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16例MDS患者血清IL-8,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及MDS亚型间比较。结果:MDS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5),RAEB/RAEB-t组显著高于RA/RAS组(P<0.05)。结论:IL-8在MDS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IL-8的检测可为MDS的疗效判断及预后转归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可溶性Fas(sFas)水平及其在MD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检测25例MDS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IL-10、IL-12、和sFas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DS患者IL-10和sFas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2水平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S的免疫发病机制与造血细胞因子分泌紊乱有密切关系,检测血清IL-10、IL-12和sFas三种细胞因子水平,为MDS患者监测病情-评价疗效及免疫治疗提供较为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表型及患者血清肿瘤标志酶水平与该类患者转归关系.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或24~48小时培养法制备染色体,用RHG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生化法检测患者血清LDH水平.结果:MDS患者异常染色体出现率46%,主要有+8、-7、5q-、11q-、20q-,并有复杂异常核型.RA患者异常核型组LDH水平虽高于正常核型组,但无统计学差异.RAEB和RAEB-t患者血清LDH水平明显高于RA患者,且骨髓内幼稚细胞数与患者血清LDH水平呈正相关.复杂异常核塑MDS患者血清LDH水平明显高于核型正常者,且急性白血病转化率观显高于核塑正常者.结论:MDS患者有异常核型并血清LDH水平升高者易转为急性自血病,异常染色体出现及高血清LDH与该类患者转归有直接关系,血清LDH水平结合核型分析对MDS患者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清铁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dromes ,MDS)血清铁蛋白检测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液相平衡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 (radio immunityanalysis,RIA)对 6 1例MDS患者进行血清铁蛋白检测 ,并进行追踪随访观察。结果 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 (refractoryanemiawithringsideroblasts,RAS)、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 (refractoryanemiawithexcessofblasts,RAEB)、转化型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 (refractoryanemiawithexcessofblastsintransformation ,RAEB T)、慢性粒 单核细胞白血病 (chronicmyelomonocyticleukemia ,CMML)中血清铁蛋白 (serumferritin ,SF)均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难治性贫血 (refractoryanemia ,RA)中有 7例的血清铁蛋白升高 ,最高值为 2 30 μg/L ,但无一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但是RAEB、RAEB T的SF均大于 4 0 0 μg/L ,差异有显著性 ,尤其是RAEB T的SF最高值达 92 0 μg/L ,且都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死亡率高达 83.3%。死亡组和转化为AL组的SF均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血清铁蛋白水平与MDS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呈正相关 ,且与死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确诊但未治疗的MDS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CD4+/CD8+的比值、B淋巴细胞(CD3-CD19+)和NK细胞[CD3-(CD16+/CD56+)]亚群比例。③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减低,亚群比例失衡,以CD4+的T辅助细胞亚群减低为主,CD8+的抑制性T细胞阳性率增加,CD4+细胞与CD8+细胞比例倒置,具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的NK细胞和B细胞数量亦低于正常人。④结论 MDS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检测MD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可用于MDS患者的免疫监测。  相似文献   

7.
根据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的程度可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分为增生和低增生两型.低增生型MDS的临床和血象酷似再障,但有两点不同于再障,即原始细胞增多或病态造血明显.现就12例低增生型MDS的一般资料及形态学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as(CD95)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25例MDS患者血浆可溶性Fas(sFas),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BM)CD34+细胞、CD34-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Fas抗原的表达。结果:MDS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RAEB)/转变中的RAEB(RAEB-t)组患者骨髓CD34+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难治性贫血(RA)组(均为P<0.01);RA组及RAEB/RAEB-t组骨髓CD34+细胞Fas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P<0.05),其中RA组高于RAEB/RAEB-t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骨髓CD34-细胞Fas表达高于对照组及RAEB/RAEB-t组患者(均为P<0.05)。两患者组血浆sFas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均为P<0.01),sFas水平与患者血红蛋白(Hb)浓度呈正相关(r=0.67,P<0.01)。结论:MDS患者骨髓、外周血细胞Fas抗原广泛表达,Fas表达异常与MD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微血管密度与MDS分型及治疗的关系。方法:MDS低危组25例,高危组21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标记骨髓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骨髓微血管数,取平均值为MVD。结果:治疗前低危组MVD为(18.26±2.62)/HP,高危组MVD为(25.75±3.27)/HP,对照组MVD为(8.10±2.93)/HP;低危组和高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危组与高危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危组及高危组治疗后分别有36%和81%的患者MVD降低,两者对治疗的反应有明显差异。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血管新生明显,MVD与MDS分型及疗效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介素 (IL) 12在多发伤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外周血中创伤后不同时段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4月多发伤患者 3 6例 ,根据入院时的创伤严重度评分 (ISS)值 ,将患者分为A、B两组 ,ISS <16分为A组 ,15例 ;ISS≥ 16分为B组 ,2 1例 ;选取与多发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相当的健康人 15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多发伤及合并MODS患者入院后第 1、3、7及 14天不同时段外周静脉血中IL 12水平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A、B两组各时段外周血中IL 12水平较对照组高。合并MODS患者外周血中各时段IL 12水平较未合并MODS者高 (P <0 .0 5 )。结论 IL 12参与机体创伤后引起的免疫反应过程 ,外周血中IL 12的水平变化可作为多发伤严重程度和判定患者是否合并MODS的早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骨髓细胞遗传学改变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选择2001年WHO发布的新的MDS分型标准诊断的患者62例,根据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nternational prognosis scoring system,IPSS)积分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对其骨髓细胞采用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G显带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62例MDS患者中染色体核型正常24例,核型异常38例,畸变率为61.3%,包括数目异常22例,结构异常9例。根据IPSS计算后将患者染色体核型不同分为不同的危险组,其存活期应用Log-rank检验,不同危险组其总生存(O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对MDS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减低剂量阿扎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中高危MDS(24例)及MDS/MPN(13例)患者,采取减低剂量阿扎胞苷[60 mg/(m2·d),连续7 d,2...  相似文献   

14.
刘红  江渝  曾东风  孔佩艳  陈幸华  刘林  张曦  高蕾  王庆余 《西部医学》2007,19(5):781-782,785
目的比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各型治疗方法。方法我们把65例MDS患者分成四组,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治疗3月观察疗效。结果1常规治疗组完全缓解及进步共8例,有效率47.1%,无效9例,占53.9%;2环孢菌素组完全缓解及进步共7例,有效率为58.3%,无效5例占41.6%;3维生素B6组6例均无效;4化疗组完全缓解及进步共11例(36.7%),无效19例占63.3%。在11例需4周输血的患者中,6例贫血情况得到改善,输血间隔时间延长至6~8周。5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14例血小板计数增加了50%以上。9例脾大者均有缩小,5例缩小50%以上。老年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结论本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均不很理想,老年患者在治疗中药物毒副作用较明显,支持治疗和对伴发病的处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套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针组合在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常见染色体异常中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的42例初诊MDS患者同时应用EGR1/D5S23,D5S721(5q31)、CSF1R/D5S23,D5S721(5q33)、D7S486/CSP7(7q31)、D7S522/CSP7(7q31),D20S108/CSP8(20q12/CSP8)以及X/Y共6组探针进行间期FISH检测,分析MDS患者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并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CC)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42例MDS患者中有23例发现有染色体异常(54.76%),其中21例为单条染色体异常,1例为2条染色体异常,1例为3条染色体的复杂异常。按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的高低依次为5q-9例(21.43%),+8 8例(19.05%),7q-4例(9.52%),20q-3例(7.14%),-7 2例(4.76%),未检出-5和-Y。同时进行的核型分析发现染色体异常的阳性率为45.45%(15/33例),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1,P=0.424)。在18例正常核型的患者中,间期FISH组合分别检出1例+8和1例5q-。结论成套FISH探针技术能够快速、敏感地检测MDS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可以成为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ian-Barre Syndrome,GBS)发病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GBS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中IL-6水平,并与正常人脑脊液对照.结果36例成人GBS患者脑脊液IL-6水平为(36.88±9.26)×1012kU/L;26例正常对照组为(14.97±8.68)×1012kU/L;成人GBS组脑脊液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8例成人GBS患者脑脊液IL-6治疗前水平为(33.57±5.0)×1012kU/L,治疗后水平为(13.55±8.03)×1012kU/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病情轻重各级之间脑脊液IL-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L-6参与GBS的病理过程,但与病情轻重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合并自身免疫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合并自身免疫异常对MDS患者转归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146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自身免疫异常将其分为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组(n=31)和免疫学检查正常组(n:115),比较其一般情况、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情况、血常规指标、染色体核型分布以及转向率、中位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146例MDS患者中,15例(10.27%)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另有16例(10.96%)患者出现免疫学检查异常而无临床症状,二者合计31例,占比(21.23%)。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组患者〈60岁者比例、女性比例明显高于免疫学检查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血常规检查指标、染色体核型分布、转白率等指标无差异(P〉0.05)。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免疫学检查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S患者合并自身免疫异常多见于年龄〈60岁的女性,且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MDS患者中位生存期缩短.提示自身免疫异常对MDS的预后可能存在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何富香  许峰  赵平 《西部医学》2010,22(9):1620-1621,1623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分型、治疗及预后。方法将22例患者分为四组,分别予糖皮质激素+维甲酸、环孢菌素、环孢菌素+雄激素、糖皮质激素+环孢菌素+雄激素治疗。结果 22例MDS中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C)14例,占63.6%,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RAEB)8例,占36.4%。①糖皮质激素+维甲酸治疗3例,缓解1例,有效率33.3%。②单用环孢菌素治疗3例,缓解1例,有效率33.3%。③环孢菌素+雄激素治疗9例,缓解4例,有效率44.4%。④糖皮质激素+环孢菌素+雄激素治疗7例,缓解4例,有效率55.5%。22例病例中5例获随访,1例转为白血病,转化率20%。结论本组病例的治疗疗效均不是很理想,且易向白血病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细胞凋亡改变,以探讨MDS疾病本质。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42例MDS、11例巨幼细胞贫血(MegA)、8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6例Evans综合征患者和1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新鲜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的凋亡情况。结果23例(54.8%)MDS患者BMMNC呈现凋亡过度,而MegA、PNH、Evans综合征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且MDS患者凋亡累及粒、红、巨三系各阶段造血细胞,随病情进展,凋亡程度逐渐下降。结论MDS患者存在骨髓细胞过度凋亡,凋亡过度可能为导致MDS无效造血的机制之一,病情进展可能与异常克隆逃逸凋亡有关,抗凋亡治疗为早期MDS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