的关系,对于诊断和指导手术有帮助。确诊有赖病理。完全切除肿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