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析比较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V-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EBV-AHS)与其他病因所致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的临床特点,了解EBV-AHS患儿预后。回顾性比较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644例EBV-AH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和其他病因所致HPS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特点,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EBV-AHS的总体生存率。结果表明,①本组IM病例中EBV-AHS发生率为4.2%(27/644),发病年龄显著低于其他病因所致HPS患儿,以<3岁的患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②>7岁组患儿肝功能损害明显重于其他两组患儿,LDH、AST和总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浆白蛋白明显低于其他两组;③与其他病因所致HPS患儿相比,男性患儿更为多见,尤其以≤2岁的患儿最为明显,肝功能损害重,尤其以LDH和GGT水平升高为显著;④对EBV-AHS患儿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无效,临床过程凶险,病死率高,本组EBV-AHS患儿病死率高达37.0%,由高到低依次为:>7岁组、≤3岁组和3-7岁组;⑤HLH-2004方案可显著改善EBV-AHS患儿预后,病死率从50.0%降至18.2%,3年总体生存率显著提高(P=0.032)。结论:绝大多数IM患儿呈良性自限性过程,约4.2%患儿进展为EBV-ASH,该病预后凶险,病死率高,HLH-2004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4个病例分析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CAEBV)感染相关的血液学病征。总结了临床特点,应用显微镜观察骨髓涂片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穿刺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EBV抗体,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浆EBV—DNA,原位杂交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EBV编码小RNA-1(EBER-1)。结果显示:4例患儿有持续或反复的发热、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全身炎症反应;骨髓象表现增生减低、成熟障碍、病态造血和噬血细胞增多;4例患者均有CD8^+T淋巴细胞增多,其中1例进展为T细胞淋巴瘤;2例EBV—VCA-IgG滴度≥1:5120,1例血浆EBV-DNA拷贝数为3.26×10^3/ml,1例PBMNC的EBER1阳性率为1.7%;最后,4例患者均被诊断为CAEBV。结论: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和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等是本研究中4例CAEBV患儿的血液学病征。  相似文献   

3.
病毒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及其发生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最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中部分病例的发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但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拟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EB病毒(Epstain-Barr virus,EBV)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双链DNA疱疹病毒,常引起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少数可发生慢性活动性感染(CAEBV)及EBV相关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1 EBV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儿童EB病毒感染与异型淋巴细胞相关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丹  胡兴文  曾菊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2):1732-1734
目的了解儿童感染EB病毒(EBV)后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异淋)是否升高。方法分三组EBV感染组、住院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各100例,取外周血涂片染色,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统计异淋比值。结果EBV感染组异淋为(3.7±3.8)%,与住院对照组(3.0±2.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9.241,P〈0.001);与健康对照组(1.0±1.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71.469,P〈0.001);住院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0.442,P〈0.001)。100例EBV感染组中有8例异淋高于10%,100例住院对照组中有1例异淋高于10%,100例健康对照组没有一例异淋高于10%,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3.058,P〈0.01)。在EBV感染组,有50.0%(50/100)异淋≤2.0%,也就是有一半的EBV感染者异淋没有升高。结论在EBV感染患者中多数并没有引起异淋的升高,只有少数导致异淋的异常升高。  相似文献   

6.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李兰娜佟莉贞何丽雅赖冬波伍劲松我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0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巨细胞病毒(CMV)-DNA、CMV-IgM水平和T-淋巴细胞(T-细胞)转化功能,以探讨CMV感...  相似文献   

7.
丁晓君  吴旭丽 《护理研究》2005,19(11):2346-2347
小儿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 virus associated heomphagocytic syndrome,EBV-HPS)以发热、肝脾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突出表现,伴有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骨髓象中可见异常组织细胞吞噬血细胞现象,起病凶险,进展急剧,不及时治疗者多数死亡。我院2004年收治1例EBV-HPS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EB病毒(EBV)感染症状及相关疾病诊断情况,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并探讨EBV感染临床多样性机制。方法:对本院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EBV-VCA-IgM阳性的105例EBV感染患儿的症状、疾病诊断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BV感染患儿起病症状不一,以发热多见(71.4%).其它依次为咳嗽(24.8%)、皮疹(12.4%)、淋巴结肿大(17.1%)、眼睑水肿(8.6%)、咽炎(14.3%)、惊厥(1.9%)、肉眼血尿(0.9%)等,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引起疾病多种多样,但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46.3%),其次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1.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7%)、病毒性脑炎(5.7%)、川崎病(4.8%)、过敏性紫癜(1.9%)、类风湿性关节炎(1.9%)、系统性红斑狼疮(0.9%)、噬血细胞综合征(0.9%)、病毒性心肌炎(0.9%)、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0.9%)等。结论:儿童EBV感染症状多样,累及系统多,临床医生应综合分析,及早作相应的检查才能减少误诊率,并进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60年代EB病毒(EBV)在研究Burkitt淋巴瘤中首次被发现以来,已证实与多种儿童疾病有关,尤其是造血系统和淋巴系统疾病[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科与EBV感染相关的血液系统疾病51例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提高对EBV感染的认识。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资料本组为我科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血液专科患儿病原学检查血清EBV Ig M抗体阳性[抗-EBV-Ig M( )]病例51例,年龄9月龄~14岁,平均年龄6岁7个月;男32例,女19例,男女比例为1.7∶1。二、方法回顾性记录患儿的一般资料、起病状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我科发现1例因EB病毒感染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患儿,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3岁,无明显诱因发热、咳嗽,体温38.4℃,口服感冒灵冲剂1 d无缓解。2011年2月25日于当地医院就诊,WBC 10.53×109/L,N 0.76,L 0.21,PLT 55×109/L,予以青霉素静脉滴注每天1次,每次2×106 U,治疗3 d,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未见好转。复查血常规,WBC 15.6×109/L,N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儿童EB病毒(EBV)感染相关非肿瘤性疾病与病毒潜伏期膜蛋白(LMP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94例EBV感染相关非肿瘤性疾病患儿为观察组,其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40例,EBV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30例,慢性活动性E...  相似文献   

12.
EB病毒感染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观察到疱疹病毒颗泣而命名.我科2002年1月~2004年4月,收治EB病毒感染儿3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EB病毒(EBV)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儿童EB病毒感染的认识.方法 对经酶联免疫染色法(ELISA)检测EBV抗体确定为EB病毒感染的50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EB病毒感染患儿中,男32例,女18例,男女之比1.8:1,以呼吸道感染为主29例(58.0%),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2例(24.0%)、扁桃体炎8例(16.0%)、支气管炎7例(14.0%)、肺炎2例(4.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1例(22.0%).结论 小儿EB病毒感染可累及全身多系统,不典型表现者居多,易误诊漏诊,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综合分析,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与EB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状况,分析乳腺癌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1)。结果18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检测到17例EBER1表达,阳性率为9.4%;而相应癌旁组织中均未检测到EB病毒感染,二者差异有显著性(x^2=17.84,P〈0.01)。EB病毒感染与患者癌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性(x^2=0.90,P〉0.05)。结论部分乳腺癌的发生与EB病毒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2例EBV-HLH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2例因病情重放弃治疗失访;1例缓解后复发,随后放弃治疗;1例给予地塞米松和依托泊甙的第2天死亡;8例缓解。结论 EBV-HLH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不要为等骨髓中找到噬血细胞而延误治疗。用国际组织细胞学会HLH-2004方案治疗EBV-HLH取得了很好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机体感染EB病毒(EBV)后,可以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发热,肝、脾、淋巴结大,以及肝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异常增高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样症状.伴随EBV特异性抗体谱表达与外周血EBV-DNA拷贝数显著增高的EBV感染,称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CAEBV为一种临床少见的致命性疾病,预后凶险,导致的患者病死率极高.目前,CAEBV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亦无标准治疗方案.笔者拟就CAEBV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CAEBV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与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5月~200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ITP患儿48例(观察组)及同期住院的呼吸道感染44例(对照组),均行EBV-IgM抗体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EBV-IgM抗体阳性14例,阳性率为29.17%;对照组EBV-IgM抗体阳性4例,阳性率为9.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P<0.05).观察组EBV-IgM抗体阳性的14例中病情为轻度2例,中度10例,重度2例,予利巴韦林、更昔洛韦及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病情出现反复8例.结论 EBV感染可能是引起ITP的原因之一,临床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18.
荧光定量PCR检测儿童EB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属于疱疹病毒科R亚科,DNA病毒。广泛存在于全世界,人类感染后成终生潜伏性感染,在一定条件下活化,并可转化淋巴细胞。在发展中国家感染期较早,约3~5岁已达高峰,人群感染率高,约50%以上感染;在发达国家则较迟,约在15~20岁到高峰。EB病毒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相似文献   

19.
病毒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及其发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最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中部分病例的发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但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拟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之间的关系,采用非抗凝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CMV—IgM及清洁晨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HCMV—DNA含量。结果显示36例ITP患者中,HCMV—DNA阳性者17例,阳性率47.2%,儿童保健门诊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28例,HCMV—DNA阳性者4例,阳性率14.3%,P〈0.01,差异有显著性。ITP患者CMV—IgM阳性者8例,阳性率22.2%,儿童保健门诊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中CMV—IgM阳性者0例。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CMV感染与IT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