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文清 《微创医学》2005,24(5):744-74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孕妇在首次产前检查中常规行梅毒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感染的26例患者,进行规范的驱梅治疗和宣传教育,对要求继续妊娠者实行严格的跟踪监测.结果孕前曾有梅毒感染的8例;Ⅰ期梅毒4例,Ⅱ期梅毒2例,隐性梅毒12例.11例确诊后予驱梅治疗并终止妊娠.1例死胎引产,1例新生儿死亡.10例经治疗分娩活婴,新生儿有3例确诊为先天梅毒.3例在妊娠中.结论妊娠期梅毒常无明显的症状及体征,故在孕产妇首诊时应常规行梅毒血清学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及治疗,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降低先天梅毒患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梅毒又称先天性梅毒,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胎盘进入血液循环所致的感染。近年来,我国新生儿梅毒发病率已有明显上升趋势,受染新生儿病死率达25%-30%,加强对该类患儿治疗护理的重视已迫在眉睫。我科于2010年9月收治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1例,  相似文献   

3.
妊娠合并梅毒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文清 《医学文选》2005,24(5):744-74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孕妇在首次产前检查中常规行梅毒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感染的26例患者,进行规范的驱梅治疗和宣传教育,对要求继续妊娠者实行严格的跟踪监测。结果孕前曾有梅毒感染的8例;Ⅰ期梅毒4例,Ⅱ期梅毒2例,隐性梅毒12例。11例确诊后予驱梅治疗并终止妊娠。1例死胎引产,1例新生儿死亡。10例经治疗分娩活婴,新生儿有3例确诊为先天梅毒。3例在妊娠中。结论妊娠期梅毒常无明显的症状及体征,故在孕产妇首诊时应常规行梅毒血清学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及治疗,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降低先天梅毒患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也叫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致使胎儿受感染而发生的新生儿梅毒。其临床特征和表现需要护士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发现。现将近年来我科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文将对先天性梅毒新生儿进行临床观察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从而总结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正确诊断与治疗措施,提高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 给予水剂青霉素10万U/kgd.每天2次分2次静滴,连续14天,同时保肝治疗.对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应通过防止感染、皮肤护理、病情观察、喂养指导、出院指导以及预防接种等多方面完成.结果 1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经上述治疗及护理方法,于4天后皮疹消退,住院23天后抗体滴度下降至正常水平,准予出院,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以及死亡现象,出院12个月后随访未发生转阴现象.结论 先天梅毒治疗应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患儿,因母亲可经胎盘将非螺旋体及螺旋体IgG抗体传递给胎儿使先天梅毒诊断变得复杂,所以对有梅毒,接受过青霉素不规则治疗或青霉素以外的药物母亲,婴儿一出生即使无症状也应纳入治疗范围.对于难以确认的婴儿皮疹,应提高警惕,必要时作梅毒血清学检查,以便及早确诊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先天梅毒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志鹏 《中原医刊》2005,32(19):30-3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梅毒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以降低先天梅毒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先天梅毒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儿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仅梅毒血清学检查时发现。26例新生儿先天梅毒患儿检测TPHA均阳性及滴度测定增高,检查梅毒-IgM 14例,其中阳性9例,给予青霉素驱梅毒治疗10d,22例痊愈或好转,4例死亡。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血清学检查,确诊梅毒感染后,应予规则治疗,降低其对新生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梅毒产妇及其新生儿3种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永玲 《广西医学》2010,32(10):1201-1202
目的比较不同梅毒抗体血清学试验在梅毒产妇与其新生儿之间的差异。方法利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酶联免疫双抗夹心试验(TP)、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聚集试验(TPPA)同时检测34例梅毒感染产妇(产妇组)及其新生儿(新生儿组)血清。结果两组TP、TPPA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组TRUST阳性率显著高于新生儿组(P〈0.05)。结论使用TP或TPPA方法检测先天性梅毒感染,使用TRUST、TP、TPPA3种方法联合检测以避免出现先天性梅毒的漏诊。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所致的一种严重的性传播疾病,螺旋体由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所致的感染。近年来,由于城镇流动人口增加,性传播疾病的蔓延,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可能与育龄妇女梅毒患者人数增多有关。梅毒感染新生儿后可造成多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损害,其中骨骼是常见的受损部位。本文收集了2009年4月~2012年9月间诊断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12例,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梅毒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梅毒5例临床分析高长龙(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222002)关键词先天性梅毒新生儿婴儿分类号R先天性梅毒是由于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受感染所致。1996年4月~1997年5月,我科收治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梅毒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旭蓉  薛媛  晏玲 《重庆医学》2006,35(22):2039-2040
先天性梅毒也称胎传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孕妇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发病可出现于新生儿,病死率25%~30%。近年来。随着性疾病的传播,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先天性梅毒患儿呈逐年上升趋势。首先危及胎儿及新生儿,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更加清楚的了解“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及传播方式。现将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梅毒是一种少见的小儿皮肤病,2009年2月,我科收治1例新生儿梅毒致全身皮肤粘膜糜烂的患儿,此例新生儿梅毒属于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所致的梅毒,早期先天梅毒的皮肤粘膜症状有35%在出生时已出现,由于皮肤粘膜糜烂,皮肤丧失了屏障功能,易并发各种病原菌感染,皮肤分泌物增多,不利于创面愈合,针对这些护理问题,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洪楷  丁映淑  陈林兴 《热带医学杂志》2008,8(12):1255-1256,1254
目的了解粤东地区2005-2007年妊娠期妇女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探讨孕妇合并梅毒感染的危险性,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TRUST)对6409例产妇进行梅毒初筛检测,阳性标本再进行梅毒螺旋体乳胶凝集试验(TPPA)确证。结果6409例孕妇检出合并梅毒感染23例,感染率为0.35%,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10名孕晚期梅毒孕妇所娩下的新生儿中有7例梅毒阳性,梅毒胎传率高达70%以上。结论粤东地区妊娠期妇女梅毒感染率逐年增长,宫内感染危害性很大,应加强产前梅毒筛检,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梅毒又称先天性梅毒、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的感染。2岁以内为早期梅毒,2岁以上为晚期梅毒。近年来,我国新生儿梅毒发病率已有明显上升趋势。受累胎儿约50%发生早产、死胎或死产[1]。我科于2009年12月收治早期梅毒患儿1例,经过精  相似文献   

14.
杨腊枝  胡美霞  陈丽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150-151,153
目的探讨妊娠期筛查和治疗梅毒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根据筛查、诊断和治疗妊娠期梅毒的时机分为A、B、C三组,A组孕周≤16周;B组16周〈孕周≤28周;C组孕周〉28周,比较分析三组新生儿先天梅毒感染的情况。同时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34例未治疗的妊娠期梅毒孕妇的资料,与治疗组比较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筛查孕妇11679例,诊断妊娠期梅毒70例,其中Ⅰ期梅毒1例(1.43%),Ⅱ期梅毒2例(2.86%),余均为潜伏期梅毒67例(95.71%)。A、B、C三组新生儿先天梅毒感染分别是0例、3例和6例,感染率分别为0、11.11%和25.00%,三组新生儿先天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早产、新生儿梅毒感染、胎儿生长受限、先天梅毒儿、围生儿死亡等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梅毒的临床分期以潜伏期梅毒为主。孕期及时筛查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较好控制新生儿先天梅毒感染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抗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100例,根据患者产前有无进行抗梅毒治疗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比2组患者妊娠结局情况及新生儿预后.结果 治疗组产妇妊娠结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新生儿病死率低,低体重、窒息、先天梅毒发生率小,正常新生儿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检查可有效发现早期梅毒,产前抗梅毒治疗对于改变产妇妊娠结局、提升新生儿预后有积极意义,临床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潘艺梅 《大家健康》2013,(7):164-165
目的本文将对先天性梅毒新生儿进行临床观察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从而总结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正确诊断与治疗措施,提高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给予水剂青霉素10万U/kg.d。每天2次分2次静滴,连续14天,同时保肝治疗。对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应通过防止感染、皮肤护理、病情观察、喂养指导、出院指导以及预防接种等多方面完成。结果 1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经上述治疗及护理方法,于4天后皮疹消退,住院23天后抗体滴度下降至正常水平,准予出院,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以及死亡现象,出院12个月后随访未发生转阴现象。结论先天梅毒治疗应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患儿,因母亲可经胎盘将非螺旋体及螺旋体IgG抗体传递给胎儿使先天梅毒诊断变得复杂,所以对有梅毒,接受过青霉素不规则治疗或青霉素以外的药物母亲,婴儿一出生即使无症状也应纳入治疗范围。对于难以确认的婴儿皮疹,应提高警惕,必要时作梅毒血清学检查,以便及早确诊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疑似梅毒儿童的临床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为儿童梅毒临床诊断提供充分全面的检测诊断信息,为临床治疗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徐州市儿童医院2010年4月~2012年12月门诊及住院141例0~3岁所有疑似梅毒儿童的血液标本进行分组,其中婴儿组(0~<1岁)119例和幼儿组(1~3岁)22例;并且分别进行了以下检测: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胶体金实验(SYP)、酶联免疫梅毒抗体检测(ELISA)、凝集法(TPPA)实验.所得数据进行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用4种检测方法对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ELISA阳性率(96.45%)最高,RPR阳性率(46.10%)最低;SYP法阳性率(77.30%)和TPPA法阳性率(85.11%)高于RP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6,P=0.000);SYP和TPPA法阳性率低于ELIS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76,P=0.000):ELISA假阳性最高(78例),TPPA无假阳性,新生儿的假阳性明显高于幼儿组(P<0.05).结论 用ELISA方法对新生儿梅毒检测的假阳性率较高,大部分都是溶血引起.RPR方法在新生儿疑似梅毒中敏感性较低;SYP适合急诊;TPPA可以用作梅毒确诊实验;几种方法在儿童梅毒检测中要配合使用,综合判断,不要以一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判断感染与否.初次检测小儿梅毒的阳性标本要经过一定时间定期复查然后确诊.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通过胎艋进人胎儿血循环所致的梅毒。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的蔓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临床表现可因母体体质,受感染程度、胎次、胎儿受感染时胎龄等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得甚为复杂,故护理难度较大。现将本院从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2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40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40例中32例治愈,2例死亡,治愈率为80%.结论 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HIV/AIDS合并梅毒感染情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V与梅毒的感染途径基本相似,梅毒可以增加HⅣ的感染危险.对近年高危人群感染HIV与梅毒的感染情况、临床特点作一综述,为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