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动态     
1960年美国科学家Maimon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开启了激光治疗的新时代.之后各种激光器相继问世,并逐渐开始应用于医学各个领域.经支气管镜激光治疗呼吸道病变始于20世纪70年代,Laforet等[1]在1976年首先发表了应用CO2激光治疗气道内恶性肿瘤的报道.之后多种激光如氩离子激光、Nd:YAG激光、钬激光等纷纷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Nd:YAG激光及钬激光治疗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能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H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症,是各种病因心脏病的严重阶段.20世纪60年代利尿剂的问世,使浮肿得到有效控制;20世纪70年代,血管扩张剂治疗心力衰竭效果得到公认[1];80年代,ACEI与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开创了心衰治疗研究的新纪元[2].大量临床RCTs证明,β-受体阻滞剂不但能改善心肌重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能降低心衰死亡率[3,4].  相似文献   

3.
奥地利物理学者Christian Johann Doppler在1842年首次报告了星球与地球间相对运动引起光波频率变化的规律,后命名为多普勒(Doppler)效应。此后不久,Bays Ballot发现此规律亦适用于声波。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心脏病血液动力学研究,因当时无结构定位而明显受限。直至70年代末美国Barker等将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及脉冲多普勒实时频谱分析技术相结合,这种方法才达到心脏病临床实用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正激光血管成形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仅仅是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严重肢端缺血[1]。199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用于冠状动脉的消融治疗。早期激光血管成形术治疗因围术期并发症多、安全性低等原因,临床使用率低。近年来,随着激光导管等器械及技术的进步,其操作安全性和手术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升,重新进入了临床医师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5.
变异性克-雅氏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军  陈昊 《传染病信息》2004,17(2):54-55
关于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的临床和病理描述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最初报道通常为家族性和散发性CJD病例,20世纪80年代医源性CJD也有报道.20世纪90年代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俗称"疯牛病",在英国的蔓延引起了世人密切关注.从1996年英国发现和确诊首例变异性CJD(vCJD)患者至今,全世界已经有超过150例vCJD确诊患者.本文对vCJD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冠脉)斑块消融术(excimer laser coronary angioplasty,ELCA)于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介入治疗,但由于激光系统的应用成本及技术难度均较高,故而ELCA在临床中并没有得到迅速普及。随后,在激光器技术发展及导管设计进一步优化的背景下,ELCA被重新引入临床应用,并于1988年在美国洛杉矶Cedar Sinai医学中心首次证实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此后ELCA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被认为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消融,并适用于治疗各种不适合应用常规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的复杂病变[1]。  相似文献   

7.
如何评价肺功能检查在呼吸科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初肺活量测定就引入我国,吴绍青教授从国外留学归来,编著出版了第一本专论肺功能的著作,其后肺功能检测在我国逐渐普及开来。20世纪70年代末“小气道”功能检查在我国兴起,促进了肺功能检测的发展,随后是气道反应性、体积描记仪、运动负荷、呼吸肌力、中枢反应性、脉冲震荡肺功能测定等。至今,一些大型综合医院都已开展了名目繁多的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8.
对促进实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策略的几点见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COPD的防治历程,我国COPD的防治工作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疾病防控的重点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0世纪80年代收治的多为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此后,随着抗生素的应用及机械通气技术的进展,大大提高了COPD的临床治疗水平,20世纪90年代COPD的防治工作虽已前移到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的治疗,但COPD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疾病的痛苦仍很沉重.  相似文献   

9.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导管广泛用于临床,20世纪70年代美国报道放置血管导管后并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为8%,估计每年发生CRBSI2.5万例,20世纪90年代美国估计每年放置各类血管导管〉1.5亿次,中心静脉导管〉500万次,院内血流感染20万次,约40%与各种血管导管相关,特别与非隧道化中心静脉导管相关。2006年欧洲分析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者28%伴脓毒症(发热、心率增快、呼吸增快及白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10.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7):616-617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上海高研所)于1958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目前已成为集流行病学、临床医疗、基础研究以及社区防治为一体的专业机构.20世纪60年代,上海高研所研制出首个小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复方降压片,在我国高血压基层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开展首个大规模、多中心高血压临床试验——“上海...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经过近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规范。2001-2010年是镇痛、镇静治疗进入逐步建立理论与实践体系的过程,国内镇静指南的颁布及各种相关规范的建立,使镇痛、镇静治疗进入到“系统镇静”的时代,医师的镇静观念、临床镇静实践与理论的建立均获得巨大进步;进入21世纪20年代,  相似文献   

12.
降压药的种类很多。从印度植物萝芙木中提炼出的利血平(降压灵)起,到利尿剂的氢氯噻嗪、扩张血管的肼苯哒嗪及神经阻断剂胍乙啶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于临床。20世纪60年代之后,作用中枢神经的降压药可乐定、甲基多巴以及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也开始应用临床。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40年代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首次被发现并在临床应用以来,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家族不断发展和壮大,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广泛用于临床医学的多个领域,尤其是作为一线药物在心血管疾病诸如心力衰竭、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病等的防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得到临床医患的充分肯定,并已成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病的基本药物与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历史上是大骨节病重病区,病区分布广、病情严重.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全省大骨节病区实施了以改水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全省大骨节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大骨节病病情自20世纪70年代末逐渐下降,至20世纪90年代初全省大骨节病病区已达到国家大骨节病基本控制病区标准,并于1993年通过了国家大骨节病基本控制病区考核验收.  相似文献   

16.
《中国防痨杂志》2007,29(4):301-301
“舒兰新”是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历经5年研发,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利福平注射液。2004年国家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目录产品,新一代静脉用利福霉素族抗生素,替代进口产品意大利“尼福”,用于治疗各种初治、复治和重症耐药结核病。利福平的注射剂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意大利和美国等国家上市,现已载入美国药典(USP24)。自2005年上市以来全国各区域临床研究显示,舒兰新治疗结核病疗效显著,尤其对重症和耐药结核,不良反应较低,临床使用较安全。已在我国结核病防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防痨杂志》2007,29(6):535-535
“舒兰新”是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历经5年研发,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利福平注射液。2004年国家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目录产品,新一代静脉用利福霉素族抗生素,替代进口产品意大利“尼福”,用于治疗各种初治、复治和重症耐药结核病。利福平的注射剂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意大利和美国等国家上市,现已载入美国药典(USP24)。自2005年上市以来全国各区域临床研究显示,舒兰新治疗结核病疗效显著,尤其对重症和耐药结核,不良反应较低,临床使用较安全。已在我国结核病防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家庭长期无创正压通气适应证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以家庭机械通气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呼吸衰竭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增长,其中无创通气的增加尤为迅速.无创通气主要有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IPPV)和负压通气(NPV)两种形式.由于无创正压通气的适用范围、效果和简便性均好于负压通气,因而被国内临床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的临床应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随后相继成立美国体外循环技术协会、美国心血管灌注委员会、胸外科医师协会、灌注事务协调委员会等机构,有关灌注师教育、灌注师资格考试、认证、许可、授权制度等得以发展,本文就美国体外循环灌注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及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QOL),又称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等.生活质量的研究作为一个社会学指标起源于美国的20世纪30年代,当与医学实践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原来首要威胁人类生命的传染病等已被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疾病所代替,原来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现在要求努力延长人们的健康寿命年[1-2].当前,心律失常的治疗日新月异,生活质量也逐步成为国际上诸多心律失常临床研究的重要指标,现就生活质量评估与心律失常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