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 (DM)的微血管病变之一 ,早期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 ,用常规尿白蛋白检测方法很难发现[1] 。在临床蛋白尿出现之前 ,微量白蛋白尿 (MAU)的出现是DN早期损伤的标志[2 ] 。我院对 32 2例自愿受检者分批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并同时测 0~ 2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以探讨其临床变化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 2例受检者均无糖尿病病史 ,男性 2 2 9例 ,女性 93例 ;年龄 2 5~ 74岁 ,平均4 8 9岁。1.2 方法1.2 .1 OGTT 受检者禁食 10~ 12h ,于次晨空腹 5min内服…  相似文献   

3.
黄珍萍 《广西医学》1997,19(6):980-982
为研究糖尿病患甲状腺激素与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白蛋白的关系,85例糖尿病患分为D1、D2、D3组,测定甲状腺激素、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白蛋白。发现3个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与T3、T4、FT3、FT4负相关;3个组的血清白蛋白与T3、T4、FT3、FT4正相关。D3组与D1、D2组比较,甲状腺激素水平更低,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更高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更低。提示测定糖尿病患甲状腺激素、尿白蛋白排泄率、血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心脏病与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研究狄群卢萍薛绮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南京210029)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健康”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标志。本文...  相似文献   

5.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31名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分析各组患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发病率的差别,测定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超声心动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三组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并随UAER的升高呈升高趋势。三组间病程、动脉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尿酸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与UAE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血清脂质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例糖尿病蛋白排泄率增加,且与血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呈正相关,而一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含量呈负相关。提示;糖尿病肾病可能参与影响脂质代谢,并成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及血压水平对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对糖尿病普查中发现的糖尿病(DM)95例,糖耐量异常(IGT)158例及血糖正常者180例进行尿白蛋白排泄率(UAn)检测。结果:UAE在血糖正常、IGT及 DM组,以及血压正常、临界高血压及高血压组均呈逐渐升高,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微量白蛋白尿及高血压发生率在血糖正常、IGT及DM组亦逐渐升高。结论:肾脏损害可在高血糖及高血压的早期阶段,高血压发生与糖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 (AER)与骨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 10 6例糖尿病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 2 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钙 肌酐值、血清钙、磷、镁、碱性磷酸酶、雌二醇、骨钙素测定 ,并根据AER分组 ,同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腰椎 (L2 ~L4 )与股骨近端 (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 )骨密度 (BMD)。结果 糖尿病患者尿钙 肌酐明显增高 (P <0 .0 1) ,骨钙素显著降低 (P <0 .0 5 ) ,血钙、磷、镁、碱性磷酸酶、雌二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 ,AER与尿钙 肌酐比值呈正相关 (r =0 .3 2 1,P <0 .0 5 )。 1型糖尿病患者L2 ~L4 、股骨近端BMD较 2型糖尿病与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大量白蛋白尿组糖尿病患者各部位BMD明显低于正常蛋白尿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 (P <0 .0 5 )。男性糖尿病患者大量蛋白尿组腰椎BMD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各组股骨近端B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女性糖尿病患者各部位B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骨代谢相关 ,且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尿白蛋白排避率(UAER)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T2DM)患者258例,按照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30ms/24h)、微量白蛋白尿组(MAU)(30-299ms/24h)和临床白蛋白尿组(CAU)(≥300ms/24h),比较三组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生化指标、24h尿尿酸(UUA)、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NAU组比较,MAu组收缩压(SBP)、BMI、血尿酸(UA)、UUA、in(HOMA—IR)和In(HOMA—IS)升高,In(ISI)降低(P〈0.05);而CAU组SBP、舒张压(DBP)、BMI、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UA、UUA和1n(HOMA—IR)升高,In(ISI)降低(P〈0.05);CAU组较MAu组TG升高(P〈0.05)。UAER与SBP、TG、VLDL、UA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显示TG、SBP、UA是UAER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12DM患者TG、SBP、uA是UAER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对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检测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RESISTIN)水平,并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与抵抗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酶联免疫检测法(EHSA)测定60例研究对象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其中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结果 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组的血清抵抗素浓度高于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P〈0.05);且2型糖尿病UAER正常者组的抵抗素水平又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值分别为1.80(1.55~2.45);1.57(1.29~1.87);1.29(1.07~1.47).结论 2型糖尿病及其微量白蛋白尿的形成可能与抵抗素相关。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损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东方  庞久高  吴玲  李荣 《重庆医学》2002,31(4):277-27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各种自主神经损害患病情况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24h动态血压、血糖、血脂、HbA1c 、心率功率谱及UAER,以高频段功率(PHV)反映迷走神经活动,超低频段功率(PVV)反映交感神经活动。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AN)率为58%,AN发生先于UAER,尿白蛋白正常组(N组)主要为单迷走神经损害,随着UAER的增加,交感迷走神经合并损害率增加,相关分析显示血压、HbA1c、PHV、PVV均与UAER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压、PVV才是对UAER有显著作用的因素。结论:AN为DM常见并发症,且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随肾病程度加重,自主神经损害情况也逐渐加重。交感神经病变和迷走神经病变均对DN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而以交感神经病变对DN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将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154例按UAER分为正常尿白蛋白排泄率组(A组)、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B组)和大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C组)。3组分别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并测定UAER、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压。发现:C组GFR较A组及B组显著下降(P<0.01),UAER显著升高(P<0.01);C组及B组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也比A组显著升高(P<0.01)。GFR与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糖尿病病人GFR改变的主要因素,按其对GFR影响的大小依次为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提示:GFR与UAER联合测定能更全面地反映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的严格控制对延缓GFR下降及减少尿白蛋白排泄有一定意义,早期临床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曹歆 《西部医学》2010,22(1):102-10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UAER分成三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20μg/min)30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20~200μg/min)35例,临床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35例,测量患者血脂、体重指数。结果各组阁年龄、性别、BMI、血脂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与正常蛋白尿组病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微量蛋白尿组CRP值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临床蛋白尿组CRP值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1)和微量蛋白尿组(P〈0.05)。CPR与UAER呈正相关(r=0.859,P〈0.01)。结论CRP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NIDDM患者尿白收白排率与血清脂蛋白(a)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测定了132名NIDDM患者有24h尿系列微量蛋白排率及血脂浓度,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伴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组NIDDM患者的血清脂蛋白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  相似文献   

15.
60例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且与血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正相关,而与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提示:糖尿病肾病可能参与影响脂质代谢,并成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57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珍萍  王丽芬 《广西医学》1994,16(3):184-185
  相似文献   

17.
许玲 《河北医学》2000,6(6):508-509
尿白蛋白排泄率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86例糖尿病患者留取过夜12h尿,用放免法测定白蛋白的含量。结果:病程5年以下组测得UAE值产高8例占18.2%。5年以上组有18例,升高占42.9%。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五组,C组:正常对照;D组:糖尿病组;DT1组:糖尿病+维生素C30mg/kg/d;DT2组,糖尿病+维生素C90mg/kg/d;DT3组;糖尿病+维生素C270mg/kg/d;分别在第1,2,4,6,8周测定尿白蛋白的排泄率,第9周测定血浆和肾脏维生素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组血浆,肾脏维生素C水平显著降低(P<0.05),DT1,DT2和DT3组无显著性差异,实验4,6,8周DT1,DT2,DT3组尿白蛋白的排泄率显著低于D组(P<0.05),DT1,DT2,DT3组相应各时相点之间蛋白排泄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补充维生素C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的排泄率,维生素C可能对防治糖尿病肾病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蔡世红  黄勇 《中国医刊》2003,38(8):39-40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的影响。方法  5 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 (UAER2 0~ 2 0 0 μg/min)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 (缬沙坦加低分子肝素 ) 2 4例、对照组 (缬沙坦 ) 2 6例 ,观察 12周 ,测定治疗前后UAER、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HbA1c、平均动脉压、血肌酐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UAER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 <0 .0 1) ,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 (P <0 .0 5 ) ;治疗后两组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P <0 .0 5 ) ,但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HbA1c、血肌酐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可协同低分子肝素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 ,延缓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C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维生素C(VitC)对糖尿病肾病 (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的影响。方法 :5 7例Mo genson分期Ⅲ期或Ⅳ期的DN患者 ,随机分成实验组 ( 33例 )和对照组 ( 2 4例 ) ,一般治疗基本相同 ,实验组加服VitC每日 1.5g ,共 8周 ,测定治疗前后UAER、血循环内皮细胞数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 2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实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UAER、血循环内皮细胞数降低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 ,对照组所有指标和实验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肝、血压等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UAER与血循环内皮细胞数有显著相关性 (r =- 0 .36 5 ,P <0 .0 1) ;实验组Ⅲ期患者较Ⅳ期患者UAER降低百分比增大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实验组服洛汀新者较未用者UAER降低百分比增大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VitC可降低DN患者UAER ,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起协同作用 ,对DN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