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高血压者尿儿茶酚胺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2型糠尿病高血压者尿儿茶酚胺(UCA)与动态血压(ABP)的关系。方法:用HPLC-ECD测定30例糠尿病高血压者(HDM组)及25例糖尿病血压正常者(NDM组(UCA浓度「c(UCA)」昼夜UCA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同时监测24hABP。结果:HDM与NDM2组间以及血压昼夜节律反转(n=10)与非反转者(n=43)间日、夜及24h尿的NE、E水平  相似文献   

2.
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Ⅱ型糖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HDM)患者动态血压水平,昼夜节律改变及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测UAER。结果:HDM组夜间血压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对照组)(P〈0.05),昼夜血压变化差值百分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昼夜节律异常;HDM组夜间血压与UAER成正相关(P〈0.05),昼夜血压变化差值百分率与UAER成负相关(P  相似文献   

3.
按24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将58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Ⅰ组)和微量尿白蛋白组(Ⅱ组),比较两组血脂、血压、冠心病及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差异。结果示:Ⅱ组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A1与载脂蛋白B100的比值(ApoA2/ApoB100)较Ⅰ组降低(P<0.05),冠心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示ApoA1,ApoA1/ApoB100值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与24hUAE呈负相关;收缩血压与24hUAE呈正相关。提示微量白蛋白尿与NIDDM脂质代谢紊乱及合并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测定了68例NIDDM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的血糖、血脂、HbA1C、24h动态血压及白天、夜间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NIDDM患者按24hUAER均值分成正常尿白蛋白组、微白蛋白尿组及临床肾病组。我们发现尿白蛋白正常的NIDDM患者虽然偶侧血压与健康对照可比,但其动态收缩压24h及夜间均值已较健康对照升高,且与相应的UAER显著相关。随肾病程度的加重,血压、心率逐渐增加,其昼夜变异率逐渐减小,血压与UAER的相关性越来越密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压、HbA1C、病程是对UAER有显著作用的因素。本研究说明血压升高在NID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始发机制及其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Canessa改良法测定41例NIDDM患者红细胞钠-锂逆转运(RBCSLC)活性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表明,伴有高血压家族史NIDDM(DH)组的RBCSLC活性明显高于不伴高血压家族史NIDDM(DN)组和对照组,且DH组UAER均值较DN组和对照组亦显著增加,并与RBCSLC的升高相平行。提示遗传因素对NIDDM患者RBCSLC活性有影响,RBCSLC活性增高有可能作为糖尿病肾病易感人群的一个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6.
采用安慰剂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法,观察氨氯地平(AM)对高血压(HT)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EHCD)患者的降压疗效。主要应用诊室血压(CBP)和动态血压监测(ABPM)方法比较AM对HT和EHCD的降压疗效、降压效应谷/峰比率(降压T/P)及不良反应。结果表明:E-HCD组和HT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终点)CBP显示总有效率均达100%,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BPM结果显示:两组药后血压负荷均降低,各时点血压较治疗前下降,可保持血压的昼夜时辰节律,降压T/P大于50%,且不良反应低。提示每日1次AM可显著降低CBP和ABPM血压。对轻、中度HT合并或不合并DM患者起到24小时降压作用,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NIDDM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动态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有微白蛋白尿患者(MA组)19例,不合并有微白蛋白尿患者(NMA)25例,进行24h动态血压及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利用常数,K1)测定,探讨其彼此间关系。结果显示:尿白蛋白排泄率与夜间平均收缩压呈正相关,与昼夜收缩压差值及K1呈负相关;MA组白天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NMA组,但昼夜收缩差值则MA组低于NMA组,K1值MA组亦显著低于NMA组。提示NID-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夜间收缩压、血压昼夜节律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等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Canessa改良法测定41例NIDDM患者红细胞钠-锂逆转运(RBC SLC)活性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表明,伴有高血压家族史NIDDM(DH)组的RBC SLC活性明显高于不伴高血压家族史NIDDM(DN)组和对照组,且DH组UAER均值较DN组和对照组亦显著增加,并与RB SLC的升高相平行,提示遗传因素对NIDDM患者RBC SLC活性有影响,RBC SLC活性增高有可  相似文献   

9.
采用酶免疫法测定100例老年高血压病和正常对照组30倒尿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以及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血压昼夜节律正常(A组)47例,异常(B组)53例。 B组的 24 h收缩压(S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收缩压负荷(SBP-L)、舒张压负荷(DBP-L)均明显高于A组(P<0.05或<0.01),且B组的尿Tf、Alb、IgG、NAG、RBP显著升高(均为P<0.01)。结果表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患者夜间血压持续在较高的水平,具有较高的血压负荷,故肾脏损害严重。了解血压节律的变化,对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在糖尿病肾病各期中的致病使用。方法:应用放射计数法、硝酸盐还原酶法、微柱层析法测定64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胰岛素(LNS)、C肽(CP)、空腹血糖(FBG)、24h尿白蛋白(UAER)、α微球蛋白(α1-MG)等指标。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肾病组(DMⅠ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MⅡ组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政祥  李岳 《当代医师》1997,2(5):13-15
本文对24例非胰岛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高血压,2例NIDDM未合并高血压患者,26例高血夺病(EH)患者及23例正常人进行空腹血糖(FBS),血浆胰岛素(INS)及C肽(CP)水平测定,并推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显示,NIDDM合并高血压组及EH组的INS和CP无题明显高于正常组及NIDDM未合并高血压组,NIDDM合并高血压组及EH组的ISI均低于正常组,提示无论在EH,还是  相似文献   

12.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动态血压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源生  施丽芳  陈妙芳 《广东医学》2000,21(12):1024-1025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24h动态血压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57例CHF患者按心功能的受损程度(NYHA分组)分为A组(17例,心功能Ⅱ组)、B组(19例、心功能Ⅲ级)和C组(21例,心功能Ⅳ级);根据病因的不同,分为D组(16例,扩张型心肌病)和E组(41例,非扩张型心肌病);全部患者行24h动态血压(24h ABP)检查,比较A,B,C三组及D、C两组之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下降率(nsBPR)及24h平均收缩压变异率(24h sBPV)的差异。结果 C组的平均收缩压较A组和B组略低,但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的平均收缩压显著低于E组(P〈0.05)。A,B,C3组的nsBPR减弱或消失,分别占58.8%,88.3%和95.2%,A组与B,C,组的平均收缩压显著低于  相似文献   

13.
段绍斌  罗季安 《湖南医学》1996,13(4):197-198
前瞻性观察了16例肾功能正常患者造影前、造影后24,48h肾功能动态变化。造影后24h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无显著变化(P〉0.05),尿谷氨酰转肽酶(γ-GT)、N-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乳酸脱氢酶(LDH)较造影前显著增高(P〈0.01)。造影后48hBUN,SCr显著增高(P〈0.01),尿γ-GT,NAG,LDH显著恢复(P〈0.05);但仍明显高于造影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糖尿病肾病与高血压家族史的关系。方法:采用Canessa改良法41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红细胞钠-锂逆转运(RBCSLC)活力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伴有高血压家族史2型糖尿病(DH)组的RBSSLC活力明显高于不伴高于不伴高血压家族史2型糖尿病(DN)组和对照组,且DH组UAER均值较DN组和对照组亦显著增加,瓶民RBCSLC的升高平行。结论:遗传因素对2型糖尿病(DN)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血脂、脂蛋白的关系,测定了老年NIDDM伴微量白蛋白尿(UAE)患者和NIDDM不伴UAE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结果:老年NIDDM伴有微量蛋白尿患者的TG、Lp(a)显著高于不伴UAE的NIDDM患者及对照组,而apoA及HDL C明显低于不伴UAE的NIDDM患者及对照组。结果提示:老年NIDDM伴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增加可能与血脂及脂蛋白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6.
CLINICALSIGNIFICANCEOFCOMPLETELEFTBUNDLE BRANCHBLOCKINDILATEDCARDIOMYOPATHYHuangXiuhui(黄秀惠),ShenWeifeng(沈卫峰)andGongLanshcng(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原发性高血压( E H ) 病人血清中尿酸( U A ) 、 N端脑钠肽前体( N T - p r o B N P ) 的浓度, 分析 其浓度变化及其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8 0例 E H病人分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 L V H组,n= 4 0 ) 和 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 N L V H组, n= 4 0 ) ; 健康对照组3 0例。检测血清N T - p r o B N P及U A浓度, 并行心脏超声 检查测定各组病人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 L V D d ) 、 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 I V S T ) 、 左心室后壁厚度( L V P WT ) 。结 果L V H组 U A与 N T - p r o B N P高于 N L V H组, N L V H组高于对照组( 均 P < 0 . 0 5 ) , L V H组 U A与 N T - p r o B N P与左 室质量指数( L V MI ) 呈正相关。结论合并 L V H的 E H病人血清 U A与 N T - p r o B N P浓度明显增高, E H病人 L V H 程度与 U A、 N T - p r o B N P水平相关。U A与 N T - p r o B N P是高血压病人左室肥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脂蛋白(a)与非依赖型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糖尿病肾病患者的Lp(a)情况。选择了108例NIDDM患者(按24h尿白蛋白结果,分成无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和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进行了研究。发现临床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Lp(a)浓度显著高于无白蛋白尿组和对照组(P<0.05,P<0.01),临床白蛋白尿组又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无白蛋白尿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Lp(a)与血BUN,Cr,尿白蛋白,Al呈正相关(P<0.05,P<0.01),与TC,TC,LDL-C,HDL-C,ApoA1,A2,B100,C2,C3及年龄、病程、BMI、血压、血糖、HBA1c等均无相关性(P>0.05)。提示高Lp(a)浓度在糖尿病肾病中极其稳定,并且在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常血压的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霖  陆菊明 《北京医学》1997,19(6):323-326
为观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动态血压的改变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我们对57例血压正常的NIDDM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发现,NIDDM患者白天血压和24小时血压无明显改变,但夜间血压升高,昼夜血压差值明显降低,该改变与自主神经病变计分、UAE、偶测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和夜间舒张压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SURGICALTREATMENTOFHALLUXVALGLUSBYRECONSTRUCTIONOFMETATARSALARCHANDMODIFIEDMCBRIDEOPERATION(40CASESREPORT)WengXisheng(翁习生);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