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中医治肺八法太原市结核病院(030053)赵湘甫,武侯晓呼吸系统的疾病,在临床工作中甚为多见。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大多是通过治肺来实现的。这是由于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所决定的。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治肺的方法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则是一个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2.
“湿疹”普通叫做“湿气”,中医有的称为“湿毒”,是一种常見的皮肤病,我院外科自1958年至1961年治疗湿疹共計80例,茲将治疗情况与个人体会介紹如下,以供同道参考。一、祖国医学的認識 在中医文献里,很早即有对此类疾病的記载和描述,如黄帝內经云:“汗出見湿,乃生痤疿”,又云:“地之湿气,感則伤害皮肉”。此乃指“湿”而言,这就是說:湿疹这类疾病亦包括在湿的范围之内,所以中医通称調之“湿”。巢元方氏云:“湿热  相似文献   

3.
及晶晶  刘兰林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350-1351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由于中西医理论的交贯渗透,医家的认识差异,导致这一类疾病的中医病证及诊断标准等均未统一,这给中医临床、科研及教学等诸多方面带来了障碍。本着这个思路,本文综述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医症状术语、证名概念、诊断标准及辨证方法的规范四个方面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4.
1概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呼吸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从而形成阻塞性肺功能障碍。在中医文献中,首见于《灵枢·胀论》,其原文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就其字面而言,  相似文献   

5.
邢爱民 《山东医药》2014,(15):98-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在世界范围内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2011年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简称慢阻肺全球策略)强调“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骨质疏松是COPD的主要伴随症状之一,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是一种不可逆转且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本文综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多发、高病死率的呼吸系统疾病,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可归属于中医"肺胀""喘证"范畴,中医以本虚标实立论,长期的临床治疗证实中医药能有效缓解COPD症状。本文通过查阅近5年中医治疗COPD文献,总结出中医临床疗效显著,但是缺乏统一诊断治疗标准及疗效评价规范,期望为中医临床发展应用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8.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属于祖国医学“痨瘵”之范畴。中医称之为“肺痨”。以身体逐渐消瘦,症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为特征。而咯血是肺结核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据文献报道,约1/3~1/2的肺结核患者有咯血症状。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咯血病例之50~86.7%。咯血一症不仅是肺结核患者就诊的因素之一,也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一种急症。因此,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正确辨证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肺结核咯血是由于结核菌侵入肺组织后引起结核性特异性炎症,导致炎症局部毛细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慢性进展性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病学和病因学一直是其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2008-2010年间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住院病例构成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开封地区农村居民患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新农合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年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占比例逐步下降,其构成比由23.31%(2008年)降至17.32%(2010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构成比从53.49%上升至65.41%.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非感染性疾病以<45岁中青年为主,随着年龄增长,构成比逐步下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以75岁以上年龄组为高发年龄段,哮喘和支气管扩张症多发于55~64岁年龄组.结论 新农合呼吸系统住院病例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疾病构成与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11.
R Voorhoeve  J M Bremer 《Angiology》1985,36(8):541-542
The recording of volume changes in health and disease has from old been designated as "Plethysmography". This was supposed to be a correct term for the recording (graphein) of an increase in volume (plethysmos). The present paper shows that the choice of this term was not felicitous, and suggests an alternative. The first "plethysmographic" recordings are ascribed to Glisson (1622) and Swammerdam (1737). Since Glisson and Swammerdam did, in fact, record the volume of muscle to be constant on contraction, their measurements should probably have been referred to as "isography". This, however, is merely a historical matter. Presently venous outflow measurement is a common procedure to establish the diagnosi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Venous outflow is determined by recording the decrease in volume of a limb which occurs after release of a congestion cuff. As this is quite the opposite of what is meant by "Plethysmography", another indication is needed for this examination. It appears that a suitable alternative can be taken from ancient Greek medical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新世界》2007,(4):39-39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盐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对盐的摄入既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只有拿捏的恰到好处,才能美味与健康兼得。每日食盐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Circulating insulins. "Big" and "little"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