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感染的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科陆续收治的19例腹膜透析并发腹膜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均为院外感染,感染的原因与腹膜透析患者无菌观念淡薄、原发疾病、机体免疫力低下合并贫血、营养状况、文化程度、腹泻、便秘、知识缺乏等因素有关。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需采取反复宣教和再培训等综合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腹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60例女性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原因,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深度访谈法,收集发生腹膜炎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类整理及分析。结果女性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原因:患者及家属无菌观念淡薄、操作不规范23例,占比38.33%;营养不良18例,占比30.00%;肠道感染10例,占比16.67%;合并糖尿病9例,占比15.00%。结论女性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原因中患者及家属无菌观念淡薄、操作不规范占比例最高,应加强年女性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及完善随访,提高她们的无菌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营养,增加机体免疫力,尽可能降低发生腹膜炎的概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真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真菌性腹膜炎腹透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腹腔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治疗、转归以及护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7月份年至2014年11月份共发生真菌性腹膜炎4例次,发病率约占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总数的2~10%,治疗方法为抗真菌药物治疗、及时拔除腹透管和转做血透,腹透脱落率为42.3%。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真菌性腹膜炎发病率较低,但临床预后差,合理应用抗生素、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加强宣教与个性化护理是预防真茸性腹膜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失败的原因,采取有效方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以减轻和预防病人的痛苦。方法笔者于2009年在香港玛丽医院肾科对一位老年患者并发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个案研究,通过回顾病史数据、对话、查体等进行系统评估。结果确定患者有疼痛、营养不良、焦虑等护理问题。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与方法,可使腹膜透析患者减轻不适与痛苦,克服生理和心理的问题,顺利度过透析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的临床意义,为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早期发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腹膜透析患者12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组62例、非腹膜炎组64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人员60名为对照组,对3组受试者血清PCT水平检测,比较其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结果腹膜炎组、非腹膜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CT水平和阳性率分别为(5.25±1.72)(0.68±0.16)(0.51±0.13)μg/L和88.71%、4.69%、3.33%;腹膜炎组PCT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腹膜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后血清PCT表达水平和阳性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在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中明显升高,是一项良好的对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鉴别诊断和疗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腹膜炎与呼吸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从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呼吸道感染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无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和观察组(50例,腹膜炎合并呼吸道感染),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及其危险因素。结果:(1)对照组中只有2例病原菌培养呈阳性,阳性率为4.00%;观察组则有24例为阳性,阳性率为48.00%,组间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在各类致病菌中,大肠埃希菌最多,共6例,约占25.00%。(2)经性别、年龄、糖尿病和低清蛋白症等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和低清蛋白症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导致腹膜透析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而且糖尿病和低清蛋白症是导致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与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将其分为观察组(血清蛋白含量≤35 g/L)和对照组(血清蛋白含量>35 g/L),各38例。观察腹膜透析液培养结果,并分析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培养阴性率为6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21%(P<0.05);两组患者培养阳性中G~+球菌、G-杆菌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原因中操作污染、原因不清楚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导管相关感染、胃肠道疾病、菌血症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1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P<0.05);两组患者退出拔管(转血透)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血清白蛋白含量正常的腹膜透析患者相比,血清白蛋白含量低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腹膜透析液培养阴性率和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池州市人民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致病菌及转归预后的情况,为本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池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接受腹膜透析并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原因、致病菌、预后和转归状况。结果 腹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腹膜透析操作不规范27例(29.34%),肠道感染10例(10.87%),呼吸道感染6例(6.52%),原因不明49例(53.26%)。腹膜透析液培养阳性56例,阳性率为60.87%,其中G+菌30例(53.57%),G-菌22例(39.29%),真菌4例(7.14%)。G+菌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10例)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及溶血性葡萄球菌(4例)。G-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10例)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6例)。真菌主要以白假丝酵母菌(3例)为主,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例)。培养阳性者行致病菌耐药分析,G+菌对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9.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失败的主要原因 ,如何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值得进一步探索[1] 。现就我院近 10年来所见老年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以下简称CAPD)患者并发念珠菌性腹膜炎的治疗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男性 5例 ,女性 3例 ,年龄 65~ 83岁。进行CAPD的时间 :18~ 32月。并发念珠菌性腹膜炎之前发生腹膜炎的次数 2~ 5次。合并疾病 :2型糖尿病 5例 ,高血压病 4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5例 ,痛风 1例。并发念珠菌性腹膜炎之前半年中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均 2种以上联合应用 )连续使用7d× 4次 4例 ,7d…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诱因与致病菌的分析,找出预防腹膜炎的应对措施.方法 对20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透出液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逐一进行询问登记,找出主要诱发因素.结果 20例腹膜炎患者的诱因中隧道感染2例、腹泻6例、管路脱落1例、违反操作规程11例.透出液培养出细菌18例,阳性率为90%,致病菌中革兰阳性球菌12例,占60%,革兰阴性杆菌6例,占30%.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与操作不规范、营养不良和合并糖尿病有关,其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11.
罗爽  卿伟  徐兴英  文小燕 《智慧健康》2022,(23):177-180+184
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模式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的循证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出院的腹膜透析患者96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奥马哈系统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居家透析质量核查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膜炎发生原因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针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应用奥马哈系统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PD)及血液透析(HD)患者的菌血症发生率以及危险因素,探索更好的预防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维持性透析的2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菌血症进行统计。结果 224例患者发生菌血症78例,发生率为34.82%;血管通路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菌血症主要原因占54.69%,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感染菌血症的主要感染部位占57.14%,两者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透析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39.06%,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腹膜透析患者中最常见占35.71%;腹膜透析患者每年总体菌血症发生率为5.36%,血液透析患者为7.62%;腹膜透析患者感染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常见占21.27%,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27.53%;血液透析患者菌血症常见感染部位为血管通路;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菌血症的常见感染;年老、透析初期、血液透析相对腹膜透析、使用中心静脉透析导管、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为菌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开始透析之前建立永久通路(内瘘或腹膜透析置管)、良好的营养状况能减少透析患者感染菌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铜绿假单孢菌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07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接受CAPD患者197例。腹膜透出液培养铜绿假单孢菌阳性定义为铜绿假单孢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铜绿假单孢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分析。结果共197例CAPD患者纳入分析,平均随访时间为(24.6±12.3)个月。随访期间,共有19(9.6%,95%CI 7.3~12.4)例患者发生铜绿假单孢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校正混杂因素后,高龄(OR 1.32,95%1.14~3.61,P<0.05)、糖尿病(OR 3.31,95%1.92~6.43,P<0.05)及低白蛋白(OR 1.03,95%1.03~1.05,P<0.05)是铜绿假单孢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APD患者的铜绿假单孢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较高,高龄、糖尿病及低白蛋白血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居家腹膜透析患儿发生相关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减少感染发生率。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通过随访、检视13例患儿的居家腹膜透析操作情况,了解患儿的饮食、营养状况,询问患儿的生活习惯,分析居家腹膜透析患儿发生感染的原因,形成文字资料。结果13例居家腹膜透析患儿透析时间最长44个月,最短2个月,发生感染10例(12例次),其中出口处感染7例次;发生腹膜炎5例次;3例患儿未发生感染;10例患儿中除发生脐漏的1例被迫停止透析,其余9例患儿予相应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继续进行腹膜透析。结论居家腹膜透析患儿相关感染的发生原因除了患儿自身特点外,主要与外源性感染有关。掌握居家腹膜透析动态,及时发现并控制导致感染的因素,可有效减少或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腹膜透析(PD)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全球的PD患者>12万[1].自1976年Fried等[2]首次开展腹膜透析以来,随着透析管路和腹透液的改进,腹膜透析技术的日臻成熟,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发病率也明显下降,但仍是引起患者退出PD及死亡的主要原因[3],直接影响了患者透析疗效[4],也影响透析治疗的广泛开展.笔者主要对近年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治疗及护理进展予以综述,旨在提高腹膜炎的治愈率和减少腹膜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6年1月医院长期随诊197例接受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治疗期间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97例患者中,发生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42例(21.32%),其中单发性27例,多发性15例;年龄>75岁、高糖透析液使用、白蛋白(Alb)<30g/L与腹膜炎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5例未发生腹膜炎的患者预后良好,42例腹膜炎患者中37例预后良好,5例预后不良;年龄>75岁、多发性腹膜炎、Alb<25g/L及血红蛋白(Hb)<80g/L与腹膜炎患者的不良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积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控制医源性的代谢及电解质紊乱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调查分析2001 年1月~2008年8月我院肾内科陆续收治的20例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而发生腹膜透析并发症的患者.[结果]20例患者发生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原因与无菌操作不严、患者的营养状况、文化背景及家庭环境等有直接关系.[结论]腹膜透析发生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预防和治疗腹膜透析并发症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护理举措,以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方法随机选取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5例,我们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同时配合全方位的护理举措,观察患者在住院期间内以及出院后1个月的时间内,腹膜透析治疗的基本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观察期内均顺利完成次数不等的腹膜透析治疗,未见腹膜透析管堵塞、隧道炎、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3例患者在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了低血糖,经治疗后血糖恢复正常。结论我科采取的护理举措可以有效地配合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家莲 《现代医院》2006,6(7):99-10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进行人工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对比DN组与对照组患者腹透并发腹膜炎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DN组腹膜炎发生率为32·6%,对照组为13·4%,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在家中透析的腹膜炎发生率均较在院中透析明显增高。结论预防腹膜炎护理的重点在于密切监测及控制血糖,严格的无菌操作及局部伤口处理,同时应高度重视对病人及家属在家庭腹透中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一起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暴发的原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2019年6月1日-8月17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肾脏疾病中心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暴发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通过队列研究验证高危因素。对腹膜炎患者的透析产品进行微生物培养探索可能病原体。结果 病例对照研究表明,使用"YW"牌碘伏帽是本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暴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OR为15.40,95%CI为2.93~80.95。队列研究证实,使用"YW"牌碘伏帽是本次暴发的原因,HR为6.81,95%CI为2.61~17.77。碘伏帽标本和腹膜透析液采样的细菌培养及内毒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停用"YW"牌碘伏帽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降至以往4年的平均水平,确定本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为化学性腹膜炎。结论 此次暴发是因腹膜透析患者使用"YW"牌碘伏帽引起的腹膜透析相关性化学性腹膜炎的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